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試行)》指出“教師應(yīng)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dǎo)者。關(guān)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yīng),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shù)姆绞綉?yīng)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lt;/p> <p> 民間游戲《揪尾巴》是指流傳于廣大民眾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具有極強的趣味性,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也與朗朗的笑聲和濃濃的鄉(xiāng)情融在一起</p> <p>教室講解游戲規(guī)則及玩法:</p><p> 把尾巴系在后腰褲上,教室宣布開始,才可以揪別人的尾巴。別人來揪尾巴時,只能躲閃不能用手護著尾巴。被揪掉尾巴就要退出游戲。到最后一個小朋友的尾巴被揪掉,教室布游戲結(jié)束。清點自己的戰(zhàn)果,尾巴揪多者為勝。</p> <p>小朋友開始做游戲了,孩子們興趣高漲,臉上洋溢著笑容。</p> <p>兩位小朋友拿著她的戰(zhàn)利品,喊老師過去,老師看到她手上抓了一大把的小毛巾(尾巴),其他幼兒也圍觀過來,“你怎么揪了那么多的尾巴,真厲害,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跑得快呀,我先去揪跑得慢的伙伴尾巴,比較容易揪下來,一下子就揪了那么多了,”他們自豪地回答!</p> <p>《揪尾巴》活動不僅促進幼兒動作協(xié)調(diào)性與靈敏度,分散跑時能躲避他人的碰撞。而且鍛煉了幼兒的耐力,能堅持下來,不怕累。同時增強了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戲,在教師提醒下遵守基本的游戲規(guī)則。</p> <p>撰稿:木合得斯</p><p>供圖:高治民 張延玲</p><p>審核:翟墨 熱孜玩古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