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見到寶島親人過春節(jié)的照片,那和和美美全家大團圓的場面,我就心向往之。尤其是父母不在了,我很想去為表大娘送上家鄉(xiāng)親友們的祝福,分享寶島親人過年的儀式和幸福!</h3><h3> 在女兒的安排和帶領下,2018年我們?nèi)宜目谌殟u探望老人家。</h3><h3> 回來后即轉(zhuǎn)告濟南親友團,大家都為老人有如此健旺的身體感到高興。</h3><h3> 豬年到了,我們?nèi)以跐献8@先巳抑T事順遂,老人豬年身體更健旺!</h3> <h3> 表兄嫂們幸福地依偎在方國瑞老先生周圍。</h3><h3> 有媽,就有家。有媽,就有去處!說明我們還年輕。</h3><h3> 如此這般幸福的畫面才是最美的。</h3> <h3> 表嫂的祝福最美!最動人!</h3><h3> ??年的春節(jié)之前,我們見到了表大娘方國瑞老先生。她老人家記憶力和精神都還好。</h3><h3> 我們事先請著名書法家林兆義先生給老人家寫了一幅百壽圖,又請著名書法家魯世堯先生寫了幅大紅色的祝壽聯(lián)送上,還送上了我們?nèi)业恼嬲\祝福。我告訴她老人家:滕州老百姓感謝您老。您老為家鄉(xiāng)蓋的現(xiàn)代化"漢瑞希望小學”~~讓黨山村周圍的孩子獲益,老百姓不忘您老的恩德。</h3><h3> 老人家聽了我的話,只是很溫和的點點頭。</h3><h3> 她和表大爺一輩子施愛于人,可能認為這事稀松平常。</h3><h3> </h3><h3> 孝敬父母最難做到的是“色難”。特別是逢過年過節(jié),表兄嫂就想著法子給老人說些幽默祝福的話,仰天長笑??逗老人樂呵!這種孝心甜美、可貴!</h3><h3> 看,幾位表兄(五表弟在紐約定居回不來)以小家庭為單位,按次序給老人家鞠躬,送紅包,說些不重樣的吉祥祝福話。</h3><h3> ~孫子和重孫們都很漂亮,環(huán)繞在老奶奶膝下。上行下效。孫輩們會無意識地模仿前輩,孝敬老人??。</h3><h3> 馬大娘端莊儒雅,慈愛地坐在椅子上,享受濃濃的愛和天倫之樂。</h3><h3> 這是最美的一幅富貴吉祥圖!</h3> <h3> 全家向老人家祝福拜年!這儀式增加了大家庭熱鬧的氣氛和過年的幸福感。</h3><h3> 大陸過年缺少儀式。我們青少年時期過年,沒有儀式感。一入冬,父親就開始給我們講課,介紹什么是年?過年的風俗習慣,中外風俗民情,都是父親在紙上談兵。家里從來沒有舉辦過祭祖磕頭拜年的儀式,至于過年還有紅包和穿新衣戴新帽的習俗,父親也講過。主要是當時經(jīng)濟條件不允許,我們做夢也沒想過有這等好事。</h3><h3> 社會上提倡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jié)”,一切從簡。過了臘月二十九,吃了餃子就動手(上班,下地勞動)。祭祖磕頭拜年是封建腐朽的舊文化,已被徹底橫掃了。</h3><h3> </h3> <h3> 全家如意幸福吉祥圖</h3><h3><br></h3><h3>這才是最值得炫耀的:全家和和美美</h3> <h3> 二表兄的全家福。兄讓弟,弟讓兄。兄弟互相照顧、相濡以沫。二表兄年長三表兄兩歲,個子比弟弟們矮。看得出來,年少時家務承擔得多,他受累了。<br></h3><h3> </h3><h3> 三表兄在美國學的計算機專業(yè),是這個領域的“大咖”,9O年代就在大陸推廣和研究計算機,在杭州上海北京先后投資開計算機公司,還多處置辦了房產(chǎn),買了汽車。馬英九上臺后,他撤資回臺,繼續(xù)開計算機公司至今。</h3><h3> </h3><h3> 表兄們業(yè)務都很繁忙,時間很金貴!三表兄還親自開車為我們接站、送站。他開車帶我們參觀臺北市容,參觀故宮。請我們吃飯,他提前一個月就預訂好了陽明山上的“茶味餐廳”。