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 張崢嶸 圖 朱安之 周玲 王靜 劉開</p> <p>2020.9.4,星期五</p><p>晴,庚子年七月十八</p><p>“三嘴策岳陽”第62期,主講新聞戰(zhàn)線老前輩,岳州最后一位八怪劉衍清老師。</p><p><br></p> <p>甚喜,聽眾越來越多,受寵若驚。</p><p><br></p> <p>說到劉老師,其一生真正是白手打天下。年少父母雙雙離世,長子的他擔起撫養(yǎng)弟妹的責任。從10年環(huán)衛(wèi)工人到城管辦公室再到報社當一名記者,到獲得湖南省優(yōu)秀記者稱號,說起來十幾個字,過中艱難,過中奮斗歷程,幾十萬字難描。</p><p>正是因為自己年少的困苦,讓他對人文的關(guān)懷,對官場的腐敗,有更敏銳的社會洞察力,寫事、寫物、寫人,上千萬字,切割社會陰暗面,弘揚傳統(tǒng)文化,推介優(yōu)秀人才,以老黃牛的勤懇,譜寫了一名記者的情操。</p><p><br></p> <p>說起來,十幾年前因《視界》雜志我與劉老師合作過。最初,劉老師靠雙腳跑遍岳陽大街小巷,后高度近視不能開車的他,買了一輛破面包車,自費請了一個司機,拉到東拉到西,進城下鄉(xiāng)都是它。夏天是桑拿,我不流汗的隨著去了個榮家灣,衣服全濕了。冬天,簡直坐在八級北風吹著的山頭,冷得不行。劉老師保持著春夏秋冬不變的寡言少語,一雙膠鞋,一條褲腿卷一條褲腿直,架著啤酒瓶底樣的眼睛,上到書記辦公室,下到鄉(xiāng)野貧困戶,大到全市性活動,小到一位平民的創(chuàng)新,他的身影無處不在。只有雙腳委屈地承受他上樓梯一步三級跑法。因此,他現(xiàn)在腳上還有幾塊鋼板。</p><p>近幾年,劉衍清老師致力于岳陽文化的發(fā)掘,助力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與傳承,著書立說岳州青瓷,岳州扇,洞庭湖漁文化,岳陽黃茶,為岳陽的重大文化品牌梳理留下了豐富完善的資產(chǎn)。</p><p>立壯志寫春秋,喜與日月增光,如今近70歲的劉老師,仍是在路上,他說,會一直在路上……</p><p><br></p> <p>是的,“三嘴策岳陽”的嘉賓都是優(yōu)秀的,他們是岳陽各行各業(yè)的精英,各條戰(zhàn)線的杰出代表。我們旨在挖掘并推出事跡,他們負責呈現(xiàn)真相與美好。</p><p>歸途,燈火闌珊,岳城村已趨于沉寂,我咚咚上樓的聲音,像對生活節(jié)奏的敲擊。</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岳陽社區(qū)大學:</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湖南省終身學習品牌:三嘴策岳陽第62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