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漢口歷史建筑掃描

姚東旭

<p>  2020年9月12日下午四時,乘公交車來到了大智路,下車后首先來到了黎黃陂路附近的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p><p> 在勝利街靠近黎黃陂路的街面上,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定位于重點展示大革命后期中國共產黨在武漢領導中國革命光輝歷史的紀念類博物館,是很有歷史紀念意義的一個地方。由于下午四點就停止入內參觀,只能在外面拍攝。</p> <p>  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由中共中央機關舊址、唐生智公館以及怡和洋行公寓三座老建筑組成,是一座以舊址為依托、重點展示大革命后期中國共產黨在武漢領導中國革命光輝歷史的紀念類博物館。</p> <p>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中共中央在漢期間,正是大革命形勢由高潮向低潮逆轉的特殊時期。從1926年9月至1927年10月,短短一年間,在錯綜復雜的革命形勢下,中國共產黨領導者們日以繼夜、運籌帷幄,苦苦探求挽救革命的道路,在這里領導全國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召開中共五大和八七會議,決策和領導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實現(xiàn)了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zhàn)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p><p> 2013年3月,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l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位于漢口勝利街163號、165號,是一座古老的西式三層居民樓,坐西朝東,紅墻赤瓦,外墻上鑲有一塊銘刻有“中共中央機關舊址 武漢文物保護單位”的白色石牌。這里曾是中國共產黨的“心臟”,黨中央的許多重要會議和重大事情都在這里召開、決策。</p> <p>舊址簡介</p><p> 漢口勝利街163號、165號是一座古老的西式三層居民樓,坐西朝東,紅墻赤瓦,外墻上鑲有一塊銘刻有“中共中央機關舊址 武漢文物保護單位”的白色石牌。</p><p> 武漢市委黨史研究室的工作人員介紹說,1926年秋,武漢成為大革命的中心。繼國民政府遷都武漢,中共中央亦陸續(xù)將機關由上海遷來。1927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陳獨秀抵達武漢,居住于漢口原俄國租界四民街61、62號(今勝利街165、167號)。到5月下旬,原在上海的中央秘書廳、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農委、中央工委、中央婦委、中央軍委等部門遷到武漢,并以此幢洋房為中心在方圓1公里內辦公。</p><p>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這幢普通的洋房成了中國共產黨的“心臟”,黨中央的許多重要會議和重大事情都在這里召開、決策。</p><p> 1927年,汪精衛(wèi)“七·一五”政變前夕,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廷召集中共中央領導人會議改組中央,指定張國燾、張?zhí)住⒗罹S漢、李立三、周恩來組成中共中央臨時常委會,公開譴責武漢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的反動行徑,決定舉行南昌起義、湘鄂贛粵四省秋收起義和武漢總同盟罷工,籌備召開中央緊急會議(即后來的“八七”會議)。</p><p> 這次會議拒絕陳獨秀參會,并決定陳去共產國際討論中國革命問題。陳獨秀拒不服從,提出辭去總書記職務,并從這棟住了3個月的樓房里秘密撤出。迫于形勢,此后其他領導人和工作人員也迅速轉移。至此,這幢洋房作為中共中央機關歷經3個月結束。</p> <p>  然后來到黎黃陂路,這里被江岸區(qū)列為街頭博物館。