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原創(chuàng) 張新科</p> <p>我的家鄉(xiāng)在秦嶺主峰太白山下,這里山清水秀,氣候溫和,出產(chǎn)的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太白酒”以太白山水為漿,清亮醇香,韻味悠長。據(jù)記載,它始于商周,盛于唐宋,成名于太白山,聞名于唐李白。傳說李白從西蜀到長安,飲了太白酒后寫下了千古絕唱《蜀道難》,被賀知章譽為“謫仙太白”,此后李白就有了李太白的雅號。在我的記憶中,當?shù)乩习傩兆類酆鹊氖?塊錢一瓶的“普太”,玻璃瓶裝,便宜實惠,逢年過節(jié)或者紅白事情都喝“普太”酒。20世紀90年代還有一句很有名的廣告語:“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我雖然生長在這個福地,但從小到滴酒不沾。</p><p>第一次喝酒而且第一次醉酒,是在參加工作六、七年之后,三十多歲。1993年1月,與同事一起赴吉林師范學院(現(xiàn)在的北華大學)參加全國《史記》學術研討會。當時正值寒冬季節(jié),冰天雪地。會議結束前,主辦方宴請參會人員,一位B姓朋友到每一桌勸酒,我堅持不喝。他開玩笑說,你們研究司馬遷,司馬遷連宮刑都不怕,你還怕喝酒?經(jīng)不住他的再三勸說,只好喝,兩三杯酒下肚,當時還沒有多少反應,但餐后坐車去看霧凇,車子搖晃,下車后又涼風一吹,酒飯都吐出來了。事后知道勸酒者是《演講與口才》雜志主編??梢韵胍?,東北人能喝酒,加上他能說會道,底氣十足,一般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此后我就一直保持不喝酒的習慣。</p><p><br></p><p>情況變化是在十年之后的2003年。那年3月,經(jīng)Z兄引薦,我到四川大學做博士后。到川大后,Z兄幾乎每天拉著我喝酒,雖然酒的檔次不高,但很盡興。尤其是江津老白干,60度,酒精度很高,喝起來反而覺得很爽。在成都時還有許多朋友,經(jīng)常聚在一起喝酒,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朋友們拿塑料桶買散裝酒,很實惠。自那以后,慢慢開始喝酒,因而我常常稱Z兄為師父。后來,西安的十多個朋友搞了一個酒友會,輪流坐莊,經(jīng)常活動。畢竟自己酒齡較短,歷練較少,也醉過好幾次,甚至有一次醉后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家的?!耙簧笮δ軒谆兀肪葡喾觏氉淼??!保ㄡ瘏ⅰ稕鲋蒺^中與諸判官夜集》)有時覺得只有醉過酒的人,才能對人生有更深的體悟。</p><p>小酒杯里乾坤大。聚會喝酒有基本程序,如同寫文章,包含著“總-分-總”的邏輯結構。開始,組織者彬彬有禮,端起酒杯,集體敬三杯,一杯酒要說出一個理由,不能重復。之后,再從身邊客人開始,順時針轉(zhuǎn)一圈,向每個人敬一杯。這個圈要轉(zhuǎn)圓,表示圓滿。其中有兩點特別講究,一是從誰開始就到誰結束,這才是圓,起點就是終點,無縫焊接;二是敬酒者也包括在這個圈里,轉(zhuǎn)到自己也要喝一杯,轉(zhuǎn)圈的“我”給被轉(zhuǎn)的“我”敬酒,如同哲學術語的主我、客我。組織者敬酒結束,下來每位客人以同樣的方式轉(zhuǎn)圈。這是集體項目,戲稱“大一統(tǒng)”階段,也就是“總”。這樣一圈過來,每個人都喝了不少,酒量好的剛剛進入狀態(tài),酒量小的已經(jīng)有些招架不住了。接著進入“分”,所謂“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大家離開座位,你來我往,互相敬酒,這是最能顯示口才和酒量的時候。比如說,咱倆第一次見面,我敬你;咱倆是老鄉(xiāng),我敬你;咱倆是同齡,我敬你;上次你給我?guī)兔Γ揖茨?;你高升了,我敬你;你獲獎了,我敬你;你老婆生孩子了,我敬你;你孩子大學畢業(yè)了,我敬你……反正總有理由讓你喝酒。當你不愿意喝時,敬酒的人站在你旁邊順口溜上來了:“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給大哥(領導、老弟、嫂子、弟妹等等,根據(jù)身份換稱呼)敬杯酒,大哥不喝我不走。”