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12月15日,江津區(qū)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暨大單元主題教學典型課例研究培訓活動(開班典禮)在石蟆小學舉行。江津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小學數學教研員蹇澤華主任以及江津區(qū)20多所小學共計80名老師參加了本次培訓活動。</p> <p>本次培訓活動在石蟆小學教師優(yōu)美的舞姿《勞動托起中國夢》</p> <p>以及石小學子朗朗的吟誦《聲律啟蒙》中拉開帷幕。</p> <p>石蟆小學梁勇校長致辭,對各位遠道而來的老師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希望大家都能在本次活動中收獲多多。</p> <p>接著江津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小學數學教研員蹇澤華主任發(fā)言談到此次培訓是為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探索高效的大單元備課思路,提高集體備課效率,完善集體備課模式,了解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和目的。</p> <p>開幕式結束后就進入了本次活動的第二項議程——課例展示。</p> <p>首先由石蟆小學唐海燕老師帶來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的單元說課,唐老師分別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學情、說教法、學法等多個方面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完整的單元框架結構,旨在讓學生掌握這些圖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因為這是進一步學習圓面積和立體圖形的基礎。</p> <p>短短的十分鐘,老師們都對《多邊形的面積》單元已然了解,然后便由石蟆小學張谷慧老師執(zhí)教大單元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p> <p>這節(jié)課的重點教學在于讓學生體驗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供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了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p> <p>一堂課罷,或許有的老師還意猶未盡,石蟆小學的周靜也為大家?guī)砹恕度切蔚拿娣e》。</p> <p>從課堂中可以看出周老師的教師基本功扎實,教態(tài)大方自然。整堂課下來給人感覺自然、輕松。數學是一門實踐學科,無論是數學基本概念的產生,還是基本算理的歸納,都不能離開實踐。本課重點就是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周老師主要采取了由淺入深,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匯報的形式,很好的完成了由舊知向新知的轉化,過渡自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可見周老師的教學過程注重實踐化。</p> <p>課例研討 交流所獲</p> <p>下午1:30,培訓活動繼續(xù)進行。石蟆小學王藝積為大家展示一年級上冊《11減幾》。在課堂上,王老師通過設計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且十分注重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創(chuàng)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參與教學活動,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擺在首位。</p> <p>在精彩紛呈的課堂后,老師們分為多個小組進行了互動交流,紛紛發(fā)表了自己對此次課堂教學中的感悟及看法。</p> <p>專家引領 提升能力</p> <p>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蹇主任為大家進行《深度學習視野下數的運算》培訓。蹇主任從“深度教學”教學設計的核心要素、“數的運算”本質理解、“深度學習”理念下的教學三個方面為我們深刻解讀了深度學習理念下的教學設計該如何把握學科本質。他提出,數的認識是數的運算的前提,只有回到數的理解才能認識運算的本質。讓我們對“深度教學”及“數”與運算”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p> <p>單元學習主題,它既可以是自然單元也可以是“生成”的大單元。然后從如何確定單元主題為我們提供了指導,我們可以將數學本質、思維方式、學習方式、教學設計上存在共同要素的學習內容組成數學學習的大單元,大單元的教學設計時,要準確捕捉單元中的核心概念,幫助學生建好單元學習的承重墻。在“數”與“運算”這一大單元的學習中,數的意義是運算的基礎,數的運算是對數的意義的再解讀。只有抓住本質,溝通聯系,才能使數學學習的高樓大廈更加穩(wěn)固和持久。</p><p>通過本次學習,讓我們從“數”與“運算”的教學設計出發(fā),對“深度學習”、“單元主題”教學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它指導著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運用整體的視角,將數學學習內容有機的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p> <p><br></p><p>總結培訓 凝練知識</p><p>培訓后,學員們依舊在回味典型課例、理解深度教學。本次培訓在深度學習和大單元主題教學間架起理論和實踐的橋梁,相信老師們會在借鑒中得以成長。讓我們從此刻出發(fā),用奮進之筆書寫美好未來!</p><p> (李宏 供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