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圖文原創(chuàng):琴心觀瀾(李曉)</p> <p>大凡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座著名的經(jīng)典地標建筑建筑為該城市背書而聞名,而新疆,卻有如此一座建筑,她同時為兩座城市與一個兵團師的新區(qū)背書,這就是新疆大劇院。以演繹大型絲路歌舞文化的為主的《千回西域》而聞名的新疆大劇院,傲然矗立于新疆首府烏魯木齊與臨近的昌吉州首府昌吉市的之間烏昌大橋之測,頭屯河畔西岸,每年吸引無數(shù)來疆旅游的游客們前往觀看演出。新疆大劇院不僅成為烏昌兩地半小時“雙城生活圈”的見證者,更以其獨有的建筑風格成為烏昌兩地的城際經(jīng)典地標成為網(wǎng)紅打卡地。</p><p><br></p><p>在2020年,平地而起的頭屯河東西岸生態(tài)環(huán)境改造工程初見成效,讓新疆大劇院成為一顆光華閃耀的明珠,不僅成為鏈接烏昌兩地的地標建筑,更成為新誕生的十二師頭屯河河谷森林公園的一道靚麗景觀,吸引眾多攝影人趨之若鶩。每到夕陽晚照時分,巍然屹立的新疆大劇院在金色余暉的沐浴下,襯著昌吉城市的天際線顯得大氣恢宏,莊嚴華貴。正在改造建設的頭屯河西岸生態(tài)公園水,諾大的人工湖倒映著壯觀雄姿,更顯氣勢巍峨!</p> <p>烏昌兩地重要交通咽喉的烏昌快速路上烏昌大橋,每日車水馬龍,往來頻繁,從烏市前往昌吉,每每望見愈來愈近的新疆大劇院,乘車者都有一種別樣的親切油然而生。烏昌兩地的坊間習慣親切地把新疆大劇院稱作“皮牙子”大廈,筆者更愿叫她“大棉桃”,自感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上去,她都像一個內殼結了棉籽的大棉桃。其實,我們可以將其視為皮牙子(洋蔥),亦可視為雪蓮花,大石榴,大棉桃??偠灾?,無論她叫什么,新疆大劇院都堪稱值得新疆人驕傲的一座具有經(jīng)典地域特色的地標建筑。</p> <p>2020年九月的某日,時值烏魯木齊城市疫情之后,因參加十二師組織的攝影大賽,與幾個攝影人前去勘點,見證了新疆大劇院的壯麗。沿著十二師新建的河谷森林公園彩色休閑車道一路向東前行,正夕陽西下,新疆大劇院巍然莊重地矗立前方,夕照的余暉灑在大劇院橘黃色的穹頂上,藍天映襯下仿佛度了一層華麗明艷的金箔。</p> <p>天氣晴好的時日,曾在烏市新市區(qū)北京路體育中心附近的一棟高層商住樓透過窗景遠眺西北方向,昌吉城市的天際線居然清晰可見,新疆大劇院的影子赫然呈現(xiàn),感覺兩個城市的距離咫尺之間。</p> <p>當時光的指針劃向2020年九月,金風送爽,秋高氣爽時節(jié),亦是戶外郊游賞花時節(jié),歷經(jīng)一年多的建設,頭屯河東岸由十二師斥巨資建設的河谷森林公園正式開放了。全長25公里多的河谷公園健身休閑道,融自然與人文于一體,空氣清新,河谷縱深,林木繁茂,花木扶疏,九曲綿延,曲徑通幽,一期工程尚未完成,已經(jīng)引起昌吉烏魯木齊與五家渠騎行愛好者關注與追捧。</p> <p>9月2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自行車賽在頭屯河河谷森林公園舉辦,紅色的健身步道旁。滿目是郁郁蔥蔥,花木扶疏風景。繁花點綴的賽道路旁,田園小景隨時變換,蘆葦海波瀾起伏,格?;S風舞蹈。</p> <p>臨近烏昌大橋,橋上車水馬龍東西穿梭川流不息,橋下河谷花木扶疏,新建好的河谷公路綿延南北。流動的是兩地的政治文化與經(jīng)濟往來,靜止是自然生態(tài)的地理新貌。鐵灰色雄偉壯觀的橋體上,是連接烏昌兩地經(jīng)濟命脈的烏昌快速路,數(shù)十年來,她見證著橋下頭屯河的歲月變遷。