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宜春,江西省地級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處東經113°54′—116°27′,北緯27°33′—29°06′之間。東境與南昌市接界,東南與撫州市為鄰,南陲與吉安市及新余市毗連,西南與萍鄉(xiāng)市接壤,西北與湖南省的長沙市及岳陽市交界,北與九江市相鄰。<br><br>2016年末,宜春總面積18680.42平方千米;轄1個區(qū)、6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常住人口553.25萬,2016年,宜春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總值1770.4億元。境內以丘陵、山地為主,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宜春有京九鐵路、滬昆高鐵、浙贛鐵路交匯;贛粵、滬昆、大廣等高速公路和320、105國道縱橫交錯,此外,還擁有宜春明月山機場擁有北京、上海等十多條航線。<br><br>宜春文化積淀厚重,自古被譽為“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堂邑候陳嬰奉命來此筑城立治,因“城側有泉,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名宜春。唐初四杰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其人、其事、其物均典出宜春;唐代韓愈寫下了“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的詩句;宋代理學家朱熹發(fā)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顧多奇山”的感嘆。晉代田園詩鼻祖陶淵明、明代《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現(xiàn)代物理學家吳有訓、兩屆奧運會冠軍楊文軍都是宜春人。</h3> <h3>宜春市博物館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蘆洲北路536號,成立于1979年。2010年6月,博物館與文物管理所合并。博物館占地2112平方米,建筑面積11400平方米。<br><br>宜春市博物館有館藏總量11225件,珍貴文物1104件(其中一級13件,二級75件,三級1016件)。宜春市博物館有序廳1個、基本陳列展廳7個、臨時展廳2個。 宜春市博物館陳列展覽以大量的文物珍品集中展現(xiàn)方式闡釋宜春濃厚的歷史文明。<br><br>宜春市博物館是國家二級博物館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lián)合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江西省社科普及宣傳基地 。</h3> <h3>江西省宜春市是禪宗圣地。禪林是宜春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之一,也是宜春有待開發(fā)的重要旅游資源之一。宜春化成禪寺(簡稱 "化成寺")的前身為兩個佛寺的合成:上巖叫開化院,下巖叫惠昭院,距今已經有1200多年歷史。</h3> <h3>袁州譙樓占地面積約780平方米,通高17.75米花崗石與泥磚砌臺基,高6.C5米、闊28.3米。中部辟拱門,為東西通道,進深11 9米,臺上建兩層樓,外置回廊。歇山頂,正脊鰲吻。主臺兩側設觀天臺,臺面呈長方形,下大上小。<br><br>袁州譙樓為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集測時、守時、授時三大功能為一體的地方時間工作天文臺。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 <h3>這是我們這次入住的酒店,還不錯!</h3> <h3> 江西武功山明月山旅游區(qū)位于贛西中部有“中國宜居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綠化模范城市”、“2010中國最佳休閑養(yǎng)生城市”之稱的宜春市中心城西南15公里處,總面積389.6平方公里。