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陜西省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大教研活動在西安市古都大酒店舉辦。本次教研活動由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夏波名師工作室聯(lián)合組織開展。陜西省委教育工委黨組書記李振東、陜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宣傳部部長梅爭利、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主任李紅勃教授、山東省教育科學院政治學科教研員張彩霞等出席了開幕式,各地市縣的教研員、初中各年級的教學名師、教學能手、學科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共計2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由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道德與法治教研員夏波老師主持。未央?yún)^(qū)思政人在教研員陳劍利老師的帶隊下也參加了本次活動。 這次省級思政課大教研活動是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精神,力求促進全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建設,提升全省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教學水平?;顒右浴巴弦还?jié)課、講好思政故事”為主題,采取“專家報告、名師論壇、學校聽課、集體備課、成果展示,專家點評”等形式展開。主要根據(jù)統(tǒng))編新教材教學內容,圍繞法治教材解讀、集體共研共磨共備一節(jié)課進行展示交流、聽課課例案例研究與分析等內容展開活動,旨在提升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能力,促進思政課向專業(yè)化、高質量發(fā)展。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開班典禮 如期而至·</b></h1> 10月30日上午八點半,開幕式正式舉行。在省教科院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員夏波老師主持下,首先,陜西省委教育工委黨組書記李振東作了致辭。李書記在講話中說,大家相聚于此就是為了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上好思政課,講好思政課故事。因此,高度重視學校思政課教研、營造良好的思政課育人環(huán)境是大家共同的責任和使命。思政課要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他希望參會教師不忘初心、不負眾望、不虛此行。其次,陜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宣傳部部長梅爭利為大家做了一場政治性強、專業(yè)性高的微報告。梅部長通過對思政課進行追問,向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幾點建議。他要求思政課教師要做到課上課下言行一致、人格要正、修身正己、示范引領、幫助學生扶正“三觀”,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好務、引好路;建議思政課教師要講好革命文化、講好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講好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最后,省教科院政治學科教研員夏波老師對本次學習活動提出了紀律和學習要求。<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專家報告 引領前行·</b></h1> 上午9點,大教研活動正式開始。第一部分是聆聽專家主題報告。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主任李紅勃教授帶來了《認識憲法、理解法治》的主題報告。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法律的原理、法律的體系、憲法是什么、如何追求法治等方面的知識,全方位的詮釋了發(fā)了法律的起源、地位和作用,讓參訓人員對法律結合教材又有了新的認識。<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名師論壇 助力成長·</b></h1><div> 活動的第二部分是開展名師論壇活動,西安市教科院陳海蘭主任主持了本環(huán)節(jié)活動。</div><div> 首先是來自山東省教育科學院政治學科教研員張彩霞老師作了題為《體驗式教學的價值意蘊與實施策略》的報告。張老師以課標為切入點,從厘清體驗式教學的基本內涵、審視體驗式教學的價值意蘊、探索體驗式教學的實施策略三個方面介紹了“體驗式教學”。她的報告高屋建瓴,深受與會教師的好評。</div><div> 漢中市教研室政治學科教研員、特級教師宋瑞宏老師結合中考,帶來了《堅持立德樹人 引領教育轉型》的分享。宋老師認為當前思政課需要解答三個問題:一是在整體中思考一個方向性問題——立德樹人,二是在對比中思考一個標準問題——課程標準,三是在教學中思考一個效果問題——真懂會用。最后,他提醒思政課教師教學要注意“教育不離道、教學不脫軌”,要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因此備課中的教學設計比上課更重要。</div><div><br></div><div> </div> 省級教學名師、優(yōu)秀教研員,西安市灞橋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楊婉麗老師則在《核心素養(yǎng)下的好課標準》研究了什么樣的課是一節(jié)好課。從陶行知先生的三種教師和葉瀾教授好課標準入手,指出思政課教師要打造原生態(tài)課堂,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敢于面對課堂暴露和存在的真實問題。