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文、攝影/ 路風</p><p> </p><p> 2000年,金融風暴將加國高科技重鎮(zhèn)渥村蒸蒸日上的許多IT公司,造成高科技泡沫,一夜之間裁員颶風席卷大地,失業(yè)的浪潮無情地波及到許多家庭。</p><p><br></p><p> 被裁員工們各種生存應急之策"應運"而生。華人社區(qū)的中文報刊,連載某前來探親的農學院教授的種菜秘籍,成為了人們自給自足的種菜寶典。</p><p><br></p><p> 放下鼠標,買來鋤頭、鏟子和肥料。卷起衣袖,帶上草帽,將后院的草地開墾成菜園。買來黃瓜、南瓜、冬瓜、西瓜,生菜、芥菜、西紅柿,辣椒、豆角和茄子的種子,按照種菜寶典的步驟,從育苗、移植到施肥、灌溉逐一實施。</p><p><br></p><p> 土法上馬,將各樣的種子分別放在不同的杯子、碗里,用清水浸泡24小時,貼上品名標簽。把買來的黑土倒進廢棄的雞蛋包裝盒,水果塑料盒,墊上塑料袋的紙箱里,迎接浸泡后已經撐開種子褐色的外衣,露出白白胖胖肉肉的種子。種子入土,保持潮濕,幾天后便陸續(xù)破土發(fā)芽。渥村的五月中旬霜期過后,蔬菜幼苗們就可以浩浩蕩蕩地移居戶外,到廣闊的天地里施展拳腳了。</p> <p class="ql-block"> 情系菜地的人們,每天早晨打開廚房的落地窗,飽覽菜苗郁郁蔥蔥,瓜花,豆花引來蜂飛蝶舞。黃瓜花的形狀竟然有公母之分,用形似公花的花蕊放到母花的花心,讓愛情結出豐碩的果實。而且黃瓜從不惹病蟲害,只會健康地奉獻,結瓜不斷。櫻桃形狀的西紅柿其秧苗長成藤蔓一樣又高又長,一天不見就能長出幾根新芽。按照要求為保證主桿的營養(yǎng)正常供應和果實在下雪之前成熟率高,不得不將節(jié)外生枝的部分打掉,棄車保帥,讓主帥們成長在園丁鋪設的軌道上。南瓜藤牽著碩大的葉子和橘黃色盛開的瓜花,張揚地蔓延到草地的四面八方,貌似守護著菜園國一方領土的衛(wèi)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炒南瓜藤、瘦肉南瓜花湯、蒜蓉紅燒茄子、蠔油豆角、西紅柿黃瓜沙拉成為餐桌上的佳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幾年的夏天,一個四口之家完全可以做到三、四個月內不需要購買蔬菜便可以維持生計。雖然冰箱里沒有什么存貨,收獲蔬菜瓜豆的數(shù)量不多,品種卻是五花八門,質量保證,味道新鮮,入口的全是正宗的環(huán)保綠色無污染的產品。</p> <p class="ql-block"> 2003年秋天,下雪季節(jié)到來之前,我出門探視菜地,順手將口中吃完的蘋果核扔在了菜地邊緣的圍墻下,用腳踢了一些土覆蓋在上面。這隨意之舉,沒想到第二年五月份春暖花開冰雪融化的時候,黑色的土地里長出來一顆筆直的小樹苗,已經有兩寸高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蘋果小樹苗真是獨立又頑強,從來不用像蔬菜那樣施肥、松土,進行人為地照顧和養(yǎng)育。它在陽光的沐浴下,在雨水的澆灌下自由自在地不知不覺地茁壯成長。一尺高,一米高,與圍墻齊肩,與樓房賽跑。五月,花若云霞,芳香飄蕩。 六月,枝繁葉茂,綠意盎然。九月,碩果累累,綴滿枝頭。十月,落葉遍地黃金色,橙黃橘綠。十二月,傲雪欺霜,玉樹銀花。就連二月的冰雨時節(jié),樹枝也是晶瑩剔透,冰雕玉琢般惹人愛的摸樣。站在圍墻邊的蘋果樹扮演著菜園子里領頭羊的角色,玉樹臨風。</p> <p> 五月,花枝招展。六月,枝繁葉茂。</p> <p class="ql-block"> 九月,碩果累累。10月,落葉遍地黃金色。</p> <p> 12月,銀裝素裹。蘋果樹扮演著菜地里領頭羊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 因為蘋果樹神速成長,樹干越來越粗壯,與圍墻零距離耳鬢廝磨緊密相依。葉冠越來越龐大,于是,有半棵樹的葉子分別占領了鄰居兩家人后院的天空。