明月山,核心景區(qū)由12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小山峰組成,主峰太平山海拔1735.6米。明月山景區(qū)素有“天然氧吧”、“天然動植物園”、“地質博物館”的美譽,擁有“世界溫泉健康名鎮(zhèn)”和七頂國字號桂冠: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中國溫泉之鄉(xiāng)。也是全國溫泉休閑度假示范基地、全國自駕游示范基地、國家亞健康溫泉SPA養(yǎng)生示范基地、中國最具影響力森林公園及中國最佳旅游休閑目的地,是一個以硒溫泉為核心的康療養(yǎng)生休閑度假勝地。<br><br><br> 【月亮文化唯美浪漫】明月山以月為名,因月?lián)P名。月亮文化,是明月山之靈,是明月山之魂。明月山將月亮文化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融合,形成了 “山上有個月亮湖,山下一個月亮灣,沿途都是月亮景,處處體現(xiàn)月亮情”的情景交融格局,從月亮灣到月亮湖,可傾情體驗浪漫月亮情懷:明月廣場相遇、荷塘月前相識、詠月碑林相知、竹林月影相約、晃月橋上相牽、抱月亭中相戀、浸月潭邊相印、月下老人相系、拜月壇上相誓、夢月山莊相擁,明月處處有,此山月最明。在明月山你可享受著獨特的“月在山中行,山在月中明”的絕妙意境。<br><br><br> 【自然風光秀美迷人】 明月山旅游區(qū)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山水奇特,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在12℃——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1800—2000mm,適應各種動植物生長,素有“天然動植物園”之美稱。因為原始風貌保護良好,植被茂盛,所以空氣負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7萬多個,是國家標準的35倍,堪稱“天然氧吧”?,F(xiàn)在開發(fā)較為完善的有潭下景區(qū),這里有萬頃竹海青翠欲滴,穿行于竹林心曠神怡,景區(qū)更有五疊形態(tài)各異、各具特色的瀑布令人嘆為觀止,其中“云谷飛瀑”全長120米,屬江西第一高瀑,還有“玲瓏瀑”、“魚鱗瀑”、“玉龍瀑”和“飛練瀑”都各具特色,美不勝收。</h3> <h3>也不知是巧合還是不巧,我們到的時候是陰天,山下霧蒙蒙的,霧水也特別重,像下毛毛雨,能見度很低,大家都說這次來踩個線,下次有機會也有借口再來一睹“明月”美色!</h3> <h3>從宜春城出南郊,過窯前轉盤,走明月大道,繞溫湯小鎮(zhèn),沿景區(qū)旅游公路再行八、九公里,便到了明月山下的夏家坊村。<br>夏家坊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山村,三面環(huán)山,村落依山而建,一彎秀水潺潺而去,阡陌縱橫、稻花飄香。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山村,在南宋年間卻出了一個皇后——夏云姑,史稱成恭皇后。而令人驚奇的是,夏云姑登上皇后寶座,竟與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南宋建立、岳飛興衰、秦檜作祟、趙構禪位等宋朝重大歷史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br>北宋末年,宋金兩國戰(zhàn)事不斷,金兵依仗強悍的鐵騎馬隊大舉南侵,縱橫中原。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宋徽宗帶著皇室成員及隨行南逃到亳州(今屬安徽),后又逃到鎮(zhèn)江(今屬江蘇),四月回到京城。靖康二年二月,金兵把太上皇趙佶(宋徽宗)、新帝趙桓(宋欽宗)兩帝擄到金國燕山(今北京)、韓州(今遼寧昌圖)等地,作為人質。