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年自小五臺下來時,內(nèi)心是萬般不舍,極度悲愴的,因為就當時的體力,我覺得不會再來了。</p><p class="ql-block"> 可錯過的東北臺,至此便成了再也放不下的牽掛,每每提起,總是難掩心中凌亂,向往之情難以自已。</p><p class="ql-block"> 所以說所以說,今年還得去!為了這一天,加強鍛煉,調(diào)整飲食,注意作息,可謂是做足了功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隊19人于 7月10日早四點四十多出發(fā),出城,進山,然后就是路窄彎急坡陡的盤山路。</p><p class="ql-block"> 山路難走,風景卻是漸行漸美,行駛一個多小時快到徒步起點時,云海出現(xiàn)了!我們在車上連連驚呼,司機們停車,大家飛奔而下,還未登臺,就已然興奮異常了!</p><p class="ql-block"> 眼前云霧彌漫,煙波浩渺,平時迭代的峰巒此時均湮沒在云海中,山頂?shù)囊粋€個風電如仙女般娉婷在云霧中……</p><p class="ql-block"> 這多少人多少次可遇不可求的景致在此后的三天一直伴隨我們左右。</p><p class="ql-block"> 千姿百態(tài)的小五臺,每種姿態(tài)都美的不可方物。</p><p class="ql-block"> </p> <p> 很快到達停車地,伙伴們整裝待發(fā)。</p> <p>逆光中,曦若熙在給呂姐拍照,多美的剪影啊!</p> <p>送我們到山下的糕領(lǐng)隊為大家拍合影</p> <p> 將近七點,開始登臺……</p><p> 山體蒼翠清新,山谷云霧繚繞,如入仙境。</p><p> 第一天負重最多,為節(jié)省體力,這次我和霞姐雇了背夫,由背夫先行將我們后兩天的水和部分食物衣服背到中臺。所以今天我倆算是輕裝,二十斤左右吧,南臺一路果然是輕松許多。</p> <p> 到達第一個休息點</p><p> 重裝攀爬,開始的這段路不太適應(yīng),比較累。但是面對美景,再累也誤不住各種擺poss,拍照那是片刻不?!?lt;/p> <p>快樂姐妹,五朵金花——</p> <p>霞姐仿佛坐于云端之上,天庭仙界也不過如此吧!</p> <p>到達石林</p> <p> 石林往前,廣闊草甸</p> <p>彌勒禪院</p> <p>南臺腳下,先吃飯休息</p> <p>飯后輕裝登頂</p> <p> 過了南臺,景色愈來愈驚美,云海依然,金蓮花開始成片成片闖入視野,滿山坡的金黃色,它們或嬌艷或含蓄或泰然或狂放,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這金蓮花海,如夢如幻,若非身臨其境,哪能體會其中的迷醉!</p><p> 此情此景,心中的激動豈是一言一語所能表達的!</p><p><br></p> <p> 首次重裝的風箏</p><p> 今年的風箏好像是開了掛,十八缸十九缸小五臺……次次不落后,連她自己都未曾料到,2020年的人生竟會如此精彩!</p> <p>大道。累成這樣仍是一臉壞笑</p> <p><br></p><p>外地驢友偶然間為我們拍下的珍貴畫面——</p> <p>四點半左右到達羊毛鞍,補水休息</p> <p>接下來是百花鞍</p><p><br></p> <p> 補水后背負更多,尤其花花,來著大姨媽,背著幾十斤的包,居然堅持走完了全程,這個在家里倍受寵愛的小女子這次硬是把自己練成了女漢子,不禁令人刮目相看!</p> <p> 天津隊友笨笨的貓,體力牛,攝影牛,文章牛!妥妥的才子??</p> <p> 青桐夜雨和墻根薺菜,兩位詩人才華與實力并存,有他們,這一路似乎也頗具詩意了。</p> <p> </p><p> 天陰了,要下雨的樣子……</p><p> 印象中是滄海最先到達百花鞍,然后是霞姐,接著大家陸陸續(xù)續(xù)趕到,此時是下午六點,按照這個速度,今天走到中臺不成問題。