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之行(一) <p> 2020年11月6日,在慧程職業(yè)培訓學校校長李曉慧邀請下,我們一行10人,乘機飛往和田47團,對兵團前期組織的約270人四個班的保安訓練情況進行考核鑒定。</p> <p>凌晨8的飛機,到和田機場已10點,出了機場,外面疫情防控很嚴,排了很長隊,逐一做核酸檢測??吹酱┲簧戆咨雷o服,包裹嚴實的工作人員,反復機械重復著一句話"請保間隔1.5米,拿出你的身份證"。</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飛機劃過初升太陽的軌跡</b></p> <p> 心里不由有一種擔憂,和田平安!不要再象喀什一樣,影響行程。隨著工作人員引導,做完核酸檢測,出來沒等多久,李校長聯(lián)系大巴,在她和田朋友唐總的帶領(lǐng)前和田市吃早餐。</p> <p>大巴司機是維族,40多,閑聊時得知4個孩子,大的23歲,小的才1歲多,漢話能聽懂,表達不出來。很風趣,開車技術(shù)很好!開著大巴,在狹窄的和田市街面,跟著引導小車,穿梭自如。</p> <p> 從機場到坐上大巴,一根煙的功夫,我們就來到吃早餐的地方。聽李校長的和田朋友介紹,這家是和田市最"豪華",也最具有特色的早餐點。我趕盡用手機記錄下這一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阿咔絲亞飯店</b></p> <p> 吃完早餐,除李校長和丁老師,其余的都是第一次,掩飾心中喜悅,一走出早餐點,就拿出手相,選擇自己喜歡景觀,拍照,留影。我也趕潮,與小美女趙肸姚老師合拍了一張,并戲稱是父女照,留影記念。</p> <p> 聽大巴司機用弊腳的漢語表達,和田市距47團還有80多公里。沿途卡點較多,對外來人員檢查很嚴,大巴司機發(fā)揮著當?shù)厥煜さ匦蔚膬?yōu)勢,在穿過墨玉縣時,每一個路口設(shè)有測溫和檢杳卡點,人員都包裹很嚴實,乘坐50人的大巴,只拉乘了加司機才10人,在這種情形下,顯得很孤單??c工作人員基本民族,司機一邊一邊用他們解釋,以前在部隊學了點維語,平時不用,忘得七七八八。不過,大概意思是,他們從烏市,到47團檢查工作。</p> <p>幸好李總出行前進行過報備,并帶有名單。一路走走停停,80公里路程,用了盡4個小時,到了47團已是下午4點多了。</p> <p> 因是周未,兵團除了值班,其他人員在休息。在南疆服役(烏恰)呆了17年,唯一遺憾沒來過和田,就別說47團了,尤其在車上李校長簡單介紹了47團歷史沿革和光榮史,由燃起敬。</p> <p>下了車,大家四散忙著取景自拍,我心里有些小激動,一眼望到偉岸的刻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和團紀念碑"時,就不由記錄下這一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與胡老師、丁老師在兵團機關(guān)樓合影留念</span></p><p><br></p> <p>碑文:″47團是一支久經(jīng)戰(zhàn)爭考驗,戰(zhàn)功卓越的英雄部隊。前身最早為紅軍6團一部,參加舉世無雙的25000里長征??箲?zhàn)時期,部隊整編為八路軍第120師359旅719團。解放戰(zhàn)爭時期,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野一兵團二軍第5師15團,新疆和平解放后,為及時粉粹國民黨殘余在和田陰謀判亂,1949年12月5日15團1800官兵奉令從阿克蘇出發(fā),徒步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歷時18天,行程1580里,勝利解放和田。"看了這段簡短碑文,我不由自主向紀念碑行個軍禮。</p> <p>在大家滿足了好奇心后,李總安排我們住進47團老兵印象酒店,據(jù)他說是和田最好的。</p> <p>百聞不如一見,外面看似很普通,低矮平房,一進屋,別有洞天。</p> <p>房內(nèi)三室一廳一衛(wèi),沙發(fā)、床、床頭柜,都是用原木加工而成,表面涂了層清漆,簡易古樸,又不失高雅。</p> <p>喝水的杯子,是模仿六、七十年代印有毛主席圖象和語錄的鋼子,別具風格。就擺了POS,還特意把3個鋼子擺到前面,讓李總擺了一個,留作紀念。</p> <p>下午,沒有什么安排,吃完飯,就在老兵印象酒店瞎轉(zhuǎn)悠,發(fā)現(xiàn)前排是展館。木質(zhì)單頁門上掛著″二連一排三班"的牌子。推門進去,里面布置,物件是六七十年代的。</p> <p>墻壁上懸掛的都是毛主席象,以及記錄哪段歷史的照片。我留返在每一個房間,用手機不停地拍著。因沒解說員,我只能看著墻上掛著的,對每一個房間里生活過的老一輩革命軍人故事概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向沙海老兵致敬</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團政委黃誠的故事</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保留下的當年的軍裝</span></p> <p>小時候能看到的掛畫,那時每家必有?,F(xiàn)在都被一些山水名畫或個人秀所占據(j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二春團長的故事</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80年代的高低柜和黑白電視</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老戰(zhàn)士王傳德的故事</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個民漢家庭的故事</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沙海情緣</b></p> <p>事后,經(jīng)詢問才知,前排房子都是老一輩軍人住過的,有的已不在了,個別的還健在的,在國家政府安排住到條件更好的老年公寓。</p> <p>走出老兵印象酒店,秋意濃的路兩邊每隔5、6米就有一個宣傳欄,宣傳欄上醒目大字:向老兵致敬!一個宣欄,一個老兵故事。我想,當年進軍和田,解放和田的1800名老兵都在吧,他們精神,無不感染和激勵著后來人,以及每一個曾來過這里的人。</p> <p>不一樣環(huán)境,不一樣人文景觀,我和戰(zhàn)友丁舉科在享受著47團路邊文化精神"大餐"時,也享受著秋的收獲。</p> <p>由于疫情,47團的紅棗,田間地頭,碩果累,掛滿枝頭。因干旱少雨,讓紅棗在枝頭紅透,自然風干,是最好的方法了。與當?shù)厝肆私?,這叫矮化種植,我隨手摘了一個,吹去表面沙土,用手搓搓,就丟進嘴里咀嚼起來,味還不錯。聽他們講,雖受疫情影響,銷路阻斷,但政府也在協(xié)調(diào)解決。</p> <p>置身在棗林中,嗅著淡淡的浸人心脾的棗香,好讓人陶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