這就是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抗金英雄岳飛曾寫了一首氣博長天的《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首詩不僅留下膾炙人口的名句,也表達了岳武穆誓破金兵,收拾山河的雄心壯志。<br>“靖康之恥”后,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康王趙構,逃往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建立南宋帝國,趙構史稱宋高宗。<br>宋高宗雖然在應天府建立了南宋王朝,面對半壁殘破河山,起先還是想干一番事業(yè),收復失地。于是重用了一批武將,使岳飛得以脫穎而出,24歲時便任東高留守司七品統(tǒng)制,真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lt;br>岳飛(1103—1142年)字鵬舉,河北西路相州湯陰人(今河南)。岳飛出身貧寒,自幼習武,力大無比,其性格少負氣節(jié),沉厚寡言,熟讀《左氏春秋》、《孫子兵法》,是南宋初年少有的軍事帥才。岳飛率領他的“岳家軍”多次大敗金兵。如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秋,岳飛率部將與金兀術在郾城大戰(zhàn),大敗金兵。由此在軍中的職位得以不斷提升,1137年,宋高宗趙構拜岳飛為太尉,授宣撫使兼營田大使。在宋朝,太尉是武將中的最高頭銜,而宣撫使又是僅次于宰相的執(zhí)政級實差,宋高宗對岳飛的重用可見一斑。<br>但宋高宗對岳飛的重用,本質上說是一種籠胳和御用,既用岳飛的軍事才能率兵打仗,抵御金兵,守疆衛(wèi)土,又怕“岳家軍”尾大難掉,擁兵自重。所以,時不時給岳飛一個冷臉,或一個警告,讓岳飛灰頭土臉,心灰意冷。比如紹興十年,岳飛大敗金兵,本可宜將剩勇追窮寇,一鼓作氣搗黃巢,卻一次次下詔令岳飛班師回朝,結果弄得全軍將士很喪氣。不久金兵又卷土重來,將士用鮮血和生命打下的潁昌、荊州、鄭州等城池又被金兵占領。再比如,岳飛入朝后,多次勸宋高宗“出兵北上,收復失地”。但宋高宗就是置之不理,后來干脆派他駐兵江州(今江西九江),遠離前線。<br>宋金兩國打了十幾年的拉鋸戰(zhàn)。宋高宗本來就是逃出來才坐上皇帝寶座的,從骨子里就不想打仗、不愿打仗,想過幾天清靜的日子。于是暗地里派秦檜與金軍議和,也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的進展。<br>這里,必說秦檜了。秦檜(1090—1155),江寧(今南京江蘇)人,是南宋的大奸臣。初入朝時,曾經是抗戰(zhàn)派。靖康二年隨徽、欽二帝俘至燕山,便骨頭軟了,一下子變了個人,投到金太宗門下,鼓吹合約,賣國求榮。金太宗又將他轉賜其弟,三年后其弟放他南歸。他回朝后編了一套謊言,說是殺了監(jiān)獄守門金兵逃回的,逐漸得到宋高宗信任,一步步爬到宰相。史書上稱他:為人陰險,性殘忍、喜諛佞。<br>在對待秦檜的問題上,可見金太宗的遠見卓識,他把這個大漢奸放回南宋,作為金人的一條走狗,對內,陷害忠良;對外,提供情報,叛國通敵。也可見宋高宗昏庸無能,竟然把個大宋江山交給一個里通敵國的人去打理。<br>宋金兩國媾和,武將肯定是一大障礙。加上岳飛有兩件事沒處理好,招來殺身之禍。一是岳飛聽說要與金軍議和,憤概萬分。一氣之下,擅離軍營,躲到廬山“為母守孝”。軍中之帥,豈不亂套?宋高宗是忍氣吞聲,拉下面子,多次下詔要岳飛回歸軍中。岳飛雖然后來也返朝了,并向趙構請了罪,但高高在上的皇帝心中的憤怒與恥辱,不是幾句謝罪之言就能抹平的,皇上心里記著這筆帳!再加上朝中還有一個秦檜推波助瀾,假傳圣旨,岳飛還有好果子吃?<br>另一件深深刺痛宋高宗的,是1138年岳飛請趙構“建儲”。岳飛是武將,宋太祖趙匡胤就定了:武將不得干預朝政!建儲往大處說是國之大事,往小處說是皇帝家事。岳飛偏偏往家法上撞,專往趙構痛處戳。原來,趙構為康王時有根獨苗,叫趙旉。金兵南下,康王帶著小兒及家眷惶惶出逃,兒子因為太小在逃亡途中給嚇死了。而趙構本人又在楊州潰敗時,驚恐過度,不知是摔壞了,還是騎馬壓壞了,反正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真真是禍不單行呀!岳飛戳趙構的“建儲”之痛,那還不叫趙構勃然大怒,頓起殺心!這時,秦檜又給岳飛致命一擊:令諫宮羅織莫須有罪名,告岳飛謀反。