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母親原名靳淑清,(參軍后改名靳清)。1928年農(nóng)歷12月20出生在山東省沂水縣一個叫上華莊的村子里,祖輩曾有人在官府做事,家境還算殷實,等到姥爺這一輩,家道中落,日子越過越苦,母親從小過著衣不遮體,食不裹腹的艱難日子。九歲那年,姥爺和姥姥因家庭瑣事吵架,姥姥想不開,上吊自盡了,外出回來的母親從門縫里看到了她最后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姥姥去世后,家里的日子更加艱難,姥爺要經(jīng)常外出打短工,兩個孩子無人照料,沒過多久,姥爺又娶了一房。失去親媽的母親,過上了更加苦難的日子。后姥姥心地歹毒,特別是在生了自己的兒子后,對這個唯一的繼女并無好感,稍不如意就拳打腳踢。寒冬臘月,因年紀小賴床不想起,繼母舀起一瓢涼水,直接潑進被窩。便急不讓進茅房,要便到豬圈喂豬,時常被豬拱的東倒西歪。一天夜里,母親肚子疼,不敢上豬圈,偷偷的便到了院子里,早上被她繼母看到,按著頭逼她吃掉,一個十歲左右瘦弱的小女孩,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璄中,痛苦不堪,又不敢告狀,怕遭受更大的折磨,只有偷偷的哭泣,淚水咽進肚里,委屈藏在心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這種沒有母愛的家庭生活,讓母親痛不欲生,沂蒙山是革命老區(qū),當(dāng)?shù)匕傩赵缭绲木褪艿礁锩铡?945年,年僅17歲的母親毅然決然的參加了八路軍,被分到了衛(wèi)生隊做護理工作。跟著部隊南征北戰(zhàn),戰(zhàn)士們打到哪,衛(wèi)生隊就要跟到哪,每一次的長途跋涉,腳底都會磨出一串串血泡。女兵最痛苦的是例假期,大腿經(jīng)常磨的血肉模糊。冬天要砸開河里的冰塊,清洗滿是膿血的繃帶,手凍的麻木,疼痛難忍。每一次戰(zhàn)后,受傷的戰(zhàn)士增多,沒有止疼藥和消炎藥,只能用鹽水換藥,那種撕心裂肺的疼痛,讓傷員難以忍受,可以想像出當(dāng)時他們是多么的痛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母親最愛看《南征北戰(zhàn)》這部電影,她說拍得非常真實,在戰(zhàn)爭年代,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如此。戰(zhàn)爭是殘酷的,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是多么的幸運?。?lt;/span></p> <p class="ql-block"> 1949年大軍南下,母親隨部隊駐扎南京軍事學(xué)院。進了大城市,第一次看見了電燈電話,高樓大廈,一切都是那么好奇,新鮮。我曾經(jīng)看見過一篇文章,農(nóng)村人第一次進城,看見電燈,晚上不會關(guān),幾個人輪流去吹。母親對我說這一點兒不奇怪,她們剛進城時也曾經(jīng)這樣無知,鬧過許多笑話。</p><p class="ql-block"> 母親很快就融入了城市生活,穿上旗袍,燙著飛機頭,還真有點大家風(fēng)范。</p> <p class="ql-block"> 年青時的父親</p><p class="ql-block"> 那時部隊的年輕女兵,都要求跟一些老首長組成家庭。組織上多次找母親談話。動員她嫁給年紀較大的部隊領(lǐng)導(dǎo),可母親主意很正,私下里和在衛(wèi)生隊當(dāng)軍醫(yī)的父親談起了戀愛。那時父親年輕帥氣,又有文化。母親后來說過,如果當(dāng)時找了老首長,早就坐上小轎車,住兩層樓了,待遇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 父親出生在山東省萊蕪縣,(現(xiàn)己改為萊蕪市,從小家境尚可,念過私塾。</p><p class="ql-block"> 1939年入伍后,因為有文化,直接被分到了衛(wèi)生隊。還受到了特殊待遇,行軍途中不用背背包。大軍南下后進入南京軍事學(xué)院門診部,1953年被選送上了長春第一軍醫(yī)大學(xué)。1959年畢業(yè)后他和學(xué)校的19名畢業(yè)生一起被分配到了西藏,那一年正是西藏叛亂形勢最嚴峻 的時候,一些反動勢力打出西藏獨立的旗號,沖擊部隊,挾持達賴喇嘛,散布謠言,鼓動藏民鬧事。