</h3><h3> 我們何德何能?竟讓大老板表兄成了司機兼導游?記到這里,我雙手合十,默默地再回味和感謝那濃濃的親情。</h3> <h3>四表兄四表嫂和兒子全家照。女兒去婆家過年。</h3> <h3> 四表兄和表大娘長得很像!他曾是臺灣榮軍總院著名的外科大夫!當年一天的工資,就比大陸同年資醫(yī)生一年的工資還要多。后轉(zhuǎn)業(yè)嘉義縣醫(yī)院,因是外科專業(yè)權(quán)威,他被扶輪社恭請為會員。扶輪社是慈善組織。不僅在臺灣,在世界上也被廣泛承認,能加入扶輪社是一個人有身份的像征。</h3><h3> </h3><h3> 兩位表兄在嘉義農(nóng)村尋找了一塊可耕的桃花園,準備在桃花園享受退休后的生活,既鍛煉身體還有收獲。他們還準備把表嫂的臺北戶口遷到嘉義農(nóng)村。表嫂們也都是上層社會的精英!會同意嗎?可能臺北戶口沒有什么含金量。 </h3><h3> 表兄嫂們都退休了,在青山綠水之間朝花夕拾、在云淡風輕之下蒔花弄草,無牽無掛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這不正是幾千年來,人們都向往的具有詩意的生活嗎。</h3><h3> 公務員,在臺灣不是人們首選的的職業(yè)。臺灣土地私有,農(nóng)民和從事專業(yè)技術(shù)者才是令人羨慕的!</h3><h3> 寶島老百姓的生活很慢,很幸福。</h3><h3> </h3><h3> 表兄們開著自己的坐駕越野車路虎和8.0版的奧迪,帶我們四口還去了故宮、陽明山、阿里山,日月潭。</h3><h3> 嫂子給帶上洗好的水果,茶水和紙杯。她告訴表兄走哪條路,可多看幾個風景,去哪個特色飯店用餐好?到哪個主要景點游玩?細致入微的嫂子是我們?nèi)グ⒗锷胶腿赵绿队瓮娴闹笓]也是后勤部長。</h3><h3> 表兄說:如果車子能做6個人,嫂子就會親自出馬帶我們玩了。我們就像久別的親人,實際上我們第一次見面。女兒說,舅媽很親和,沒有絲毫距離感。這就是愛!這就是親情!這是人的素養(yǎng)。</h3><h3> </h3><h3> 馬家?guī)状硕冀邮苤形魑幕A的濡養(yǎng)。表兄很紳士,表嫂文雅幽默。</h3><h3> 四表嫂總是用欣賞的眼光笑嘻嘻地看著四表兄,表兄則以愛憐的眼光看著嫂子!給我們夸贊嫂子有智慧,理家有方。是嫂子幾次勸阻表兄向仕途上發(fā)展,全力支持他鉆研業(yè)務!使表兄成為外科技術(shù)領域的帶頭羊。</h3><h3> "她說的對!我為什么不聽她的?!”我們看得出表兄對表嫂言聽計從。表嫂滿面春風,家里祥云高照。表兄可是個聰明人,很享受嫂子的疼愛。</h3><h3> 從一些不經(jīng)意的小細節(jié)看出,表兄嫂愛的是那么深沉,愛的那么真實,愛的那么默契!愛的那么喜慶。我不能一一陳述。</h3><h3> </h3><h3> 嫂子是品味很高的理家能手。他們家里的擺設,是30多年來到世界各地旅游帶回來的文物古董和工藝品,可說是擷取了世界藝術(shù)品之精華。別墅毫宅、高檔車、古董和世界各地的工藝品都不是表兄家里的亮點!</h3><h3> 表兄的子女是臺大醫(yī)院的醫(yī)生,早已事業(yè)有成,這是亮點之一。最值的炫燿的亮點是大家庭和睦,老人健康高壽,表兄嫂們夫妻恩愛!</h3><h3> </h3><h3> 據(jù)表兄介紹, 大陸來的游客比較愿看臺灣的電視新聞,藍綠觀點鮮明,新聞自由,常爆些大陸的幕后新聞。臺灣老百姓不熱衷政治,大多是關心民生和健康之類節(jié)目的多。</h3><h3> 四表嫂很風趣地說:“去中國化,總統(tǒng)就不能姓蔡了?我看她以后姓什么呢?百家姓也是中國文化呀?!北硇謩t說,不管他,不論是誰只要帶頭合作拼經(jīng)濟,誰當總統(tǒng)我都投票歡迎!</h3><h3> 哈哈哈哈,投票歡迎!這個就很有意思了。