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序</p><p> 進入立冬節(jié)令,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粗鴿M地的落葉,看到冬的臨近,不由得想到已故的母親。母親因患哮喘病,凡到冬季都會復(fù)發(fā),讓她受盡病痛的折磨。在母親離開的這一年多里,每次在夢中見到她,依然是那么慈祥,每到周末想起她,看到遺物想起她,看到她愛吃的東西想起她,每當家人聚會時想起她……很想寫點什么懷念母親,于是第一次學(xué)寫了這個美篇。</p><p> </p> <p> 一 樂觀坦然戰(zhàn)病魔 此去極樂萬事空 </p><p> 2 019年4月29日下午,我的母親徹底擺脫了病痛的折磨,溘然離世,永遠離開了我們。這一次是我們意想不到的,哮喘已經(jīng)痊愈一月有余,全家人滿心歡喜。誰知早上起床后,父親照顧她正吃早點突然腦梗,救護車快速送到醫(yī)院,搶救了幾個小時,醫(yī)生說,只有進重癥監(jiān)護室也許有醒來的可能。于是,母親在重癥監(jiān)護室靜靜的躺了7天,每天只能在規(guī)定時間探視2次,看到母親全身插滿各種管子,像睡著了一樣,沒有知覺,看著奄奄一息的母親,我們卻無能為力,只能祈禱著奇跡出現(xiàn)。最終還是沒有等到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從2017年起,母親的哮喘日益嚴重,幾乎間隔一周就要住院一次,由此引發(fā)的其他疾病也接踵而至,糖尿病、心臟病……</p><p> </p> <p> 堅強而善良的母親多年忍受病痛折磨,從沒在兒女面前流過一滴眼淚,每次發(fā)病,兄弟姐妹們都各盡所能,聯(lián)系醫(yī)院的、準備住院用品的、開車互送的,都想著用最短的時間幫她解除痛苦。但是,母親心疼子女的辛苦,尤其是夜里發(fā)病,都要拖到實在受不了,才給我們打電話,到了醫(yī)院都是喘得上氣不接下氣,忍著疼痛做完各種檢查,有次看著滿杯的血尿,我們的心像刀扎一樣,都埋怨她怎么不早點說!不管在手上扎多少針,她都不哼一聲,病情稍微輕松點,就跟我們嘮家常,用生活中的小事教我們做人做事。</p><p><br></p> <p> 每次住院,兒女都悉心照料,日夜守護在身邊。尤其弟媳像親閨女一樣關(guān)愛有加,母親每每談及都贊不絕口,甚是欣慰。</p> <p>二 勞碌奔波自擔(dān)當 縫衣種田四時忙 </p><p> 母親生于1942年 11 月 15 日,共5姐妹,她是最小的一個,招贅在家。聽母親說,由于家里沒有男丁,常被村里人欺負,輾轉(zhuǎn)在后所村和南營村之間,搬家7、8次,和父親成親后,家徒四壁,是他們用勤勞的雙手,自己沖墻、自己碼土基,割些山上的茅草,建蓋了3間茅草屋,才安定下來。記得小時候,爹媽總是半夜才回家,那時因為窮,買不起木頭,所以他們每天從生產(chǎn)隊歇工以后,步行到30公里以外的嵩明親戚家,扛些小竹子回來做樓板,以至于我們家的樓板很特別,全是一根一根竹子連成的,走在上面晃悠晃悠的,小伙伴們都不敢上我家樓板。</p> <p> 母親把家里的事務(wù)打理得井井有條,她們?nèi)ヌ锏乩飫趧?,我們幾個小孩在家分工合作完成家務(wù),各盡所能,做飯、喂豬、洗碗、菜地里澆水,一樣不落下。全家人的衣服都是她親手做的。手拐部分、褲子膝蓋部分、屁股部分都是極易磨損通洞的,哪里破補哪里,經(jīng)過母親多次縫補的衣服針腳細致,平整得體。鞋子是他縫好鞋幫后,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用錐子一錐一錐上在鞋底上,在當時這是男人做的活。</p> <p> </p> <p> 心靈手巧的她學(xué)會了裁剪衣服、上鞋子、編竹籮、編篩子、自己和稀泥做土基……女人做的她會,男人做的她也學(xué)會(尤其是在墻頭上挪動墻板安裝那種重活)。