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生活在太原市新建路旱西門冶金宿舍時期,也就是在六七十年代,正是孩童和青少年的階段。單元里的孩子們多,經(jīng)常聚在一起玩耍,對于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渴望,對于世界有了認知和探索。或許每次的玩耍不一定都有小驚喜,但生活也變的開心和快樂起來。</span></p><p> </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冬天,天氣很冷,樓里的小伙伴會利用單元門凸起的邊,一個個像是排隊一樣,然后順著墻使勁擠,嘴里還會念念有詞,“擠呀擠呀擠香油,擠出來巴巴換糖球兒”,扛不住擠的孩子被擠出隊,再跑到后面繼續(xù)擠,一直這樣的循環(huán),一會兒玩的身上就熱乎乎,小臉也紅撲撲的,頓覺暖和多了。想想原本那時還要布票,衣服怎能扛得起這樣的磨,嘿嘿誰管呢?</span></p><p> </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吃過水果糖的糖紙舍不得仍,會在地面上挖個小坑然后把糖紙放進去,再找塊玻璃壓在上面,用少許土覆蓋,很有神秘感哦。你看她的,她看你的,像看小電影一樣。</span></p><p> </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遇上路面挖溝,黃色的泥土,卻是玩耍的極好材料。幾個孩子會選擇膠性大的泥巴,把泥巴像制作包子殼一樣捏好,然后高舉過頭,嘴里陣陣有詞“響不響,漏不漏,不響不漏打b斗”用力一摔,這時或許呈現(xiàn)的是一團泥,或許是中間瞬間的開花。在這樣的比試下,伙伴們無論臉上手上身上糊了多少泥巴,沒關(guān)系,今兒個玩的真高興!</span></p><p> </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吃過的西瓜皮和核桃皮,即刻成了一個很好的道具。西瓜皮做成了瓜皮帽,男孩子帶在頭上,涼爽、美滋滋的。吃核桃時,我們砸時略微小心,砸成兩半即可,去仁之后,用像是鐵筷子一樣的或是鐵絲,在爐子里加熱至紅,速度快點扎在核桃皮的中間和兩邊,再系上帶子,這樣一副奇特的眼鏡就戴上了,這時可以扮演電影里的角色,口中再學(xué)著說兩句臺詞,引逗著大家哈哈大笑,美美滴!</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跳皮筋,那時的皮筋來源,好一點的是汽車內(nèi)胎和醫(yī)院用的那種輸液管(彈性好),但大多是自行車內(nèi)胎。父親有一套修理自行車的工具,每到他自己補胎的時候,我都很留心,從心里盼著換一個內(nèi)胎,這樣我們好制作成皮筋跳,殊不知那時生活艱苦,一條內(nèi)胎會補了又補 ………待到使用在何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現(xiàn)在的新建北路靠東面,也就是萬達公館區(qū)域,原來種植著很多灌木,柳樹、松樹,綠樹成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次,一群孩子們結(jié)伴玩,看到遠處有一男一女騎車迎面而來,咦?怎么將車子放倒,雙雙鉆入樹叢中……。幾個人看在眼里,有點納悶,立即得出結(jié)論,一定是“特務(wù)”,然后有的要去告老師,有的說再看看,還想抓個現(xiàn)行,當小英雄。一直遠遠觀察,作著各種猜測:“是接頭”?“有電臺…”?有的孩子慢慢靠近,看著看著耐不住性子了,直接就喊起來,“抓特務(wù)””抓特務(wù)”,那兩個人急忙鉆出來,騎上車子就跑(人家不愿和小孩子一般見識哦),我們一群孩子邊追邊喊……。一對戀人硬是讓這幫孩子們給攪的跑了,現(xiàn)在想起來,真是對不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與旱西門冶金宿舍一路之隔的動物園(現(xiàn)是龍?zhí)豆珗@)也是當時孩子們結(jié)伴玩兒的常去之處。黑龍?zhí)端娌粚?,水不流動,水邊挖下去有很多黑乎乎的淤泥,大人有的來釣魚,小孩子們則在河邊抓小魚小蝦 。很多男生在這里學(xué)會了游泳,當然都不敢讓父母知道,否則不是訓(xùn)斥,就是挨頓打嘍。(有危險的)</span></p><p> </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寒冷的冬日,這里便是天然溜冰場。有句話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時冰層凍的很厚,可見之寒冷,但確是冬季最好玩的場所。大孩小孩都愿到冰面滑冰,小孩子穩(wěn)穩(wěn)的坐上自制的冰車,大人拉著前行。