父親就是在那個時期上的高原,他用自己學(xué)到的醫(yī)學(xué)知識,為廣大指戰(zhàn)員服務(wù)。在高原一呆就是二十多年,直到八十年代離休,安置在西安總后第一干休所。</p> <p class="ql-block"> 父母親和大姐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大姐是我們幾姐妹中長的最漂亮的一個。從小性格文靜,比較內(nèi)向,我們幾個經(jīng)常打架,調(diào)皮搗蛋,只有她不摻合,經(jīng)常一個人靜靜的坐在那里畫畫,無師自通的學(xué)會了畫仕女圖,紅樓夢里的黛玉,古代故事里的宮女,月亮里的嫦娥,都被她畫的一個個仙氣飄飄,栩栩如生,父親曾跟我說過,她是家里最忠厚老實的一個孩子??上б虿〔坏?0歲就去世了。</p> <p class="ql-block"> 母親雖然出身農(nóng)村,但是很愛干凈,家里總是收拾的一塵不染,非常溫馨。從小就把我們一個個打扮的很時髦,所以,長大后的我們都遺傳了母親的這個優(yōu)點,愛干凈,比較講究,追求高品質(zhì)生活。</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那個扎綢子辮子胖呼呼的就是我。</p> <p class="ql-block"> 1953年,父親上了大學(xué),畢業(yè)后又被分到了高原,母親一個人在南京,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雖說家里有保姆操持家務(wù),但操心最多,最辛苦的還是母親。人常說三個女人一臺戲,我們家是4個女孩兒。經(jīng)常打打鬧鬧,嚎哭聲不斷。那時我們?nèi)齻€大的上了部隊的子弟學(xué)校寄宿(宇花學(xué)校),兩個星期回家一次。學(xué)校環(huán)境優(yōu)美,在南京市孝陵衛(wèi)鐵匠營,過去曾是國民黨中央政治學(xué)院,教學(xué)條件很好,妹妹也上了全托幼兒園,這樣母親能稍微輕松一些。每到第1個禮拜天,母親總是騎著自行車去學(xué)校看我們,給我們帶很多好吃的。記得我們圍坐在學(xué)校的草坪中,在地上鋪著一塊布,擺上母親給我們帶去的牛奶,糖,和餅干,那是我們最開心的一天。一次母親來看我們,騎車子回去時,在孝陵衛(wèi)下大坡時摔了一跤,腿磕的鮮血直流。好長時間才好。</p><p class="ql-block"> 母親工作很忙,有時還要上夜班,經(jīng)常顧不上我們。一旦有了時間,我們總是纏著她。每天晚上鬧著要跟她睡,孩子多只好輪流排班。晚上,母親摟著我們講她小時候后媽怎么虐待她,講她和父親相識的趣聞,講戰(zhàn)爭年代后方醫(yī)院的故事,講她把我們從小帶大的艱辛,聽著她侃侃而談的話語聲,聞著她身上淡淡的體香,躺在溫暖的臂腕里漸漸進入夢鄉(xiāng),做夢都是香甜的。</p><p class="ql-block"> 南京的夏天很熱,在那個沒有制冷電器的時代,大蒲扇是唯一的解熱工具,母親夜里經(jīng)常起來給我們扇扇子降溫,用濕毛巾給我們挨個擦身,睡夢中經(jīng)常覺得很涼快,不耐煩的嘟囔著翻個身繼續(xù)睡,完全體會不到母親的艱辛和愛撫,長大后回憶起才覺得母親太不容易了,一個人在南京帶著四個孩子,我們當(dāng)時又是那么的不懂事,可想而知她的無助和無奈。</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父親臨走時全家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親在高原一年休假一次。每次回南京,他最愛帶我上街,我是家里的老三,上面兩個姐姐歲數(shù)偏大,小四又太小,現(xiàn)在回想起來,也許是那時我的歲數(shù)帶出去最合適。母親性格溫柔,對我們比較縱容,有時實在生氣,打幾下,還心疼的掉眼淚??筛赣H每年回來,不滿意母親對我們的嬌慣,嚴厲的教訓(xùn)我們是家常便飯,有時還棍棒教育,所以我們對父親沒什么太深的感情。記得妹妹曾經(jīng)和母親說:“咱把爸爸賣了吧,再換一個爸爸”,稚氣的語言讓母親忍俊不禁。</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次,一個月的假很快就休完了,父親走之前,母親都要讓我們照一張全家福,還要帶我們?nèi)ハ玛P(guān)車站送父親。那時火車要乘輪渡,一節(jié)車廂一節(jié)車廂的運過長江。一次在回來的路上,我看見母親在掉眼淚,非常好奇的問:“媽,你哭了”,母親掩飾道,“風(fēng)吹的”,堅強的母親不愿意在我們面前流眼淚,直到長大后才理解。