</h3><h3> <br></h3> <h1> <b>馬大爺?shù)倪x擇</b></h1><h3> <font color="#ed2308"><b>一.大學畢業(yè)選擇投筆從戎打擊日本侵略者</b></font></h3><h3> 表大爺家是滕縣黨山村。先后就讀曲阜二師和北京朝陽大學法學院。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表大爺畢業(yè)即投筆從戎,選擇參加宋哲元的部隊,在北平打擊日本侵略者。戰(zhàn)爭打得很殘酷,很壯烈!宋的部隊被打散了。</h3><h3> 爾后,馬大爺在魯西南拉起一支抗戰(zhàn)的隊伍。我們老家的村里就有一二十個壯勞力跟隨他打擊日本侵略者。他的隊伍被人稱作“馬團”。老百姓說,“跟著馬廣漢,穿著褲子露著蛋。”說明了他的隊伍軍事裝備和后勤供給都很差。仍然有不少鐵血男兒跟著他,在龍山和日本鬼子打仗,光我老家古廟村里就犧牲了好幾位年輕人。我的堂大爺張振麥跟著馬大爺在龍山戰(zhàn)役中和日本鬼子拼刺刀,大腿受傷嚴重。振麥大爺走路總是拉著一條腿,也沒成家,晚年給生產(chǎn)隊喂牛為生。另一位堂大爺跟著馬大爺抗戰(zhàn)八年,又繼續(xù)跟隨去兗州就職。堂大爺當馬大爺?shù)木l(wèi)連手槍隊長,爾后職務犯罪,判了20年。</h3><h3> 作為友軍,馬團還和劉鄧大軍在太行山并肩抗戰(zhàn),打擊日寇。他們主要在魯西南、微山湖一帶,用游擊戰(zhàn)打擊日本侵略者。在民族危亡之際,馬光漢大爺率“馬團”以血肉之軀,保衛(wèi)祖國大好河山。抗戰(zhàn)時期,馬大爺和馬團也是真正的民族英雄!</h3><h3> <font color="#ed2308"><b>二、抗戰(zhàn)勝利后選擇做文職官員</b></font></h3><h3> 抗戰(zhàn)勝利后,馬大爺堅決不打內(nèi)戰(zhàn),一度同意將馬團歸并羅榮桓的部隊,實際運作時,羅有它事離開了山東。張仁初抬高價碼:除現(xiàn)有部隊和現(xiàn)有槍枝外,要求馬團多帶幾百大洋、幾百枝槍歸隊。</h3><h3> 抗戰(zhàn)八年,馬大爺內(nèi)無私心,外無私產(chǎn),根本沒有這個經(jīng)濟實力,拿不出這么多大洋和槍枝。屬于抗戰(zhàn)英雄的馬團,不打內(nèi)戰(zhàn),大部分解散,泯然眾人矣。</h3><h3> 馬大爺信服三民主義,內(nèi)戰(zhàn)時選擇做文職官員,被民國政府委任兗州縣縣長。在兗州,馬縣長不僅整肅市場,扶弱助強,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還創(chuàng)辦了兗州縣一中。兗州一中校史至今寫著,第一任校長是兗州縣長馬光漢。</h3><h3> </h3><h3> <b><font color="#ed2308">三、為信仰選擇去臺</font></b></h3><h3> 濟南戰(zhàn)役國共兩方死傷殘重,吳化文的部隊在濟南西郊起義,戰(zhàn)役提前結(jié)束。文職官員馬光漢先生打扮成出伕的民工去抬擔架,往濟南城門外抬尸體,試圖借此混出城外。尸體抬到城門口,守城門的解放軍士兵攔下了他,還說:"別人可以出城,你不能出去”。</h3><h3> 馬大爺1米9的高個子,后背挺直,五官清秀,高挺的鼻梁,皮膚白白的,一看不是軍人,也是文化人,甚至像西方人,就是不像皮膚糙黑出苦力的民工。</h3><h3> 趁士兵對他看管松懈的機會,馬大爺跑到洪樓教堂里去了。解放軍士兵拿槍追到教堂,問神父,剛才有一大高個跑到教堂里來了!看見沒有?神父說沒看見。</h3><h3> 神父救了馬大爺一命!也是他的信仰救了他。馬大爺和大娘信天主教,常去洪樓教堂禱告。</h3><h3> 馬大爺后來換上神父的衣服混出了泉城,又步行至章丘,乘火車到了青島,乘船去了臺灣。</h3><h3> 馬大爺?shù)母赣H馬捷三先生是孫中山老同盟會會員,曾任膠濟鐵路局國民黨書記。