尤其是女士給你敬酒時,順口溜稍微變個樣:“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給大哥敬杯酒,大哥不喝是嫌我長得丑?!痹挾颊f到這個份了,你能不喝嗎?當女士不愿意喝酒時,男士又有勸詞:“女士一般不喝酒,喝酒女士不一般。女士不和一般的人喝酒,女士不喝一般的酒?!蹦悴缓鹊脑捑褪强床黄鹱约?,也看不起我。如此這般,總要勸對方喝酒。也有拿歌抵酒的,自己實在不能喝了,就主動請求唱歌,算是過關。當然也唱戲,說書,說笑話段子,可以說是才藝表演了。這個階段個別人還有私房話,或者還有事請朋友幫忙,有充分的私人空間。最后,組織者看時間差不多了,就進入第三階段“總”,結束分裂狀態(tài),回歸“大一統(tǒng)”,各就各位。主人端起酒杯總結,謙虛地說,今天大家沒喝好,不盡興,咱們下次再聚,感謝大家的賞光。大家一飲而盡,各自散去。這個過程不由人想起《詩經(jīng)·賓之初筵》寫飲酒過程,開始“賓之初筵,左右秩秩”,“其未醉止,威儀抑抑”;有些醉意后,“舍其坐遷”“載號載呶”,“是曰既醉,不知其秩”。詩還特別強調(diào)“飲酒孔嘉,維其令儀”,看出周代人飲酒就非常講究“令儀”,也就是好的程序和禮儀。</p><p>喝酒程序不可少,但一杯酒怎么喝下去也有講究,這就是喝酒的步驟。這幾年我們歸納為九步曲,這個理論也是逐步發(fā)展完善的,從五步、八步,到九步,不能再多了。這里就說九步吧。敬酒者從座位站起來,端起酒杯,向左右致意,這就是喝酒的前奏曲,即前三步:“站正身,酒端平,左右行?!边@三步是和河南朋友喝酒時學來的,表示敬意。下來是最核心的五步:“望星空,鳥鳴聲,轉(zhuǎn)宮燈(探照燈),掛金鐘,哈一通”?!巴强铡保褪穷^微微抬起;“鳥鳴聲”,是酒入喉時發(fā)出“滋滋”的聲音,帶有品酒的意味,而且產(chǎn)生美感效應,讓旁邊的人感受到酒香味;“轉(zhuǎn)宮燈”,酒喝下之后,酒杯在手上放平,面向大家轉(zhuǎn)一圈,就像探照燈一樣照一圈,表明喝完了,請大家見證;“掛金鐘”,是把手上的酒杯杯口朝下,倒掛金鐘,證明徹底喝完了,一滴不剩,如果滴一滴酒,甘愿罰三杯;“哈一通”,就是喝下酒之后,口里自然而然發(fā)出哈氣聲,贊嘆喝的是好酒,而且酒好喝,特別爽。“哈”一聲,也是證明自己把酒喝下去了,沒有作假(因為有些人把酒含在口里不下咽,隨后背過身偷偷吐出)。五步一定要連貫,一氣呵成,猶如行云流水。這五步,使酒桌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有時候為了學“鳥鳴聲”要多喝好幾杯酒,有時候驗證“掛金鐘”,不剩一滴酒,也要多喝好幾杯。有的朋友為了學這五步,我示范,他用本子記,用手機錄音、錄像,反復練習。在新疆喝酒時,有朋友為了學習五步曲,竟然喝到桌子下面去了,有“酒后人倒狂”(劉禹錫《曲江春望》)的感覺。這五步加上前奏曲的三步,就是八步曲了。后來,又加一步“鞠一躬”,算是尾聲,這一步因人而異,尤其是晚輩給長輩敬酒,這一步也很重要。這就是九步曲。以八步曲、九步曲的形式喝一杯酒,就是圖個高興,再加上喝酒“總-分-總”的程序,仿佛有了儀式感。2012年10月參加學術會議在云南苗王寨飲酒,南京大學X教授聽了五步曲后,即興作《苗王寨夜飲新科教授傳酒法五步感賦一絕》:“仰望星空夜未央,因聲鳥囀氣求長。巡游覆蓋神情爽,嘆息人生美杜康?!卑押染频牟襟E和感受都融入其中了。</p><p>人生不可無酒?!白么艘槐?,與君狂且歌?!保ǘ拍痢冻刂菟兔线t先輩》)孤獨、憂愁、痛苦、興奮的時候,一個人或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痛痛快快喝一次酒,絕對是人生的一次享受。北京的F教授說,喝酒就要喝“透”。我常常想,喝好、喝夠、喝多、喝醉,都不是“透”的境界,“透”的境界應該既有生理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或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在長期喝酒的實踐中才能體悟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