母親那時的心情一定很難過,父親在高原,工作條件非常艱苦,夫妻長期兩地分居,沒人照顧他,我們年紀又太小,不懂得關(guān)心體貼母親,所有的生活重擔(dān)都壓在她一人身上,心中有多苦,別人難以理解,這種心情我多年以后才有體會。</p><p class="ql-block"> 60年困難時期,母親因在傳染科工作,又經(jīng)常太勞累使抵抗力減弱得了肺結(jié)核,組織上照顧,經(jīng)常給她分點營養(yǎng)品,可她從來舍不得自己吃,都留給了我們。父親當(dāng)時在格爾木,他知道內(nèi)地糧食緊缺,想辦法搞到了一只野生黃羊,千里迢迢的寄了回來,我清楚的記得,是用木箱子裝的,化出來的血水流了一地,一只整個的大黃羊,善良的母親毫不吝嗇的分了一部份送給了鄰居。在當(dāng)時真是雪中送炭?。?lt;/p><p class="ql-block"> 母親是個非常善良的人,不僅對鄰居好,也很善待老家來的親戚,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都不是很富有,但母親還是拿出錢來熱情款待。我記得有一年大舅來南京,走的時候母親不知道從哪買了個爆米花機,讓大舅回去后掙點錢改善生活?;厝r還總是大包小包,讓他們滿載而歸。</p><p class="ql-block"> 南京雖說是南方,但冬天也是很難熬的,潮濕,陰冷。領(lǐng)導(dǎo)考慮到母親身體不好,每年冬天都會給我們家發(fā)一個取暖爐和一堆煤,母親總是把爐子生在我們的房間給我們?nèi)∨?,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母親從小家境貧寒,沒有什么文化,入伍后在黨的培養(yǎng)教育下,刻苦學(xué)習(xí),努力鉆研,后成為一名兒科醫(yī)生,我真佩服母親,一個沂蒙山區(qū)出來的苦孩子,能有今天的成績,是多么的不容易?。?lt;/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母親的影響下,我后來也成為了醫(yī)務(wù)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母親和我們四姐妹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這是在原南京軍事學(xué)院的大禮堂前照的。小時候每個星期都去大禮堂看電影,大禮堂后面的小花園非常漂亮,有假山,池塘,涼亭,我們經(jīng)常去那玩耍。照片中我穿著花道道毛背心兒,笑得非常開心。母親手很巧,閑瑕時總是在為我們織毛衣,一針一線編織著她對我們無限的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母親與同事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5年10萬女兵大裁員。母親也轉(zhuǎn)業(yè)到南京白下路幼兒園。</p><p class="ql-block"> 不久,不知什么原因,母親又第2次入伍。戴上了紅領(lǐng)章,紅帽徽??珊镁安婚L,1966年文革剛開始,母親因為身體不好,被組織上要求轉(zhuǎn)業(yè)回山東原籍。記得當(dāng)時全家開了家庭會,母親征求我們的意見,她是轉(zhuǎn)業(yè)回山東,還是復(fù)員隨父親到西寧,我們那時年紀還小,復(fù)員,轉(zhuǎn)業(yè)這兩個概念都搞不清楚,但知道只要和媽媽在一起,到哪兒都無所謂。最后母親為了我們幾個的前途,也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決定復(fù)原隨軍到西寧。如果不是母親當(dāng)時的英明決定,我們以后也不可能參軍到部隊,至今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母親為了我們丟掉了工作,丟掉了二十多年的軍齡,做了隨軍家屬。這種犧牲和付出是許多母親做不到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66年父親母親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是我們離開南京前父母的合影,父親從西寧回南京搬家穿的便裝,只好借了鄰居的軍大衣和帽子,照片照的很成功,母親很喜歡,之后放大了掛在家中的墻上。