</p><p> 武漢的黎黃陂路不僅僅是一條路那么簡單,短短600米的街道上,分布著16棟歐陸建筑物,有著街頭博物館的美譽。</p> <p>  自1861年開始,英、德、俄、法、日等國在漢口設立租界,持續(xù)八十余年,黎黃陂路也在1897年辟為俄國租界。</p><p> 1925年前,這里稱阿列色耶夫街,夷瑪街,因兩任民國大總統(tǒng)黎元洪是武漢黃陂人,1946年改稱黎黃陂路。</p><p> 紅色的墻體給街道增添了復古感,而這里也成為了文藝青年聚集地,小資情調的咖啡館比比皆是,實在是出片的好地方。晚上還會有許多人在街邊唱歌跳舞,愜意而舒適。</p> <p>  武漢基督教青年會,1910年在武漢開始活動,1912年初正式成立漢口基督教青年會,6月成立武昌基督教青年會。1956年,漢口、武昌兩會合并組成武漢基督教青年會。為湖北省和武漢市青年聯(lián)合會的團體會員。</p> <p>  據史料記載,1900年前后,俄國巡捕房有外籍和華籍巡捕30人,俄國十月革命后,1924年將租界交還中國,巡捕房撤銷。</p> <p>  俄國巡捕房是近年漢口俄租界保存比較完好的歷史建筑之一。巡捕房由廣大昌營造廠施工,地上兩層,內有夾層,地下一層,磚木結構,建筑面積約640平方米,近似矩形平面,”型內廊,居中設主入口,上有出挑陽臺,外墻底層勒腳部分條石砌筑,上部沒有粉刷,面向黎黃陂路的立面采用了對稱設計手法,一層窗設三角形窗楣,二層窗設弧形窗楣,后部左側臨洞庭街面建有八面坡尖頂瞭望塔,塔與房身橫豎體量對比,產生不對稱均衡的里</p><p>面構圖效果。</p> <p>  漢口俄國巡捕房舊址。俄國巡捕房始建于1902年,地處武漢市老城區(qū)中一片保護規(guī)劃范圍內,位于洞庭街54號(黎黃陂路與洞庭街交匯處)。為工部局的警察科,設治安、情報、司法等課,1900年前后外籍和華籍巡捕30人。俄國十月革命后,1924年將租界交還中國,巡捕房撤銷。</p> <p>  俄國巡捕房解放后曾作為江岸區(qū)區(qū)委黨校,現(xiàn)在是江岸區(qū)水務局的辦公樓?!翱愁^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毕拿骱擦沂康木土x詩,幾乎婦孺皆知。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就寫于漢口黎黃陂路上的俄國巡捕房舊址。</p> <p>武漢宋慶齡故居</p><p> 在臨近沿江大道的一側,三段構圖的手法將小樓內廊巧妙劃分,借以回廊的雕花鐵欄和鐵制吊燈,讓人浮想聯(lián)翩?;乩韧?,正中的圓拱形大門上方,懸掛著一塊黑色牌匾,上面寫著10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宋慶齡漢口舊居紀念館。</p> <p>  這是宋慶齡1927年在武漢的居所。1926年底,國民黨中執(zhí)委在廬山召開會議,決定國民政府遷都武漢。12月10日,宋慶齡和國民政府先遣人員到達武漢,隨即住進了這幢小樓,并在此生活、工作了8個月。</p><p> 談及宋慶齡漢口舊居,不得不說說舊居的發(fā)現(xiàn)者,雷正先和胡傳揚兩位老人。這是兩位部隊退休的老人。由于沒有詳細的地址,我們此次故居之行沒能聯(lián)系上他們,只是從他們1998年5月發(fā)表在《武漢春秋》一篇“宋慶齡漢口舊居尋訪記”中窺視出發(fā)現(xiàn)的經過:1998年2月,他們在遇見了宋慶齡基金會秘書長助理、宋慶齡故居主任何大章后,萌生了尋找宋慶齡在漢居所的想法。在多次奔波于檔案館、博物館、方志館,在與黃埔老人的訪談后,他們經過辛苦的考證和尋訪,最后確定1927年國民政府中央銀行漢口分行大樓的舊址,也就是現(xiàn)在的漢口沿江大道162號即是宋慶齡當時在漢舊居。</p><p> 宋慶齡所居住的這座小樓,始建于1896年,最先是一家專門為俄茶商交易而開設的華俄道勝銀行。俄國十月革命后,銀行關了門。大革命時期,這幢建筑被武漢國民政府財政部相中,后又為民國中央銀行武漢分行。宋慶齡當時住在二樓,這可能是她的弟弟、時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的安排。在這幢小樓里,宋慶齡接待了美國著名作家文森特?希恩、安娜?露易斯?斯特朗等,通過他們向世界介紹了中國革命斗爭的史實;她發(fā)表了“討蔣通電”和“七?