再大點的孩子會柱著 自制的冰錐 (手柄是木頭的,接觸冰面的是鋼筋棍),用力扎到冰面,即刻能溜走,省力溜著還遠,玩的很是開心!還要相互比賽,樂此不?!,F(xiàn)在全球變暖,在我們這里(太原)也不會有堅硬的冰層,孩子們就是想隨心所欲去玩溜冰,怕是有點難了(當然也可以去人工制的滑冰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片湖水是當年冬天時的滑冰場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張圖片遠處停放小船的位置,正是我們當年坐在那里觀看人們滑冰的地方)</span></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特別愿意看比我大的哥哥姐姐們在冰上滑冰,他們因喜愛滑冰集結(jié)在一起?;谢踊逗团艿?,那時小看不懂名堂,但就愿看跑刀滑冰,看著他們帶著專屬滑冰的帽子,雙手背在背后,有時不緊不慢在場地滑,感覺輕松自如,有時又是快如閃電 。到了拐彎處,兩腳交叉身體隨著轉(zhuǎn)彎傾斜兩個胳膊擺動,這時候是最好看的瞬間,姿勢和整個人的狀態(tài)很是迷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和伙伴有時坐在邊上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我的同學(xué)拿上她哥的冰鞋,我們也試穿了一下,談何容易?!系好鞋帶,直不起腰,一站起一個屁股蹲,好不容易站起身,哆哆嗦嗦,走不了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天黑之前,他們要用從冰窟窿打來的水,澆在冰面上,使得冰面平整,為了第二天滑的更加順暢。</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家里孩子們多又貪玩,到了晚上玩的不回家,大人會用最簡單的辦法去找,那就是站在樓梯上喊,而且都是小名。以至于到現(xiàn)在我們都是六七十歲的人了,見面都是很親切的呼叫小名。一次老爸要去喊孩子回家(他的聲音還不算高,劉大爺?shù)穆曇艉芎榱僚叮?,站在樓梯上突然不知是誰沒回來,又回家點了下卯,他自己都樂的叫不出聲來哈哈哈。</span></p><p> </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男孩子經(jīng)常玩的灰頭土臉,難免讓家長訓(xùn)斥一頓,可是在玩的時候卻是開心的不得了,很像放飛的燕子輕松自由自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現(xiàn)在的孩子,獨自在家,有買不完的玩具,足不出戶,便能享受到玩具帶來特有的樂趣,唯一缺乏的是親近大自然。而那時的孩子們大部分是在戶外,見日見風(fēng)又見雨的,又是跑又是曬。飲食少肉沒有蝦,但不戴眼鏡,不超重,身體仍然杠杠的。</span></p><p> </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跳皮筋,跳大繩,扔沙包,打嘎,踢盒子,碰拐拐,抓石子,丟手絹,滾鐵環(huán),會用葦葉制作成小帆船?? 。自己穿的鞋子、泛黃的蔥葉、釘子都能成為道具和玩的材料………。雖說生活艱苦,但玩的卻不亦樂乎。好多的玩具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孩子們則個個是制作玩具的高手,在經(jīng)濟不發(fā)達,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可以不花一分錢,制造出玩的天地和工具,他們的動手能力超級了得,現(xiàn)在的小孩子是決沒有的體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們會分享成功分享快樂,為未來人生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span></p><p> ………</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童年,童趣,童言無忌,童年的記憶!身處在那個年代,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饋贈孩子們天然的“運動場和游樂園”,為童年的我們帶來了探索的欲望,強健了身心,讓生命從開始便享受自然成長的力量!</span></p> <p> 圖1由長江提供</p><p> 圖片拍攝于2020年7月10日 </p><p> 2020年8月1日修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