</p> <p class="ql-block"> 初到青海,我們住在西寧市大堡子汽車76團,那時的西寧還非常落后,自然環(huán)境也很差,連一棵樹都很少看見,經(jīng)常是狂風(fēng)卷著風(fēng)沙,打的窗戶啪啪作響,刮的眼睛都睜不開,家里的桌上和床上到處是土,關(guān)上窗戶拉上窗簾都沒用??諝飧稍锏氖刮覀冏齑礁闪?,還會流鼻血,家里沒有廁所,這對于我們用慣了抽水馬桶,嬌生慣養(yǎng)的幾個孩子來說,簡直太不習(xí)慣了。在南京時因家中長期有保姆,什么都不會干,母親又操勞起來,手把手的教我們做家務(wù),盡快讓我們學(xué)會了各種生活技能,也為以后成家立業(yè)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p><p class="ql-block"> 母親為了改善我們的生活,養(yǎng)雞,養(yǎng)鴨,還養(yǎng)了兔子,給我們補充營養(yǎng),一次去連隊食堂壓面條,不慎壓斷了右手的三根手指,母親為了我們,受了許多罪,吃了好多苦。后隨著父親調(diào)到了新的工作崗位,生活條件也有所改善。兩年后的1968年,兩個姐姐應(yīng)征入伍,她倆離開西寧的那一天,母親沒敢去車站送,記得我送站剛進家門,母親忍不住放聲大哭,我從來沒見她這么難受過,一下子送走了兩個女兒,她非常心痛。沒過幾天母親犯病吐血就住進了醫(yī)院,回家后她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第二年專程到西安去看望了她們。</p> <p class="ql-block"> 母親與大姐二姐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那時的她倆正值豆蔻年華,青春靚麗,大姐文靜靦腆,不善言辭,二姐能歌善舞,性格活潑,都非常討人喜歡。</p> <p class="ql-block"> 大姐二姐當(dāng)兵走之前,父親專門為她們的題詞,鼓勵她倆在部隊努力上進,字體蒼勁有力,行云流水。</p> <p class="ql-block"> 1969年末我也入伍離開了西寧,只剩父母和小妹在家,我們都長大了,母親卸下了重擔(dān),笑的那么開心,她盡到了一個母親應(yīng)盡的責(zé)任。那段時間是她過得最舒心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73年我突然襲擊回去休假,想給父母一個驚喜,母親看到我,稍楞片刻,上來就是一個深深的擁抱,她高興極了。</p><p class="ql-block"> 這是母親穿上我的軍裝,照了一張照片,因為她把最美好的歲月留在了軍營。所以永遠忘不了自己曾經(jīng)的軍旅生涯。</p><p class="ql-block"> 探親臨走前,母親語重心長的教育我,讓我聽黨的話,靠攏組織,爭取早日入黨,我也表明了要求進步的決心,決不辜負父母對我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77年大姐婚后生下了女兒,母親一直辛勤的照顧著。后又幫著帶大了大姐的兒子,那一段日子,母親又忙碌起來了。</p><p class="ql-block"> 母親一天天的操勞。帶大了大外孫,又要考慮小外孫。還要惦記遠在外地的我。經(jīng)常給寄吃的,穿的,用的讓我好生感動。</p> <p class="ql-block"> 時光飛渡,我們一個個都長大了,離開了父母身邊,各自成家,開枝散葉。該是我們孝敬父母的時候了,可母親還在為我們操勞,為我們帶外孫,給我們做家具。這張照片是我回西寧探親時全家的合影。后排依次站的是我們四姐妹,大姐己復(fù)員在地方上班,我和二姐當(dāng)時還在部隊,小妹在鐵路公安任職。前排坐著四個小不點,我女兒很榮幸的被抱在姥爺懷里。(照片中還少兩個女婿。最后排左一是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母親性格溫柔,父親脾氣暴躁,可在我隨父母生活的十幾年中,幾乎沒見他們吵過架,他們是那么的融洽,和諧,令人羨慕。</p><p class="ql-block"> 母親很愛美也趕時髦,在父親近80歲的時候,他們倆還專程去拍了一套婚紗照。照片中的母親,依然那么精神矍鑠,真是活到老美到老。</p> <p class="ql-block"> 88歲的母親。</p><p class="ql-block"> 母親辛苦的帶大了兩個外孫,剛剛輕松一點,父親又查出了癌癥,前后共住了17次醫(yī)院,都是母親在照顧,那時我們都在上班,騰不出更多的時間去幫忙,母親把父親照顧的非常好,又讓他老人家延續(xù)了十幾年的生命。