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qū)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處,占地面積3.12萬平方公里,包括鳴沙山,其山東西長40余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月牙泉處于鳴沙山環(huán)抱之中。</p><p> 鳴沙山因沙動有聲而得名,古稱“沙角山”、“神沙山”。鳴沙山為流沙積聚而成,其山沙壟相銜,峰如刀刃,甚為壯觀。沙粉有紅、黃、綠、白、黑五色,晶瑩閃光不沾一塵。如遇摩擦振動,便會殷殷發(fā)聲,有鼓角之聲,輕若絲竹,重若雷鳴。</p><p> 月牙泉又名“藥泉”、“沙井”。數千年來沙山環(huán)泉,泉映沙山,在沙山深谷中,“風挾沙而飛響,泉映月而無塵”。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舊,惡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魚食之不老。</p><p> 1994年,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qū)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榮獲“中國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榮譽稱號。</p><p> 2015年7月20日,被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p><p> 2016年1月,被國家旅游局和環(huán)保部認定為國家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p><p> 2018年中國西北旅游營銷大會暨旅游裝備展上,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p> <p> 我們是下午4點多鐘到達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的。剛到景區(qū)門口,在等待導游買票的時候,我們就感受到了這里熱鬧和繁忙的氣氛。說白了,到這里就是玩,不僅是看,還要參與。</p><p> 當汽車向著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奔馳的過程中,導游就跟我們介紹了這個景區(qū),并且推薦我們乘坐駱駝上鳴沙山,費用是每人100元,同時建議我們購買鞋套,鞋套是高邦的,可以防止沙子進入鞋內。現在雖說是下午四點多,但在西北的戈壁灘上,仍然是烈日炎炎,氣溫很高,太陽像要把人烤熟了似的,很多人還準備了圍脖,遮住眼睛以下的皮膚裸露部分,以防止曬傷皮膚。</p><p> </p> <p> 導游買票過來了,把我們帶進景區(qū),并迅速往騎駱駝的地方走去。</p><p> 到了騎駱駝??的地方,導游又去買票,叫我們排好隊,不一會兒,導游買票回來,發(fā)給我們每人一張票,其實就是一個牌子,上面是個號碼。這個號碼就是駱駝??的編號,我們根據這個編號找到駱駝(駱駝的兩個駝峰之間有一個類似馬鞍的駝鞍,駝鞍的兩側都醒目的寫著該駱駝的編號),駱駝的主人就會安排我們騎上去。</p> <p> 駱駝那么高,我們怎么能爬上去呢?不要著急,駱駝的主人拍拍駱駝,嘴里不知道嘰咕些什么,只見駱駝非常順從的四蹄彎曲,跪了下來,高度立降,我們很方便的就騎上去了。然后主人一聲吆喝,駱駝立馬就站了起來,真是聽話。</p> <p> 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共有營運駱駝1215峰,由216戶農戶400多名專業(yè)牽駝人員從事駝運服務業(yè)。駱駝最多五峰一組,也可四峰一組,由一名牽駝人員牽領。旅游高峰期每峰駱駝每天限制最多五趟。乘騎駱駝往返票價為100元/人。途中,牽駝員跟我們說,駱駝的膽子很小,容易受到驚嚇,希望我們不要發(fā)出異常的聲音;駱駝又最聽話,牽駝員只管牽著第一峰駱駝,后面的駱駝用繩子連起來,即第二峰連著第一峰,第三峰連著第二峰……后面的駱駝跟著前面駱駝的步子,一步不落的緊跟著,駝隊速度的快慢,完全由牽駝員控制。后來我們發(fā)現,駝隊中有一峰小駱駝,就問牽駝員,為何把小駱駝也牽來掙錢了,牽駝員說,讓它出來鍛煉鍛煉,上上規(guī)矩。作者暗嘆: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乎!</p> <p> 騎上駱駝出發(fā),放眼望去,漫山遍野(或者說鳴沙山上下)到處都是駱駝,有單組行動的,也有好多組湊在一起,排成一字隊形前進的,非常壯觀。</p> <p> 剛騎上駱駝,還不適應,沒掌握駱駝行走的規(guī)律,兩手緊緊抓住鞍轡不敢松,生怕摔下來。