<br> 西安市政治學科教研員、主持人陳海蘭老師介紹了團隊課題研究成果《深度學習下的思政課》五有標準。一是有趣,有信念的引導,眼中有人,教學變導學;二是有理,政治性和學理性要強;三是有疑,有問題意識,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有思,課堂要有思維度,要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習慣,課堂要有思維對抗和思辨場景的出現(xiàn);五是有動,教學要設計情景、設計活動。<br> 寶雞隴縣教研室政治學科教研員、正高級教師閆生厚,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結合初中2011版和高中2017版課程標準,帶來了《基于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與運用》的講座。在分享中,閆老師通過什么是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原則、生活化教學情境選用的原則三大板塊對“情景化教學”進行了細致詳實的解讀與分析,強調教學要回歸生活,要有利于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來自西工大附中的陳黎老師結合其學校的政治教學模式帶來了《讓思政小課堂與時代共舞》的分享。他從四個篇章“愛國主義篇”、“文化育人篇”、“課堂實踐篇”、“專家學者進課堂”講述了自己思政課的教學故事,充滿了強烈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引起了與會老師的強烈反響。<br> 交大附中教師、教學標兵、省能手梁寅子老師交流了《從課堂教學中走來 在反思磨礪中成長》的主題分享。她從一節(jié)失敗的課開始思考,反思自己課堂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如何對癥下藥。通過閱讀、寫作、反思、積累是練就扎實的教學基本功,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政情懷、專業(yè)素養(yǎng)、人格魅力。梁老師的報告為青年教師、特別是新入職教師提供了鮮活的成長素材和實用的發(fā)展途徑。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愛知觀課 集思定案·</b></h1> 10月31日上午,西安市愛知中學的三位老師為大家展示了三節(jié)精彩的研討課。<br> 首先,唐煜老師展示七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二課時《網(wǎng)絡交友新時空》。他以網(wǎng)上交友方式的調查導入,設計了“小美的疑惑”、“母女的分歧”、“小美的徘徊”三個環(huán)節(jié)。在小美的交友事件中引導學生學會辨別,理性選擇,理解網(wǎng)絡交往要符合道德與法律要求,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引人向善。<br> 其次,陳瓊老師展示八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二課時《做負責任的人》。這節(jié)課以視頻《故事里的中國》入手,設計了扶貧路上“選責”抗疫路上“盡責”和成長路上“擔責”三個模塊,環(huán)環(huán)相扣。陳老師熱情洋溢、學生積極參與,整個課堂有聲有色,令大家拍手稱贊。 最后,由劉娜娜老師展示九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二課時《共筑生命家園》。劉老師圍繞主題,設計了“體味生命家園”“探尋生命家園”“回望生命家園”“共筑生命家園”四個板塊,通過一個又一個引導性問題幫助學生認識到我們要做人類自己家園的衛(wèi)士,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達到情感升華,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31日下午,按照會議安排,第三組西安、商洛、榆林、銅川四地市集體研備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園》,三組集體備課上演磨課華山論劍,展示磨課團隊智慧。我們西安組全體成員進行了集體磨課,首先,西安組的老師呂亞鵬老師對自己的備課設想進行了展示,并對自己沒有把握的處理向老師提出請教;隨后各小組代表對呂老師本節(jié)課存在的困惑提出了解答,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改進意見和方法,并敲定了最終方案!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同課異構 各有千秋·</b></h1><div> 11月1日,各市選派的教師代表展示了集體備課、磨課的成果。按照活動要求,本次展課以20分鐘微型課的方式進行無生展示。</div><div> 七年級上冊第五課《網(wǎng)絡交友新時空》由寶雞市高新中學陳麗萍、漢中市第九中學高琨、延安市新區(qū)第一中學白秀秀進行了分享。</div><div><div> 寶雞市的陳老師從古詩《贈汪倫》入手,設計了“網(wǎng)上交友之樂、網(wǎng)上交友之惑、網(wǎng)上交友之策”三個模塊,線索明晰,內容豐富,主副素材相結合,呈現(xiàn)了一堂有序有效的課堂。</div></div> 漢中市的高老師以視頻《找朋友》為導入,設計了“遇見、認識、領悟”三個篇章,以丫丫同學的故事貫穿整節(jié)課堂,又以視頻《網(wǎng)上交友的注意事項》為結尾,前后呼應。課堂氛圍輕松活潑,名片設計引發(fā)興趣,符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課堂評價中肯有效,學生在課堂參與的同時,在網(wǎng)絡交往中學會了辨別、理性選擇。<br> 延安市的白老師首先以其團隊中男老師幾句地道的信天游助力課堂,使整個課堂氛圍達到高潮。隨后從新平臺—我與互聯(lián)網(wǎng)、新特點—我的網(wǎng)絡生活、新思考—我和我的網(wǎng)友三方面進行了闡述,抓住了關鍵,找準了重點。 