母親的一生太操勞了。為兒女,為老公,為孫輩,歲月的滄桑慢慢爬上了她的臉頰,但她依舊非常有氣質(zhì)。筆直的腰桿,得體的衣著,根本看不出是一個年近90歲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 母親一天天變老。但一直不愿意跟孩子們一塊兒住,總是怕給我們找麻煩,父親去世后,她一個人在空蕩蕩的屋子里生活,在我們多次的勸說下,才請了保姆照顧。</p><p class="ql-block"> 母親一生節(jié)儉,從小為了我們,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年老后,仍然在為我們考慮,為我們姊妹們留下了不算豐厚的遺產(chǎn)。親愛的媽媽,為孩子您真是操碎了心??!</p> <p class="ql-block"> 我和母親</p><p class="ql-block"> 母親年青時愛唱愛跳,她喜歡哼唱《沂蒙山小調(diào)》,喜歡吃大蔥蘸醬,喜歡吃帶餡的食品,山東人的習(xí)慣終生不改。愛笑,也很愛哭,是個性情中人,我至今耳邊時常回響起母親那爽朗的笑聲和那永遠也改不掉的山東腔。進干休所后,她經(jīng)常晨起鍛煉,積極參加老干部組織的各項活動???0歲后,他對我說她時常感到力不從心,對我們也漸漸的有了依賴,有時像個老小孩,露出可愛的一面。這張照片是母親要吻我,被搶拍下來的。</p> <p class="ql-block"> 母親很知足,有四個漂亮的外孫女和一個外孫。孩子們都很孝順。每次母親見到他們都笑得合不攏嘴。</p> <p class="ql-block"> 隨著時間的推移。母親歲數(shù)越來越大了,走路時常不穩(wěn),兩次摔斷了手腕,最嚴重的一次,把腰摔骨裂了,在床上躺了三個月,但她非常堅強,忍住疼痛,依然和我們談笑風(fēng)生,我真是佩服母親,她總是那么要強,無形中給我樹立了學(xué)習(xí)的榜樣。</p> <p class="ql-block"> 天下的母親都是愛孩子的,可不是所有的母親都是那么溫柔可親,在這點上,我的母親是佼佼者。人常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可山總是那么遙遠,可望不可及,而母親的愛隨時隨地圍繞著你。像一汪汪泉水,一縷縷陽光,沐浴著你,溫暖著你。養(yǎng)兒才知父母恩。母親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我終身難忘。我時?;貞浧鹉赣H對我們疼愛的一些小細節(jié),像一幕幕電影中的畫面在我眼前掠過。儼然是一部充滿溫情的生活片。</p><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是母親最后一次逛超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8年十月十日,母親突發(fā)疾病離開了我們,她走的那么匆忙,甚至沒有留下一句話,在那個時刻,毫無思想準備的我,驚的沒有流下一滴眼淚,可以后的歲月里,我常常因為思念母親而淚流滿面。媽媽這個詞,我再也沒有機會叫了。人常說,母親對兒女是百分百的好,而兒女的回報不及百分之五十,我時常感嘆我對母親還不夠孝順,如果時光到流,我一定會做的更好。我是一個十分戀家的人,從小去幼兒園或住校,母親送我時我總是要嚎啕大哭。入伍后,也經(jīng)常會躲在被窩里因想家而偷偷的流淚。幾十年過去了,因為母親的去世,歷史又重演了。</p><p class="ql-block"> 母親是家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高興,一個內(nèi)心充滿陽光的母親,就是我們心中的天堂。失去了母親,沒有了凝聚力,沒有了溫暖的港灣。</p><p class="ql-block"> 我伴著淚水寫完了母親平凡而普通的一生,她只是千千萬萬母親中的一員,一生中沒有光輝的業(yè)績,沒有大起大落的波折,但她在我的心目中,是位偉大的母親,我為有這樣一個母親而驕傲。</p><p class="ql-block"> 親愛的媽媽,等著我,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們會在天堂再次相聚,希望我的灰燼和你融為一體,永遠做你的三女兒,仍然依偎在你溫暖的身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