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疫情少出門,約會小伙伴,聚會住一晚馬勒別墅。邂逅婚禮,爭取到參觀行政房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1927年由英籍猶太人馬勒(1919年來上海后靠賭馬成為富商,時任上海跑馬廳大班。)委托當時著名的華蓋建筑事務(wù)所設(shè)計建造的私人花園別墅,歷時9年,于1936年竣工。主建筑為三層斯堪的那維亞式挪威風格建筑,宛如童話世界里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馬勒一家人是英國籍猶太人,但馬勒發(fā)跡是在中國,因此,馬勒別墅的外形是北歐式,花園和樓內(nèi)的裝飾卻大多呈現(xiàn)中國元素,尤其是門口一對中國式的石獅子,充分說明了這一點。</p><p class="ql-block">別墅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風格,與傳統(tǒng)的歐式城堡建筑的尖塔不同,馬勒別墅的多座尖頂陡翹,用金屬青鋁瓦或彩色玻璃鋪頂,造型別致,高低錯落,迷離夢幻。</p><p class="ql-block">馬勒別墅的外貌,大概所有人都會毫不懷疑完全是來源于馬勒女兒蘭茜的一個神奇的安徒生童話般的夢境,關(guān)鍵是這個聰明智慧的小女孩兒在夢醒后將夢中的城堡畫了下來,并拿給父親看。馬勒做出了一個決定,完成女兒的城堡之夢。從1927年開始設(shè)計、建造,先后耗時近10年,終于在1936年竣工。</p><p class="ql-block">馬勒的父親是從事造船及海運生意起家,為家庭積蓄了足夠的資金,馬勒愛好賭馬是后來之事。因此別墅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如同一艘郵輪內(nèi)艙,兩側(cè)樓梯分別通向“前艙”、“后艙”,窗戶看起來像是船舷,兩個大房間設(shè)有仿造駕駛室的半圓形窗臺。在“艙內(nèi)”穿行,可見航海圖、輪舵及海洋生物等裝飾。</p><p class="ql-block">馬勒在承襲了父親的資產(chǎn)后,又經(jīng)過自己多年經(jīng)營,手里有了充足的資金,決定按照女兒夢中的情景建造的這幢住宅,不僅是為了再現(xiàn)女兒的夢,大概也是為了紀念家族曾經(jīng)的冒險生活。</p><p class="ql-block">1937年,日本軍隊侵入上海,從1943年1月到1945年8月,日本侵略軍在上海設(shè)立盟國僑民集中營,關(guān)押英、美國等十余國僑民六千多人。</p><p class="ql-block">上海盟國僑民集中營的日文名稱是“上海敵國人集團生活所”,英文名稱是Shanghai Civil Assembly Center(翻譯過來:上海民協(xié)中心 )??箲?zhàn)勝利后中文稱“上海盟國僑民集中營”。事實上,日軍占領(lǐng)上海租界后,加大了對上海敵國僑民的控制,馬勒一家就是在這個期間被押往集中營,別墅隨之被日軍占用。但是,他們都活了下來。</p><p class="ql-block">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馬勒別墅還曾住過國民黨的機構(gòu),也有說是“三青團”的組織。</p><p class="ql-block">馬勒一家人回到別墅住了幾年,也曾一度收回部分產(chǎn)業(yè)。但此時的洋人們陸續(xù)選擇了離開,馬勒一家人也選擇了這條路。他們帶不走的馬勒機器造船廠、馬勒別墅永遠留在了上海灘。</p><p class="ql-block">1949年上海解放后,馬勒別墅成為共青團上海市委機關(guān)辦公地。</p><p class="ql-block">如今馬勒別墅被衡山(集團)公司買下。</p> <p class="ql-block">次日,工作人員帶領(lǐng)我們參觀了別墅不對外開放的一些區(qū)域。</p> <p>小伙伴說:既然上了生活的賊船,那就像海盜一樣快樂的生活??哈哈,收入2020名言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