一四”聲明,以維護三民主義和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她每日奔波于武漢三鎮(zhèn),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參與了收回英租界、創(chuàng)辦婦女訓練班、參加了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等活動。直至7月17日因時局動亂而被迫離開漢口。</p><p>解放后實行軍管,小樓成為了勝利文工團的駐地,其花園原有的防空洞、假山被拆毀,樓頂坡面被改造為閣樓,樓內所存物件也大多散失。目前,小樓仍屬部隊所有。</p><p> 雷正先、胡傳揚老人找到舊居后,隨即引起了文物部門的重視。武漢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由于建筑具有重要歷史價值,2002年湖北省又將其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p><p> 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小樓粉飾一新,作為企業(yè)投資的藍光藝術博物館已對外開放。博物館分珍品藝術展示和宋慶齡舊居陳列兩部分,有展廳面積900平方米。在一樓的珍品藝術館,展示有明、清及近代名人字畫真跡及陶瓷藝術品,其中不乏諶文貴、仇英、林良的真跡。二樓則為宋慶齡舊居陳列,復原了宋慶齡臥室和會客廳的狀況,陳列著當時使用過的梳妝臺、太師椅、書桌、藤床等珍貴文物。此外,還辟有展室,展出孫中山、宋慶齡圖片資料和其他實物。</p><p> “為何將珍品收藏和宋慶齡舊居這兩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展覽捆綁在一起?”我們就此向博物館張姓講解員詢問。據她介紹,博物館除前期投資百余萬元修繕故居外,年支付租金、維修、人力費用近百萬元,開支不菲。單憑門票20元的收入難以支付。而憑借館藏藝術品的交易則可盈利,以維持博物館運轉,同時還可利用故居的人文資源提升企業(yè)的知名度。她同時透露,目前博物館正準備進行重新布置,力圖更加充分地展示宋慶齡在漢居住、活動時的史跡史料。漢口沿江大道上的宋慶齡舊居,如同這里曾經居住過。</p> <p>  宋慶齡漢口舊居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p><p> 宋慶齡漢口舊居在漢口沿江大道的黎黃陂路口,有一座高三層的小樓。它有著杏黃色的外表和紀念碑似的塔樓,是座典型的俄羅斯風格建筑。在臨近沿江大道的一側,三段構圖的手法將小樓內廊巧妙劃分,借以回廊的雕花鐵欄和鐵制吊燈,讓人浮想聯(lián)翩。</p><p> 宋慶齡所居住的這座小樓,始建于1896年,最先是一家專門為俄茶商交易而開設的華俄道勝銀行。大革命時期,這幢建筑被武漢國民政府財政部相中,后又為民國中央銀行武漢分行。宋慶齡當時住在二樓,這可能是她的弟弟、時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的安排。直至7月17日因時局-而-離開漢口。</p><p> 解放后實行軍管,小樓成為了勝利文工團的駐地,其花園原有的防空洞、假山被拆毀,樓頂坡面被改造為0,樓內所存物件也大多散失。由于建筑具有重要歷史價值,2002年湖北省又將其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在,小樓粉飾一新,作為企業(yè)投資的藍光藝術博物館已對外開放。</p> <p>  漢口美國領事館舊址,武漢市江岸區(qū)車站路1號 1905年建成, 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為武漢市人材中心。</p><p> 這是座紅色的巴洛克風格的領事館大樓,主體建筑為三層混磚結構,臨江主立面由三個層高不同的建筑體呈階梯狀層疊向上。三個入口,正中最大的拱卷門為主入口,進去是內空極高的公共大廳。三層外墻,均為清水紅磚、連續(xù)半圓拱券窗門,每層間都有顯著的腰線。</p><p> 外立面呈弧形,形成內聚的動勢,起伏舒展,極具流動感。而兩街轉角的四層八角塔,宛然歐州中世紀城堡。整幢樓房從下到上,愈往上愈輕盈。樓房內部裝修豪華,走道水磨石,房間木地板,至今保存完好。</p><p> 一樓均為武漢市中心城區(qū)就業(yè)人員檔案現(xiàn)場辦理柜臺,具有古老舊時辦公氣息。</p> <p>  東方匯理銀行漢口支行舊址這幢洋建筑融合了法國18世紀洛可可建筑藝術的精華。2層磚木結構,立面采用晚期文藝復興三段式構圖,厚重的底座用條石砌筑,中部設有腰線,墻柱使外墻豎向劃分。