鐵路上的人和事,馬大爺熟。他順利地從章丘坐火車至青島,順利地去了臺灣。</h3><h3> 馬大爺?shù)睦细赣H還做過滕縣紅十字會長,是個樂善好施的開明紳士,一輩子行善。老一輩的職業(yè)和善行在關鍵時刻護佑了兒子的平安!</h3><h3> </h3><h3> 1948年,父親帶著同學到南京“反饑餓反內(nèi)戰(zhàn)反迫害”游行。趁此機會,父親和我本家大哥張寶h專程到馬大爺在金陵的家里晤談。馬大爺拿出斯大林淸洗的資料給兩位年輕人看。父親是為了自由和民主,選擇留在大陸。馬大爺對三民主義,朝聞道,夕死可矣。他們互相尊重彼此的選擇,又各自互道珍重。 90年代初期,應我父親引介,滕州政府邀請馬大爺返鄉(xiāng)探親。</h3><h3> -“金陵一別,匆匆卌載”表兄弟再聚首,那位選擇民主自由的張寶h大哥,1949年后任羅榮桓的秘書,50年代初被專政,往下就不說了~。</h3><h3> </h3><h3> 滕州市政府派專車到濟南迎接馬光漢大爺一家,滕州城東老百姓聽說了,相互轉(zhuǎn)告,翹首相望。<br></h3><h3> </h3><h3> <b><font color="#ed2308">四、為愛情選擇去臺</font></b></h3><h3> 表大爺去青島之前,捎信給馬大娘說,也給她辦好了去臺的證件,放在洪樓教堂圖書館的書架上,第幾層第幾本書里了,讓她方便時去取。當然也說了,如果她不想去臺灣,也不會怪她,以后就找個好人家‘嫁了。</h3><h3> 馬大娘家是濟南,家人不少在鐵路上謀生,信天主教。這個信仰除了教人行善之外,每周都去教堂禱告。這是教人堅持!堅持是一個人的可貴品格。</h3><h3></h3><h3> 濟南戰(zhàn)役剛結(jié)束,大街上到處是鮮血和尸體,馬大娘左閃右躲踏著那些血跡,到洪樓教堂取了良民證和通行證。</h3><h3> 為了愛情??,幾經(jīng)周折,她有驚無險,差一點沒坐上從青島去臺灣的最后一艘船。有不少士兵還沒上去船,船長就開船了。</h3><h3> 2001年,馬大娘回濟南探親,專門到洪樓教堂感謝神父,給教堂捐資。我母親也應邀岀席了答謝洪樓教堂神父的宴會。</h3><h3> </h3> <h1> <b>五、為善者必昌</b></h1><h3> 在臺國防部任職的馬大爺,50年代初被老蔣任命為上將。退休后重拾舊業(yè),選擇做律師。</h3><h3> 馬大娘在國防部眷村做家屬,表弟兄五個挨尖,只相差二三歲,馬大爺一個人的工資養(yǎng)家有點緊張。不久,馬大娘就成了服裝加工出口的民營企業(yè)家?。?8年,我見過馬大娘率團去歐洲度假旅行的彩色照片,很震撼。她們這么大年紀了,都穿著鮮艷時尚的旗袍,紅皮鞋,個個打扮得像電影明星。)</h3><h3> 有山東老鄉(xiāng)是臺灣空軍部隊的攝影師,給拍照留念,估計60年前后。</h3><h3> </h3><h3> 馬家子孫都接受了海內(nèi)外最好的教育。表兄們研究計算機、工程設計和臨床醫(yī)學等專業(yè)。每一位表兄在所屬領域都出類拔萃,都是上層社會的精英。 </h3><h3> 表兄給我們回憶馬大爺,絕對的信服三民主義,待人很寬容,對兒子們要求很嚴,親自在家給表兄們講四書!</h3><h3> 馬大爺給表兄們說:“不管你們將來學什么專業(yè),這論語孟子~都得記熟”。</h3><h3> </h3><h3> 我父親評價馬捷三老先生說,“馬老先生的子孫們,有不少翩翩霞舉之青年。大有`雛鳳清于老鳳聲'之氣概,真所謂“肯堂肯構(gòu),代不乏人,繼武而起者更不可限量。古人云,為善者必昌。今于馬老先生一家驗之, 不正是這樣嗎?”</h3> <h3>馬大爺去紐約探望五兒,和五兒家的孫男孫女合影</h3> <h3>六、愛是長壽的秘訣</h3><h3> 我在山東祝馬大娘身體永遠健康!95歲的老人,能有這樣的精氣神!真得點贊了。