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為充分發(fā)揮教研員理念引領、專業(yè)指導作用,12月4日,縣教研室楊利珍主任一行4人深入北村明德小學課堂,聽評課,查常規(guī),對我校教學教研工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視導。</p><p> </p> 問診課堂?把脈教學 <p> 冬的一切是那樣嚴寒,卻又是那樣溫暖。</p><p> 視導檢查組的領導風塵仆仆,一下車就在副校長邸云連等陪同下直接走進教室、深入課堂,認真聽課、觀課,細心捕捉教學中的細節(jié)。</p> <p> 此次視導,共聽課6節(jié),均為今年剛剛從鄉(xiāng)下交流進我校的新教師的語文常態(tài)課。</p><p><br></p> <p> 楊主任連續(xù)聽課兩節(jié),第一節(jié)在邸云連副校長的陪同下,走進了邸樹英老師的主題閱讀“讀寫聯動”課堂。《少年閏土》課文刻畫了一個健康樸實,見多識廣,聰明能干、機智勇敢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課文一開始,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閏土看瓜刺猹的場面。老師抓住這一段作為重點來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在讀中體會,在寫中鞏固,并引入主題閱讀中的《中年閏土》讓學生繼續(xù)學習外貌描寫。運用讀寫聯動,落實語文要素,做到一課一得。</p> <p> 第二節(jié),楊主任在年級主任、教研組長張瑞芳的陪同下,又走進了劉薈老師的主題閱讀美讀課堂。在《山居秋暝》的古詩教學中,劉薈老師通過音樂渲染等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走進古詩。運用“以讀代講”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發(fā)展思維、在讀中陶冶情操。背誦是枯燥的,但把“詩”唱出來卻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霸娭杏挟?,畫中有詩”,“歌中有畫,畫中有情”,在唱詩歌中想象、感悟,體會詩人高潔情懷與樂于歸隱的情趣。學習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和借景抒情表達方法的同時,達成速讀速記的目標。</p> <p> 教研室副主任康利明在我校辦公室主任李榮梅的陪同下,觀摩了任彬彬老師的《爬天都峰》。這篇課文具有豐富的的情感性,同時給人以很多的啟迪。在教學中,她運用主題閱讀“以讀代講”教學策略,把重點放在朗讀感悟上,通過設計多樣化的朗讀,以讀促思,以思促說,以說促情。緊緊圍繞人文要素和語文要素的落實設計教學。</p> <p> 教研員楊潤錄在我校年級主任、教研組長魏愛芳的陪同下,走進李明花老師的主題閱讀“以文帶文”課堂。她講的是四年級課文《爬山虎的腳》。教學中,首先運用多種美讀方式,誦讀帶入文——《爬山虎寫詩》,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生動、形象,積累語言,加深對爬山虎的了解。接著運用讀一讀、畫一畫 、演一演、說一說的方式,突破本課的重難點,使學生領會作者細心觀察、連續(xù)觀察的方法,教會學生抓住特點,細心觀察;抓住細節(jié),連續(xù)觀察。最后用簡單明了的簡筆畫板書總結全文,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p> <p> 教研員范鵬飛在我校教研組長王林英的陪同下走進閆孝珍老師的課堂——《口語交際:看圖講故事》之《父與子》漫畫片段。她以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的發(fā)展為目的,為學生呈現了一堂生動有趣、耳目一新的課。她把靜態(tài)的畫面呈現變成動態(tài)的過程,設計了讓學生講故事、猜圖片、編故事、評故事等環(huán)節(jié),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善于傾聽的習慣,而且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當孩子們沉浸在《父與子》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中時,閆孝珍老師順勢向學生推薦同一主題的閱讀書目《父與子》,既激發(fā)了孩子們讀這本書的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讀書的習慣。</p> <p> 教研室副主任康利明,第二節(jié)課在我校年級主任裴瑞琴的陪同下走進李忻芳老師的課堂。她所設計的《雨點兒》是整體識字和以文帶文相結合的課型。首先以唱兒歌的形式進行課前準備和組織教學;接著以復習的形式引入新課,帶入雨字的四字詞語,師生承接讀,緊接著出示自學要求,讓學生明確目標再去讀書;然后用多種形式去讀課文:生生承接讀、動畫范讀、一問一答讀、拍手讀、最后進行識字教學: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向同伴講述識字方法、偏旁識字、看圖猜字、游戲鞏固識字。她運用的教學策略是:先讀書,后識字;邊讀書,邊識字。堅持在語境中識字,貫徹落實“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的原則,達到拓展識字、加大識字量的目的。</p> 督導常規(guī)?規(guī)范細節(jié) <p> 隨后,他們對6位交流教師的教案備寫、作業(yè)設計與批改、作文教案設計、作文的批改與指導等常規(guī)工作以及聽評課記錄、業(yè)務學習等教研資料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查看。</p><p> </p> 交流指導?促進提升 <p> 視導結束后,召開了反饋會。會上,領導們對六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了客觀精準的點評,對新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與個人良好的業(yè)務素質以及主題閱讀教學模式給予了肯定,也針對問題提出了很好的整改建議。同時對學校及教師的各項常規(guī)工作,提出了具體可操作性的指導性建議。</p> <p> 楊主任說到,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做到上好每一節(jié)語文課。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能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保證學生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怎樣才能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呢?《新課程標準》中就給我們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首先要求教師認真學習課標,根據課標中的具體要求,再結合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學情,去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和途徑,使課堂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p> <p> 在點評劉薈老師的詩詞課時,楊主任講到: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能讓聽者如臨其境,細細思索間更如沐春風,回味無窮。如若問何為好課?那么聽課者始終被精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所吸引,精神專注、積極投入,沒有絲毫“累”的感覺,便算得上是一堂好課。好課,強調經歷過程、經歷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由不喜歡到喜歡的發(fā)展過程。讓學生的思維和情感經歷在“山重水復”“柳暗花明”中,體驗“豁然開朗”的快樂。</p> <p> 康利明副主任強調: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兒童的心智發(fā)展水平、認知規(guī)律和成人是不一樣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以學生的情感體驗為準,不能認為自己感動了,學生就一定會感動。我們要認真地觀察、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仔細琢磨學生的情感變化,并且多進行換位思考。在這樣的不斷引導中,促使學生的心智水平得到提升。</p> <p> 教研員范鵬飛老師談到了加強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他說: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書是進步的階梯。童年讀的書可以讓孩子記一輩子,影響孩子一生的發(fā)展。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為學生選擇好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要課內外結合,并向課外延伸;第三,要充分發(fā)揮學生閱讀的主動性;第四,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除此之外,作為老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們還應該多動腦、勤動腦,采取多種方法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快樂,真正的愛上閱讀。同時學校也要想方設法為強化學生課外閱讀提供便利條件。</p> <p> 面對面交流,手把手點撥,溫暖了每一位老師的心房。六位交流教師虛心好學、邊聽邊記,準備隨時將這些好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自己的課堂實踐中去。此刻她們暗自慶幸自己的課堂教學又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p> <p> 最后,楊主任在總結中講到:通過此次檢查發(fā)現,北村明德小學教學常規(guī)管理精細化,能夠看出學校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細”字上下功夫,在“實”字上做文章??吹搅藢W校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扎實有效開展校本教研的實效性。特別是對“主題閱讀”大單元教學法表示高度認可的同時,為我們指明了今后努力和研究的方向。</p> <p> 此次視導檢查是對我校教學教研工作的一次檢驗和提升,北村明德人一定以此為契機,以教學為中心,科研強校,規(guī)范管理,不忘初心,勇擔使命,辦家長、社會滿意的學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