三節(jié)課后,西安市長安區(qū)教研室張麗光老師對幾節(jié)微課進行了教學評價并談了自己的思考。張老師圍繞教材簡析、課例分析和教學思考進行了等四大方面展開交流,既高屋建瓴,引人思考;又結合實例,指導實踐。 <div> 八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二課時《做負責任的人》由咸陽市強華學校王凱、渭南市華州區(qū)少華中學吳明利、安康市漢濱區(qū)初中高新校區(qū)詹萌三位老師進行了展示。</div><div> 咸陽市的90后新秀王老師以小采訪、小調查、小探究和小分享為載體,將整堂課知識連接起來,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作用,目標完成度較高。</div><div><br></div> 渭南市的吳老師以自己的經(jīng)歷為素材,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前后歌曲,首尾相應,體現(xiàn)了教師較高的教學素養(yǎng)。同時,他的語言幽默風趣、激情高揚、輕松活波,個人魅力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令與會老師多次稱贊。 安康市的詹老師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背景,再用一例到底的教學模式,從終南山的簡介開始,設置了從不服輸?shù)淖饭庹?、永不退縮的擔責者和勇往直前的逐夢者三個篇章,課堂思路整齊,問題設置有效,情感升華引發(fā)了深刻思考。 西安市未央?yún)^(qū)教師進修學校陳劍利老師對三節(jié)課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效果進行了專業(yè)的分析和點評。陳老師點評的主題是“研磨聚智共成長、反思交流促提升”,她從教材簡析、我的收獲、我的思考三個方面分別對三位老師的課堂進行了全面客觀深入的分析和點評。陳老師從自己對本課的認識出發(fā),結合四節(jié)課,談到了四位老師共同的亮點已經(jīng)各自的優(yōu)點,同時也談到了自己的一點改進建議,以及四節(jié)課帶給老師們的思考。 九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二課時《共筑生命家園》由銅川楊凌組展課代表楊俊莉老師、商洛市初級中學李亭昱老師、榆林市備課組教師代表和西安市閻良區(qū)武屯中學呂亞鵬四位老師進行了分享。<br> 銅川楊凌組展課代表楊老師一段VCR把大家?guī)刖G水青山的銅川,感受銅川宜居的幸福;通過回顧過去的銅川,再現(xiàn)歷史上銅川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再呈現(xiàn)銅川的今天綠水青山的美好畫面,讓學生體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br> 商洛市李老師從“習近平總書記探訪牛背梁”入手,設計了走進牛背梁、追憶牛背梁、挽救牛背梁、發(fā)展牛背梁四個環(huán)節(jié),啟思學生認識牛背梁水土流失、過度開采、物種減少、生態(tài)惡化現(xiàn)狀,警醒大家一起探究建設牛背梁美好生態(tài)愿景的做法,從而引出走綠色發(fā)展道路的必要性。 榆林市孫老師一段榆林人治沙的視頻讓大家感受榆林人的治沙精神,從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入手去致敬治沙人,以榆林的水、榆林的山、榆林的美三個主題去感受家長的變化,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感受走綠色發(fā)展道路的豐碩成果。整個課堂家國情懷的使命和擔當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引導學生意識到身為榆林人的責任與擔當。 西安市呂老師通過觀看時政新聞習近平總書記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的講話金句“萬物共生”帶入學習主題;設計昨天·灰色的回憶、今天·積極的行動、明天·綠色的希望三個環(huán)節(jié),線索明晰;利用組圖和大數(shù)據(jù)分析來感受世界變綠中國貢獻的中國擔當使命令課的設計立站位高立意深,貢獻中國力量、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能量。 西安市新城區(qū)教師進修學校駱小妮老師對四節(jié)課進行高屋建瓴的評價與分析。駱老師點評的主題是《讓教學回歸育人原點》,她認為四位老師的課堂從備課設計、教學立意等方面就很接地氣、很有時代感、做到了跳出教材對話教學,高頻率引用時政大信息庫開展教學活動。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活動閉幕 凝望新路·</b></h1><div> 下午3點30分,夏波老師主持閉幕式。她用“成功、完美”四個字高度評價了此次活動。她認為此次大教研活動做到了“策劃好,參會教師好,報告內容好,研討氛圍好,教學展示好”,達到了 “在學習中領悟,觀課中思考,研討中反思,展示中提升”的預期目標。同時,夏老師也為參會的初中道德與法治骨干教師提出了期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道路上都能夠做到“六個要”思政好老師; 用“八個統(tǒng)一”來衡量自己的課堂,上好思政課;要發(fā)揮骨干作用,做好領頭雁;加強業(yè)務學習,成為研究者。<b><br></b></div><div><br></div> 每一次遠行,都是為了遇見;每一次遇見,都是一次學習;每一次學習,都是一場精神的盛宴。相信通過這次參加省級大教研活動,我們參會的教師們一定職業(yè)認同感更強、立場更堅定、使命更清晰、方向更明確,在未來的道路上能夠堅定主心骨、唱響主旋律、守好主陣地、建強主力軍。<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人:邱英婧</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審核:陳劍利</div><div><br></div></div> <div><br></div><div> </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