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0月24日<br> 天氣:晴 10—20℃<br> 路線:大焦山—五峰村—五峰山—影視基地—天池山—影視基地—五峰山—五峰村—大焦山<br> 里程:17.5公里<br> 人數(shù):5人<br> 戶外爬山已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周六,我們一行5人去爬傳說中的蘇州魚骨線。上午8點半我們到達竹園路和靈天路交叉路口。 開始出發(fā)。 一會來到天平寺牌坊,穿過牌坊左轉沿天平寺步道繼續(xù)前行。 從天平寺圍墻后的小路開始上大焦山。 小心翼翼踩石行。 巖石旁邊合個影。 膽大者中間攀登,膽小者側邊繞路。 一路攀爬耗體力,吃點水果補能量。 左右各有一條路,左陡右平走哪條? 爬山不懼苦和累,沿著陡坡往左行。 9點左右我們就到達大焦山山頂。 休息一根煙的功夫,從竹叢小道開始下大焦山。 前面有個三岔口,左右兩條路都能下山。 走到懸崖絕壁處,定定心神再下坡。 崖壁陡峭站立難,席石而坐往下挪。 走過一片亂石坡,下面就是常規(guī)道。 下坡繼續(xù)向前行,見到岔口往左拐。 迷路驢友路中站,詢問靈巖在何方? 走下山路往左行,路邊房子甚眼熟。去年徒步靈象線,由此上山去五峰。 一邊行走一邊聊,一會到達五峰村。 走上田野農(nóng)機道,四周視野豁開闊。 三岔路口有飄帶,順此方向往左行。 輕松跨過小溝壑。 石板小橋有特色,站在橋上合個影。 穿過一座獨木橋。 獨木橋上擺poss。 過橋右轉繼續(xù)行,見到岔路不迷惑。 前面就是五峰寺。 路邊村民挖紅薯,個大皮紅數(shù)量多。 穿過五峰寺下的小集市,沿著山路繼續(xù)走。 從圍墻后的小道一路向上,一會走上凹凸不平的沙石路。 右側有條小山路,沿路向上往右拐。 左邊通往白象灣,右邊通往天池山。 墻邊憩息補能量。 休息片刻沿屋邊小路繼續(xù)向下前行。 前面路口向左行。 沙石打滑需小心。 停下腳步在瞧啥? 影視基地就在此。 走出山路到大道。 沿著大道繼續(xù)行。 駐足凝望右前方。 遠處山坡有人影,上上下下在蠕動。 加快腳步往前行。 右轉走上小山路。 灌木叢中有路痕。 奮力跨步向上行。 終于到達天池山,手腳并用爬斜坡。 這就是又陡又滑的魚骨線。沈隊員在楊隊員的指導下膽戰(zhàn)心驚地慢慢往上爬。 拉上繩索方有安全感。 成功爬過第一坡,臉上露出欣慰笑。 飛檐走壁功夫好,輕松爬上第二坡。 爬過二山坡,再上第三坡。 爬坡姿勢先準備,拉上繩索再上坡。 又陡又滑爬不上,一不小心撲坡上。 爬完三坡釋重負,余下山坡容易上。 成功爬上魚骨線,樹蔭底下歇一歇。 三位隊友不過癮,重新下坡爬來回。 收繩驢友上面站,看護繩索保安全。 坐看手機等隊員。 魚骨線一個來回后,三位隊友重新回到山上。 稍息過后繼續(xù)前行,準備從另一條路下天池山。 來到一塊大斜坡,走下坡去找山路。 林中無路,重新返回。 楊隊員先去探路。 其余隊員在此等候。 山上風光無限好,不負一路辛苦爬。 大概一刻鐘左右,楊隊員找到了下山路,發(fā)信息讓我們向前走。 沿著小路一直走,一會來到路牌處,此路通往蓮花峰,以前走過好幾回。 不見楊隊員,方知走錯路。 沿著原路返回,一直走到剛才從魚骨線上來的地方。 沿著絲帶往下走。 看到繩索有點慌,莫非又要拉繩索? 一會就下到怪石嶙峋的山谷里。雙手扶實、雙腳踩穩(wěn),小心翼翼才能安全穿過巖縫。 抬頭仰望大巖石,能否攀上心無底。 爬上巖石見陡坡,連忙蹲下心慌慌。 奮勇跨上陡坡拉繩索。 拉著繩索下陡坡。 剛下一陡坡,又上一陡巖。 巾幗不比須眉弱,一個箭步跨過去。 腳踩陡巖手扶住,步步驚心慎攀爬。 七高八低亂石間,爬上爬下真艱辛。 終于走上常規(guī)道,坡陡路滑小case。 輕松走上平坦路,昂首闊步返程去。 又到五峰集市處,來碗餛飩補能量。 休息過后繼續(xù)行。 一會來到大焦山,步履輕松向上行。 一路返程不停頓,在此坐坐略休整。 憩息過后繼續(xù)行。 坐在懸崖賞風景。 領導寶座誰敢坐? 沿著此路下山去。 從大焦山下來剛好下午三點半。此次徒步全程17.5公里,用時7小時。 只知道蘇州有絕望坡和魔鬼線,不知道還藏著一條魚骨線。這次真正見識到了天池山上這條魚骨線。天池山海拔雖然只有一百多米,但山坡又陡又滑。這次如果沒有楊隊員的指導幫助,很難逾越這條魚骨線。在此感謝楊哥等三位隊員的一路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