<p>第20天:9月22日,游覽布達拉宮,住拉薩.香格里拉大酒店,海拔3650米。</p> <p>據(jù)史料記載,公元1世紀(jì)的西藏高原還有很多部落,各部落之間相互斗爭,后來為了族群的壯大,部落之間開始結(jié)盟。此時,人們還不熟悉“拉薩”,但對“吉曲”已經(jīng)熟知,而“吉曲”便是拉薩河的古稱。</p><p>公元641年,松贊干布統(tǒng)一了西藏,這位英俊少年向大唐提親,迎娶文成公主。聰慧的文成公主在進藏后建議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廟,于是人們就修建了現(xiàn)在的大昭寺。在那時,人們將它命名為“惹薩”,藏語“山羊背上”。而后“惹薩”被譯為“邏些”,逐步又變回“拉薩”。</p><p>松贊干布在位期間將首都遷至拉薩,這一舉措使拉薩的地位陡然提升,布達拉宮更是成為西藏人民的政教活動中心。雪域之城拉薩因其濃厚的宗教色彩和政治地位顯得更加神圣,成為名副其實的“圣城”。</p><p>如今的拉薩已是西藏自治區(qū)的首府,是西藏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也是交通、餐飲、住宿、娛樂、購物條件最發(fā)達的地方,既有雪域高原獨特的文明、夢幻般的自然風(fēng)光,還有絕對明媚的陽光。</p> <p>早9:15從賓館出發(fā),步行到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布達拉宮作為“世界屋脊明珠”、西藏最著名的地標(biāo)性建筑,</span>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qū)西北的瑪布日山(也稱紅山)上,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筑群。它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的,17世紀(jì)重建后,成為歷代達賴?yán)锏亩瑢m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中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式風(fēng)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宮中還收藏了極為豐富的珍寶,堪稱是一座藝術(shù)的殿堂。1961年,布達拉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順著歷史的階梯,一步步走向歷史。</p> <p class="ql-block">撫摩著鋸齒狀女兒墻沿著900多步石頭階梯緩慢向上攀爬,這短短的100多米,卻是信眾一輩子的渴求。</p> <p>爬到半山腰,可以看到布達拉宮正對面的布達拉宮廣場,廣場南面矗立著西藏和平解放紀(jì)念碑。</p> <p>在往上就是白宮東大門“平措堆朗大門”。</p> <p>白宮東大門前廳墻上繪有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南方增長天王、東方持國天王、西北青風(fēng)神等佛教護法。每幅畫均高約6米,寬約2.5米,天王形象高大威武、兇神惡煞,或持寶傘、或握慧劍、或彈琵琶、或纏絞龍、或騎神獸,鎮(zhèn)守四方八面,以防邪魔外道。</p> <p>門框周圍飾有木雕的八大吉祥、門框上有七頭獅子排列,象征為七政寶。下面的門楣上有梵、藏、漢等三種文字書寫的“百種圓滿匯集道”字樣的匾文。</p> <p>出了廊道,進入一個面積達一千六百平方米的廣場。這里就是專供達賴?yán)镌诠?jié)日期間觀賞跳神、藏戲表演的場所,藏語稱“德陽夏”,意思是東歡樂廣場。</p> <p>廣場的兩側(cè)是兩層樓的僧房。</p> <p>沿著指定的路線排隊參觀,從這里進入白宮。</p> <p>白宮大殿前廳。</p> <p>到達山頂最高處。</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主要由白宮(達賴?yán)锞幼〉牡胤?)和紅宮(佛殿及歷代達賴?yán)镬`塔殿)兩部分組成。<span style="font-size: 18px;">紅宮為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而白宮是住宿生活的地方,</span>爬到山頂才能看到紅宮。</p> <p>紅宮外墻局部。</p> <p>在山頂眺望布達拉宮背面的城市街區(qū)。</p> <p>布達拉宮文創(chuàng)商店。</p> <p>看完文創(chuàng)商店,開始下山。</p> <p>從背面看布達拉宮,建筑與山崗融為一體,氣勢同樣雄偉。</p> <p>參觀布達拉宮要尊重當(dāng)?shù)刈诮绦叛?,殿?nèi)不許拍照,所以只有建筑外觀圖片。</p> <p>布達拉宮各大殿內(nèi)收藏和保存了大量的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其中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畫、近千座佛塔、上萬座塑像、上萬幅唐卡;還有貝葉經(jīng)、甘珠爾經(jīng)等珍貴經(jīng)文典籍;代表歷史上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關(guān)系的明清兩代皇帝封賜達賴?yán)锏慕饍?、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銀品、瓷器、琺瑯器、玉器、錦鍛品及工藝珍玩,這些文物絢麗多彩、題材豐富。</p> <p>走到山下,沿著高高的宮墻往外走,墻上也有佛像畫。</p> <p>沿著宮墻從后面往前面走。