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初秋的天氣,依然烈日炎炎,驕陽似火,我們一行老同學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從東西南北方奔赴鹿城,相聚到了鹿城最豪華、最有名的“相格里拉大酒店”,參加老同學存住給閨女舉行的結婚慶典。</p><p>整天,我都在忙忙碌碌的做著準備,要走一天、一夜的時間,該帶什么用品、該穿什么衣服?因為要去見好多的老鄉(xiāng),必須要穿的莊重些,該把寶貝孫子讓誰替我?guī)В康纫磺袦蕚渚途w了,老班長王根成的電話也就到了:“引弟,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你就在家等著,我們?nèi)ソ幽恪?,“好的,老同學,謝了??!”</p><p>不一會兒,老同學賈三帶著妻子從準格爾旗來到這里,王愣也驅車從東勝趕來,武三夫婦也從伊金霍洛旗,風塵仆仆的趕到了包頭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同行的還有趙國峰、王根成、劉增祥、小兄弟喬樹清和號稱牛百萬的牛益龍等。大伙在酒店的地下停車場和存柱碰了面,握手、擁抱、詼諧的打趣、幽默的笑罵,那個親熱勁兒真的沒法提了。</p> <p>我和存柱即是一年級念到八年級的親同學、好朋友;又是一個村村從小玩到大的好伙伴、好姐弟。用武三那幽默風趣的話說“這兩個是穿衩衩褲時就在一起玩的玩伴”。更有一層親戚關系,不知道我媽和他媽是什么姐妹,反正我們倆總是稱兄道弟的喊著“倆姨、倆姨”的,也備感親切,每次看到他就仿佛看到親人一般。</p><p>他工作并且定居到了天津,遠隔千山萬水,雖然事業(yè)和家庭風生水起、紅紅火火,可對故土、親朋、好友的思念越來越濃,與日俱增。因此給閨女辦婚禮他選擇回包頭舉行,順便見見父老、親朋和同學。</p><p>又帶著女兒、女婿和妻子回到了闊別幾十載的柳林村。由衷的感謝黨的好政策讓家鄉(xiāng)人過上了好光景,更感慨達拉特市容市貌的展新巨變和柳林村村容村貌的換了新顏。</p><p>這真是“身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啊</p> <p>同學們終于聚在了一起,小兄弟樹清拿起酒瓶開心的給大家斟滿酒。大伙兒舉杯換盞、談笑風生,談學校的生活、談求職的經(jīng)歷、談結婚生子、談養(yǎng)兒育女的艱辛。四十年不同的經(jīng)歷和不同的職位,都沒有改變我們那份相同的同學情誼。</p><p>語文狀元趙國峰舉杯助興,詠起了詩詞、背起了古詩文,憶起了他和存柱下了晚自習,光著膀子在宿舍里燒山藥做飯吃,被老師逮個正著的趣事,談起我們師生一起,在校園里掏掉沙蒿、苦豆子,栽起一排排小樹苗的辛勤勞作。更談起了我們兩年純真而又難忘的同窗情誼,存柱也舉杯和我們同祝,并笑著打趣到“我和引弟哇是五十八年的深情厚誼了”。歡聲雷動、笑語不斷,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日月如歌……。</p> <p>詼諧的賈三和幽默的武三遇在一起,更是串話連篇、笑語不斷,你有詼諧的來言、我有幽默的去語,你風趣的揭我兒時的傷疤、我優(yōu)雅的慫你現(xiàn)在的過失,大伙笑的肚子疼,流著眼淚合不攏口,還不住的打趣說,多少年沒有這樣開懷大笑了。趙國峰也幽默風趣道“這兩個三毛驢,離不開見不得,一遇在一起,就相互撂撅子、彈蹄子”。</p><p>望著眼前的這一切,我不由得想起兒時那難忘的歲月……。</p><p>你瞧,球場上的你追我趕、校園里的歡聲雀躍、寢室里的歌聲嘹亮、笑語串串,以及那挑燈夜戰(zhàn),幾人共用一支蠟燭用功學習的動人場面……。</p><p>還有那一張張稚氣可愛的笑臉,那一雙雙稚嫩溫暖的小手,相互扶持著走過那一段又一段,難忘而又艱苦的奮斗歲月……。</p> <p>老班長王根成,往往都是聚會的主持人,每次那精彩的開場白和結束語都由他來完成,老同學們永遠都以他為中心,不管誰家娶媳婦、還是嫁姑娘都是他幫著去請人,不少的同學辦事宴還請他當“代東”,就像人們所說的“有他點點紅,沒他弄不成”,他那罵人都不帶臟字的玩笑話,往往引的大伙捧腹大笑。老實厚道的三哥劉增祥,總是一言不發(fā)的坐在那里,聽大家胡諞亂侃,看大家酒場上的歡歌笑語,總像個大哥一樣,給你挾點菜、給他挾塊肉,不管誰遇到什么難為事,他總是熱情的去關心和幫助。坐在一旁的王楞和牛益龍也不時的給大伙倒茶和斟酒,這個熱烈而親切的場面真的無法形容,令人難忘。</p> <p>怪不得有句老話說“一輩子同學三輩子親”,同學情誼,就是這割不斷的情、解不開的緣。正如這首小詩所說:</p><p>有一把傘,撐了許久,雨停了也不肯收;有一束花,聞了許久,枯萎了也不肯丟;有一種人,希望做朋友到永久,即使青絲變白發(fā)也一直在心底保留。這就是即純真、難忘、而又魂牽夢繞的同學情。</p><p>“香格里拉”的幸福歡聚,畫上了圓圓滿滿的句號,老同學們眼含熱淚,相互擁抱和握手告別,難舍難分的祝福今日的別離,戀戀不舍的期盼明天的再相聚……。</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