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前言</b></p> <p>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陳鶴琴的“活教育論”,要求我們在生活中尋找教育契機,讓孩子在生活中學(xué)習(xí)。在課程游戲化全面推進的時代,更要求我們立足本園的課程資源、從孩子的生活出發(fā),跟著孩子的腳步去發(fā)現(xiàn)課程中有趣的故事……</p> <p><b>故事緣起</b></p> <p> 今天戶外活動的時候,孫銘洋突然指著操場旁邊的一棵大樹,對旁邊的小伙伴說:“你們看那棵樹變紅了”“真的哦!大樹開花了嗎?”“真漂亮,你們知道這叫什么樹嗎?”帶著孩子們的疑問和好奇,我們一起對這棵樹進行了交流和探討。</p> 第一次交流:時間9月8日 <p>??: 我們小區(qū)里也有這樣的樹,爸爸告訴我它叫欒樹。</p><p>??: 我上幼兒園的路上有好多欒樹。</p><p>??: 它葉子是細(xì)細(xì)長長的。</p> 第二次交流:時間9月28日 <p>??: 欒樹開花了,它的花瓣是黃色的,里面花心還有一點點紅色。</p><p>??: 欒樹的花是小小的,沒有什么味道。</p><p>??: 看,欒樹的花是一支一支的。</p><p>??: 我覺得是一簇一簇的。</p><p>??: 你們看,地上也落了好多花瓣。</p><p><br></p> 第三次交流:時間10月16日 <p>??: 欒樹上面又結(jié)出了好多紅色的是果子嗎?</p><p>??: 那是種子,這里地上有一個,我們一起看看吧!</p> <p> ??: 欒樹的種子外面有像燈籠一樣的外殼保護著。</p> <p>畫一畫美麗的欒樹</p> 第四次交流:時間10月30日 <p>??: 欒樹的種子都落下來了,上面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了。</p><p>??: 因為上面有太陽曬,所以種子都先落下來了。</p><p>??: 是的,葉子有的是綠色的有的已經(jīng)變黃了。</p> <p>孩子們經(jīng)過幾次的觀察交流探究,形成了一個初期的網(wǎng)絡(luò)圖</p> <p> 在“一棵樹的變化,一群孩子的暢想”的班本微課程中,寶貝們主動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觀察欒樹的外形,初步了解這個高大、粗壯的“朋友”。他們對欒樹也有了自己的認(rèn)識和發(fā)現(xiàn),知道樹葉的形狀、花的顏色及種子的特別;在寫生創(chuàng)作活動中,感受和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p><p> </p>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