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華龍碑</p> 西水坡遺址 <p> 濮陽是中原大地的一座文化名城,從三黃五帝至今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仁人志士、層出不窮,正是這一代代英雄豪杰鑄就了濮陽的人杰地靈!為了更好地傳承文明,植根后代美好心靈。西完小三(4)班于2020年9月24日舉行了“傳承龍鄉(xiāng)文化,弘揚華夏精神”的研學旅行!三(4)班的孩子們7點40分準時來到古城墻腳下集合!</p> <p> 孩子們研學第一站,登上了位臨西水坡遺址的五代古城墻。</p> <p> 到了城墻頂端,孩子們異常興奮!我班的小導游賈沂鑫向大介紹了古長城的來歷,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p> <p> 濮陽古城墻:始建于五代后梁貞明五年(公元918年),為晉將李存審所筑,城周長24里,城垣南直北拱,狀若臥虎,也叫臥虎城。目前遺存較為完好的一段位于國保單位西水坡遺址南側,長2000米,最寬處30米,最高處達12米。它正是濮陽悠久歷史的實物見證!</p> <p> 站在古城墻上,全城美景盡收眼底!此時凡是登上城墻的人都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五代古城墻,橫亙老濮陽;西水臥龍地,名動驚滄桑。</p> <p> 我們研學的第二站,是龍碑公園。高大雄偉的龍碑高高矗立在龍碑公園中央,周圍的花草樹木異常茂盛!中華龍碑與中華第一龍出土地、濮陽古城高相輝映。</p> <p> 龍碑由碑頂、碑身、中座、基座四部分組成。碑頂呈三角形,略大于碑身,碑頂每角臥一石龍,栩栩如生。雄偉高大的龍碑展現(xiàn)了濮陽龍鄉(xiāng)的古老文明和現(xiàn)代化城市的勃勃雄姿。碑身為三棱形,由三根巨龍石柱支撐,龍柱高12米,分別由8節(jié)8噸重的花崗巖砌成。龍柱之間是三塊石碑,分別鑲嵌著三組剛勁有力的金色大字“中華龍鄉(xiāng)”、“顓頊遺都”、“澶淵盟城”,系著名書法家、太原市市長曹中厚書丹。基座為圓形,直徑21米,設8步臺階;中座也為圓形,高2米,直徑10米。主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高19.97米(象征著1997年興建),總重量380噸。周圍鑲砌8幅浮雕,分別為“中華龍源”、“顓頊乘龍”、“相土造車”、“啟鑄九鼎”、“孔子居衛(wèi)”、“鐵丘之戰(zhàn)”、“武帝治水”、“澶淵之盟”,記述了濮陽龍鄉(xiāng)的悠久歷史。</p><p><br></p><p>相關搜索</p> <p>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了解8幅浮雕的內容及歷史故事,老師對每一幅浮雕作了詳細地講解!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故事是“中華龍源”、“相土造車”、“孔子居衛(wèi)”,這些浮雕不僅記錄了發(fā)生在濮陽的重大歷史事件,而且飽涵了濮陽古老的文化底蘊!濮陽城有如此博大精深的的歷史文化,真是每一位濮陽人的驕傲!</p> <p> 研學旅行即將結束,可孩子們仍沉浸在美好的歷史故事當中,他(她)們圍著龍碑,久久不肯離去!兩個小時的研學旅行雖然短暫,但留給孩子的是永久的美好記憶!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一定會在孩子們的心中開花結果!五千多年的華夏文明,華夏精神一定會世代傳承!</p> <p>撰稿人:季志蘭</p><p> 2020、9、 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