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基輔超微系列旁軸相機又名間諜相機,前蘇聯(lián)產(chǎn)。二戰(zhàn)勝、獲賠德日技術`模具`生產(chǎn)平臺…,由阿爾謝那德兵工廠1957年仿美能達16相機研發(fā)成功,1960年投產(chǎn)。共五代: ①基輔維佳(1960-1962) ②基輔維佳-2(1961-1964) ③基輔30(1974-1983) ④基輔30M(1987-1989) ⑤基輔303(1990-1995)。該系列相機使用美國柯達公司1923年首創(chuàng)的16毫米膠卷,在蘇聯(lián)外派的"紳士″煙盒里、"摩登女郎″的口紅盒里也許就藏著該相機。</p><p>其中: 1一4代機子全身金屬`皮實耐用,5代機外殼變塑料。①基輔維佳、基輔維佳-2正值蘇聯(lián)恢復發(fā)展,產(chǎn)量有限。②基輔30、基輔30M正值蘇聯(lián)黃金時代`產(chǎn)量大`品質最優(yōu),除克格勃(特工)外、民間也用。③基輔303正值蘇聯(lián)解體(下坡),機殼材料換成塑料。</p> <p>下兩圖,全系五代`基輔超微全圖,怎么會有第6個? 原來`第五代機有個特別版(彩色),我猜想可能是xx紀念版吧!</p> <p>藍線連著同一代</p> <p>它們對應的皮套…</p> <p>以下四圖、基輔維佳</p> <p>以下二圖、基輔維佳-2</p> <p>維佳-2`比維佳增加了曝光盤、可調焦距撥輪、焦平面標記。(都鋁殼)</p><p>維佳、維佳-2在機體上運用了豐富裝飾圖案: 線條、花紋、斑點、蝕刻、滾花…,當時技術下、在合金鋁殼和鋼芯上造精細圖案可算高藝嘍!</p> <p>兩款機頭不一樣</p> <p>全系只有維隹、維佳-2有三片濾鏡,我把白片uv鏡取下,換裝上黃濾。</p> <p>濾鏡就裝在皮套小夾袋里</p> <p>以下三張、基輔30</p> <p>基輔30曝光盤在側棱上</p> <p>以下三張、基輔30M,該機取掉了曝光盤</p> <p>綠框處(紅點)就是所有機型的鏡頭,一個樣,通過推拉機殼`機芯來掛檔、卷片、撥動計數(shù)器,合上時`鏡頭內藏。鏡頭下方玻璃窗一一取景器。</p> <p>以下五張、基輔30與30M多角度比較,機頭一模一樣,兩撥輪: 光圈+速度。(都變成合金殼)</p> <p>基輔30M、30`焦平面圖標顏色不同</p> <p>小圓窗、拍攝計數(shù)器</p> <p>基輔30有曝光同步器播口,30M簡掉了(藍圈處看)。兩款目鏡不一樣(黃框處)。</p> <p>基輔303,蘇聯(lián)解體后產(chǎn),從此`塑料機殼,當然機芯還是很硬棒的金屬。</p> <p>基輔30、30M、303、三款比較。前兩款曝光速度1/30、1/60、1/200,303比前兩款增加了一檔曝光速度,變?yōu)?/30、1/60、1/125、1/250 。另外,303簡化了一個鏡頭玻璃窗,變成凹框。</p> <p>以下五張,猜想的所謂基輔303紀念版。</p> <p>凸起的黑色圓形連接盒,是全系基輔的16毫米膠卷暗盒,大形一樣,只是從第二代`維佳-2開始,蘇聯(lián)把暗盒鑲入園孔直徑變小,讓他們的基輔可用日本美能達-16的膠卷,不許美能達用蘇聯(lián)的膠卷,聽說蘇聯(lián)有些鐵軌也與歐美`日不同,夠小壞吧!</p> <p>303機子、無論常規(guī)版還是紀念版,除顏色外、其他一模一樣。</p> <p>有的只有舊機子、無附件,我仿制盒子+說明書,95%相似度。</p> <p>五代六款機子所有盒子,真+假。</p> <p>盒子根本不好做,箱板紙厚硬(用檔案盒),一折`外表就裂,我從內面啟Ⅴ槽、細水滴槽內潤潮`然后折、粘(釘)。關鍵是尺寸線難把握精準,稍誤差`就扇角扭抽、或四沿不齊、甚至盒蓋與箱體扣不上,M的很淘氣啊!</p> <p>仿的盒子、封面、標簽…</p> <p>原裝盒的老舊封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