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懵懵中而立之年已過半,婚姻,家庭,子女,都已毫無波瀾,以為自己心態(tài)平和,其實不然。檢驗平和的標(biāo)準(zhǔn)絕非在一成不變的生活面前,唯有遇到不一樣的人,事,物,內(nèi)心同樣覺得無趣,同樣可以像扔垃圾一樣斷舍離,才是真正的心緒穩(wěn)定,成熟自律。偶然聽到一句話,三十多歲的老阿姨,用的起深情,也收得回感情,這絕對不是奶頭樂,也不是毒雞湯,成年人對事物的告別方式,體面,心照不宣,我最后一個短信你沒回,我也默契的不會再發(fā),這就是而立之年的斷舍離,對人,對物都是一樣,喜歡一個東西,或許太貴,太不實用?不管哪種原因,分析過后,果斷放棄購入的想法,這樣,才是一個成年人自律的生活方式,不被情所絆,不被物所累,客觀,理智,即使心里惦記那個因為太貴沒能買成的包,惦記那個愛而不得的人,只要現(xiàn)實不允許,有悖于輿論導(dǎo)向,我們都要狠心斷舍離。何為斷舍離?不是簡單放棄得不到的東西,而是分析利弊,及時止損,放棄違背原則的,收拾心緒,去迎接更美好的。</p><p> 道理世人都懂,實施起來表面平靜,其實心緒早就打起了架,想起那個包,心里癢癢?想象背起來的效果,心里一陣掙扎。想想那塊表,戴在自己手上,肯定非常漂亮,于是自己和自己互相掙扎一番,即使表面平靜,實則已經(jīng)被物所絆,搞得自己悶悶不樂。于是一遍遍的放縱自己想象,一遍遍的悶悶不樂,折磨自己,讓自己變成ab面,表面冷靜,成熟,內(nèi)心波濤洶涌。</p><p> 痛定思痛,找原因,抓落實,而立過半,要放下該放下的,努力回歸平靜,不被物所絆,不為情所困,給孩子一個穩(wěn)定的情緒,給另一半一個堅定的感情,給未來一個明確的目標(biāo),混沌有多可怕,未來就會有多糟糕,不但要懂道理,更要自我引導(dǎo)。斷舍離不是懦弱,膽怯,不是放棄,是舍去沒用的,消耗你能量的垃圾,全身心擁抱美好,不要一邊走一邊忘記想去的路,不要自我一遍遍的否定,被路旁的綺麗迷惑,所有的喜歡,都化為動力,努力工作,用心生活。想起一句結(jié)尾:守初心,放得始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