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大教堂,約建于1241~1248年。構建的尖塔,象征著人類摩星摘斗的精神。
哥特風來源于民間。這是歐洲中世紀城鎮(zhèn)的街景,遠處的古堡廢墟。 萊茵河畔街景。19世紀銅版畫畫家筆下的哥特城鄉(xiāng)建筑。(臨摹) 德國中世紀古城一隅 哥特式民居。特有的情調。 哥特建筑的另一來源:因戰(zhàn)爭需要建造的城堡丶瞭望塔。 十五世紀德國鄉(xiāng)村里的一座小城堡。 西班牙中世紀的城堡。始建于11世紀,至15世紀才竣工。 哥特建筑的另一個主要來源:宗教的需要,對神的頂禮膜拜。
圖為法國勃艮地區(qū)的一座教堂廢墟,精湛的石雕充滿對神的敬仰。 哥特建筑是什么?有人說:它是人們心目中通向天國的門??
也有的說,哥特這個詞G0THlC就是上帝即光之意,即G0d is Light。
法國唐斯大教堂,約建于1180年,開始使用扶壁式結構,與主體分離。 法國圣丹尼修道院,被稱為"哥特建筑的第一件作品。"1140年在原失火的舊址上以一種嶄新的意念重建。當時的院長蘇格認為:"讓信徒產(chǎn)生步入天堂的感覺??"。 哥特風的主要特點:
1:用尖拱代替羅馬式的園拱。
2:用飛扶壁體系代替厚重的外墻。
3:因此而使窗戶自由起來,使室內空間得以營造神秘之光。
4;創(chuàng)新統(tǒng)一的大空間,可以體現(xiàn)出教會宏偉的宇宙觀。 哥特是雕塑藝術 哥特也是繪畫丶音樂的藝術。 哥特不單是宗教,而且也是哲學,文學,各類科學的策源地。從它中產(chǎn)生許多著名的如康德,笛卡兒等大家。對后世人類的進程,有著深遠的影響。
圖為法國拉昂大教堂,始建于1160年。 拉昂大教堂側面外觀。 法國:巴黎圣母院雄姿。 法國蘭斯大教堂。始建于1211年,完成于13世紀末。 蘭斯大教堂后座 法國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不對稱格局。建構于1015年,1439年方完成。塔高142米。外立面的石雕天下獨絕,20多米的細長裝飾柱,多層次的浮雕窗花,無不讓人嘆為觀止。
很多的教堂,工期常常拖沓一兩百年,甚至幾百年。一件構件可能屬于不同的時代,建筑的風格也隨著年代的變遷而演變。但是不要緊,人們要步升天堂,有的是堅持不懈的耐心。
法國一古城鎮(zhèn)的一條深巷,有哥特晚期遺風。 法國博韋大教堂,始于1226年,幾經(jīng)坍塌,至今尚未完工。有的說法是力學計算出了問題,今天的計算機竟然也束手無策。 法國的一個小莊園。陽光,綿羊,遠方的白云,… 哥特與羅馬風的混合。 德國的老市政廳。 德國的班貝格大教堂。始建于1220年。大哲學家黑格尓1807年遷居于此。黑格爾對后來的馬克思哲學意義非凡。 哥特,歐洲文藝復興的溫床。
德國,1869~1890,新天鵝堡宮殿。猶
如童話仙境。 德國,弗賴堡大教堂。始建于1120年。
哥特建筑對高度的要求,反過來又促進建筑結構學,材料力學等學科的發(fā)展。 奧地利維也納:圣斯特凡大教堂。
尖塔高137米,始建于1304年,耗時近兩個世紀。 德國街巷小景 德國:紐倫堡圣母大教堂。 德國:烏爾姆大教堂。當時該市僅1~2萬人卻建起當時世界第一達162米高的大教堂。從1337年始建,前后延續(xù)500多年。 離教堂不遠,是愛因斯坦誕生地。 德國科隆大教堂。 英國索爾茲伯里大教堂鳥瞰圖。始建于1220年完全于1328年。塔尖123米。帶有英國華麗的裝飾風格。 英國韋爾斯大教堂。建造期300余年,有300多座雕像與雕刻作品,被稱為"英國最有詩意的教堂"。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建于1245年,1517年竣工。其華美壯麗堪稱人類世界杰作。 威斯敏斯特教堂立面。 意大利錫耶納大教堂。意大利本是羅馬巴洛克風格的發(fā)源地,卻又被強悍的哥特風所折服,你在意大利看到的哥特,又加進了羅馬式樣的精巧與浪漫。 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從1075年開始改建直到20世紀六十年代才告完成。 米蘭大教堂: 西班牙巴塞羅那大教堂。 西班牙萊昂大教堂結構剖析圖。 西班牙:構筑在山巖上的阿爾卡查城堡。 西班牙市政廳 葡萄牙圣瑪利亞修道院。1388~1533年建造。 葡萄牙里斯本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里斯夲貝倫塔。 廣州:近代圣心大教堂。其建筑采用瓦面等中國的元素。體現(xiàn)了中國工匠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藝水平。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對撞。 后記:人類現(xiàn)在已跨入一個上可探索宇宙空間,下可探測地球深處的高科技年代。但是哥特建筑許多的迷一樣的現(xiàn)狀我們現(xiàn)在依然無法去解密。哥特建筑,在人類的建筑史上留下了濃濃的一筆。這是無法復制的不可逾越的一座豐碑。
鳴謝:諸友提供的珍貴資料與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