</p> <p>建筑特色</p><p> 糅合巴洛克式裝飾手法,柱式、山花造型獨特,是歐洲傳統(tǒng)清水紅磚建筑珍品,配上精美的磚雕柱頭,雍容華貴。大樓整體為古舊華麗的磚紅色,邊沿以乳白色涂層鑲飾,精細的磚雕。</p> <p>歷史</p><p>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于1875年成立,總行在巴黎,是法國在華勢力最強的銀行,曾參與歷次對華借款。漢口分行1902年設立,主要為法國在漢工商企業(yè)提供金融服務,同時大量經營地產業(yè)務。1949年武漢解放后,停止營業(yè)。</p> <p>  立興洋行漢口分行1895年在漢口開辦,總部地點在上海。屬東南亞殖民建筑風格,設計者是德國的石格司建筑事務所。其二三層的連續(xù)券柱式拱廊極為亮眼,上覆紅瓦大坡頂。</p> <p>  立興洋行漢口分行,從事芝麻、豬鬃、牛羊皮、桐油出口,鋼材、玻璃、面粉進口等業(yè)務,還代辦過航運、房地產和保險業(yè)務。其總部位于上海,法國人立興于1870年代創(chuàng)辦。1901年在法租界河修建了辦公樓和倉庫,1921年又在立興油廠后修建了三義洋行設計的大樓。1935年停業(yè)。</p><p> 老洋行大樓為3層磚木結構,立面縱向“五段式”構圖,豎向以窗來劃分墻面。一樓為長窗,只有門廳兩邊為拱券窗,二三樓為三聯(lián)券柱式外廊,底層主入口有多立克券柱式3開間門廊。整個大樓以三順一丁的方法砌筑,外墻的磚塊紅白相間,坡頂紅瓦。1923年新大樓落成,老大樓先后轉手給中法實業(yè)銀行、發(fā)利飯店、比利時義品地產公司,2004年成為武漢市招商局駐地。</p> <p>  武漢防汛紀念碑在武漢市漢口濱江公園江堤上。為紀念1954年防汛勝利而建,故名。</p> <p>  建于1969年。面向大江,占地1160平方米。臺基高4.9米,正面與兩側設寬大臺階,四周圍以護欄。碑身高37米,碑頂立直徑1.8米五角紅星,下飾紅綢、葵花簇擁天安門圖案。碑身正面鑲嵌乳白色大理石,上有用鋁板鍍金制成的毛澤東親筆題詞:“慶祝武漢人民戰(zhàn)勝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還要準備戰(zhàn)勝今后可能發(fā)生的同樣嚴重的洪水。”題詞上部紅瓷磚上還嵌有毛澤東頭像。基座正面鐫刻毛澤東詩詞《水調歌頭?游泳》,左右側面為武漢人民抗洪搶險大型浮雕,構圖完整,造型生動,氣勢雄偉。</p> <p>  武漢市政府禮堂位于江岸區(qū)沿江大道187號</p><p>建于1954年,其外觀是中式建筑風格,三扇半圓形大拱門位于柱后,立面裝飾有雕花圖案,整體建筑莊嚴典雅,精美而大氣。</p><p> 屋頂為中國傳統(tǒng)宮殿式重檐歇山頂,鋼筋水泥的西式墻體,厚實沉穩(wěn)。</p><p> 正立面入口處門廊向外凸出,四根高大圓柱并列而立,內廳是蘇式格局,中西合璧的建筑樣式。</p><p> 此地原有平房兩棟,由意大利人鮑德開設維多利亞電影院,解放后,由市人民政府接管,1954年在原址新建市政府禮堂。</p><p> 1982年擴建兩側耳房,1999年改造為會議中心。</p><p> 它被列為武漢市第六批一級保護優(yōu)秀歷史建筑。</p> <p>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一級)</p><p> 武漢市政府禮堂,精美而大氣。</p><p>四坡水茶色歇山屋頂,三層水泥框架結構,左右對稱布局,兩邊設有曬臺。其外觀是中式建筑風格,內廳是蘇式格局。中西合璧的建筑樣式,有武漢大學的影子,也有京城許多丹樓碧閣的血脈。</p><p> 禮堂屋頂為重檐歇山頂,常見于宮殿、園林、壇廟式建筑。其大膽地反復重檐,給人高殿嵯峨之感。</p><p> 鋼筋水泥的西式墻體,厚實沉穩(wěn),又峻宇雕花,莊嚴中不失華麗。這在四柱三門入口處,表現(xiàn)尤為明顯。</p> <p>  漢口新泰大樓舊址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p><p> 漢口俄商新泰大樓</p><p> 位于武漢市漢口沿江大道。建于1924年。景明洋行設計,永茂昌營造廠施工。五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古典主義風格建筑,立面三段式構圖,中立圓柱,上建塔樓。新泰磚茶廠是武漢地區(qū)最早的近代工廠之一,是研究湖北茶葉貿易的重要實物。</p> <p>  漢口匯豐銀行大樓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p><p> 漢口匯豐銀行大樓</p><p> 位于武漢市漢口沿江大道99號。