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院長賀雪峰教授1987年畢業(yè)于湖北省荊門市沙洋中學。聽當年的師生講,賀雪峰高中就讀馬克思的《資本論》,并做讀書筆記。眾所周知,《資本論》理論深奧,多專業(yè)術語,又是譯著,句子長,修辭多,成人讀起來也十分費勁。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學的是理科,功課那么緊……同學們說他“怪”,當然也沒少挨老師批評。</h1><div><br></div> 帶著好奇心,2020年9月24日,我們沙洋中學校友聯(lián)誼會一行專程到武漢大學拜訪了賀雪峰教授。 <h1> 踏進賀教授辦公室,映入眼簾的是滿屋子的書。占滿一面墻的大書櫥,裝滿了書,寫字臺上放著書,茶幾上、沙發(fā)上、地板角落里都是書。再看賀教授,身著藍色中式衫,一頭花白頭發(fā),操著濃濃的鄉(xiāng)音,如果不是門牌上寫著“院長辦公室”,我們真難把他與一位全國知名學者聯(lián)系起來——走到田間地頭,他就是一位“老農”。</h1> 賀雪峰教授 <h1><p> 我當時想:賀雪峰不過五十出頭,正值壯年,個頭高高,相貌堂堂,為何不打扮打扮自己,如染一染發(fā),再弄一身名牌,可顯年輕5歲呢。但讀了他的書,看了有關他的一些資料,我有所明白了:他就是這么個人,本色表現(xiàn),不裝不作。</p><p><br></p> 楊繼寧副校長代表母校向賀教授問好,表達我們的敬意,訪談也由此開始,從賀教授曲折的求學經(jīng)歷,聊到近年工作崗位的變動;從著書立說聊到教書治學,從遠在山東的“合村并居”事件聊到家鄉(xiāng)的“能人治村”事件……不知不覺2個小時過去了。因晚上賀教授還要主持學院的一個會議,訪談不得不結束。</h1> 楊校長采訪賀教授 合影:朱明金 陳鈺 賀雪峰 楊繼寧 熊道德 <h1> 回學校后,楊校長要我寫一篇專訪,可我遲遲沒有動筆。在拜訪其他校友時,如企業(yè)家校友,工程師校友等,我都能很快地完成寫作任務。企業(yè)因涉及商業(yè)秘密,技術內容非專業(yè)人士很難弄懂,所以我無法挖掘得更深,只能做做“表面文章”。而賀教授研究的是社會學,社會學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有關聯(lián),加上賀教授理論成果豐碩,文章著作汗牛充棟,僅靠這短短的兩個小時的“訪談”寫什么呢?要寫賀雪峰,先讀賀雪峰,于是我先讀了賀教授的兩本書《新鄉(xiāng)土中國》和《治村》。</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 費孝通寫了《鄉(xiāng)土中國》,賀雪峰寫了《新鄉(xiāng)土中國》,賀雪峰說“是想沾費老的光”。但看賀雪峰在《新鄉(xiāng)土中國》2013年修訂版自序中這樣說,“反觀費老的《鄉(xiāng)土中國》,也是既無時間,又無空間。無時間,是因為費老所觀察的1940年代的鄉(xiāng)村還未發(fā)生如2000年開始的真正巨變;無空間則是,費老將中國的鄉(xiāng)村當作了一個整體,是對他自己所想象出來的中國農村理想類型的描述,這個理想類型,一半來自費老對農村的有限調研,一半來自費老對中國傳統(tǒng)的有限感悟,一半來自對西方社會的有限理解。三個‘半通不通’寫出了一個融會貫通的《鄉(xiāng)土中國》。從這個意義上講,《鄉(xiāng)土中國》真是天才式的作品?!保ā缎锣l(xiāng)土中國》自序IV,下同)</h1><div><br></div><h1> 費孝通是中國社會學的奠基人,屬里程碑式的人物。但我讀了《新鄉(xiāng)土中國》覺得比《鄉(xiāng)土中國》是有所突破的。第一、賀雪峰對中國農村的調研工作比費老做得更扎實,“到現(xiàn)在,我駐村調研的時間早已超過1000天了,幾乎在除邊疆地區(qū)的全國所有農村地區(qū)都進行過調研,且我主持的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xiāng)村治理研究中心累計駐村調研時間超過3萬個工作日,幾乎每個時間段都同時有10人住在全國不同地區(qū)農戶家中做調研?!保ㄗ孕騃)這樣的調研強度,在費老那個時代、那種條件下是不可能做到的。第二、費老做的是開天辟地的事情,在國內沒有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鑒,只能是“對中國傳統(tǒng)有限的感悟”和“對來自西方社會的有限理解?!倍R雪峰“早在2006年,就自稱要繼承毛澤東、梁漱溟和費孝通的學術遺產(chǎn),修訂《新鄉(xiāng)土中國》就是這個學術繼承努力之一”(自序V)。