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長白山橫跨東北三省東西,延綿1300公里,被中國少數(shù)民族的滿族和朝鮮族視為龍脈和圣山,崇拜得五體投地。每年七八九月是長白山旅游旺季,因疫情緣故,今年每天訪客量只有3000人左右,僅為平時游客人數(shù)的10%左右,旺季一房難求的萬達五星酒店系列僅開業(yè)的就一家,且入住率遠遠不足??梢?,疫情對旅游業(yè)的負面沖擊力是多么強悍和持久,何時恢復(fù)正常,實在無法予以判斷。</p><p> 長白山之所以被稱為長白山,有三種說法,一說長白山大部分時間被積雪覆蓋,遠遠望去山體呈現(xiàn)一片白色。二說長白山全年有260天左右處于霧蒙之中,放眼望去山體依然呈現(xiàn)一片白色。三說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曾經(jīng)噴發(fā)的煙灰呈現(xiàn)蛋黃和灰白,一眼望去山體還是呈現(xiàn)一片白色。</p><p> 長白山景區(qū)分為北坡,西坡和南坡,南坡僅正式開放了二年因隔壁鄰居的搗蛋就關(guān)閉了,目前只有北坡和西坡正式運營。</p><p> 天池是長白山的最著名景觀,但很多游客常常乘興而來掃興而歸,因為大部分時間的天池云霧繚繞,羞澀得遲遲不愿露出它的真面目,故長白山又被戲稱為“長白來”。</p><p> 從長白山的山腳至長白山的山頂,是中國最為鮮明,最為完整的植被垂直景觀帶,即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因溫度濕度和光照的不同生長不同的植物:處于500-1100米海拔高度的以成片白樺樹為主;處于1100-1800米海拔高度的以茂密的針葉松為主;處于1800-2100米海拔高度的以奇形怪狀的岳樺樹為主;2100米以上海拔高度基本不再生長樹木植物。</p><p> 長白山的岳樺樹景觀帶特別奇特,屬白樺樹類的一種。岳樺樹樹林稀疏,大片樹林在強勁的大風狂吹下,像一生操勞過度的老人,樹主干竟然傾斜了45度乃至更多,與白樺樹個個挺拔秀麗形成了鮮明對比。盡管岳樺樹長得奇丑無比,歪七扭八,但生命力極為頑強,有些稍稍粗壯的樹木已經(jīng)生長了300年,且正在不斷向更高海拔高度蔓延。感嘆岳樺樹的情景和經(jīng)歷,與人類的成長歷程是多么相似:人只有經(jīng)歷了逆境,才懂得生活的艱難,才明白生命的重要,才知道生存的不易。凡經(jīng)歷過逆境的人,大多身心豁達大度,生活精彩紛呈。雖白樺樹挺拔秀麗,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且不成材。</p><p><br></p> <p>經(jīng)過多年風吹的岳樺樹林</p> <p> 從北坡直接抵達山頂天池,驅(qū)車約三十分鐘。山腳與山頂?shù)臍夂蛴兄烊乐畡e,山腳風和日麗,山頂大風狂作,溫度驀然急降,臨時不得不租借棉大衣抵御人幾乎站不住腳的大風狂吹。幸運的是,天池欣然掀開了她的面紗,池面微微起波,在亂云飛渡下色彩變化快速多端,未被云彩遮蔽的池面則呈現(xiàn)一塊塊藍色圖案。記得曾經(jīng)有一首歌詞為“云在飛,風在吹”,親眼目睹天空云朵的飛逝,才真正理解了“云在飛”的震撼場景。因風力太大,觀賞天池全景的A路線被迫關(guān)閉,甚為遺憾。</p> <p>北坡天池景觀</p> <p>北坡天池景觀</p> <p>北坡天池景觀</p> <p>北坡天池景觀</p> <p> 從西坡抵達山頂天池,則需要步行1236級臺階,花費約45分鐘。