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西溝長城,坐落在綏中縣永安堡鄉(xiāng)西溝村,人們習慣稱她為小河口長城,由于雄居于險峻的山嶺,所以又有"第三八達嶺"之稱。</p><p> 那里山嶺連綿,峰巒奇峭,東望燕山余脈奇峰,西接薊鎮(zhèn)長城的界領(lǐng)口,南連九門口、山海關(guān),北側(cè)則和河北省撫寧相鄰。登長城最高點可見點點白帆綴于海天之間。在那里,不但可以觀賞盤旋飛舞直插云天的萬里長城,而且還可以一睹遼寧和河北兩省風光。 他是萬里長城整體建筑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它又是不同于萬里長城任何部分的一個獨具特色的奇跡。這段長城不但地勢最險峻,而且建筑布局最為雄偉壯觀,至今保存也最完整。</p><p> 西溝長城是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段明長城,是明萬里長城的主干線,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的永安長城,還有一處天下奇觀。站到錐子山上,可以看到兩道長城系統(tǒng),左手是薊鎮(zhèn)長城, 右手是遼東鎮(zhèn)長城。東、南、西三個方向的三條長城像三條巨龍齊聚錐子山,是萬里長城中絕無僅有的一大奇觀。</p><p> 西溝長城的墻體十分完整漂亮,絕大部分為磚砌城墻。千斤條石基礎(chǔ),青磚包砌,墻頂上面平鋪方磚,白灰勾縫。墻體平均高七八米,山勢陡峭處稍矮些,山勢平緩處高一些。條石至今完好如初,青磚敲起來還錚錚作響。</p><p> 西溝長城不僅以險峻而號稱一絕,而且城上的敵樓建筑也是別出心裁的。根據(jù)地形和功用的不同,造型也不同。有的呈方形,有的呈扁形,有的全部磚石結(jié)構(gòu),有的磚石木材混合結(jié)構(gòu)。有五眼敵樓、六眼敵樓,有哨樓、庫房樓、鋪房樓等等,使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p><p> 10月27日,早上6點我從生態(tài)園西門上車,開始了二天游西溝長城之旅。大約11點30分左右到達了目的地--綏中西溝長城腳下的守城人家農(nóng)家院旅店,休息片刻,熱乎乎的飯菜擺上了桌,每桌肉菜4道,素菜八道,都東北人喜歡吃的家常菜,特別是綏中當?shù)胤浅S忻乃垢媸怯形兜溃龅姆浅:贸?,吃飽飯休息了一會,一點鐘開始爬西溝長城,為什么叫爬呢?因為它是野長城,幾百年了沒人修繕有許多地方都塌落了,遇到最壞的地方都得手腳并用或借助他人的幫助才能上去,西溝這一段險地不是很多,而錐子山那邊就要了我老命了,路本來就不好走,有許多時候還得自己硬闖條路往前走,經(jīng)常穿密林、淌險境、坐著走、爬著行,混身上下弄的都是土,用盡了洪荒之力才能前行,嗨!長這么大頭一次遭這樣的罪。但反過來說,如果你要想挑戰(zhàn)自己、挑戰(zhàn)大自然、想冒險、想刺激、想嗨皮,你就來這里走一遭,保證讓你終身難忘……</p><p><br></p><p><br></p> <p> 這是我們下榻的鄉(xiāng)村旅店“守城人家”。旅店建在半山腰上,距離西溝長城很近,步行也就是20分鐘左右,旅店視野很好,舉目遠眺,長城腳下的風景一覽無余。店家很熱情,也很實在,飯菜一點都不糊弄,早上饅頭、雞蛋、大米粥,自家風味小咸菜上了六種,并且很好吃。中餐和晚餐每餐12個菜,并且硬菜很多,味道也相當?shù)暮谩W∷廾糠慷€人,有電熱毯,一點都不冷??傊矣X得大自然戶外一切都能替同學們著想,跟著這個團出游我很開心和快樂!</p> <p> 這是旅店的其它客房,外觀裝飾的很不錯,里面干凈、整潔、舒適,還能洗熱水澡。</p> <p> 幾個同學搭伴同行少不了談天說地,兒女情長,此時在美味佳肴面前都關(guān)上了話匣子猛勁造,什么描條、什么胖瘦、什么好看與否造完了在說。</p> <p> 這一桌都是大自然戶外的忠實粉絲,所以吃飯時像一家人一樣親熱,酒杯里盛滿了感情、友誼、盛滿了數(shù)不盡的故事和佳話。</p> <p> 喝美了,吃香了,然后開始講故事,“從前有個山,山里有個廟”......</p> <p> 吃完了飯,一行人順著山坡小路往長城方向行進,走到了一片果園,果園里三個農(nóng)民在地里干活,看著他們頭頂烈日,腳踩黃土,手中拿著簸箕在篩東西,心里有些感動,拿起相機把這個畫面保留下來。</p> <p> 走近了,拿長焦鏡頭鏡頭看,她是在篩山楂,看著她滿臉大汗,一身黃土實在是太辛苦了,老農(nóng)民“面朝黃土背朝天”實在是太難了,讓我起了唐朝詩人李坤的一句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p> <p> 走到長城城墻下了,那有路?。坑谑钦伊藗€豁口腳下墊了幾塊長城磚艱難的爬了上走。</p> <p> 登上古長城的姑娘們不顧勞累,她們編排了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用這種獨特的方式來表達對長城和祖國的熱愛。</p> <p> 長城在高山俊嶺上,缺水少雨,如果在這里拍攝天空之鏡畫面會有想不到的驚喜與收獲。