也就是說,賀雪峰有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優(yōu)勢。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賀雪峰趕上了好時代!費老所處的中國是怎樣的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民不聊生,餓殍遍地。而賀雪峰處在偉大的社會主義時代,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中國大部分農村早已擺脫了貧困,正在奔小康的路上。賀雪峰更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強大的思想武器作指導。拿不同時代的人作比較沒有意義,也不應該。突破前人并不是否定前人,“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長江后浪推前浪,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進則退。</h1> <h1> 賀雪峰酷愛讀書,但他不唯書;賀雪峰尊重權威,但不畏懼權威,他只唯實,即實事求是。如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曾出現(xiàn)一股否定潮,顛覆潮,以否定和顛覆為時髦,對新中國前30年的建設成就全盤否定和顛覆,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農村合作醫(yī)療這樣的亮點也要否定,但賀雪峰沒有隨波逐流,他寫道,“回顧歷史,說水利是農業(yè)的命脈,一點沒有夸張。中國數(shù)千年來危害最烈的自然災害是水旱災,尤其是旱災?!痹趯嵭小鞍a(chǎn)到戶”前20年左右的時間里,“全國江河整治、水庫修建、堰塘渠壩建設、梯田建設、農田水利建設,憑借人民公社強有力的組織網(wǎng)絡大規(guī)模展開,僅僅憑人力,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有效的向自然開戰(zhàn)的人定勝天的偉大壯舉取得了決定性成功。到了1970年代,全國農田水利建設和江河整治使中國人民第一次可能坦然地面對自然災害?!保≒255)“因為有前20年大規(guī)模水利建設的成就,所以沒有人感覺到水利建設的重要”“1980年代是個吃老本的年代,但沒有人感覺到老本的存在,水利特別是農田水利這個龐大的事業(yè)被整個社會忽視了,也被國家忽視了。”(P256)</h1> <h1> 我與賀教授是沙洋同鄉(xiāng),也出身農村,對此深有體會。我家鄉(xiāng)村在人民公社時期是公社首富村(大隊),分田到戶前村里有集體資產(chǎn)300多萬元,現(xiàn)金亦達100多萬元,按通貨膨脹率現(xiàn)在應稱億元村。1980年代初,鎮(zhèn)上還沒有修建大禮堂,我家鄉(xiāng)村先建了大禮堂(兼電影院),鎮(zhèn)上開大會都來村里開。那時農民窮不是生產(chǎn)沒搞好,而是分配政策問題。那個年代時髦的話叫“一大二公,壯大集體經(jīng)濟”,實行的是“留六分四”甚至“留七分三”的分配政策,也就是說,農民生產(chǎn)收入的六成要留在村集體,只有四成分給農民個人。實行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后,調動了農民的生產(chǎn)積極性,農民的生產(chǎn)生活更自由了,這是受農民歡迎的。計劃經(jīng)濟,統(tǒng)得過死,那是需要改革的。但農民的富裕不是媒體吹噓的“一包就靈”,而是分配制度發(fā)生了變化,“交足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農民分成比例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收入的七成甚至八成歸了農民個人,叫農民如何不比以前富多了呢?但負面效應則是村集體垮了,村村負債了。更糟的是,農田水利長期失修,人民公社時的老本吃光。最近幾年,我家鄉(xiāng)村里的三個村民小組竟然“四年三絕收”——溝渠堵塞或人為破壞,內澇完全排不出去,眼看著莊稼被水浸泡,淹死。好在農民現(xiàn)在收入已不以種田為主,而是來自年輕農民進城務工或經(jīng)商所得。</h1> <h1><p> 賀雪峰接著寫道,“國家長期對水利的忽視,終于在1990年代使微觀層面的水利成為嚴重困擾農業(yè)的大問題。