盡管走得有些氣喘吁吁,但沿途兩旁盛開的色彩鮮艷的朵朵小野花令人養(yǎng)目,大大抵消了勞累的感覺。行至半途,望見山頂云霧飄起,朦朧一片,不免一陣失落,哪知跨上山頂不久,云霧竟然像一層薄紗漸漸消去,一個清晰嫵媚的天池全景圖緩緩展現(xiàn)出來,此時陽光也穿透了云層,露出其久違的笑臉。實在是三生有幸??!直到我們離開時,天池的面容始終未被薄紗蒙住,大膽地被人瞻仰。</p><p> 運氣往往就是如此,離開北坡后,因風力太大而被關(guān)閉。離開西坡后,山腳下起了淅瀝小雨,一般而言,山頂正下著瓢盆大雨。</p> <p>西坡天池全景圖</p> <p>西坡天池景觀</p> <p>西坡天池景觀</p> <p> 長白山素有“水在云之上,云在山巔上,時而化為霧,時而羽為仙”之美稱,同時又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俗稱。據(jù)說長白山天池景觀有五種描述:</p><p> 第一種:晴空萬里,天空沒有一絲云彩,池水在藍天的映忖下碧藍通透;</p><p> 第二種:云在飛,風在吹,池水色彩斑斕,變化無窮;</p><p> 第三種:云霧繚繞,厚厚籠罩著池面,一米以外一片白茫茫,池水不知何方;</p><p> 第四種:云霧像一面巨大的帷幕,時而拉開,時而關(guān)閉,池水瞬間轉(zhuǎn)逝。</p><p> 第五種:天空晴朗,但云霧盤旋在半山腰,完全遮蓋了池面,池水一片茫然。</p><p> 幸運的是,我竟然看到了兩種景觀。</p><p> 長白山天池南北長4.4公里,東西長3.37公里,是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的正源頭。四周群山環(huán)繞,山山相連,16座山峰挺拔秀麗。</p><p> 公元1908年,也就是清朝光緒三十四年間,清末秀才奉天候補知縣劉建封奉旨勘查長白山。歷經(jīng)四個月的踏查后,標注了16峰的位置,并分別命名為:白云峰、芝盤峰、天文峰、華蓋峰;天豁峰、龍門峰、紫霞峰、鐵壁峰;觀日峰、玉柱峰、冠冕峰、梯云峰;臥虎峰、孤隼峰、錦屏峰、白頭峰。</p><p> 在天豁峰和龍門峰之間形成了一個天然豁口,也是天池唯一一個出水口。根據(jù)經(jīng)驗,豁口就是一塊晴雨表,如果豁口清晰可見,那么天池也一定清晰可見。如果豁口霧蒙籠籠,那么天池也一定霧蒙籠籠。</p><p> 雖然天池每天源源不斷外流,但蓄水量卻始終恒定在20.04億立方米,表明其水源主要來自暗河加大氣降水及雪融化之水。</p><p> 歷史上,長白山和天池都歸屬于中國。但新中國成立后,出于睦鄰友好主動后退30公里,使之長白山成為界山,天池成為界湖。如果此事屬實,那么當時新中國領(lǐng)導(dǎo)人起碼缺乏現(xiàn)代主權(quán)國家的基本理念,因為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輕易放棄一寸陸地領(lǐng)域和一寸水面領(lǐng)域,國家與國家的正常關(guān)系不是建立在恩賜贈予上,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上。一個人高高在上隨意作出決定劃撥將屬于國家擁有的主權(quán)土地領(lǐng)域,乃是封建王朝的陳舊愚昧行為,也是對全民的一種背棄。</p> <p> 長白山山腳下有一綠淵潭,位于岳樺林景觀帶內(nèi),因岳樺陰翳,潭水碧綠而得名。綠淵潭瀑布飛流直下,落差達26米,瀑水落在巨石上飛濺,而后流入深潭。