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11月25日,昌南學校舉行了杏壇琢玉研討課活動。本次活動旨在促進教師間的互研互學,增強教研教改意識。特邀景德鎮(zhèn)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市教研所所長鐘志云,市教研所副所長胡慧萍、呂玲,小教室主任周新桂,英語教研員吳沁茹現(xiàn)場把脈,為六位青年教師的課做指導點評。昌南新區(qū)文體教育局教育股股長史高紅、羅家學校副校長洪小涓、洪源中心學校校長胡進盛以及羅家學校、洪源中學、洪源中心學校、石嶺小學的部分教師共同參與了交流探討。</p> <p><br></p><p><br></p><p> 活動中,鐘委員結合實際,提綱挈領地為新區(qū)教師做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宣講。通過聽宣講,大家為偉大祖國"十三五"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驕傲,對"十四五"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目標充滿信心。同時更加堅定信念: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立足教育教學崗位,感恩奮進,邁向新時代。</p> <p>六名青年教師現(xiàn)場作課</p> <p> 鐘委員對我校能落實思政課表示贊賞,他提出開展課前調(diào)研能使思政課更接地氣,更有效,更具針對性。</p> <p> 胡所長對書法課進行了非常詳實的點評:注重糾正握筆姿勢,引導好下筆前對字體間架結構的細致觀察。</p> <p> 呂所長從專業(yè)的角度點評英語課:要讓小學生有音標意識;中學英語要注重提高學生聽說技能的培養(yǎng)。 </p> <p> 周主任對于如何指導習作,如何開展古詩詞教學有獨到的見解,讓大家懂得了何為“道法結合”,如何"點面結合"。</p> <p> 吳老師對于構建英語課堂上的“腳手架”之后,具體應該如何實施教學指明了方向。</p> <p><br></p><p> 昌南新區(qū)文體教育局副局長、昌南學校校長張迎春主持了點評會。她表示,作為一所新學校,昌南學校極需要專家們的引領,專家精彩中肯的點評帶來的是前沿訊息,猶如春風吹皺一池春水。她鼓勵教師們把評課意見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改進教學方法,讓課堂更加熠熠生輝,讓課改的成果惠澤更多的學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