走了一段時間后,找到了規(guī)律,兩腳蹬在鞍子上,兩腿夾緊駱駝的肚子,放松身體,隨著駱駝的節(jié)奏而動。這樣我的手就慢慢地離開了鞍轡,舉起了相機,記錄下了這些美好的畫面。</p> <p> 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的活動項目很多,例如:</p><p> 有旅游觀光車提供服務;鳴沙山滑草、滑沙、射箭項目;有沙漠摩托車可供騎行;有沙漠越野車可供自駕;有滑翔機和直升機可空中觀光;還有跳傘項目,有牽引傘和滑翔傘可供娛樂;還有沙浴、沙療等活動??傊瓮骓椖亢芏?,這里就是一個游樂場,只要你有時間,有興趣,愿意花錢,可以盡興地玩。</p> <p> 這就是作者當時的座騎。</p> <p> 在沙 子上走路,要比在馬路上走費勁多了。從駱駝上下來,陪外孫去滑沙,在沙地上走,明顯感到吃力,此時覺得剛才騎駱駝花的100元還是值得的,因為我們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游玩鳴沙山和月牙泉,如果徒步爬鳴沙山的話,估計沒到頂就會耗盡體力,就不會有體力進行下面的活動。</p> <p> 騎過駱駝??,又去滑沙,我外孫滑沙的全過程被我記錄了下來。</p> <p> 滑沙的每個瞬間的疊加。</p> <p> 滑沙動畫“敦煌鳴沙山滑沙好玩呢”!</p> <p> 遠眺月牙泉。</p><p> 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記載和詩詞歌賦中,一直是碧波蕩漾、魚翔淺底、水草豐茂,與鳴沙山相映成趣。在當地老百姓中有鐵背魚、七星草、五色沙的說法。</p><p> 直到1960年前,泉水沒有大的變化,最大水深9米,湖水面積22.5畝。</p><p> 70年代中期當地懇荒造田抽水灌溉及近年來周邊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導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從而月牙泉水位急劇下降。</p><p> 月牙泉存水最少的時間是在1985年,那時月牙泉平均水深僅為0.7~0.8米。由于水少,當時泉中干涸見底竟可走人,而月牙泉也分成兩個小泉不再是月牙形。這使得“月牙泉明日是否會消失”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此后敦煌市采取了多種方式給月牙泉補水,才使得月牙泉恢復到今天這個狀態(tài)。</p> <p> 這是一個關于月牙泉的美麗傳說:</p><p> 從前,這里沒有鳴沙山也沒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舉行一年一度的浴佛節(jié),善男信女都在寺里燒香敬佛,頂禮膜拜。當佛事活動進行到“灑圣水”時,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zhèn)魇ニ?,放在寺廟門前。</p><p> 忽聽一位外道術士大聲挑戰(zhàn),要與主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見術士揮劍作法,口中念念有詞,霎時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黃沙鋪天蓋地而來,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廟門前那碗水卻安然無恙,還放在原地。</p><p> 術士又使出渾身法術往碗內填沙,但任憑妖術多大,碗內始終不進一棵沙粒。直至碗周圍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還是安然如故。術士無奈,只好悻悻離去。剛走了幾步,忽轟隆一聲,那碗圣水半邊傾斜變成一彎清泉,術士變成一灘黑色頑石。</p><p> 原來這碗圣水本是佛主釋迦牟尼賜予雷音寺主持,世代相傳,專為人們消病除災的,故稱“圣水”。由于外道術士作孽殘害生靈,便顯靈懲罰,使碗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p> <p> 沙漠綠洲。</p> <p> 由于月牙泉周邊的植被比較茂盛,且其周邊有鐵絲網加以保護,在平面上要想拍一張完整的月牙泉照片已很困難。除非帶航拍設備從空中拍攝,但景區(qū)管理部門能不能同意還不知道。況且,景區(qū)上空滑翔機、直升機穿梳不息,你能搶他的生意嗎?</p> <p> 沙丘的明暗對比。</p> <p> 這是月牙泉接片全景圖,系多張照片拼接而成。圖左上方的霧是景區(qū)管理人員在不停地向沙子中澆水時水汽蒸發(fā)被太陽和風作用所致。</p> <p>謝謝觀看!</p><p><br></p><p> 借東風拍攝于2020年8月</p><p> 制作于2020年9月</p><p> 圖中部分文字引自網絡</p><p><br></p><p>再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