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章題目:畫中情</p><p class="ql-block">文章作者:張汝華(中學(xué)退休教師)</p><p class="ql-block">讀者感言:傅平。</p><p class="ql-block">圖片提供:鄧承。(傅老師的兒子)</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傅平。(傅老師的侄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是1957年的初秋考入重慶南岸廣益中學(xué)的,傅作君老師既是我的第一任班主任,也是教我美術(shù)的老師.她不僅人長得很美,畫也畫得很美,很有創(chuàng)意。她畫的人物栩栩如生,她畫的山水秀美壯觀,她畫的花鳥多姿多彩,讓人對她不得不油然而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我從小就喜歡畫.幾歲時,隨父母到黃桷椏的耶穌教堂去作禮拜,教堂總要發(fā)幾顆糖或一幅油畫;回家后,我總愛把帶回的畫看了一遍又一遍,愛不釋手.</p><p class="ql-block"> 傅老師上美術(shù)課我都認真聽.她把水果、茶杯拿來我們寫生,知道我喜歡畫畫后,還常常在課外對我進行個別指導(dǎo).從她那里我學(xué)到了很多繪畫知識,“什么大山無腳”、“遠水無波”、“無工不成松”、“無女不成梅”,畫蘭花葉子要“一筆長二筆短三筆交鳳眼…..我至今還記憶猶新。</p><p class="ql-block"> 1962年冬天,我父親被工作單位精簡壓縮,準(zhǔn)備將我們?nèi)疫w回農(nóng)村老家去種地謀生。當(dāng)時,我是住校生,父親到學(xué)校辦理我的戶口遷移時,班主任嚴(yán)與義老師對父親說:“張汝華還有半年就高中畢業(yè)了,等她畢業(yè)后再回老家吧?!庇谑?,我獨自在遠離父母及家人的重慶,過著舉目無親的生活。當(dāng)時,班上每個人都喊吃不飽,男生大部分為了吃飽飯參軍走了,只有我們這些女生還留在學(xué)校忍饑挨餓地讀書,在加上前途渺茫我常常感到又餓又冷,那是心灰意冷,冷在心里。</p><p class="ql-block"> 有個星期天我正在學(xué)校宿舍洗衣服,傅老師叫我到她家里去看畫。我把衣服放下跟她去了。當(dāng)時,她已不再是我的班主任,也沒有再教我們美術(shù)課。來到她家里,我才知道她的住房很窄,獨處的她撫育著三個年幼的孩子,還贍養(yǎng)著一位年邁的母親。她給我倒了一杯開水,悄悄的塞給我兩顆糖,給我遞了個眼色,意思是叫我別讓她的孩子看見,我感動得差點流淚。當(dāng)時正是三年自然災(zāi)害時期,一顆糖或一碗粥,那是可以救命的啊!</p><p class="ql-block"> 傅老師拿出一幅一尺見方的水彩山水畫,那是她自己畫的,畫名《綠水人家》畫的正對面是寬闊的河面,河水中央有一葉逆水而上的孤帆,左岸邊,停泊著幾只竹蓬小船,一條石板小路沿懸崖而上;懸崖上,藍天白云下的大山深處,有幾戶人家掩映在綠樹叢中,墻壁是白色的,窗欞是棕色的,那懸崖極高、極陡峭,石縫里露出幾朵燦爛的山花和幾個金黃色的野果。整個畫面色彩分明,寧靜深邃,沒有一絲鬧市的喧囂,我頓時喜歡上了它!傅老師對我說:“就送給你吧,你沒事的時候可以摩畫,也可以加點內(nèi)容在里面,它可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p><p class="ql-block"> 后來,我摩畫了很多次,都沒有完全理解這幅畫的深刻含義。直到我長大成人,也當(dāng)上了一名人民教師,才逐漸領(lǐng)悟到它的內(nèi)涵;那片孤帆象征當(dāng)時的我,暗示我要逆流勇進,那大山深處,正是我要隨父母遠去的偏僻農(nóng)村;前面的路雖然有懸崖絕壁,巖縫里也會開出鮮花,結(jié)出碩果。當(dāng)我悟出這些的時候,我震撼了!在那個往往說錯一句話就會被人抓辮子、扣帽子的時代,傅老師巧妙的把對學(xué)子的慈愛之情、教誨之情、鼓勵之情、期待之情融入畫中,讓學(xué)子自己去體味、感悟,這是多么深厚、濃烈的師生情?。【驮谀且惶?,傅老師讓我嘗到了世界上最甜最甜的糖果,就在那一天讓我喝到了世界上最香最香的玉米粥,就在那一天讓我得到了世界上最美最美的終身受益的圖畫。</p><p class="ql-block"> 啊,尊敬的傅老師,你是我最崇拜的偶像,是我最尊敬、最愛戴的老師,你才華橫溢、品德高尚,你是我心中的護佑女神,你對學(xué)生的教導(dǎo)之恩和慈愛之情我永遠也不會忘記。</p><p class="ql-block">讓我欣慰的是,我沒有辜負你的期望。由于家境貧寒我沒有讀美術(shù)專業(yè),我的工筆畫《桃花燕子》和寫意畫《富貴牡丹》卻在重慶市老年書畫展中獲獎。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畢業(yè)后,我成了一名語文教師,教了37年的書。當(dāng)我講到課文《趙州橋》的時候,我會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準(zhǔn)確無誤的畫出放大后的趙州橋,當(dāng)我講到《荷塘月色》中“葉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的時候,我會先畫出出水很高的葉子,然后在葉心處往上畫出舞女纖細的腰、手和頭部、面部,葉子的下面在添上舞女的腿和腳,學(xué)生們無不嘖嘖稱贊,我用圖畫把語言的描述變得更加直觀、更加形象、更加生動、更加淺顯易懂。這一切,都熔鑄著您的心血啊!(完)</p><p class="ql-block"> 特別要感謝張老師,作為退休老教師,為表達她對我姑媽的師恩,還親自去為已故的傅作君墳上掃墓,難能可貴?。?lt;/p> <p class="ql-block"> 我懷著特別、特殊的情感讀著張老師這篇飽含深情的回憶文章,我眼眶潤濕,不僅我也是76級廣益的高中畢業(yè)生,我也受過傅老師的繪畫的熏陶,我和傅老師還有另一層關(guān)系,那就是因為是我的姑媽。從未成年人到踏入教師行業(yè)一直在姑媽家里進出。漂亮的幺姑媽對人和善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我雖然沒有表姐、表哥及同班的表弟繪畫水平高,但受到姑媽的輔導(dǎo)和熏陶的基礎(chǔ)一直在我后來的語文教學(xué)中和筆者張老師有著相同相似的感受。我在教學(xué)古詩《望廬山瀑布》或是《登鸛雀樓》時,也能迅速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與詩句相契合的山水畫,讓學(xué)生敬佩不已。</p> <p class="ql-block"> 姑媽于九六年病逝,在石橋鋪殯儀館我主持了追悼會,我表哥致悼詞。今天讀到張老師的“難忘100年廣益”一書中《畫中情》時,我心靈再一次受到洗禮。在今天這個物欲橫流,人際功利的社會里,回想姑媽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xué)教師,這份職業(yè)無疑是做的很成功。</p><p class="ql-block"> 讀者感言:傅平</p><p class="ql-block"> 寫于:2011.1.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