每逢霧起,潭上水霧迷漫,與高山岳樺,曠世巨石渾然一體??上У氖?,抵達前一天滂沱大雨,將碧綠之水變?yōu)槟酀{之水,真有點煞風景。</p> <p>綠淵潭</p> <p>綠淵潭</p> <p>綠淵潭</p> <p>綠淵潭</p> <p> 長白山另一個值得一游的就是長白山大瀑布。大瀑布源于天池,在龍門峰和天豁峰之間的唯一豁口飛流直下,水花四濺,霧氣朦朧,落差達到68米。天池水落為瀑布之前,形成一條中國內(nèi)陸唯一的最短河流,全長1250米,稱之為乘槎河。遠遠望去,天河懸于山間,好似一條乖巧伶俐的小白龍靜靜躺著,意境深遠。</p> <p>遠處的乘槎河</p> <p>大瀑布</p> <p>大瀑布</p> <p> 徒步走向大瀑布,途徑溫泉聚龍陣,遠遠就能聞到一股淡淡的硫磺味。溫泉聚龍陣共有45個泉眼,方圓1000多平方米,平均在70攝氏度以上,最高可達到82攝氏度。瀑布水流經(jīng)此地,滲透地表進入溫泉眼后,又反哺涌出成為溫泉,日涌熱水總量6500噸。長期含有豐富的硫磺色溫泉染黃一大片溫泉陣,夾合著青青綠草和咖啡色的巖石,就像一幅隨意點綴的天然油畫。</p> <p>聚龍溫泉陣</p> <p>聚龍溫泉陣</p> <p>聚龍溫泉陣</p> <p> 溫泉池里煮雞蛋是美食家們不可遺漏的美食之一。雞蛋在溫泉池里煮20分鐘,撈起后插入一吸管,此時的雞蛋黃熟白不熟,輕輕一吸,蛋白滑入口中,有一種粘粘乎乎的感覺。記得游覽日本箱根火山溫泉時,有介紹說:吃一個溫泉煮熟的雞蛋,相當于可延年益壽一年。是真是假?恐怕需要一生去回答。</p> <p> 瀑布流水不息發(fā)出的隆隆聲,流進溪澗發(fā)出的嘩嘩聲,據(jù)說已成為治理憂郁癥的工具。確實,當你一人靜靜坐在溪澗旁,傾聽流水之聲,頓時有一種氣勢磅礴的交響樂響起的感覺,猛然忘卻了煩惱,孤獨和冷漠,心潮澎湃,意猶未盡。</p> <p>瀑布流下后進入溪澗</p> <p>瀑布流下后進入溪澗</p> <p> 地下森林,亦稱谷底森林,緣于地殼運動導(dǎo)致原地標森林部分塌陷形成地下森林。</p><p> 走進地下森林,白樺樹和松樹茂密生長,但同時也有大量樹木因蟲害肆虐死亡而橫七倒八,這種現(xiàn)象的專業(yè)術(shù)語叫“倒木”。由于林地苔蘚,草本植物對幼苗的競爭以及雨季水濕對幼苗的脅迫,故“倒木”成為森林中的主要苗床。盡管“倒木”僅占林地面積的7%,但其上生長的幼苗株數(shù)卻占林地幼苗總數(shù)的82%。如果人為移動“倒木”,將打破原本可持續(xù)的物質(zhì)循環(huán)和能量傳遞過程。也正因為有這種“倒木”現(xiàn)象,無意中給森林增添了一道栩栩如生的動物造型風景線。</p> <p>座山雕</p> <p>老鷹</p> <p>馬鹿</p> <p>盆景</p> <p>倒木</p> <p> 從長白山西坡到長白山大峽谷需要開車約半小時,行走于峽谷的棧道上,清晰可見峽谷的雄偉壯觀,氣勢磅礴。長期的風化使峽谷兩旁出現(xiàn)了眾多的怪石嶙峋,一簇一簇地集聚一方,頃刻間變成了充滿想象力的憨態(tài)可掬的動物形象。</p> <p>怪石嶙峋</p> <p>怪石嶙峋</p> <p>憨態(tài)袋鼠</p> <p>一對海豹</p> <p>天狗仰望</p> <p>獅面人身</p> <p>駱駝待發(fā)</p> <p>烏龜爬行</p> <p>天狗望月</p> <p>老人眼睛</p> <p> 長白山大峽谷旁有一處絕妙的自然景觀-合歡樹,它是由山槐,小葉楊,魚鱗松和冷杉等不同種類的樹木,交織生長在一棵被風吹到的松樹根須上,樹葉相擁,根莖相連,就像一個和睦溫暖的大家庭,別有一番情趣。