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圖片/文字 若箋</p> <p><br></p><p>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床頭上,雖然淡淡的,卻是暖暖的,讓人有一種好想觸摸的沖動。</p><p><br></p><p>看著,這一抹淡淡的暖色,感覺心里瞬間盈滿了暖意,我拿起了手機(jī),拍下了這個溫暖的畫面。</p><p><br></p><p>細(xì)品心中的那抹暖意,最溫暖莫過于,在涼薄的光陰里,依然熱愛著生活。我想妥妥的收藏這一抹冬日的暖陽,不管季節(jié)如何變化,讓自己的心底永遠(yuǎn)有一縷陽光的暖香。</p><p><br></p> <p><br></p><p>借一縷溫暖的陽光,尋找那些遺留在光陰里的暖意,當(dāng)慢慢回眸時,忽然覺得,歲月并沒有遠(yuǎn)去,它只是從眼前經(jīng)過,走進(jìn)了那些舊時光里,然后,用那些曾經(jīng)的暖色,在你的心里,刻上了一些溫馨的故事。</p><p><br></p><p>將光陰煮成一盞茶,帶著一份暖意,不溫不火,濃淡正相宜。然后,可以念念山澗的清風(fēng),藍(lán)天的白云,林間的鳥鳴,讓窗外的寒冷,輕輕、緩緩,讓一切都在暖色的時光里相逢。</p><p><br></p> <p><br></p><p>我們小區(qū)旁邊的公園里,有一種植物,夏天會開出一簇簇綠白色的小花,帶著一種淡淡的不易被嗅到的幽香。到了秋天,結(jié)出的果實,是一些綠色的小豆豆,等到暮秋冬初時,就會慢慢地變成紅色,在萬物凋零的寒冬里,顯得異常美麗。如果再落一場無風(fēng)的雪,紅豆在白雪的襯托下,更是美極了。</p><p><br></p><p>每年的這個季節(jié)都會拍一些照片,不為別的,只為喜歡。喜歡那一簇簇紅紅的果實,它好像那些擠擠挨挨紅紅火火的日子。</p><p><br></p><p>在蕭瑟的寒冬里,或許,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紅紅的暖色,預(yù)示著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才讓我有了一份對生命的熱愛,給心靈帶來一份暖暖的慰藉。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里,我會隨心拾暖,依心而行。</p><p><br></p> <p><br></p><p>雪小禪老師曾經(jīng)說過:“我想,我來這一世,不為別的,只為貼著很多溫暖,而這溫暖里一定有很多好光陰,讓我醉,讓我疼,讓我一生,不忘記”。</p><p><br></p><p>人生一路走來,經(jīng)歷過歲月蒼桑,感受過人情冷暖,品嘗過酸甜苦辣,總是希望有一抹安暖能觸手可及。生命中一些人,一些事,緣來緣去,來來往往,總有一些人自帶著一抹暖色,讓靠近的人感知到那一份暖意。</p><p><br></p><p>我的同學(xué)燕,便是一位自帶暖色的人。我與燕是從小學(xué)到中學(xué)的同學(xué),上班后又在一個單位,直到單位內(nèi)部分家,我們才分開。我們是同學(xué)、閨蜜、無話不說的朋友。</p><p><br></p> <p><br></p><p>燕,個子不高,像貌一般,在人堆里也不怎么扎眼。卻是一個熱愛生活,有思想、有品位、有性格的人,也是一位讓我佩服的女子。</p><p><br></p><p>燕接人待物,并不是那種非常熱情的人,也不是那種能說會道之人,但是,在與她的交往之中,卻能讓人感到了一種暖暖的舒心。她的朋友很多,或許,這就是這個緣故吧。