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源村位于武夷山市吳屯鄉(xiāng),距市區(qū)約38公里,這里武夷山市美麗鄉(xiāng)村、農(nóng)耕文化遺產(chǎn)地、全國古村落保護地,武夷山市梯田攝影創(chuàng)作基地,是一個美得一塌糊涂的地方。 雪后,后源村牌坊。 一頭大魚的虛影,從天空中探出來:哇,這是后源嗎?如此美麗! 春耕忙 最美的水平線 藍天白云,梯田秋色。 田園秋色 后家崗之秋 站在上村往下看 空中俯瞰后家崗 忙種過后是端午,正是插秧好時節(jié) 金秋時節(jié),清晨,從東溪水庫上來的霧氣還沒有散盡,陽光已從后源的后山探出了頭。 夕陽西斜,已插滿秧的梯田留下一抹輪廓光影。 遠處的東溪水庫云霧繚繞,中間后源小學陰影籠罩,前景農(nóng)田一抹陽光,稻谷金黃。 遠山、薄霧、梯田,藍、白、青、黃,層次分明。 鏡頭穿過竹林,定格厝垅古厝。 飯勺坵,春種千田碧玉。 雨后的厝垅自然村 站在上村自然村的高處,用長焦拍攝下村的梯田。 夕陽西下,鯉魚坵穿上了紅裝。 夕陽西沉,水田如鏡,正是攝影好時光。 農(nóng)耕文化,試問還能保存多久? 厝垅古厝 后家崗的銀杏,11月中旬就是拍攝的好時節(jié)。 這里的銀杏樹海拔有900多米,色澤金黃,特別美。<div><br></div> 大羅初春 夕陽、古道、老宅、老農(nóng),雖是無意中的抓拍,卻是一張歷史的見證。 后源農(nóng)家口味,柴火灶炒菜,灶頭上還有熏竹竹筍,熏筍燉五花肉是相當難得的佳肴。男主人老袁,今年還在家里,可為游客服務,電話18396593842. 下村的游家樂,今年已經(jīng)到武夷山市區(qū)打工了,不再接待游客。但其向往年柴火灶炒菜印象深刻,味道好極了。 農(nóng)耕文化——犁田 古老的農(nóng)耕方式——打谷子 雪后在竹林中穿行更是激情萬丈 優(yōu)美的梯田曲線 原始森林里野生的紅菇、梨菇更是充滿神秘感 林中畬自然村雪景 大羅自然村的百年白花檵木樹 炭火慢燉稻花魚是后源美食一絕 俯瞰后源 大平嶺古道 美麗的后源村,國慶前后都是自助游的好時節(jié),但山路有點難開,要注意安全。村里無法拍日出,難出好片子,但落日好拍,也容易出片。村里美食當屬稻花魚,肉嫩、味美,配上當?shù)氐挠笞?、田梗豆、八角、桂葉、紅辣、大蒜、生姜、米酒,炭火慢燉,實為一絕。稻花魚按斤賣,60左右,其他芋子、田梗豆等配菜免費的,正常一人半斤魚就夠,也不太貴。村里暫時沒有安排住宿,拍完結束回到武夷山市區(qū)自己搞定就行了。<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