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從丙中洛出發(fā),去穿越丙察察!但我們都在網上對這條路線神游多年,今日終于成行!有計劃有準備有信心!</p><p> 丙察察這條路,是眾多越野者向往征服的路,也是滇臧第二通道,一條新通道。這條路是2000年開始建設,到2009年勉強通行。在之前,察隅和察瓦龍同屬西藏,從察瓦龍到察隅需要繞行老滇臧路約2000千米路程,修通后,270千米路程需走約13個小時。2017年完成了改造,也還需要走約9小時,這條路現(xiàn)在的路況遠低于我們理解的鄉(xiāng)村公路,這還是國道啊,路牌標著20千米/小時!這是一條低海拔的進藏通道,是離藏南地區(qū)很近的一條路,地質情況很復雜,遠難于318國道,流沙,塌方總在發(fā)生。</p> <p>我們的計劃,后來返程時間做了修改,10天完成了全程。</p> <p>我們基本按此圖行進。因為時間有限,向西到魯朗后回折,沿318到芒康后南折,經鹽井,德欽回昆。</p> <p>我們知道將面臨的海拔高度,這里只是318線上的,沒包括丙察察(國道214)上的。</p> <p>這是丙察察線上的海拔高度</p> <p>在丙中洛住宿一晚后,15日一早出發(fā),有晨霧。怒江石門關,一江一路穿過。</p> <p>早行遇大霧</p> <p>霧里村</p> <p>茶馬古道上的老橋</p> <p>有點滄桑感吧?</p> <p>新橋老橋并列</p> <p>古老的茶馬古道通向遠處的霧里村</p> <p>在怒江邊陡峭的石壁上鑿出的古道</p> <p>途徑秋那桶村</p> <p>秋那桶的清晨</p> <p>老虎嘴</p> <p>老虎嘴</p> <p>沿怒江一路北上,路況開始破碎。</p> <p>去朝圣的藏民,為了信仰而徒步艱辛行進。一路上總會看到。</p> <p>看看真實的路況</p> <p>路難走,景漸佳!</p> <p>美麗而兇險的大流沙,必經之路!此段路約200~300米,是干熱河谷造成巖石風化形成,碎石如沙從很陡的高山傾瀉而下。丙中洛住店店家說,要沖過這段路,若車陷其中,沒人敢救,再好的車也沒用!若山頂“冒煙”,就是起風了沙石要流下來了,你就棄車逃命吧!我問出過事嗎?他說多了,說給你聽會嚇著你!</p> <p>傳說,大流沙是梅里雪山流血的心臟!有點殘酷的傳說。</p> <p>我們是中午過去的,實際是,應該快速平穩(wěn)通過!當然是在山頂沒有“冒煙”時。店家所言雖些嚇人,但還是小心為好!</p> <p>曾經出事的破車</p> <p>路況,可以看到不久前這里發(fā)生過的滑坡。</p> <p>山下是怒江</p> <p>下午,到了察瓦龍。這里是丙察察的中間站,這里住宿,加油,餐飲齊備,在崇山之中,這樣的條件超出了我的設想!在這里郵局旁,有個小店自制蛋糕,點心等,店家是云南昭通人,新做的蛋糕都放在冰柜里!在丙中洛街上賣的蛋糕都是外運來的,保質期一個月,不敢信也不好吃!在大山之中的察瓦龍竟有這樣的小店,讓我吃驚!買了新鮮的蛋糕,做為我們第二天早行的早餐。</p> <p>第二天(16日)離開察瓦龍,繼續(xù)沿著國道214,向察隅開去,坑坑洼洼的路段又開始了。</p> <p>這里還是怒江。一路上山谷深切,江水滔滔,有時聞其聲而不見其影。</p> <p>在山間盤旋的公路</p> <p>不久前曾被沖毀的路段</p> <p>路上看到的雪山</p> <p>從位置上猜想,可能是梅里雪山的另一面!</p> <p>這已經不是怒江了,而是流入怒江的一個支流。這里水美,怎么形容都不為過!</p> <p>中午到達目若村</p> <p>路上的美景</p> <p>在察瓦龍至察隅之間,要翻越三座超過4500米的高山埡口:雄珠拉埡口4636米,益秀拉埡口4706米,德姆拉埡口4900米。</p> <p>雄珠拉埡口4636米</p> <p>益秀拉埡口4706米</p> <p>德拉姆山口4900米</p> <p>一路美景,未完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