</p> <p>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墻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墻領(lǐng),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經(jīng)幡,交相映輝。紅、白、黃三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筑、層層套接的建筑型體,都體現(xiàn)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精華之作。</p> <p>最后參觀珍寶館,館內(nèi)展示了200多件絕世珍品文物,內(nèi)容涵蓋西藏的歷史,文化,藝術(shù)等各方面,成為了人們了解和認(rèn)識西藏歷史文化的一扇窗口。</p> <p class="ql-block">西藏鎮(zhèn)魔圖</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唐卡</p> <p class="ql-block">佛像</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及珍寶館全部參觀完已經(jīng)14:30,大家都很疲憊,隨便找個小店,吃了趕快回賓館休息。</p> <p class="ql-block">原藥王山老涼粉店的涼粉。</p> <p class="ql-block">涼面</p> <p class="ql-block">返回拉薩香格里拉大酒店,下午休息。</p> <p class="ql-block">酒店內(nèi)部</p> <p class="ql-block">西藏特色面具</p> <p class="ql-block">牦牛玩具</p> <p class="ql-block">小型唐卡展示廳</p> <p class="ql-block">第21天:9月23日,游覽大昭寺、八廊街,住拉薩.香格里拉大酒店,海拔3650米。</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東南約3公里處,就是著名的大昭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摩尼12歲等身像被供奉在大昭寺內(nèi)</span>。在佛教徒心目中,這里是世界的中心,每天來這里朝拜的僧侶和信眾絡(luò)繹不絕。原來世間所存的眾多佛像中,唯有釋迦摩尼佛八歲等身像和十二歲等身像是佛祖釋迦摩尼在世時,比照他八歲和十二歲時的身高塑造的,并由他本人親自開光。在佛教徒心中,這兩尊佛像與釋迦摩尼本人別無二致,見到了這兩尊佛像,就等于見到了佛祖本人。各地的信眾千里迢迢,三步一個長頭來到這里,虔誠地在門前朝拜,就是希望能得到十二歲等身像的福澤。</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的布局方位與漢地佛教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東面西的。</p> <p class="ql-block">進入大昭寺首先看到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大殿內(nèi)部。</p> <p class="ql-block">上到二層和金頂,這里可以看到這座建筑中極具漢、藏及尼泊爾和印度藝術(shù)風(fēng)格的細(xì)節(jié)。大昭寺主殿高額4層,有20多個殿堂,上覆金頂、斗拱為典型的漢族風(fēng)格,碉樓、雕梁是西藏風(fēng)格,主殿二、三層檐口下排列成行的103個木雕伏獸和人面獅身,又呈現(xiàn)出尼泊爾和印度的藝術(shù)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金頂。</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作為平川式寺院建筑的代表,其周圍環(huán)繞的經(jīng)堂、佛殿、回廊和院落,以其不對稱的排列明顯區(qū)別于漢寺院的整體結(jié)構(gòu),而主殿的金頂又反映了藏式建筑從一開始就受到漢族建筑傳統(tǒng)的影響。這就表明了在公元七世紀(jì)中葉,融合了漢、藏、印度建筑元素的藏式寺院建筑風(fēng)格已經(jīng)基本確立。</p> <p class="ql-block">看完大殿,可出門繞大殿一周,此處共有380個轉(zhuǎn)經(jīng)桶,一個緊挨一個,邊走邊推動轉(zhuǎn)經(jīng)桶是很多虔誠的信徒必做的功課。</p> <p class="ql-block">轉(zhuǎn)經(jīng)是西藏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藏人認(rèn)為轉(zhuǎn)經(jīng)相當(dāng)于念經(jīng),是懺悔往事、消災(zāi)避難、修積功德的最好方式。轉(zhuǎn)經(jīng)的人手持經(jīng)筒,口中默念六字真言,步伐或快或慢,如果遇到一排排轉(zhuǎn)經(jīng)桶,也會去轉(zhuǎn)動,絕不遺漏。拉薩人轉(zhuǎn)經(jīng)一般在清晨或傍晚,清晨最多。拉薩城中有三條最為著名的轉(zhuǎn)經(jīng)道,它們分別是朗廊、八廊和林廊。三個轉(zhuǎn)經(jīng)道就是三大圈:第一個圈在大昭寺里面,稱為“朗廊”,也就是內(nèi)圈的意思。第二圈圍繞大昭寺,稱為“八廊”,意思是“中圈”。第三圈圍繞整個拉薩城,稱為“林廊”,意思是“外圈”。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圈圍繞著布達拉宮,這就是“孜廊”。</p> <p class="ql-block">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