在1990年代的農村調查中,糾紛最多、矛盾最大、工作最難做、效果最差的事情大都與水利特別是農田水利有關。新中國成立后修建的水利設施被大規(guī)模破壞,以前可以廉價將水灌到農田的水渠不是滲水嚴重,就是已被毀損;以前可以灌溉10萬畝的水庫現(xiàn)在可能只能灌溉1萬畝?!保≒257)</p><p><br></p> 后來國家意識到農田水利建設問題的嚴重性,大資金投入進行農田水利建設的“補課”,但效果仍然不好,解決不了水利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即國家大型水利工程與單家獨戶生產(chǎn)經(jīng)營無法對接的問題,動脈血管通了,毛細血管不通,農民仍然為用水問題扯皮、斗毆甚至發(fā)生打死人的惡性事件。后來農民干脆各自打井灌溉,幾乎每家都打一眼機井。我們是江漢平原、魚米之鄉(xiāng)啊,靠近漢水、長湖,還有解放后興修的漳河水庫等大小水庫和堰塘,一直都是靠地表水灌溉農田?,F(xiàn)在每家每戶都打井灌溉,不僅投入高、浪費大,而是極不環(huán)保。剛開始打井時,打幾米深就能見到水,現(xiàn)在要打十幾米幾十米才能出水,可見地下水位下降得多么厲害?!翱雌饋硎枪こ虇栴}的最后一公里,其實并非工程問題而是組織問題?!保≒258)賀雪峰又看到了問題的本質。毛主席說,組織起來。沒有組織起來的農民就是一盤散沙?!耙槐P散沙的農民無法與水利工程單位對接,無法與提供農業(yè)公共服務的七站八所對接,最后一公里問題會越來越嚴重,也將成為制約農業(yè)發(fā)展的命門?!保≒259)</h1> <h1> 新中國成立之初對大江大河的治理,如根治黃河、淮河、海河,幾萬座大小水庫的建成,如北京的密云水庫,十三陵水庫,我們家鄉(xiāng)的漳河水庫,縱橫阡陌溝渠的開挖與修理,如著名的紅旗渠等,全是靠人工肩挑背扛完成的,沒有現(xiàn)代化的機械作業(yè)。新中國第一代人干了三代人的事,吃了三代人的苦,建了三代人的功。前人種樹后人乘涼,乘涼人或許不知不覺。但把樹砍了,惡果就顯露了。</h1> <h1><p> 又如,賀雪峰對“公知”的批評,“最近幾年興起了一群跨專業(yè)的所謂公共知識分子,他們盤踞新興媒體,以學者身份對所有領域發(fā)言,他們完全不理解中國事情的復雜性,將復雜的事情簡單化,將具體的問題普世化。既無力回應今天復雜的社會現(xiàn)實,又不能為正處在偉大復興艱難進程中的中華民族貢獻任何有用的智識?!保≒159)“用第一世界的理論來解決第三世界的問題,是當前中國經(jīng)濟學界乃至整個中國學術界存在的最為嚴重的也是最為幼稚的毛病?!保≒194)</p><p><br></p> 面對“農民收入這樣一個結構性問題,之所以反復且普遍被解說為政策和制度問題,是因為我們的經(jīng)濟學家們大多有制度決定論和市場浪漫癥的思想,深且久矣”那些深受西方思想影響的經(jīng)濟學家們,認為中國只要實行土地私有化,像美國那樣辦資本主義農場,中國農民就能富起來,中國農村問題就解決了。這完全是不顧中國國情。美國農業(yè)人口只有300多萬人,平均每個農民擁有1700多畝土地,而中國可是幾億農民??!除了東北等地區(qū)農民擁有的土地多一點,大部分地區(qū)農民每家只有幾畝地或十幾畝地。賀雪峰認為:中國現(xiàn)行的土地制度和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形成了“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的農村勞動力再生產(chǎn)方式,為中國經(jīng)濟提供了充足的廉價的高素質的勞動力,從而支撐了‘中國制造’在全球中無可匹敵的競爭力?!保ㄗ孕騃I)代際分工即年輕農民進城務工或經(jīng)商,年老的父母在家務農,務農收入解決溫飽之需,務工或經(jīng)商收入解決家庭重大開支。即使進城農民務工失業(yè)或經(jīng)商失敗,農村還有地,還有家,還有退路?!爸袊r村為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起到了穩(wěn)定器和蓄水池的作用?!辟R雪峰多次在書中提到這句話。這個結論太準確了。中國作為發(fā)展中大國,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沒有出現(xiàn)像印度、南美國家那樣大規(guī)模的城市貧民窟,正是得益于城鄉(xiāng)二元結構農民可以返鄉(xiāng)的制度安排。</h1> <h1> 對于那些不了解農村實際的經(jīng)濟學家,寫過《我向總理說實話》的李昌平也曾予以諷刺,“L先生的主意實在是高,農民該喊L股份萬歲了”,他應該下農村“接受再教育”( 當時經(jīng)濟學界曾有“W市場”“L股份”的戲稱)。