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十月份繼續(xù)行走胡煥庸線最后一段行程</p> <p><b> </b></p><p><b> 內(nèi)蒙古</b></p><p><br></p><p>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絕大部分都位于中國的胡煥庸線以西,面對廣袤無垠的內(nèi)蒙古,<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我需要一份內(nèi)蒙古正確的打開方式,第一站,</span>我把關(guān)注點落在東部區(qū)的赤峰</p> <p>因為曾有一個強大的民族~契丹,在赤峰地區(qū)建都,赤峰大地上的紅山文化也深深吸引我去探究了解,在赤峰博物館,見到了赤峰的第一大IP,“中華第一龍”C型玉龍。</p> <p> 紅山博物館展出的 敖漢陶人</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對《蒙古流源》的費解,我決定還是要腳踏實地,沿著蒙古的母親河~額爾古納河,走一段關(guān)于額爾古納河以及跟成吉思汗有關(guān)的線路。</span></p> <p><br></p><p>于是第二站,我來到蒙古民族發(fā)源地~呼倫貝爾,當(dāng)飛機在呼倫貝爾的高空盤旋時,我在高空俯瞰到了它的草原、濕地、森林、以及迤邐盤桓、千回萬轉(zhuǎn)流過草原的額爾古納河……</p><p><br></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額爾古納河全長970公里,發(fā)源于海拉爾地區(qū),我的行程從海拉爾開始,沿著額爾古納河右岸……</span></p> <p>雖然已經(jīng)到了晚秋,呼倫貝爾也沒讓我覺得單調(diào),它的豐富,遠遠超乎我的想象</p> <p>呼倫貝爾大草原秋景</p> <p>呼倫貝爾的第一場雪來的那么早,看過了秋季來到了冬季,我暗自高興,這一趟行程值回獨自一人的包車費。</p> <p><br></p><p>額爾古納河眾多支流形成的濕地風(fēng)光</p> <p>說說我對行程的第一個夜晚印象,下榻在邊境小鎮(zhèn)黑山頭,四點半后,天就黑的像個鬼城,一個鎮(zhèn)只有一家旅館、一個小餐館、一家小雜貨店在營業(yè),我忍不住去問雜貨店老板,這里有多少人,答,長住人口不到一千,再問,都是什么人在這里,答,最早都是犯事的人躲在這里,還有一些闖關(guān)東的河北山東移民,聽的我毛骨悚然,然而,這樣的小鎮(zhèn),在后面行程中屢見不鮮。</p> <p>拜訪了黑山頭古城遺址,據(jù)考證這里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薩爾曾經(jīng)的故都</p> <p>行走在額爾古納河右岸的邊境線,四卡、五卡、六卡、七卡,一路風(fēng)光無限。</p> <p>額爾古納河,曾經(jīng)的蒙古母親河,清康熙年間,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自此這條母親河成為了界河。</p> <p>室韋,是蒙古族的發(fā)祥地,也是邊境內(nèi)的俄羅斯民族鄉(xiāng),能看到中俄蒙三種風(fēng)情。</p> <p>站在室韋鄉(xiāng)的制高處,依稀可見額爾古納河對面的俄羅斯村莊和我國土地上的牛羊</p> <p>一路看到的額爾古納河右岸風(fēng)光</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在去拜訪大興安嶺深處的敖魯古雅使鹿部落時,穿行在大興安嶺深處,體驗了內(nèi)蒙氣候的一夜深秋、一夜入冬。</span></p><p><br></p> <p>多年前讀過遲子建的茅盾文學(xué)獎《額爾古納河右岸》,被小說描述的,與馴鹿相依為命的鄂溫克人的故事深深吸引,遲子建為了寫這部小說,曾經(jīng)來到這里,找到小說原型九十多歲的鄂溫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長……</p> <p>根河,呼倫貝爾市下轄的縣級市,中國最冷的城市,素有“中國冷極”之稱,視頻記錄了穿行在呼倫貝爾大興安嶺森林區(qū),拜訪敖魯古雅使鹿部落,最后來到根河,在此結(jié)束行程……</p> <p> </p><p> </p><p> <b>黑龍江</b></p><p><br></p><p>黑河(璦琿),胡煥庸線的起點,1935年,胡煥庸通過數(shù)萬個數(shù)據(jù),一點點在地圖上劃出的這條斜線,<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直觀地展示出東南地狹人稠、西北地廣人稀。</span></p><p><br></p> <p>黑河市,一年有7個月供暖,一條黑龍江,與一個俄羅斯的城市,隔江對望,如果不是疫情,我這一哧溜臨時辦個護照就到俄羅斯了</p> <p>走進旅俄華僑紀(jì)念館,了解到這座邊貿(mào)小城,跨國生意,黑河人已經(jīng)做了100年了</p> <p>黑河市的璦琿鎮(zhèn),是《中俄璦琿條約》的簽訂地,在璦琿古鎮(zhèn)的“璦琿歷史博物館”,面對璦琿條約簽訂場景,我感到,一個人與一個國家的感情,不是來自于抽象的名詞,只有國家強大了,大到敢喊出:別想惹中國,你輸不起,那老百姓才會感受到背靠祖國的自信和熱愛。</p> <p>打卡中國最大的知青博物館,油畫“我的前夫”,新郎笑得合不攏嘴,知青新娘的表情和坐姿,看到了她的不情愿和無奈,這副油畫的留言最多,據(jù)說,許多老知青面對這副油畫,哭的泣不成聲,死去活來……</p> <p>走完胡煥庸線,我為自己的行程也劃了一條弧線,以黑河為起點,沿著黑龍江中俄邊境線,打卡松花江、烏蘇里江與黑龍江的交匯處。</p> <p>同江市,佳木斯的縣級市,打卡同江市的三江口景區(qū)</p> <p>三江口,松花江與黑龍江在這里交匯</p> <p>從同江到撫遠,開始進入了三江平原腹地,這里是中國的糧倉基地,一路導(dǎo)航定位都在建三江農(nóng)場管理區(qū)域,我在錄這段視頻的時候,司機跟我說,這廣袤的田間地頭,就是曾經(jīng)的北大荒。</p> <p>撫遠市,中國最東邊、最早把陽光迎進祖國的縣級市,撫遠市黑瞎子島,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p> <p>黑瞎子島位于烏蘇里江的江口,控制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p><p><br></p> <p>黑瞎子島,歷史上是中國的領(lǐng)土,1929年被蘇聯(lián)占領(lǐng),直到2004年,中俄領(lǐng)土爭議得以解決,兩國各持一半。</p><p>得以走進俄羅斯留下的邊哨以及中國最東第一哨</p><p><br></p> <p>黑瞎子島濕地</p> <p>在東極撫遠,走訪了抓吉赫哲民族村,惡補下全國不到5000人的少數(shù)民族歷史人文。</p> <p>視頻記錄了:同江三江口~建三江區(qū)域~黑瞎子島~東廣場~撫遠黑龍江景</p> <p>行走在東北的黑土地,有些片段常常讓我動容,一個田間勞作的身影,廣袤田間的一棵樹,一片看上去特別詭異的云彩,早早升起早早落下的太陽……</p> <p>至此,我從云南的騰沖出發(fā),一直到黑龍江的璦琿,象征意義地走完了在地圖上的這條斜線,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感性地認知到,胡煥庸線兩側(cè),越走越是地廣人稀……</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