</p> <p> 這是一對相儒以沫的老夫妻,長年跟隨大自然戶外旅行,相互關(guān)心、關(guān)互照顧、相互攙扶,一路走來,走過了春夏秋冬、走過了名山大川、走過了河流海洋,越走身體越健康、越走身心越快樂、越走誰也離不開誰,他們的故事在群里流傳,他們的感情越加越炙熱,他們的追求越來越高,他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祝他(她)們幸福美滿,永遠快樂開心!</p> <p> 這是群里的孿生姐妹小麗,小麗還有一個姐姐叫雨霏,平時姐妹倆如影隨行誰都離不開誰,這次姐姐因為有病未能同行,看著小麗一個人出游挺孤獨的樣子我心里不是滋味,于是拍攝時用了兩次爆光技術(shù)試圖把姐姐也拍進畫面與妹妹一起分享西溝長城的美景。</p> <p> 28日清晨,一行人起了個大早,爬上了西溝長城觀日出,這是我用手機拍的日出時刻。</p> <p> 由于我邊爬山邊拍片,天又黑視線不好,漸漸地找不到隊伍了,天亮之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在云層里拍照呢,于是我掉轉(zhuǎn)鏡頭把他們拍了下來。</p> <p> 這是攝影師和目老弟航拍的視頻最美的風景《西溝長城》。</p> <p> 這是攝影師和目老弟,他為了給大家拍照,長槍短炮加飛機拿了一大堆,爬山可費了勁了,做為同行,深知不容易,如果大自然不幫我拿相機,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在這里謝謝大自然,同時向攝影人致敬。</p> <p>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像征、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為了表現(xiàn)中華民族的子孫熱愛長城,熱愛祖國之舉,我去西溝長城之前做了點小準備,買了小國??和國旗臉貼,在拍照時希望能給古長城增添一些色彩,能讓被拍攝者感受祖國的偉大并為之自豪。</p> <p> 這是西溝長城下坡下的盤山道,金色的秋天大自然把滿山遍的樹林染成五顏六色,十分漂亮,站在長城俯覽山下就像觀看萬花桶一樣非常美麗,路繞山,車繞路,給這個美麗的山谷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p> <p> 明月照西溝(長城)</p> <p> 錐子山,顧名思意就是山頂尖尖像錐子,直插云霄的山峰。登上錐子山,依稀可見明長城的影子。在冷兵器時代,長城是重要的軍事防御系統(tǒng)。而錐子山長城又是一段著名的城墻,有三道長城在這里聚會。起自丹東的虎山長城,從南到北的山海關(guān)長城,還有從北京出發(fā),一路向東的北京長城齊聚錐子山,形成了三龍聚首的壯觀場面。</p><p> 錐子山長城,位于綏中縣永安堡鄉(xiāng),與山海關(guān)、九門口毗鄰。原名薊鎮(zhèn)長城、遼東鎮(zhèn)長城,由遼東巡撫王翱、流官僉事畢龔興修于明正統(tǒng)七年(公元1442年)。多采用石結(jié)構(gòu),或磚石合筑,或以山為險為墻,是珍貴的古代建筑實物,修筑工藝精巧,強度極高,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是古代長城建筑的典范,現(xiàn)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這就是著名的西溝長城五連臺,只有爬上了錐子山才能看見“蘆山真面目”。從錐子山到小河口中間有一段五連臺,是五座連在一起的敵臺。人們約定俗成的把這里叫做五連臺長城。穿越五連臺長城需要體力,更需要勇氣和智慧。無限風光在險峰,五連臺長城也吸引著眾多的旅游觀光的人們來此攀登。</p> <p> 她叫小憨(網(wǎng)名),但名憨人不憨,是我們這次西溝之行的靈魂人物,他體力充沛、活潑可愛,有股敢拼敢闖的猛勁。在游錐子山險途時她一直沖在第一位,她像GPS導航一樣精準的給我們帶路,到了最危險的地方她語音提示注意安全和怎樣行走,由于地勢險峻,有些時候根本就沒有路,她也能把我們帶離險境,沖出歧途。等我們喘著粗氣趕上她時,她像俠客一樣悠閑的坐上長城敵樓的垛口聽著音樂,把我羨慕的不要不要的了,跟這樣的人出行真是福分呀!在這里對她說聲謝謝了!</p> <p> 攝影人都知道,在白天光線最強的時候不是最好的拍攝時間,但有的時候你又不得不拍怎么辦?我用了一個小辦法,把照片拍出了油畫的感覺。</p> <p> 科技能夠改變生活,科技也能讓人無中生有,用特技的手法拍攝的視頻是不是有讓人驚喜和眼球一亮的感覺。</p> <p> 由于我是第一次來西溝長城,對這里了解的不多,所以信息量有限,但我知道</p><p>萬里長城凝結(jié)了千萬個勞動人民的血汗,是中華人民智慧與勞動的結(jié)晶。長城像巨龍盤旋在群山之中,那高大連綿的長城勾勒出蜿蜒的山勢,充滿了藝術(shù)魅力。</p><p>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shù)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征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美友們,長城的美無容置疑,有美的地方自然有人去觀賞,期待明年或以后有機會再來西溝,再次領(lǐng)略長城美麗的風光和那熊偉的身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