</p> <p>鐵灰色雄偉壯觀的烏昌大橋車流不斷,莊嚴的新疆大劇院巍峨華貴,既視感強烈的大坡道,文藝范的壁畫,鐵路橋、烏奎橋等一座座橋梁令人目不暇接,城市樓群映襯裝點視野,天山北坡自然風光與城市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正可謂一路風景一路歌。</p> <p>兩日之后,又一場馬拉松賽拉開帷幕,一路風景一路歌,參賽選手們一路途經(jīng)沿路花海、田園、蘆葦蕩、烏昌大橋、鐵路橋、烏奎橋,一路花木扶疏,郁郁蔥蔥,天山北坡自然風光與城市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可謂是一路穿越美景。據(jù)說如此大規(guī)模城市郊野公園中的馬拉松賽,在新疆近年的城市體育史上,尚屬首次。</p> <p>新疆大劇院做背景,選手們在花香滿徑的賽道奔跑,身后的新疆大劇院壯觀恢宏,恍然間有一種夸父追日的感覺。</p> <p>十月末,與幾位攝影同仁再次探訪昌吉市打造頭屯河西岸正在建設的水景公園,正在建設的新疆大劇院水景公園在夕陽的沐浴下,映襯著遠處昌吉市的天際線,頗有幾分現(xiàn)代都市時尚范。</p> <p>夜幕降臨,十二師河谷森林公園的夜景一幅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氣象,流光溢彩的河谷公園在湛藍的夜幕下,七彩光束隨音樂旋律而起伏跌宕,呈現(xiàn)一種夢幻迷離的色彩,恍若置身與縹緲仙境。不遠處的新疆大劇院在深藍色夜幕的襯托下,燈火閃耀,夜色迷離中,更顯莊嚴肅穆。</p> <p>如果把烏昌快速路視為烏魯木齊與昌吉兩地間的交通“大動脈”,那新疆大劇院則是其中的一顆“心臟”,她如一個界碑矗立于頭屯河畔,聯(lián)系著烏魯木齊、十二師與昌吉三地間的經(jīng)濟文化往來,成為新疆現(xiàn)代文化旅游的一個經(jīng)典地標。</p> <p>未來,新疆大劇院或更是一個紐帶。臨近新疆大劇院的十二師五一農(nóng)場,隨著與時俱進的發(fā)展,已悄然更名為五一新區(qū)。而兵團十二師新打造的頭屯河谷森林公園作為烏昌之間的鏈接帶,據(jù)說正計劃在距離新疆大劇院的不遠處,打造一個集吃住行游娛為一體的十二師旅游集散中心,彼時,無疑成為新疆大劇院演繹中心的一個完美旅游配套,發(fā)揮著非同尋常的角色。</p> <p>設想一下,未來頭屯河東西兩岸生態(tài)工程完全建好后,一個集旅游休閑購物于一體旅游集散中心平地而起,來自內地省市的游客在烏魯木齊下榻后,在新疆大劇院觀賞完《千回西域》精彩的文藝演出后,就近游覽頭屯河兩岸的人文景觀與河谷公園,而后前往十二師旅游集散中心品嘗地道的新疆的特色美食,切實感受新疆獨特的人文風情,將會是一種怎樣的文化旅游體驗?</p> <p>讓我們期待著,未來如一匹黑馬崛起的十二師,在大烏昌與十二師五一新區(qū)的三城生活中,扮演著兵地融合發(fā)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新疆大劇院,亦如一個莊嚴的見證者,見證著烏魯木齊、十二師與昌吉三地的發(fā)展變遷,它更像一個冉冉升起的太陽,聚能、輻射、發(fā)光,給予三地更多的文化賦能,實現(xiàn)未來三城(區(qū))跨越式騰飛發(fā)展,讓我們翹首期盼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p> <p>夕陽余暉照耀的烏昌大橋。</p> <p>頭屯河東岸,十二師建設完成的頭屯河河谷森林公園一期的夜景。</p> <p>夜幕下的大劇院仿佛一雙明亮的眼睛,給與往來烏昌兩地的車輛照亮光明前行的路途。</p> <p>新疆大劇院下的生態(tài)公園一瞥。</p> <p>波光瀲滟倒影如畫的新疆大劇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