私有制,土地自由買賣,中國幾千年一直這樣,其結果是土地兼并,農民破產(chǎn)。舊中國農民逃荒要飯,賣兒賣女的情景并不遙遠;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的貧民窟也是一面鏡子。如果私有化、市場化能讓中國農民致富,中國就不會有農民革命了。</h1> <h1><p> 中國是個巨型國家,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的農村與中西部農村情況不同,大中城市城郊農村與遠離城市的農村情況不同,北方和南方農村情況不同,中部和東部農村情況不同,哪怕在同一個縣里,山區(qū)和湖區(qū)農村情況也不同,更別談國外了。賀雪峰團隊雖然被稱為“華中鄉(xiāng)土派”,但他及他的團隊調研足跡踏遍祖國農村的東西南北,并且是長期下到農戶家里、住在農村親自獲得第一手資料,而不是走馬觀花。</p><p><br></p> 有人說,賀雪峰是“三農問題”專家。但我覺得這個說法對他還有些降低,他是“三農問題”專家,而又不僅僅是“三農問題”專家。如果一個人只研究“三農問題”而不研究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這個“三農問題”專家就不是真正的專家,是不能解決中國農村千差萬別的實際問題的。中國的“三農問題”很復雜,需要開綜合藥方來治理。賀雪峰有很多獨到的見解,不僅從經(jīng)濟的角度,也從文化的角度,人性的角度提出了解決方案??戳诉@些文章,反正我本人非常認同。但畢竟我這篇小文篇幅有限,我也沒有能力寫出賀雪峰的全部。我們來看看北京大學蘇力教授是怎樣評價賀雪峰和《新鄉(xiāng)土中國》的。</h1> 北京大學蘇力教授為《新鄉(xiāng)土中國》作序 <h1> 賀雪峰主要是研究中國農村問題,但他的理想是打造一套話語權不在西方的中國社會科學體系。</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h1> 今年年初,全國人民都經(jīng)歷一次了躲避新冠病毒疫情的隔離,而山東農民更慘——既要躲疫情,還要拆房子住窩棚。什么意思呢?原來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牽頭搞了個“合村并居”。何謂“合村并居”?就是把幾個村合為一個村,把農民現(xiàn)住房拆掉,統(tǒng)一搬到政府指定的“定居點”里住。政府這么做的理由是:山東是人口大省,農業(yè)大省,行政村過小過多,密度過大,“合村并居”后能解決“三高兩難”問題。三高指的是村級組織運轉成本高,空心村比例高,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兩難指的是村級管理水平低帶領群眾增收致富難,民主管理難。按說這是天大的好事啊,可農民為什么不愿意呢?</h1><div><br></div><h1> 針對山東農民對于“合村并居”事件的強烈反應,賀雪峰及其團隊到山東農村進行了調研走訪,且聽賀雪峰怎么說。</h1><div><br></div> 《為什么山東非得花費財力去合村并居,拆農民房子建社區(qū)》2020年5月12日,《我為什么說山東合村并居是大躍進》2020年6月19日,作者:賀雪峰<div><br><h1> 2014年我到山東德州調研,當時德州市規(guī)劃將德州8000個自然村全部拆掉,建1000個左右的大型社區(qū)。初步算下來要超過千億資金投入。而德州是個財政窮市,這筆建設資金只能靠舉債。即使政府給出了“三高兩難”的理由,但山東省著魔于拆農民房子的理由不成立啊。相對于德州計劃花上千億資金來“合村并居”,每年4000萬元村級組織運轉成本何足掛齒!空心村比例高?農民進城自然就會有空心村,仍然還有無法進城農戶需要留村務農,還有大量進城失敗的農民將來需要返鄉(xiāng),村莊對農民生活的保底顯然極為重要。2020年新冠疫情條件下,幸虧農民在農村有房子,他們可以返鄉(xiāng)安全度過疫情。</h1><div><br></div><h1> “兩難”就更不能成立了。帶領群眾增收致富難?群眾增收致富的機會在城市,指望村干部帶領農民群眾致富怎么可能!民主管理難?將小村合并成為大村就可以防止家庭宗派治村的痼疾了?大村有大村的管理難處,小村有小村的管理優(yōu)勢。從來沒有證據(jù)可以證明民主管理難不難與村莊規(guī)模大小有關系。</h1><div><br></div><h1> 最奇怪的事情是,山東牽頭合村并居的居然是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就是過去的國土資源廳。