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瘦西湖地處揚州城西郊,原名“保障河”,是隋唐時期由蜀同諸山之水,匯合安徽大別山東來之水流入運河的一段水道。乾隆年間的詩人汪沆曾將揚州保障河與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較,寫了一首詠贊保障河的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薄笆菸骱钡拿志瓦@樣被沿用至今。</p> <p> 橋畔垂楊橋上亭,</p><p> 波光瀲滟傍船明。</p><p> 一湖春水平如鏡,</p><p> 燕瘦何妨倍有情。</p><p> ——胡繩《揚州瘦西湖》</p> <p> 揚州廿四景之一的“西園曲水”中有一石坊,名曰“翔鳧”,其艙門題聯(lián)“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點出了瘦西湖景色的精妙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