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國慶假日第六天,起早無事,便在書房擺弄開來,攤開紙筆本想摘錄幾句讀書心得,卻拿起手中的鋼筆端詳許久沒能放下。</p> <p>這支“派克”鋼筆是我教過的學生袁華仙贈予我的。彼時,她剛從云南大學政法系畢業(yè),在省城一家律所謀得差事。這位2011屆巧家高考語文狀元,讀初中時,我是她的班主任,教她們語文。</p><p><br></p> <p>是的,我教過語文。</p><p>教書生涯二十來年里,先后教過小學一年級語文、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初中數(shù)學、語文、地理、歷史,教過科目時間最長的是語文,最喜歡教的也是語文。</p><p><br></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留在大寨中學人心中揮之不去的“沁園”</i></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4年與功云兄在萬太剛校長的注視下同臺競技</i></p> <p>我的語文課沒有什么特別,學生人手一本《新華字典》自是少不了,課堂上學生必須大聲誦讀。遇生字速查字典,記字形,正讀音,聽我范讀課文,尖子生試讀片段,這些過程,但凡跟我學過幾年語文的,都能回憶得起來個大概。</p><p><br></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苦修老師勁道的粉筆字,那時學校的黑板報是一道風景</i></p> <p>125班是我教語文最用情的幾年。那時,每節(jié)課前我讓學生輪著上講臺鍛煉口才,班委組織得也很好。上講臺的同學,有朗誦一首小詩的,有講一個小故事讓同學們聽得入神的,有擺個笑話讓人捧腹不已的,更有上了講臺臉憋得通紅半天蹦不出一個詞被大家轟下臺的......我常常是只靠在教室后門,看著他們盡情宣泄結(jié)束,才開始踱上講臺,點評多數(shù)為夸獎與鼓勵。</p><p><br></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我的125班男粉們</i></p> <p>記得我在125班上《范進中舉》那一課,范讀時模仿胡屠戶手里緊攥著銀子假意推讓那個細節(jié),很長一段時間在班里都被曹冬瓜、鄧世海他們幾個模仿,每每這個時候,教室里總會傳來一陣大笑。曹冬瓜模仿我寫字,這個習慣一直到他后來開摩托維修店都保持著,他的朋友圈戲稱他是摩托維修界的書法圣手?,F(xiàn)在抖音里仍經(jīng)常刷到冬瓜揮豪潑墨的視頻。</p> <p>96年剛分到爐房鄉(xiāng)的時候當一年級的班主任,我教的也是語文。那時班上最小的學生叫黨杰,不到5歲的女孩,人小又精靈,教聲母韻母的時候,她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死死盯著黑板,寫字最認真,讀書最大聲,考試又常??紳M分。那陣她們把手背在背上搖晃著腦袋大聲跟讀的場景至今還不時浮現(xiàn)我眼前。另外一個小男生黨博,個子矮小,一笑起來酒窩就占了他半個臉,鼻洞里的鼻涕隨時準備冒出頭來,到我面前背書時,猛地一吸氣,鼻涕頓時不見了蹤影,讓人哭笑不得。后來,黨博成了我的干兒子,現(xiàn)在在城里當了醫(yī)生。那個叫黨杰的女生,現(xiàn)在是巧家一中實驗班的英語教師。</p> <p class="ql-block">在大寨中學任團委書記和政教主任那幾年,舉辦演講比賽是我最熱衷去策劃做的事??吹阶约航痰膶W生在學校中院壩的舞臺上口若懸河肢體舒展自信大方拿走各種獎項時,那種滿足感常常讓我忘乎所以。遺憾的是指導學生參加全縣比賽沒有突出成績,唯一安慰的是張華珠2004年去縣城拿到的二等獎。</p> <p class="ql-block">利用學校團委的平臺,我辦起了“校園之聲”廣播站和??讹w絮》。每天下午一放學,廣播里傳來“這里是你放飛理想的地方,這里為你架起友誼的橋梁,這里將成為你汲取知識的海洋,這里是校園之聲廣播站,親愛的同學們,今天將為你播出......”的聲音,成了那個年代揮之不去的記憶。從食堂里打飯出來的同學,三個一堆,兩個一伙,或倚靠在教室門前,或蹲于云樺樹下,或駐足議論竊竊私語,品評著“校園之聲”廣播帶給他們的快樂,這是那個時代大寨中學學子們的美好回憶。</p><p class="ql-block"><br></p> <p>??讹w絮》總共也沒出版幾期,因為我后來離開團委當了政教主任,也就熄火了。但那時學生們投稿是十分踴躍的,每次打開投稿箱,里面的稿件便會噴涌而出。記得當校長后有一次整理辦公室,從以前的柜子里意外地發(fā)現(xiàn)一張《飛絮》小報,上面還有現(xiàn)任大寨中學物理課的教師陸澤的小詩,當時署名“陸鵬”,現(xiàn)在他被譽為會寫詩的物理老師。轉(zhuǎn)眼十七八年過去了,真是彈指一揮間啊。</p><p><br></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十多年前市縣領導十分關心教育工作</i></p> <p class="ql-block">誰還沒有個關于青春的記憶???回顧那些年,是我愛上講臺、愛上教語文、推廣母語工作做得最多,走得最遠的幾年。</p><p class="ql-block"><br></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經(jīng)常參加教學交流,對自己是一種提升</i></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學校大變革時代</i></p> <p>我教語文的軌跡,止于當副校長又兼教務處主任時,教務處事務繁冗,常常不能完整的批改完一次學生的作文,加之各種應酬漸漸增多,自己開始變得懶惰,便放棄了堅持,轉(zhuǎn)而上起了副科。那時的歷史科目,時而中考,時而又不考。做校長的幾年,為了做做樣子,也是上的歷史課,卻基本上屬于照本宣科,極少備課,甚而是打鈴了才拿起課本往教室趕。一是因為當校長確實事多,二是對上歷史本來也沒多大興趣。</p><p><br></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十年前與彪哥的合影,他的謙和,他的境界,我須仰視</i></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一次參加省級初中語文科目的培訓學習</i></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2011年云南師范大學首席語文教師張承明教授</i></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與張承明老師合影</i></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聽上海來的王榮生教授評課</i></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張承明教授聽課</i></p> <p>心里也想回到熟悉的語文課堂,回到那個曾經(jīng)讓自己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溫柔似水的語文課的講臺,卻又嫌語文課多又有早讀,批改學生作文也費勁,心里十分矛盾。</p><p><br></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對學生作業(yè)面批面改是十分有效果的</i></p> <p>算了,還是就上歷史課吧。</p><p><br></p><p> 嚴仁暉 筆于家中</p><p> 2020年10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