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11月25日,武江區(qū)第二聯(lián)盟體教學骨干一行35人到始興開展“增強團隊凝聚力”拓展培訓活動。</p> <p>上午,老師們探訪紅色基地,追尋先輩革命精神。</p> <p> 八一村。據(jù)導游介紹,八一村又原名外營村。1919年,外營村由該村村民集資興建,高五層,四面墻用河卵石壘砌、石灰糯米漿黏合而成。1945年8月,抗日戰(zhàn)爭勝利前夕,震驚廣東的“外營慘案”就發(fā)生在這里。當年30多名游擊隊戰(zhàn)士抗御國民黨軍隊2000多人,激烈的戰(zhàn)斗打了三天兩夜,直到敵人用炸藥把圍樓西北角炸開了一米寬的缺口,圍樓才被攻破。圍樓攻破后,國民黨軍隊在外營村共殺死游擊隊戰(zhàn)士和群眾112人,燒毀房屋100多間,宰殺牲畜100多頭,全村財物被搶光。1951年,為表彰外營村人民的革命功績,紀念“外營慘案”中壯烈犧牲的革命戰(zhàn)士和殉難同胞,始興縣人民政府授予外營村“光榮之村”牌匾,并將其更名為八一村。</p> <p>村頭的外營圍,殘墻高聳,累累彈痕還依稀可辨。參觀外營保衛(wèi)戰(zhàn)遺址館,實景和史料交織成片,在時空中定格、排列,堆積成邏輯架構,折射成一束光,照耀著英雄的人民。</p> <p>紅圍。紅圍位于韶關始興縣沈所鎮(zhèn)沈北村,距離縣城4公里。建于清朝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之所以叫紅圍,一是因為它的墻壁用河卵石、青磚和紅砂的砂漿砌成,整體呈紅色;二是因為紅圍曾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共廣東省委、粵北省委機關駐地,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它為指揮廣東的抗日斗爭作出過貢獻,是戰(zhàn)時廣東名副其實的“紅色指揮所”。在那白色恐怖、腥風血雨的日子里,原廣東省委在紅圍克服了許多艱難困苦,開展了一系列重大活動,作出過許多重要決策,在廣東黨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p><p>紅圍不僅僅是戰(zhàn)時省委機關駐地,在紅圍的五樓還設有省委的秘密電臺。1941年1月,粵北省委遷往韶關,省委電臺繼續(xù)留在始興紅圍。因安全措施做得好,在這一年多里,省委電臺接收、發(fā)送電報100多份,密切了粵北省委與各級黨委組織的聯(lián)系,對及時傳達黨中央的政策和指示,及時掌握敵人的動態(tài),避免敵人破壞,加強各地黨組織建設,開展敵后武裝斗爭,加強與進步人士的聯(lián)系和團結,以及后來的“粵北省委事件”中都起到了不可估量重要作用。</p> <p>歷史是過去,不遺忘并且不斷向前的是未來。我們不能忘記革命先烈的犧牲,也不能忘記那些歲月的艱辛,這一切正以某種方式一點一點地凝聚在我們的心底,凝聚在中國不斷發(fā)展的道路上。</p> <p>下午,老師們參加了拓展活動,感受團結一致的力量。</p> <p>進行拓展項目比賽之前,在教官的指導下進行了集合、列隊、分組、選隊長的準備以及破冰活動。</p> <p>老師們分別為自己隊取名:龍騰隊、風火隊、飛狼隊。各隊做了精彩的展示。</p> <p>拓展項目之一:挑戰(zhàn)150。</p> <p>拓展項目之二:擊鼓顛球。</p> <p>拓展項目之三:十人九足。</p> <p>經(jīng)過激烈的比拼,飛狼隊最后奪得了冠軍。</p> <p>拓展活動在老師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這次拓展活動增強了學校教師之間的了解、溝通和信任;在輕松歡快的的氛圍中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煥發(fā)團隊的活力;團隊成員體驗和學習了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壓力和挑戰(zhàn)。老師們都表示收獲滿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