英商匯豐銀行漢口分行于1866年開業(yè),其業(yè)務為儲蓄存款、信貸、匯兌、套購申匯、買賣外匯合同、買賣貨幣及發(fā)行鈔票。1950年3月停業(yè)。舊址1913年修建,為一棟四層花崗石結構樓房,平面呈矩形。廊柱柱頭有愛奧尼式渦卷紋雕飾,檐部、墻面有裝飾浮雕。整個建筑古樸粗獷,雄偉高大,具有古希臘建筑風格。</p> <p>  漢口花旗銀行大樓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p><p> 漢口花旗銀行大樓</p><p> 位于武漢市漢口沿江大道97號。美國花旗銀行漢口分行大樓建于1921年。其業(yè)務為存款、放款、儲蓄、押匯、國際匯兌等,還在漢口發(fā)行紙幣60萬元。1950年停業(yè)。舊址為一棟五層花崗巖結構樓房。東北兩面貫通立面并列巨柱形成柱廊,柱頭采用愛奧尼渦卷紋雕飾,西南兩面直接在墻上開窗,具有古希臘建筑風格。二樓為漢口美孚洋行辦公處。</p><p> 設計者是美國建筑師亨利·墨菲。這幢大樓地面有5層,29.5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910平方米,建筑面積6153平方米。建筑風格屬于簡化的古典主義,立面三段式構圖,2~4層為中段,設貫通3層的8根圓柱,柱頭采用愛奧尼式渦卷紋,橫向貫通透空長廊,裝飾金屬欄桿,十足豪華氣派。</p> <p>  太古洋行此樓屬古典式建筑,具有歐洲中世紀古樸之風。外墻為紅磚清水墻面與大面積麻石面形成鮮明對比。三段式構圖。正立面中間主入口為凸出門斗,由兩根多立克圓柱支撐,門斗頂上設露臺,底層拱券門窗。二、四層是四角直方窗,三層又是拱券窗。二層窗間以方形壁柱作裝飾,四層窗間又是方形雙壁柱造型,增加了建筑立面嚴謹的古典三段式構圖效果。三層有凸出腰線,四層屋檐向外伸出。屋頂為紅瓦坡頂。</p><p> 太古洋行是一家老牌英資洋行。1872年設立中國航業(yè)公司,開始經營長江航線。1873年太古洋行漢口分行成立,其在漢口沿江的碼頭、倉庫、堆棧綿延10余里,在漢口營運的船舶前后計24艘,是長江航線上實力最雄厚的輪船公司。1918年在沿江大道現(xiàn)址新建辦公樓。1953年太古洋行和太古輪船公司撤出中國大陸。&nbsp;</p> <p>  日本橫濱正金銀行大樓</p><p> 江岸區(qū)沿江大道129號南京路口</p><p> 建于1921年</p><p>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當你站在沿江大道上,仰望這個開在大樓側角的巨大長方形立廊,它那種怪誕的古典式華麗不由得讓你心生感嘆——日本向西歐學習,模仿得是那么徹底,你能感受到這一種東方向西方的“匍匐”——一幢比歐洲還歐洲的新古典主義建筑。</p><p> 日本橫濱正金銀行于明治維新后成立,總部在橫濱,被稱為“日本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重要一翼”。1894年,它在漢口英租界現(xiàn)址開設分行,1921年拆除舊屋,建造4層大樓,由景明洋行的英國設計師海明斯設計,建筑面積5632平方米。主入口設在轉角處,沿兩條馬路的2個立面柱廊采用愛奧尼柱式雙柱排列。內部裝飾,有一些日本元素。</p><p> 整幢建筑最獨特的地方是,建筑師利用兩條大道交會處的轉角,以臨街東南兩立面巨柱作為主入口。2006年,它作為漢口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現(xiàn)為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使用。</p> <p>  武漢科學技術館(Wuhan Museu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沿江大道91號,于1990年3月正式對外開放,總占地面積3872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7500平方米,總展陳面積達50000平方米。</p><p> 武漢科學技術館分設“自然板塊”的宇宙、生命、水展廳,“創(chuàng)造板塊”的光、信息、交通展廳,另設了數學、兒童展廳,并聯(lián)合有關單位打造室外“艦船世界”展區(qū),展品數量達600余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