</p><p> 可說話間,一團烏云迅速壓來,遠處似有雷聲,冷風過處,雨點由剛才的零零星星變得越來越密。領(lǐng)隊馬上站起身,招呼大家就地扎營,以最快速度搭建帳篷。他說,大雨馬上來!可我和霞姐的大部分行囊已經(jīng)由背夫背到三岔了!沒時間猶豫,只好霞姐跟風箏共帳,我與花花共帳。一番手忙腳亂,總算是在大雨來臨前鉆進了帳篷。</p><p> 幾乎不容喘息,狂風暴雨便以傾城之勢席卷了整個世界!電閃雷鳴,震耳欲聾,天如暗夜,混沌一片,帳篷東倒西歪,似要被狂風拍扁!我坐在風向這邊,冰雹透過帳篷砸的胳膊生疼。在肆虐的風雨中,我們顯得如此渺小而無助!花花很緊張,不斷的問我:“姐,咋弄呀!咱們會不會被刮到溝里去?!”我強作鎮(zhèn)定:“不會的,放心,咱們帳篷經(jīng)得起考驗”</p><p> 旁邊不斷的傳來霞姐和風箏的驚叫聲!她倆嚇的不輕。雨水灌進了她們帳篷,衣服、背包、睡袋盡數(shù)濕透,狂風中倆個人抱作一團坐在水坑里,動也不敢動!</p><p> 可人家領(lǐng)隊似乎覺著這樣的天氣才夠勁吧,吼著嗓子問我們:“霞姐,刺激不?”:“東曦姐,刺激不?”</p><p> 唉媽呀!這刺激的太大發(fā)了!</p><p><br></p> <p> 終于等到雨勢減弱,聽得有好幾頂外地驢友的帳篷被風摧毀,他們索性于露天地里推杯換盞,把酒當歌。我們隊除了風箏,領(lǐng)隊、大平、滄海他們的帳篷也進水嚴重。</p><p> 風雨雖住,卻仍不能安睡,牛兒們繞著帳篷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甚是攪擾。有幾個隊員嚇的生怕它們把帳篷拱翻,不停的催趕。</p><p> 這一夜少能入眠,天慢慢亮了……</p><p> 多云多霧,沒有絢爛日出,但小五的晨光依然美好的讓人莫名感動——</p> <p> 晾曬帳篷,簡單用餐,收拾行囊,準備出發(fā)</p> <p>八點四十左右大家陸續(xù)向中臺進發(fā)</p> <p><br></p><p>山脊風光妙不可言!</p> <p> 直頂中臺的時候還是比較累的,我們采用領(lǐng)隊教過的方法,三十步歇十秒,慢慢爬升,九點四十左右到達中臺。</p> <p> 這兩位是滄州三俠之穿山甲和居士,黑衣穿山甲,灰衣清閑居士,都是大神級人物,走過許多經(jīng)典線路,這次能夠同行,許是緣分使然,正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嘛!??</p> <p> 滄州三俠之隨風,聽穿山甲說他綽號“草上飛”,可見腳下功夫自是不俗。</p> <p> 隊友懂你,頭一次同行,完全跟不上人家節(jié)奏,走太快了,不是一個級別,所以這三天很少碰面??</p> <p><br></p><p><br></p><p>拍照拍照!激動的情緒必須釋放一下!</p> <p>滄海這張頗有幾分嬌柔哈??</p> <p> 11點到達三岔,跟背夫取上我們的東西。從現(xiàn)在開始,我和霞姐是真正的重裝了!</p><p> 這是背夫,辛苦了師傅!??</p> <p>遇到跑山的牛人們,合個影吧</p> <p> 時至中午,簡單吃了些東西,考慮到時間緊湊,我們兵分兩路,所有女隊員和幾位男隊員均放棄西臺,直接跟領(lǐng)隊上東臺。七位強驢由大道帶領(lǐng)輕裝快速奔向西臺。</p> <p> 這次上山,霞姐狀態(tài)不是最好,但她體力毅力驚人,背著重裝依然走在最前面,而我則明顯吃力不少,漸漸跟不上她,落在了中間。</p> <p>午后一點多,行進中的我們</p> <p> 此時八位強驢已登頂西臺,為他們驕傲!??</p> <p> 這像不像雄鷹展翅?</p> <p> 東臺路上,時而是寬闊山脊,時而是逼仄小路,無限風光盡收眼底</p> <p>我們的花花妹子</p> <p> 從西臺下來的隊友們已經(jīng)向我們這邊趕來</p> <p> 小馮和曦若熙,兩人都是跑團隊員,實力雄厚??!