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為提高我校師生的環(huán)保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全面推動學校垃圾分類工作,我校結(jié)合生態(tài)文明教育,積極做好垃圾分類教育知識的宣傳,開展了以 “垃圾分類放,環(huán)境更美好”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垃圾分類活動初見成效。</p> <p> 第一步:垃圾分類知識我來學。</p><p> 暑假里,德育部通過制作、各班轉(zhuǎn)發(fā)美篇形式,舉行“垃圾分類 我先行”主題活動宣傳發(fā)動,并動員學生和家長一起行動起來,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方法,讓孩子進行了以下實踐活動,一起來欣賞同學們的作品吧!</p><p> 1. 我的資料夾,搜集垃圾分類相關(guān)資料,也了解一下世界各國垃圾分類的做法。</p> <p> 2. 設計“垃圾分類收集小衛(wèi)士 ”卡通形象及宣傳語。</p> <p> 3. 制作垃圾分類小報,了解相關(guān)知識。</p> <p class="ql-block"> 4.設計垃圾分類標識和制作小小垃圾箱,把家里的垃圾桶貼上分類標識,帶動父母一起進行垃圾分類實踐活動。</p> <p> 5. 變廢為寶,和家長一起把可用的垃圾制作成小裝飾、小物品等,再次利用,減少垃圾的投放,讓更多的垃圾在你手里變成寶貝。</p> <p> 在這些生動活潑、充滿挑戰(zhàn)的活動中,全校師生和家長掌握了垃圾分類知識,了解生活中垃圾分類的方法,并能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動手實踐、解決垃圾分類帶來的難題。</p> <p> 開學后,利用周一升旗、班會課,再次向孩子們講解了垃圾分類的相關(guān)知識,讓孩子進一步明確垃圾分類意義。在學校門口學校的宣傳欄里也張貼著垃圾分類的宣傳圖片,對孩子和家長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p> <p> 第二步:垃圾分類投放我能行。</p><p> 我們首先在校園開展垃圾分類投放的活動。師生在學習、工作中產(chǎn)生的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按分類要求進行分類整理好,書本、紙張這些可回收垃圾,師生都投放在可回收整理箱里。學校門口的大垃圾桶的種類就更多了,有可回收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廚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孩子們?yōu)槔业搅艘粋€安穩(wěn)的家。</p> <p> 第三步:垃圾分類宣傳員我來當。</p><p> 在進行了垃圾分類我來學、垃圾分類我能行活動后,同學們化身為小小垃圾分類宣傳員,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把垃圾分類的知識告訴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們,用自己的行動向周邊的居民宣傳垃圾分類。在孩子們努力下,很多家庭的垃圾桶也煥然一新,越來越多的家庭垃圾分類的意識增強了, 形成了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班級、帶動一個學校、引領(lǐng)整個社會的良好氛圍。</p> <p> 咱們學校四年一班劉研熙的同學,很早就擔當起了垃圾分類的宣傳員,不僅自己做到垃圾分類,還帶動了身邊很多人一起學著垃圾分類。今年4月份,她在河北省“地球小衛(wèi)士”評選活動中榮獲“垃圾分類小衛(wèi)士”的稱號,希望同學們以他為榜樣,涌現(xiàn)出更多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p> <p> 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學生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讓“綠色、低碳、環(huán)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不斷提高學生自覺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意識,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