本來行政建制應當歸組織和民政部門管,是地方政府的職責,自然資源廳只管理土地,何以會管到合村并居上來?手也未免伸得太長了一點!之所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手會伸這么長,與自然資源部曾發(fā)布的“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有關。為了節(jié)約土地資源,原國土資源部出臺政策,允許地方政府在減少農村建設用地的同時增加城市建設用地指標。地方政府為了獲得城市建設用地指標(然后用這個指標賣錢),動起歪腦筋,通過合村并點來拆農民房子。原來是這么回事。</h1><div><br></div><h1> 以前農民在自己房子住得好好的,現(xiàn)在非得被強拆搬進社區(qū),還要自己出錢,社區(qū)的房子質量差、面積小,也沒有可以存放農具的空間,距離承包地太遠,之前庭院種植蔬菜也沒地方了。</h1><div><br></div><h1> 更弱智的是,這樣的“定居點”不在縣城,甚至不在鎮(zhèn)上,而是在政府劃定的某個區(qū)域,農民干什么都不方便。還有的地方,新社區(qū)還未建成,先拆了農民的房子,農民只能住在窩棚里。</h1></div> 農民的房子被強拆 臨時搭建的窩棚 新社區(qū)外觀看起來氣派,但室內面積小,建筑質量差,還要農民掏錢。農民住在這里不能種菜,不能養(yǎng)豬養(yǎng)雞,也沒有地方存放農具和糧食。農村家庭人口普遍比城市家庭人口多,幾代人擠在這鴿子籠里,生活不便,心理上尷尬,日子過得不舒心。 社區(qū)遠離城鎮(zhèn),農民生活出行都十分不便,很多農民離責任田更遠了 <h1> 賀雪峰團隊的呂德文研究員寫的《山東合村并居的真實情況》披露了更多拆遷過程中的細節(jié)。簡單地說,就是強拆。所謂的“做工作”不過是軟硬兼施、威逼利誘,以“不顧大局”等帽子和將來影響子女上大學、考公務員相威脅,甚至用斷路斷電,毀壞農作物、在家門口放鞭炮、砸門窗玻璃進行滋擾,逼農民就范。</h1><div><br></div><h1> 山東的“合村并居”因此成為農民不滿意、地方高負債、國家利益受損失、大量資源被浪費的多輸?shù)恼垓v。</h1><div><br></div><h1> 因為有賀雪峰及團隊的介入,文章在網(wǎng)上的點擊量達幾千萬人次,影響很大,山東方面感受了巨大的壓力。6月27日,山東省召開美麗宜居鄉(xiāng)村建設視頻會議作出決定:“合村并居”先一律暫停。</h1><div><br></div><h1> 人們對于那些為國家創(chuàng)造了財富的人往往大加贊揚,而對于挽回國家損失的人則可能忽略了。不要小看賀雪峰及團隊的幾篇文章,或許為國家挽回了數(shù)以億計的財產(chǎn)損失呢,它實際起到的作用與為國家創(chuàng)造了億萬財富是一樣的。而它更大的意義還在于:給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畸形政績觀、瞎折騰敲了一次警鐘!賀雪峰作為一位學者,他對得起知識分子的良知。在此要為我們的校友賀雪峰點贊,他是母校的驕傲!</h1><div><br></div><h1> 實際上早在此之前,賀雪峰就一直很勇敢,如對1990年代湖北農村“譜九驗收”,對家鄉(xiāng)市的“能人治村”的典型,對精準扶貧中形式主義之風等等,他都有文章發(fā)表,都進行過批評與質疑,都提出過自己看法和改進措施,文章有理有據(jù),充滿了真知灼見,只不過這次影響較大罷了。</h1><div><br></div><h1> 像賀雪峰這樣有理論、有實踐又有擔當?shù)闹R分子,僅僅把他們作為普通學者,太浪費了。大學的研究機構本是國家智庫的一部分,還應該提高其地位。除了邀請專家們參與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規(guī)的制定,吸納他們建言獻策外,還要發(fā)揮他們的監(jiān)督作用,要給他們佩“尚方寶劍”。監(jiān)督機制缺失,監(jiān)督不力,一直是個熱門話題,如果由大學研究機構里的知識分子群體組成一支監(jiān)督隊伍不是一條很好的路徑嗎?他們不需要什么政績,與地方政府亦無利益瓜葛,還能從專業(yè)的角度科學地看問題,加上他們有知識,社會地位較高,地方官員不能不有所顧忌。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瞎折騰,為國家挽回巨額的經(jīng)濟損失,也能使社會更加風清氣正。