</p> <p>合歡樹</p> <p>夫妻樹</p> <p>紅松王</p> <p>可愛的小松鼠</p> <p>林中小屋</p> <p> 因季節(jié)錯位和安全問題,著名的高山花海和梯子河景觀未能如愿,我琢磨,這或許是天池美女希望我再次光臨的一種有意無意的暗示?</p> <p> 距離長白山約30公里有一小鎮(zhèn)叫二道白河,2014年曾經(jīng)被評為全球最美20小鎮(zhèn)之一,排位第14。小小的二道白河鎮(zhèn),居然有32處景觀,最著名的當屬秋沙鴨公園和美人松公園。據(jù)說中華秋沙鴨稀有品種依然保存,遺憾的的是未能親眼目睹,而美人松卻只有在二道白河才能生長。</p> <p>悠閑的野鴨</p> <p>悠閑的野鴨</p> <p>快樂的野鴨</p> <p>美人松</p> <p>美人松</p> <p>美人松</p> <p>河邊小船</p> <p> 沿著中朝邊界鴨綠江行駛約3小時,來到了著名風景區(qū)-十五道溝。早年山山相連,但山山之間有溝,有溪水。為便于分辨記憶,一般按數(shù)字從頭道溝開始往下排列,目前共有二十三道溝,其中十五道溝風景最美。</p><p> 十五道類似于一個公園,一踏進公園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天然的林蔭大道,寬闊的路,茂密的樹,樹樹相連構(gòu)成了自然的樹頂。公園以泉水為主,兩旁山體設(shè)有棧道,景點掩映于棧道的兩旁。泉水叮咚,溪水嘩啦,微風吹拂,樹林颯颯,一種愜意的感覺油然而生。</p> <p>林中溪澗</p> <p>奔騰歡快的溪水</p> <p>小橋流水</p> <p>天書展冊</p> <p>天書庫</p> <p>懸石洞</p> <p>人臉和狗臉</p> <p>猴頭石</p> <p>山門</p> <p>大地之根</p> <p>白龍瀑</p> <p>九疊瀑</p> <p>琴弦泉</p> <p>圣水泉</p> <p>千手觀音</p> <p> 從電白縣到臨江市約200多公里邊境線風光秀麗,隨著山泉溪水的匯入,鴨綠江變得越來越寬,水量變得越來越大。隔江相望,老鄰居依然如故:陳舊破落的屋舍,蝸牛般的汽車在山路上緩緩而行,百米的一崗一哨,長長的鐵絲網(wǎng)延綿不斷,人稀地貧,一幅高壓威嚴的景象?;厥孜曳?,寬敞嶄新的房屋,平整的公路上私家車比比皆是,撤除了森嚴的鐵絲網(wǎng),人歡地肥,一幅平和繁榮的景象。我默默地思考:同樣的威權(quán)體制下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呢?答案是四個字:改革開放。但近期即將推出的內(nèi)循環(huán)戰(zhàn)略和內(nèi)卷化現(xiàn)象,本質(zhì)上就是改革開放前的自力更生自供自給的翻版,大力提倡厲行節(jié)約的口號恐怕就是內(nèi)循環(huán)的序曲,一旦真正拉開帷幕,內(nèi)循環(huán)的交響樂將倏然奏響。內(nèi)循環(huán)不是一個簡單的代名詞,而是經(jīng)濟營運模式的徹底改變。想到此時,內(nèi)心不免一陣惆悵和傷感......。但與愉悅的旅程相比,這些惆悵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我們還是繼續(xù)揀起愉快的心情去開啟新的旅程吧。</p> <p>遠山,青松和苞米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