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緣起 <p class="ql-indent-1">午餐的時候,我聽到孩子們產(chǎn)生了這樣一段對話。而這段對話的來源是中午幼兒園的一道菜——土豆牛腩。</p><p>??這是土豆,土豆很好吃的!</p><p>??我最愛吃土豆了!</p><p>??我奶奶家就長土豆的。</p><p>??昨天晚上媽媽給我炒了土豆絲,可好吃了!</p> 土豆先生初體驗 <p class="ql-indent-1">家園共同收集了土豆,孩子們每人帶了土豆過來并且對這些土豆特別感興趣。</p><p class="ql-indent-1">萱萱:問土豆為什么變黑?。?lt;/p><p class="ql-indent-1">一一:土豆是不是中毒了?</p><p class="ql-indent-1">豆包:土豆是不是壞了</p><p class="ql-indent-1">澤澤:土豆是不是因為上面有泥才發(fā)芽的?。?lt;/p><p class="ql-indent-1">小?。和炼股系男『邳c是不是它的眼睛?也有的小朋友說是不是土豆長頭發(fā)了……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個不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看一看</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聞一聞</b></p> 土豆先生變形記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設(shè)計土豆造型</b></p><p class="ql-indent-1">弟弟說:“我給她穿件裙子,它就是公主了?!?lt;/p><p class="ql-indent-1">西西說:“我拿幾個土豆擺在一起,再畫幾只腳,它就會變成了毛毛蟲……”</p><p class="ql-indent-1">我們一起把它畫下來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土豆印畫</b></p><p class="ql-indent-1">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操作,探究土豆的外在特征,發(fā)現(xiàn)了土豆的秘密,在孩子眼中,世界萬物都是具體的、生動的、充滿生命活力的。探究的“小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慢慢發(fā)芽!</p> 土豆先生的沉浮實驗 <p class="ql-indent-1">一開始,孩子們以為放鹽就能讓土豆寶寶浮起來,實驗后了才知道,要放很多的鹽才可以,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我們組織孩子進行討論,那是因為鹽能增加水的密度,而浮力是和密度有關(guān),鹽倒的越多,密度就越大,土豆就會浮上來。</p> 土豆先生的故事 <p class="ql-indent-1">挫折是人生進程中的伙伴——或多或少,或早或晚,我們都會和它遭遇。在挫折面前如何選擇,可能會對我們的一生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就像《小鼴鼠的土豆》故事里的小鼴鼠。找不到寶貝時,小鼴鼠能夠繼續(xù)不停地挖掘,相信自己“總會找到些什么”;受到鼴鼠姑娘和其他小鼴鼠嘲笑時,小鼴鼠堅信“這是我的土豆,不管別人怎樣。</p><p><br></p> 土豆先生美食大集合 <p class="ql-indent-1">孩子們和媽媽一起用土豆制作美食,孩子們負責刨皮,洗土豆,媽媽負責切土豆、榨土豆。香味從鍋里傳來,有土豆燒牛腩、香炒土豆絲、薯條......太美味啦!</p> 土豆先生的游戲 <p class="ql-indent-1">聽“土豆、土豆塊,土豆、土豆片。。。。。這又是在干什么呀!”原來孩子們在玩土豆的手指游戲呢!</p> <p class="ql-indent-1">在《呀!土豆》班本課程中,幼兒增進對植物及生長發(fā)展過程的了解,還增進對植物生長條件的了解。活動中幼兒沉浸在探索、體驗、交往和表達之中,他們通過多種感官獲得各種新的經(jīng)驗,兒童的全面發(fā)展得到了有力的落實。</p><p class="ql-indent-1">始于土豆課程的教育價值:《指南》為我們探索土豆提供了目標方向。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教育契機,即便是小小的土豆也能蘊含著無窮的教育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