紹興十一年(1141年),岳飛、張憲被下到大理獄中,不多久,岳飛在大理寺被賜死,兒子岳云和張憲被斬首市曹,家人被流放廣南路,于鵬等多名下屬分別判罪。這年,岳飛才39歲。 紹興十二年,宋金簽訂“紹興和議”,宋國割地賠款。當初金太宗放秦檜南歸的目的終于實現(xiàn)了!<br>岳飛雖然被殺,可“建儲”關乎趙氏江山社稷大事,南宋皇帝趙構繞不開、躲不掉,必須面對!趙構振振有詞:“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朕若不法仁宗,為天下計,何以慰在天之靈”。于是班詔天下,從宋太祖趙匡胤的后代中遴選接班人。在朝議此事時,大臣們覺得技術操作上有點不好把握,趙構卻胸有成竹:“此事不難行,朕于伯字行中選擇”。于是從太祖后人中初選五千少年,經過層層選拔、PK,最后剩下兩名皇室子孫,一名叫趙眘、一名叫趙瑗。最后定誰?只得由皇帝趙構圣裁。<br>在皇上最后的面試中,趙瑗不僅聰明智慧,而且體格富態(tài);趙眘則沉穩(wěn)少言,體格單薄,形象上差一等。于是趙構選定了趙瑗。當兩位皇室少年走出大殿時,可以想象,這時的趙瑗是春風得意、趾高氣揚;趙眘心里雖有不甘,卻只得認命。就在這時,一只宮貓突然竄到兩位少年面前,兩人都驚呆了!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意氣風發(fā)的預料太子趙瑗飛起一腳,將宮貓?zhí)叱鲩T外。趙眘則舒了口氣。歷史,往往是由突發(fā)事件而形成拐點!就這一踢,改變了剛才的面試結果。趙構坐在龍椅上,對這一突發(fā)事件看得清清楚楚,腦子里突然閃過一個念頭:趙瑗對一只宮貓尚且如此兇狠,對天下百姓能有仁政嗎?于是,把兩人重新叫了回來,宣布取消剛才的初選結果,兩位均為候選人,過繼到趙構名下,同時培養(yǎng),留中觀察。經過長時間的考察,趙構越來越喜歡趙眘,認為趙眘英明堅毅。趙瑗則慢慢被邊緣化了。<br>趙構雖然是南宋的第一個皇帝,卻是個苦命皇帝。外憂內患不斷,攪得他沒過幾天好日子。他不是開國之君,自己的殘破江山是逃難到應天后從先皇手里撿來的。南宋初年,金兵不斷南侵,趙構也是惶惶出逃,兩次遷都,先從應天遷揚州,再從揚州逃奔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定都,才稍微安定了一些。國內政治黑暗,百姓民不聊生,農民趙義此起彼伏,江西吉安、贛州、湖南洞庭湖地區(qū)先后爆發(fā)大規(guī)模農民起義,讓他在龍椅上無法安生。而最讓他揪心的是自己唯一的皇子夭折了,雖屬壯年,后宮佳麗無數,卻無法弄出個皇子、公主來,身后無嗣,無人接班呀!后來從太宗子孫中選了趙眘之后,才稍稍寬心了點。但北邊總是不安寧。到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又一次大舉南侵。在這種外憂內患中,趙構心力憔瘁、無可奈何,把皇帝位讓給趙眘,自己當太上皇了,不在其位,不操其心!<br>趙眘,生于1127年,也就是康王趙構逃亡到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那年出生的。他是宋太祖七世孫,字元永,生于秀州(今浙江嘉興)。他被高宗趙構選中后一直留在宮中育養(yǎng),紹興三十年立為太子,進封為建王。紹興三十二年立為皇太子。史稱宋孝宗。<br>趙構是個一生磨難不斷,生性多疑的人。他在選了趙眘為接班人后,一直有個心結難解:趙眘雖是太祖子孫,為人英武剛毅,可畢竟不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旦讓位于他,自己做了太上皇,還能駕馭得了嗎?于是,趙構與皇后早早的就作了一個人事安排,1156年,趙眘之妻病故,高宗皇后便將自己最喜歡的貼身侍女夏云姑賜給趙眘為妃。到趙眘即位的時候,夏云姑進為賢妃。第二年,奉上皇命立夏云姑為皇后。由此可見,夏云姑成為南宋第二位皇帝——趙眘的皇后,很大程度上是太上皇趙構與太后作得一個前瞻性的人事安排。<br>說到這里,無疑要說說本文的主人翁:成恭皇后夏云姑了。<br>關于夏皇后,史書上鮮有文字記載,多來自民間傳說。<br>夏皇后出生在溫湯鎮(zhèn)劉坊村仙女嶺南麓,清瀝江畔的夏家坊村。據傳,夏家是唐朝末年從吉安北遷而來。夏氏族譜記載,夏云姑,譜名掛英,又作圭玉,生于1136年,卒于1167年。曾祖令吉,北宋時宮吉水縣主簿。其父協(xié)(1105—1157),貧無恒產。云姑少時姿容端莊,聰明伶俐,被選入宮中,侍奉高宗皇后。