</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h1> 賀雪峰求學經(jīng)歷很曲折。訪談中,楊校長問,您既然高中時期就讀《資本論》,怎么不讀文科呢?賀教授笑笑說,那時不是流行“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嗎?數(shù)理化成績稍好的同學有幾個讀文科啊。賀雪峰高考發(fā)揮不穩(wěn)定,只考了一個??疲厴I(yè)后分回沙洋農村鄉(xiāng)鎮(zhèn)中學教初中,三年調了三個學校。</h1><div><br></div><h1> “我1987年考入黃岡師專(現(xiàn)黃岡師范學院)時,心有不甘,因為我希望自己將來能研究國家和世界大事,而生物科教育目標卻是做一個好的中學生物老師?!薄?99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到華中師范大學跟隨張厚安教授讀政治學研究生。”“臨近研究生畢業(yè),張厚安老師要求我的碩士論文選農村題材,我才開始關注農村研究。研究生畢業(yè)后,分到荊門市委黨校(后荊門職業(yè)技術學院,現(xiàn)荊楚理工學院)工作多年,在教學之余,讀書、調查和寫作,逐步進入農村研究?!保ā缎锣l(xiāng)土中國》代跋 我的農村研究之路P459)</h1><div><br></div><h1> 2001年12月年調入華中師范大學,聘為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副教授,仍兼荊門職業(yè)技術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所長。2004年調入華中科技大學,創(chuàng)辦中國鄉(xiāng)村治理研究中心,任主任。2017年11月,聘為武漢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h1><div><br></div><h1> 自1998年以來,賀教授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在《中國社會科學》《政治學研究》《社會學研究》《管理世界》等權威期刊上發(fā)表20多篇學術論文,在CSSCI刊物發(fā)表179篇論文。發(fā)表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等轉載近200篇次,出版學術專著20多部。賀雪峰所帶領的學術團隊長期致力于農村研究,主張“田野的靈感、野性的思維、直白的文風”,其研究風格在學界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他為核心的研究團隊被稱為“華中鄉(xiāng)土派”。經(jīng)過他培養(yǎng)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生數(shù)十人,幾乎全部以學術研究為志向,畢業(yè)后大多成為所在大學的優(yōu)秀老師。</h1><div><br></div><h1> 賀雪峰從一個農村初中教師做起,現(xiàn)在已是一所全國知名大學的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算得上“人往高處走”。但他不是高高在上,社會地位高了,而身段仍放得很低,他堅持進課堂,堅持下農村,永遠和學生在一起?!盎仡^發(fā)現(xiàn),也許正是師范教育讓我懂得做一個好老師的重要性,我現(xiàn)在做好老師的熱情甚至高過了做學術研究的熱情?!保ù螾459)他到武大后,給學生們開了一長串書目,幾乎都是國內外經(jīng)典名著。此事曾引起爭議。我在網(wǎng)上看了之后覺得很有意思,摘錄如下(著重線為筆者所劃):</h1> <h1> 真是問題不爭不明。這是知乎上的發(fā)言,很多是匿名的,我想應該是真心話吧。它使我這篇小文里的主人公形象更豐滿了,賀雪峰的為人怎樣,就不需我多言了。</h1><div><br></div><h1> 總之,賀雪峰是一個不唯書、不唯上、不畏權勢、只唯實的真學者,一個嚴謹治學、不搞歪風邪氣、深受學生愛戴的好老師,一個經(jīng)歷曲折、意志堅定的理想主義者,一個不裝不作的真實人。</h1><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沙洋中學校友聯(lián)誼會 熊道德 2020/11/3)</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