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武賦斌:用音樂活健康</p><p> 作者:馬守喜</p><p> 在我的老家克什克騰旗,有一位家喻戶曉的音樂人,他就是已85歲高齡的武賦斌老先生,他一生平淡無奇,但他用手風琴、二胡、京胡、電子琴,給很多歌唱者伴奏,也算演繹了他平凡之中的偉大,他的伴奏生涯至今還在延續(xù)著。</p> <p> 早在五六十年代,克什克騰旗文化館就組織一批文藝愛好者,張鳳山館長是組織者也是演員,武賦斌老先生的父親武均老先生從土改時就隨同旗文化宣傳隊開展宣傳活動,之后長期從事文化工作,吹打彈拉樣樣精通,陳淑敏、何鳳蘭、孫素芝、石玉蘭、張喜英、丁桂芝等都是主要演員,后來他們有的進了克旗文化隊(后改為烏蘭牧騎),有的走上領導崗位。</p> <p>五十年代武均與克旗文化藝人合影(左一為武均)</p> <p>五十年代武均與參加赤峰文藝匯演演職人員合影(后排右二為武均)</p> <p> 武賦斌是武均先生的長子,上世紀五十年初在學校畢業(yè)后走向工作崗位,業(yè)余時間積極參與單位和社會的文化活動,作曲,伴奏,編演節(jié)目近七十年。他的伴奏映照著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現(xiàn)實,眾多鮮明生動的人物會合為聲音與命運的戲劇,盡顯大時代的鳶飛魚躍與中華民族自強的精神品格,武賦斌在用各種樂器的演奏中,于大喜大悲,千回百轉中,顯示了他對民間生活,精神和美學的精湛把握。早在六十年代初,克旗舉辦大型文藝匯演,由他伴奏,由馮玉琴演唱的一首《翻身道情》,至今令我難忘,也讓獲得廣大觀眾好評的商業(yè)代表隊,一炮走紅,武賦斌于1964年在全旗革命歌曲演唱中榮獲旗委,旗政府領發(fā)的伴奏獎。</p> <p>武賦斌年輕時照片</p> <p>1964年武賦斌在克旗革命歌曲演唱中獲伴奏獎,受到旗委政府獎勵。</p> <p>為社區(qū)活動伴奏</p> <p>武家是音樂世家,武均老先生為旗里各種演出伴奏了大半生,而武賦斌則伴奏了近70年,可謂是克旗音樂界的常青樹,自六十歲退休后,他便來到社區(qū)和老年合唱團,風雨無阻又伴奏了20多年,很多年輕歌手在他的指導下,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各種大賽中,都取得了不斐的名次。</p> <p>在克旗社區(qū)文化活動中獲文藝團體最突出貢獻獎。</p> <p>本文作者(右一)與武賦斌合影</p> <p>閑暇之余繡十字繡</p> <p>武賦斌的大妹妹武賦榮也是位多才多藝的中學教師,她曾任旗烏蘭牧旗隊長。在克旗經棚二中任音樂老師時,和其他幾位老師一起辦起了文藝班,一支管弦樂隊培養(yǎng)了一批音樂新人,很多學生能歌善舞,有的學生畢業(yè)后被克旗烏蘭牧騎選用,有的成了所在單位的文藝骨干,她搬到上海后,成了社區(qū)文藝活動的積極參與者。</p> <p>武賦榮和當年二中文藝隊合影</p> <p>當年經棚二中文藝隊表演節(jié)目</p> <p>武賦斌大妹武賦榮退休后在上海參加社會文化活動</p> <p> 武賦斌小妹武桂榮年輕時跟父親學彈三弦,退休后為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花甲之年的她又學起了葫蘆絲。</p> <p>武賦斌小妹演奏葫蘆絲</p> <p>武賦斌的長子武海平,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演奏員,尤其是京胡、板胡拉的如醉如癡,在眾多演出活動中,都顯示了他出眾的才華。</p> <p>武賦斌長子武海平在社區(qū)活動中為京劇愛好者伴奏。</p> <p>武賦斌的女兒武海英,更是一位能歌善舞的才女,早在上小學時,就在京劇沙家浜中顯露了才華。在經棚一中讀高中時,更是一位在文藝隊中的核心人物。她的手風琴拉的不比專業(yè)人士差,至今在退休同學中,經常看到她的精彩表演。</p> <p>武賦斌女兒武海英與兒媳王永潔合影</p> <p>武賦斌女兒武海英演奏手風琴</p> <p>武賦斌父女合奏</p> <p>武賦斌女兒,兒媳跳民族舞</p> <p> 這是一個歡樂幸福的大家庭,在近幾年春節(jié)相聚時,全家總動員,一場精彩的“家庭春晚”讓人們稱贊不已,如今武賦斌已是四世同堂,新一輩在他的影響下,也顯露出自己的音樂天賦。</p> <p>武賦斌全家福</p> <p>四世同堂舉行春節(jié)聯(lián)歡會</p> <p> 武賦斌總是充滿朝氣,做事細致入微,不管走到哪里都會把樂觀、信心和溫暖帶給身邊人,在孩子們的眼中永遠是年輕、樂觀、有激情的人。當孩子們在家時,家里總是充滿歌聲和笑聲,武斌斌多才多藝,品行端正,影響著武家?guī)状耍浼胰硕紴槿撕竦?,重情義,重感情,做什么事情都認真、本分、真誠。他的二兒子武海城從部隊退伍后,在公安戰(zhàn)線工作,走上了領導崗位,退休后,雖然家居在北京,每年回家鄉(xiāng)都組織同學開展豐富多彩的聯(lián)歡活動,在師生中有很高的聲望。武賦斌雖然已八十五歲高齡,但身體硬朗,精神矍鑠,他那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精神與氣質令人敬佩,也激勵著后輩不忘初心,不畏艱難,繼續(xù)前行,因為武家世代與音樂結緣,也培養(yǎng)了他們淳樸、善良的好家風。</p> <p>父女合奏《草原晨曲》</p> <p>演唱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p> <p>四世同堂春節(jié)聯(lián)歡會</p> <p>作者馬守喜,回族,內蒙古克旗人,多年從事教育、新聞工作。2002年在赤峰日報傳媒集團退休,有多條稿件見諸報端。</p><p><br></p><p> </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