她的能干和善良是村里人公認的。請她幫忙的人絡(luò)繹不絕,不管有多累她都很熱心。裁剪衣服、褲子,她只要用手乍一乍人的身體,在席子上鋪上布料,用白泥畫一下大概的輪廓,就能剪出合身的衣褲;她還自己削了大小不等的鞋塞,把自己上好的鞋子用鞋塞撐開,美觀漂亮,穿起來也不傷腳。但她從不要人家的報酬。</p> <p> 父母生育了我們兄弟姐妹5個,大小差不多相差2歲左右。在60、70年代,要養(yǎng)活我們姐弟及奶奶,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我記得父親去山上割蒿草交隊上做肥料,餓到中午1點多到家也沒有米飯,只能吃幾個沒有油煎的皺巴巴的洋芋充饑。承包到戶以后,8個人的責(zé)任田,都是父母承擔(dān)。每當勞累過度,或者到收割季節(jié),灰塵較大,母親都是氣喘吁吁的照樣干活??吹侥赣H身體差,15歲的大姐初中畢業(yè)就不去讀書,把自己當成了全勞力,幫著父母承擔(dān)所有的農(nóng)活,換工,我們幾個小的繼續(xù)讀書。</p><p><br></p><p> </p><p> </p><p> </p><p><br></p><p> </p> <p> 到了1980年,村里蓋了新學(xué)校,父親和大爹合伙,每家1000元買下了老學(xué)校,各分得2間房屋,我們終于住上了瓦房。那時我們姐弟4人都在上學(xué),家里的負擔(dān)更重了,買5分錢一本的作業(yè)本都要去借。頭腦靈活的父親為了還買房的債務(wù),去大隊加工廠學(xué)做木活,當國家允許個體戶經(jīng)營時,辦了營業(yè)執(zhí)照,在家里開了賣副食品的小賣部,趕集時讓大姐用谷籮挑到街上擺攤售賣,租小畫書給人家看,來緩解家里的經(jīng)濟負擔(dān)。</p> <p> 父母很有眼見,雖然我們是女兒,但是他們沒有聽信村子里一些人的落后思想,毅然供我們姐妹讀書。記得父親曾經(jīng)說過:“不管有多窮,我就是賣了身上的褲子,也要供子女讀書”。就是這一身傲骨,不甘認輸?shù)木髲姡刮覀兘忝枚甲叱隽宿r(nóng)門,有了穩(wěn)定的工作。他們雖然識字不多,但懂的道理卻不少。對我們要求嚴格,從小教育我們尊老愛幼,姐妹之間團結(jié)友愛,互相謙讓,教我們坦蕩做人。所以我們兄弟姐妹之間從小至今都沒有互相爭吵過,只有滿滿的牽掛,幫扶關(guān)愛。</p> <p> 三 苦盡甘來享晚年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p><p> 終于熬到我們姐妹都工作,弟弟成家建蓋了新房,父母才過上舒心的日子,二姐給他們找了份臨時工,到交警隊當炊事員兼門衛(wèi),比起種田種地輕松了許多,而且可以發(fā)揮父親的特長,施展他的廚藝。這段時間可以說是他們最幸福的日子,每天盡職盡責(zé),得到單位領(lǐng)導(dǎo)職工的夸贊,晚上鍛煉身體,打打羽毛球、散散步,姐姐還聯(lián)系旅游團,讓他們跟隨老年團到北京旅游,大姐親自帶他們?nèi)ズD希灰袝r間就帶他們?nèi)ソ幾咦呖纯?,父親對母親關(guān)愛有加,一過馬路,馬上牽著母親的手,母親生病時,父親都是做好早點,端到床邊看著她吃,愛吃什么做什么,每天變著花樣,天冷了,不準早早起床,太陽暖和了,給她洗頭、染發(fā),村里的同齡人都羨慕母親的幸福。</p> <p>媽媽帶著無限眷戀、悠悠牽掛離開了我們,我只覺得天道不公,媽媽那么善良溫柔,樸實無華,待人親和,本該被生活善待,卻被病魔糾纏,痛苦不堪。</p><p> </p> <p> 我親愛的媽媽,愿您在天堂沒有病痛,沒有憂愁!女兒永遠懷念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