<br>夏云姑是怎么被選入宮的?據民間傳說,大約云姑16歲那年,恰逢趙構皇帝派人到各地選秀。選秀的張公公騎馬出宜春城,南行約四十里,經過夏家坊村前一座石拱橋,馬突然跪而不行。張公公用鞭抽馬仍不起,便罵道:“畜牲,難道這里有娘娘不成?”馬嘶鳴了三聲站起。此時張公公左右張望,見河邊一少女放鴨,便下馬,把放鴨少女叫來詢問。此時剛好一陣山風吹來,少女抬起頭,把個張公公驚呆了:此女子眉清目秀,云絲飄逸。張公公問道:“姑娘叫什么名字?”只聽那少女用銀鈴般的嗓音說:“我的小名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把鐮刀(明月)”。張公公見這位少女不僅相貌俏麗,且機智伶俐,便選入宮中,作了皇后的貼身侍女。<br>云姑天性聰明乖巧,嘴又甜,深得皇后喜歡。后來太子妃去世,皇后便將云姑賜給太子為妃。為太子妃后深得大家喜愛。再后來冊封皇后,宮里便叫她夏娘娘。趙眘史稱孝宗,對太后賜來的云姑寵愛有加。但是紅顏命薄,夏云姑冊為皇后不到三年,就病逝了。臨終前,云姑還惦記著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請皇上給袁州百姓施恩。并說:“要與天下百姓同心,死后壽歸各地”。于是,宋孝宗下令:“任葬三月,壽歸各地”。由此,浙江、江蘇、江西袁州府所轄萍鄉(xiāng)等地,都建了夏娘娘墓。宋孝宗按照夏娘娘的遺愿,減免了宜春、萍鄉(xiāng)等一些貧困地區(qū)的租稅,開倉濟貧。還在她出生的山村建立牌坊,賜名夏家坊。在袁州城鼓樓建有夏娘娘梳妝臺,并下詔:地方官員經過文官下轎,武官下馬。<br>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千年彈指一揮間!2007年,宜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響以明月山開發(fā)為龍頭的旅游升溫戰(zhàn)的決定,明月山的發(fā)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明月大道修通了,到溫湯只需十多分鐘。天沐度假村、維景大酒店、溫湯大酒店等一批高端賓招的落成,吸引著北京、上海、長沙、武漢等八方游客度假休閑。愛我,就帶我去明月山!山下月亮灣、山上月亮湖、沿途月亮景、處處月亮情,正讓越來越多的戀人、伴侶享受浪漫愛情之旅。<br>來到明月山,走過明月廣場,登上數個臺階,便見一尊大型銅雕:一個少女背迎游客,昂首東山,體態(tài)豐盈,神情飄逸,張開雙臂,擁抱彎月。這幅銅塑叫云姑沐月。有意思的是,這尊銅雕就是請座落在杭州西湖邊的中國美院的雕塑大師設計制作的。夏云姑從16歲走出明月山,在南宋首都臨安(杭州)城生活了十多年。雕塑家把夏云姑入宮之前少女時的倩影,與明月山美妙傳說融為一體,鑄成永恒的記憶,讓人駐腳,留影,遐想……</h3> <h3>江西宜春溫湯鎮(zhèn)溫泉,全國唯一的富硒抗癌溫泉,游明月山泡溫泉!</h3> <h3>這就是古井溫泉,溫度70多度,可煮雞蛋</h3> <h3>兩株古銀杏樹挺立在路兩旁,相距大概近十米,粗壯挺拔,生機勃勃,要三四人合抱才能圍住。據說,這是一雄一雌的長壽夫妻樹,樹的根脈相通,枝葉相連,更奇特的是雄銀杏居然也結果子。</h3> <h3>作為禪林五家七宗第一家的溈仰宗祖庭--宜春仰山棲隱禪寺,及其開山祖師慧寂禪師的思想和遺跡,在整個宜春禪林中,占有重要地位。佛教史上劃時代意義的'馬祖建道場'、'百丈立清規(guī)'都發(fā)生在宜春市。禪宗'一花五葉'之第一葉溈仰宗祖庭仰山棲隱禪寺,其遺址就位于宜春市袁州區(qū)洪江鄉(xiāng)東南村殿上組。<br>養(yǎng)航法師為溈仰宗第十一世傳人,1991年在云居山真如禪寺剃度出家,1996年畢業(yè)于九華山佛學院,之后赴陜西終南山凈修,并在五臺山顯通寺創(chuàng)立禪堂,2002年至今,先后在寶峰禪寺和五臺山顯通寺任維那、堂主、大知客,其間多次應邀前往香港、泰國、緬甸、新加坡訪問交流,弘揚佛法。<br>2003年9月,江西省宜春市在原址上恢復仰山棲隱禪寺。2004年8月慧寂塔院先期動工建設,并已完工。同時,宜春中心城區(qū)通往仰山的公路也已經修建完畢。17日奠基的大雄寶殿,于2006年10月竣工。</h3> <h3>我們一行在這里用完午餐,結束了這次“一座叫春的城市”之行,驅車回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