愛好攝影的曦若熙更是為大家呈現(xiàn)了頗多精美照片和視頻。</p> <p> 我們這一路,霞姐、墻根薺菜、領(lǐng)隊、風箏先行到達東臺山腳下,我跟大平隨后。</p><p> 口口聲聲說自己挑戰(zhàn)不了,直到出發(fā)前才進群的大平成了這次連穿的最大亮點。這位鏡頭前風流倜儻的帥哥走在重裝路上居然沒有半點退縮,無論如何疲累,總是默默堅持,休息時還不忘耍帥扮酷,各種逗樂。同行的這段路,他的這份堅定無形中鼓舞著我,我倆走走歇歇,六點多終于到達東臺腳下。</p> <p> 坐在山巔上的領(lǐng)隊。</p><p> 他負重六十多斤,一路上規(guī)劃線路,關(guān)注天氣,保證隊員安全,提醒大家避免踩踏花草、亂扔垃圾……事無巨細,最是操勞。</p><p> 縱使辛苦如此,卻從未動搖過連穿的信念,他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對小五臺的熱愛。</p><p><br></p><p> 此時眺望遠方的他又在想什么呢?</p> <p> 隨后趕上來的呂姐。</p><p> 呂姐身量不高,耐力極好,對小五臺的愛也是近乎狂熱,曾先后十五次單日登臺,這次為了體驗重裝連穿,毅然報名。一路上有她相伴,倍感溫暖。</p> <p> 接著是花花和青桐夜雨。</p><p><br></p><p> 從西臺下來的滄海也趕上來了!這速度,讓幾位女士大呼佩服!毫無懸念的收獲了我們一眾粉絲!</p> <p> 艱難爬上來的草帽。</p><p> 這孩子每次出活動總是戲份最多的那一個。而這次,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太難了”!</p><p> 出發(fā)前一天晚上與朋友喝酒至后半夜,昨天上山酒勁兒還沒過,路上的艱辛可想而知,兩腿發(fā)軟,頭冒虛汗,走走停停,不堪重負。最終還是摔了一跤,跌到半山坡,好在無大礙。沒成想今天東臺路上又摔了一跤,這次卻是摔傷了腿,每走一步都意味著難忍的痛!花花看他倍受煎熬的樣子,想分散他注意力,不知說了什么趣話,他居然回了個如此燦爛的笑!好樣的,草帽!??</p> <p> 開始沖頂。</p><p> 這段路對于重裝的我來說真的是考驗。精疲力竭的時候,心里不斷問自己,到底是為了啥,要遭這份罪?!</p><p> 胡思亂想間聽得登頂?shù)娘L箏在上邊大聲為我們加油鼓勁,那風中傳送的鼓勵宛如一針強心劑,私心雜念立時消散!心心念念的東臺就在眼前,何況老天爺又如此成全,晴空萬里,微風徐徐,自己還有啥可瞎嘀咕的!</p><p> 穩(wěn)住心神,慢慢攀爬……</p><p> </p> <p> 終于上來了!</p><p> 站在山頂,反倒沒了想象中的狂喜。腦子又出現(xiàn)短暫空白,有些斷片兒。</p><p> 暮色蒼茫中,靜靜看著眼前山脊起伏云海流動,一時竟說不出是何種感觸……</p><p> 東臺,咱們總歸是相見了!</p> <p> 七點多,眼看夜幕降臨,領(lǐng)隊招呼大家趕快扎營。因為兩邊營地已被外地驢友占用,我們只好分散開來,各自找地,我和霞姐、呂姐、花花把帳篷搭在了東臺西面北京驢友的營地旁。</p><p><br></p><p> 夜色闌珊,煮水煮面,盡快休息</p><p> 這一天很累,卻依然難以入眠,迷迷糊糊中忽聽的呂姐在驚叫!她說有動物在她帳篷外喘氣!一時氣氛相當緊張,我三個不敢出去,只有叮囑呂姐千萬別拉開帳篷,這時那邊北京一小伙兒聽到喊聲出來在呂姐帳篷外仔細檢查了一圈,確定安全后安撫她:“沒事了,什么也沒有,安心睡吧”</p><p> 事后大道幫我們分析,肯定是某種小型動物循著呂姐帳篷外食物的味道趕來了,幸虧有北京驢友仗義相助。旅行中我們常常被這種不期而遇的關(guān)懷感動著。</p><p> 四個人就此事熱議了一番,午夜已過,還得抓緊時間再睡會兒……</p><p> </p><p> 清晨五點多起來,天色又是多云多霧,看來今年與小五日出算是完美錯過了。 </p><p> 吃過飯,四個人開始收帳,不待收拾停當,雨便來了</p><p><br></p><p> 北京驢友們冒雨上路</p><p> </p> <p> 我們打包好行囊坐在那里等著雨停,卻是越等雨越大!都是單衣單褲,再這么坐下去會失溫的,于是大家隔空朝領(lǐng)隊大道他們喊話,大道當即指示我們過去找他。就這樣,四個人趕過去一齊躲進了大道的帳篷。</p> <p> 五人蜷縮在一個帳篷里,腰酸腿麻,困頓難捱,那滋味無限酸爽??!</p><p> 與前天不同,今天的雨下得格外從容,淅淅瀝瀝,不急不躁,緊一陣兒緩一陣兒,持續(xù)幾個小時都不帶停的。</p><p> 帳篷里的我們卻是又急又躁,好不焦灼!雨不停,北臺不敢走啊。</p> <p> 為了緩解我們的焦慮情緒,大道一直陪我們聊著天,聊疫情聊時政,聊他的工作趣事和戶外奇遇……他談吐幽默,自帶喜感,我們聽的也是津津有味。</p><p> 其實這次上山于他而言并不輕松,負重五十多斤,還鬧著肚子,昨天連穿三臺本就挺累,今天因為我們還不能好好休息,真是難為他了!</p><p> 有這樣一位妙語連珠又行事沉穩(wěn)的收隊做后盾,我們心里踏實多了。</p><p> 謝字很輕,但還是要說聲:謝謝了,大道!</p><p><br></p><p> </p> <p> 下午一點多,雨小了不少,領(lǐng)隊決定放棄北臺,選擇從最安全路線下撤,大道通過手臺與那邊滄州驢友商議,大家不謀而合,穿山甲博學(xué)多識口才了得,在手臺里從宏觀到微觀、從國內(nèi)外形勢到小五臺氣象,分析的絲絲入扣,讓我們覺得于情于理放棄北臺安全下撤才是最符合庚子年運的正確選擇!</p><p><br></p><p> 山,就在這里,如果有緣,總會再見。</p><p> </p><p><br></p><p> 領(lǐng)隊讓大家先吃東西,然后收賬出發(fā)。</p><p> 我們的背包都在雨地里扔著,啥也取不出來,于是大道傾其所有,他最后的騾子肉方便面小零食被我們瓜分殆盡。</p><p> 一切收拾停當,雨居然神奇的停了。</p><p> 在等待出發(fā)的短暫幾分鐘里,再好好看看這壯闊景致。</p><p> 煙霧迷蒙中,小五臺若處子般靜美,靜美的令人心碎。雨霧山川、綠草鮮花,就此作別。這一別,不知道還會不會再見,對于我這弱驢中的弱驢來說,上一趟小五臺有多不易只有自己清楚。 </p><p> 好在努力了,便無悔。</p> <p> 兩點四十,出發(fā)前的集結(jié)——</p> <p> 出于安全考慮,大道安排幾位男隊員分別跟隨并適當照顧幾位女隊員,我由穿山甲照應(yīng)。</p> <p> 這果然是小五臺最好走的一條路,再加上后有大神護佑,前有呂姐不時提醒,中途還有大平相助,我再無膽怯,一路緊跟隊伍近乎是飛奔而下,草地、松林、灌木叢自身邊唰唰掠過,跑的那叫一個暢快!</p> <p> 不到三個半小時,整隊全部安全著陸。</p><p> 這時候雨又淅淅瀝瀝密集起來,停雨的那幾個小時似乎是老天特意留給我們下山用的。你說神奇不神奇!</p> <p><br></p><p><br></p><p>分別前與滄州驢友合影留念</p> <p> </p><p> 雨還在下,身后的小五臺漸漸隱沒在夜色中………</p><p> 三天連穿就此結(jié)束,留下的是無盡的回味與思念。</p><p><br></p><p><br></p><p><br></p><p> 從山上下來,俗事纏身,與小五臺的對話一拖再拖,倍感愧疚。之所以時隔兩月還要啰啰嗦嗦記這豆腐賬,只是為了給自己留個完整念想。小五臺,這片故鄉(xiāng)熱土,是多少戶外人終其一生的摯愛!希望多少年后,老眼昏花步履蹣跚,再憶起這段經(jīng)歷,依然有暖意在心、愛意流淌。</p><p> 這世間極致美景何止千萬,但真正打動我們的或許并不是那個終點,而是不畏辛苦不懼風雨勇于追尋美好的那段旅程。</p><p><br></p><p> 故此,無需猶豫,只管背起行囊走在路上,便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