春天,與鄰居共享它的花枝搖曳,花香鳥語,而秋天卻瀟瀟灑灑地把落葉飄揚到鄰居家的花壇上。結出的蘋果如山楂一般大小,味道也如山楂果一樣,酸味多過甜味。肉質雖然不如石頭一般堅硬,卻也有得一比。我嘗過一口后便只能讓它們在樹枝上自生自滅。</p> <p> 每年我給"紅杏出墻"的蘋果樹剪枝,把長往鄰居家的一根根長滿葉子的樹枝用力往回拉,越過圍墻然后剪掉。外觀上向外的部分已經剪成了九十度角,四分之三光禿禿形狀的蘋果樹。就是成了體無完膚的樣子,也絲毫阻擋不了它的長勢,身高直溜溜地超過了二樓。</p> <p> 2014年10月我花重金$250,請專家將騷擾鄰居的蘋果樹忍疼砍掉了。這是一顆在逆境中生長的蘋果樹,見證了當年裁員風暴給渥村人民帶來的沮喪、奮斗和復蘇的全過程,見證了人們既能移動鼠標又能揮舞鋤頭,自力更生解決菜籃子工程的小家庭生計問題,也經歷了春夏秋冬為菜園做出的絢麗呈現(xiàn)。</p> <p> 蘋果樹與圍墻零距離耳廝磨鬢緊密相依。</p> <p> 沒想到三年以后,在距離老樹根,即墻根一米遠的我家草地里又長出來了一顆蘋果樹。其實它完全有可能以老樹根為圓心,以一米長為半徑畫一個圓形,而圓形的所到之處都有可能長出新的蘋果樹來。它可以是長在一墻之隔的鄰居家的地盤。但是,它偏偏不往左鄰右舍兩家人的院子里長,善解人意地選擇了遠離圍墻遠離是非卻又在墻角,而且位置適中我家的地方生長,絲毫都沒有騷擾鄰居。春天白花盛開,秋天小小紅蘋果掛滿枝頭,如同葡萄一樣結果成串。看著如此鐘情于我的蘋果樹,不做點什么都對不起它一往情深、投胎換骨也不離不棄的今生情緣。</p> <p> 我搬來樓梯,爬上樹梢,將果實收獲,并好奇地將它們一袋袋放在秤上稱。今年凈收23磅小蘋果!一反常態(tài)我因烹飪的激情驅使,第一次把它們做成了蘋果醬,抹在烘烤過的面包片上,認真地品嘗:酸甜可口,味道好極了!</p> <p> 今年九月末我將五十多幅照片,記錄著蘋果樹各種季節(jié)的風姿,和它成長、收獲的過程以及我忍痛割愛花重金聘請專家砍伐時的照片,用美篇記錄在案。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交流傳閱時,收到了許多留言和感慨 :“十分動人的蘋果樹故事,一個小核一身緣。” “動人的故事,人間美好。”“好有趣!”美篇流傳至遠方,收到了朋友轉來了朋友的留言:“輕輕地吹(我的筆名)的美篇,圖文精美,故事生動……”朋友之間展開了有關蘋果和海棠果植物基因的熱烈討論。</p> <p> 是欣賞攝影圖片也罷,是感悟生命的哲理也好,此刻,我望著窗外在風雪中抖落著橙黃橘綠樹葉的蘋果樹問自己:人生的樂趣在哪里?白頭到老?終生相伴?一世一生不分離?有沒有那樣一種因執(zhí)著而再生的情緣?</p><p><br></p><p> 有道是:蘋果樹重生,只因人果緣未了。</p><p><br></p><p> (2020年11月第二稿增加一千字。)</p><p><br></p><p><br></p> <p><br></p><p>《記憶中的小蘋果》</p><p> 詩/神仙姐姐</p><p><br></p><p>記憶中的小蘋果,紅了</p><p>香氣四溢</p><p>酸酸甜甜的感覺</p><p>直抵心靈深處</p><p>一掛又一掛</p><p>也是紅的醉了</p><p>來自果樹的意境</p><p>大大小小的誘惑</p><p>婉約的清韻</p><p>詩意了秋天的季節(jié)</p><p>很美,很安寧</p><p>小雨,時不時的飄落</p><p>軟軟糯糯的</p><p>帶著果香</p><p>清涼而酥潤</p><p>我在綿長回望中</p><p>忘記了寂寞</p><p>姹紫嫣紅的歲月</p><p>如詩如畫的光陰</p><p>一顆小蘋果</p><p>一種芳華,一種收獲</p><p>品不盡的鄉(xiāng)情</p><p>忘不了的故土</p><p>無論過去多少年</p><p>那些日子依然生動鮮活</p><p><br></p> <p> 2020年11月18號星期三加州版《中國日報》</p><p><br></p> <p>謝謝欣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