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漁梁壩是歙縣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該壩始建于唐代,距今有近1400年的歷史。隋唐時期,徽州人祖先、越國公汪華徙新安郡治于歙縣,并筑壩截流,為水上軍需民用。</p><p> </p> <p> 漁梁壩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攔河壩,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稱為“江南第一都江堰”。</p> <p> 漁梁壩全部用花崗巖石層層壘筑而成。不得不佩服先人聰慧,他們壘砌的建筑方法科學(xué)、巧妙,每壘十塊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層之間用堅石墩如釘插入,這種石質(zhì)的插釘稱為“穩(wěn)定”,也稱元寶釘。這樣,上下層如穿了石鎖,互相銜接,極為牢固。每一層各條石之間,又用石鎖連鎖,這樣上下左右緊聯(lián)一體,構(gòu)筑成了跨江而臥的堅實漁梁壩。</p> <p> 明萬歷三十三年(1670年),重建漁梁壩,修壩記事碑可考。</p> <p> 雨季的漁梁壩</p> <p> 漁梁壩中間有開水門,用于排水。</p> <p> 從壩上游滲入開水門的江水清澈見底,古代村民將此地作為非常重要的生活用水,至今人們?nèi)匀唤?jīng)常來此洗衣洗菜。</p> <p> 如今的漁梁壩雖然開發(fā)為旅游景點,但是商業(yè)氣息不是太濃,仍然保留著原居民的習(xí)俗,沒有煩人的叫賣聲和宰客現(xiàn)象。</p> <p> 大媽們總是讓人感覺朝氣蓬勃、渾身是勁,包包里旗袍、絲巾還真不少??????</p> <p> 戲水、拾貝,忙的不亦樂乎,Lp仿佛也回到少女時代????????????</p> <p> 這種漁網(wǎng)我也會修補哦??????</p> <p> 這種用桐油和麻絲攪拌物修補漁船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看見了(不由得想起兒時爺爺修補漁船的場景)</p> <p> 歙硯,全稱歙州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廣東端硯、黃河澄泥硯齊名。</p><p> 歙硯的制作材料被稱為歙石或歙硯石,一般需要5-10億年的地質(zhì)變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適合制硯的是輕度千枚巖化的板巖。</p><p> 2004年9月中國輕工聯(lián)合會和中國文房四寶協(xié)會授予歙縣“中國歙硯之鄉(xiāng)”榮譽稱號。</p> <p>歙硯的制作仍然保留著手工工藝</p> <p> 這位小伙子是漁梁村為數(shù)不多的年輕歙硯手工制作人了,我們也是健身房的好友。</p> <p> 制硯人閑暇之余自娛自樂的歌聲深深吸引了我。</p> <p> 漁梁村蜿蜒的青石街巷、孤寂的粉墻黛瓦,兩邊鱗次櫛比的老宅,都印證著這座水運商埠昔日之繁華。</p> <p>耐心等待日落的攝友。</p> <p>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p> <p>老友被美景吸引,拍攝的很投入哦??</p> <p>部分文字來自網(wǎng)絡(luò)</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i> 謝 謝 觀 看!</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