</p><p><br></p><p>燕有一位朋友,身體不好,經(jīng)常半夜犯病,丈夫經(jīng)常出差又不在身邊,一犯病就給燕打電話,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燕都會過去陪她,并且,還學(xué)會了給她打止痛針。直到這位朋友去逝。她的這位朋友我也認(rèn)識,但沒有深交,是一位非常大氣開朗的女子。六十歲就去了,讓我感嘆生命的脆弱,人生的無常。朋友去逝后,還有位老母親遺留在養(yǎng)老院里,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是怎樣的凄慘,可想而知。燕又代替朋友經(jīng)常去看望她的這位老母親,直到這位老母親也去逝。對朋友能做到這一步,真是很不易了。讓我由衷的佩服。</p><p><br></p> <p><br></p><p>燕的愛好非常多,我覺得至少可以用廣泛來形容了。比如,她非常喜歡小動物,而且也養(yǎng)了很多,狗、貓、雞、鴨、鵝、兔子,能在家里養(yǎng)的,基本上都養(yǎng)過了,還經(jīng)常收養(yǎng)流浪的狗和貓。如果沒有一顆溫暖的慈悲之心,又怎么能善待這些小動物。</p><p><br></p><p>養(yǎng)花和種菜也是她的愛好之一,她的很多朋友都吃過她種的菜,我就更不用說了,經(jīng)常打電話過來,讓我去她哪里拿菜。她很會養(yǎng)花,那些不太好養(yǎng)的花,在我這里養(yǎng)不活,在她那兒卻花繁葉茂,有時真讓我覺得不可思議。</p><p><br></p><p>前些日子,她想學(xué)葫蘆絲,約我一起學(xué),我因為身體的原因,暫時不能吹,后來她又約了別的朋友一起學(xué),現(xiàn)在都能吹出曲子了。我好羨慕,感覺真是很遺憾。不能吹,那就彈吧,我非常喜歡空靈鼓,空靈鼓彈奏出的曲子,清澈、唯美,蘊(yùn)涵一種空靈的禪意。而且,彈奏時的聲音不大,不會打擾左鄰右舍。在我的鼓動下,我們倆又開始迷上了空靈鼓,我們都喜歡《云水禪心》這首曲子,我基本上能彈奏了,她也學(xué)的差不多了,很慶幸,學(xué)有所伴。</p><p><br></p> <p><br></p><p>不了解她的人,看過上面的文字后,一定會覺得,種種菜、養(yǎng)養(yǎng)花、彈彈曲子,好悠閑的日子,其實不然,生活就像一面多棱鏡,能折射出很多不同的面。她和我一樣,也是上有老下有小,這邊是公公婆婆,那邊要照顧八十多歲的老父親,還要不定時的去外地兒子家看孩子,因老父親沒人照顧,去兒子家看孩子還得帶著老父親。其中的辛苦也只有自已能體會。我們倆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是,“小車不倒只管推"。</p><p><br></p><p>我喜歡經(jīng)常寫寫文字,寫完后,總是第一個發(fā)給燕,她雖然不寫,但是,對文字卻有獨(dú)到的見解,說出的建議或評論,總是一語中的。很是讓我佩服。</p><p><br></p><p>我們倆有很多的默契,我喜歡的她也喜歡,對很多事物的觀點(diǎn)也經(jīng)常是一致的。從認(rèn)識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五十多個春秋。我們之間從未有過磨擦,也從沒鬧過別扭。我覺得朋友之間,很多事情,看透不說透,是一份相知,也是一種懂得。</p><p><br></p> <p><br></p><p>時光匆匆逝如水,那些青蔥歲月早已過去,已定格成記憶里一幅幅溫暖的畫面。我們也從懵懂的孩提,步入鬢發(fā)如霜的年紀(jì)。一路走來,有相知相惜的朋友一路陪伴,人生足矣。</p><p><br></p><p>寒冬里,最溫暖的心事,莫過于,心懷一份安暖,期許一場落雪的美麗,讓那一抹暖意,在心與心之間傳遞,于細(xì)細(xì)碎碎的生活里,時常溫暖的念起。</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