</h3><h3> 臺灣的醫(yī)療條件好,看病住院自己基本不花線。兒女都很孝順,馬大娘養(yǎng)老沒有后顧之憂。</h3><h3> 馬大娘家里有個大大的鏡框,內(nèi)有毛筆書法寫的十幾縱行大字:愛是寬容,愛是付出,愛是忍耐,愛是和氣,愛是不怨,愛是善良,愛是奮斗,愛是節(jié)儉~等等一些具體內(nèi)容,我記不很準確了。此照片因手機丟失而丟失。甚為可惜。</h3><h3> 愛,是馬大爺?shù)募绎L!愛是馬大爺和馬大娘長壽的秘決。</h3> <h1> 七<b>、 愛人如己、情系家鄉(xiāng)</b></h1><b> </b>2005年,馬大娘82歲。她不用子女贊助,堅持用自己的存款150萬,在滕縣黨山村辦了個現(xiàn)代化的希望小學。取名“漢瑞希望小學”。漢和瑞,是各取馬大爺和馬大娘的名中的一字。 馬大爺夫婦有相同的信仰和志趣,最后共同把心血灑在了滕州大地。<h3> 表兄說,為家鄉(xiāng)的教育捐款,是馬大娘方國瑞先生的個人積蓄。馬大爺?shù)腻X養(yǎng)家糊口,沒剩下多少。上將的月薪金,不如表大娘一周的收入多。</h3><h3> 馬老夫婦一生愛教育,子女都接受了海內(nèi)外最好的教育。</h3><h3> 臺灣的幾位表哥又捐了不少款,讓15年前,馬大爺在滕州設立的"馬捷三教育基金"繼續(xù)運作使用。`</h3><h3></h3> <h3> 表兄介紹寶島1988年走向自由的“公民社會”后,大力推動“高福利社會”建設,建立起了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60歲的農(nóng)民,均可以得到與教師、公務員一樣的退休金。</h3><h3> 大學畢業(yè)由政府發(fā)放租房補貼,結(jié)婚購買房子由政府擔保30年免息貸款,結(jié)婚后生孩子由政府發(fā)放營養(yǎng)補貼和工資,幼兒園到國中的費用,均有政府承擔,中午的免費午餐,一般是三菜一湯,由政府承擔。</h3><h3> 有人說,臺灣的福利是世界上最好的,全民醫(yī)保制度比美國更先進、更超前。</h3><h3> 海峽兩岸都是炎黃子孫,同根心相連。墾丁大街上的老板給我們說:"兩岸老百姓合伙拼經(jīng)濟就是統(tǒng)一了”。對呀!兩岸互動往來和平相處就是統(tǒng)一了。</h3> <h3>全家福</h3> <h1> <b>親情無價</b></h1><h3> </h3><h3> 這是我父親的手書。表達了他對表大爺率家人返鄉(xiāng)探親高興的心情。</h3><h1> <font color="#010101"><b>小詩一首迎馬公</b></font></h1><h3>月明歷下漸生涼,</h3><h3>伏公攜眷自遠方。</h3><h3>校苑時聞鵲鼓吹,</h3><h3>故園高想雁飛翔。</h3><h3>同欣別后秋光好,</h3><h3>共愛籬菊晚節(jié)香。</h3><h3>去國懷鄉(xiāng)無限感,</h3><h3>可堪水闊山又長。</h3><h3> 知寒92年9月7日燈下作</h3><h3> 于山東大學寓所</h3><h3><br></h3><h3> 1993年5月,父親勞累過度,患了腸癌。馬大爺寄來營養(yǎng)品、偏方和書信慰問。有了電話以后,馬大爺和父親常電話交流。他們老兄弟倆對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對墨子研究事業(yè)非常關注。</h3><h3> 1998年7月16日,馬大爺獲知父親終被弘揚墨子的事業(yè)累垮了!他在對岸打電話過來,,安慰我母親了兩句,就嚎啕大哭起來~~電話遲遲不放下,我母親在電話這頭也一直落淚。</h3><h3> 2000年,馬大爺在睡夢中仙逝,享年91歲。馬大爺去世后,馬大娘攜子到山大來看望我的母親,回謝洪樓教堂神父的救命之恩。</h3><h3> 親情是無價的,無法用有價的事物衡量。感恩,是最美的品德。</h3><h3> 我無法描述出來表大爺和父親之間的兄弟情義,是為不孝。痛心!痛心!</h3><h1> <br><b> </b></h1> <h1> </h1><h3> 這張圖片是父親和馬大爺在南郊賓館的房間里唔談時合影。</h3><h1><b><br></b></h1><h1><b> 返鄉(xiāng)探親的馬大爺</b></h1><h3> 至1937年參加抗日戰(zhàn)爭始,馬大爺主要就沒回過滕縣鐵路東。1992年秋經(jīng)先父引介,由滕州市政府出面盛邀,父親和我三叔張亞東共同陪馬大爺與家人返鄉(xiāng)探親。</h3><h3> 家鄉(xiāng),離別的太久了!所幸當年跟他參加抗戰(zhàn)的老兵部分還活著呢。凡當年跟著馬團抗戰(zhàn)的老兵,每人贈2000元慰問金(這約相當于當時大陸職工兩年的工資)。</h3><h3> 表大爺率妻子返鄉(xiāng)探親的消息傳出,可說萬人空巷。他們?nèi)乙攸h山掃墓,滕縣城東幾個鄉(xiāng)鎮(zhèn)的老百姓就像追星一樣,追著馬先生一家人的車跑啊,跑,不少人把鞋都跑掉了。掃墓時,馬大娘的鞋也擠掉了。老百姓爭相往前擠,都想進前看看心中的“明星”。</h3><h3> 老百姓心里自有一桿稱!黨山、東郭、馮卯、龍陽、微山湖西那些上年紀的老百姓都知道:抗戰(zhàn)八年“馬團”只打日本鬼子!都知道逢年過節(jié)或遇饑荒年間,馬家開倉放糧,義務派飯。馬家的老輩有一句話:“黨山村有一家過年吃不上餃子,我們爺們不在外面充人!”</h3><h3> 馬家愛利他人是有傳統(tǒng)的。幾代人民族大義的責任感,使馬家在滕縣老百姓心中有塊不朽的豐碑。</h3> <h3> 二表兄的女兒小芬是醫(yī)院的護士長,2018年5月3號小芬看望奶奶,多溫馨的畫面。奶奶??身體一有不適,就住在孫女工作的醫(yī)院里,老人家會得到醫(yī)護人員的共同關心呵護。</h3><h3> 上天為何對老人家如此眷顧愛惜,因為她有圣母情懷。<br></h3> <h3> 子孫共同祝福方國瑞老太太生日快樂!我們也為之祝壽!祝福老人家豬年身體更健康!</h3> <h3>恩愛夫妻在旅游,愛的甜蜜在廣場上四溢。</h3><h3>夫妻恩愛,是我制作此美篇向諸位親友炫耀的亮點之一。</h3> <h3>神仙眷侶人人羨</h3><h3>少年夫妻老來伴 </h3> <h3> 表嫂多喜慶!多年輕啊。</h3> <h3>表兄抱得美人歸!神仙眷侶游覽大好河山。</h3> <h3> 表嫂是優(yōu)秀教師!賢妻良母。醉人幸福的微笑洋溢在嫂子臉上,說明表兄是有魅力的男子漢喲!</h3><h3> 他們每年兩次到世界各地旅行,讓大自然青山綠水的美景為他們的愛添色加彩。</h3><h3> 夫妻恩愛才是世間最值得炫耀的畫面,最值得我們欣賞和佩服的。</h3><h3> 我再次祝福表兄嫂青春永駐!</h3> <h3> 表兄嫂觀賞重慶美景</h3> <h3>登上望月亭,日子步步高。</h3> <h3>表嫂在臺南海鮮市場呢,義務推薦臺南美食。</h3> <h3> 夫妻恩愛比蜜甜</h3> <h3>表嫂在臺南海鮮市場,歡迎大家到寶島嘗嘗海鮮。</h3> <h3>好喜歡</h3> <h3>中國人就應該是這樣,充滿了豪氣!</h3> <h3>表兄嫂回滕縣老家考察。滕州的農(nóng)業(yè)很先進喲!</h3><h3><br></h3> <h3> 表兄嫂回滕州~</h3> <h3>山東特色食品</h3> <h3>年年有魚!</h3> <h3>到世界各地旅游~</h3> <h3>以下是2020年春節(jié)四表兄發(fā)來的圖片。</h3> <h3>這位是父親的表侄嗎?老親。問問家人</h3> <h3>表兄退休后在嘉義買的山和大片土地。這流水潺潺流到哪里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