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r></p><p><br></p><p>(之一)</p><p><br></p><p><br></p><p><br></p><p>我是眼看著報社和我一起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露西,當年怎樣找到她七天前才剛去世的老公。那時的她掙扎于即將失去居美身份的泥淖,中國人來到美國要想留下,殊非易事,各尋路徑是必須的。</p><p>露西是北京人,我們彼此的父母家住得很靠近,都在西城泛木樨地一帶。原則上看,露西遠談不上是美女,儀態(tài)也與艷麗無涉,但她舉止良善,這么多年下來能和如我這般動輒不耐的人融洽始終,其為人淳厚,可見一斑。</p><p>無論如何,當我了解幾無儀容資本的她竟想寄望婚姻拿下綠卡,還是為她捏了把汗。</p><p>她是在各種中西婚介網(wǎng)站上找到的后來這位丈夫,確切地說,最終是在一個叫做“Match.com"上得到的線索。這家網(wǎng)站總部位于德州達拉斯,在婚戀界名氣極大,以12種語言為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提供服務。除達拉斯外,他們在洛杉磯、舊金山、東京、里約熱內盧和北京都有辦事處。</p><p>這些天我開始好奇這網(wǎng)站有否存續(xù),結果竟然還在,上去之后試了它的步驟和要求,感覺登錄簡易。</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match.com在業(yè)界赫赫有名。)</span></p> <p>這么說吧,要想注冊成會員,網(wǎng)站索取的信息不算多,只需填報自己的歲數(shù)、要求對方的年齡跨度(我的選擇是五十到七十歲)及種族(我的選擇是亞裔或白人),并需告知五個興趣點和三個聊天話題,顯然是在為日后網(wǎng)際溝通埋設伏筆。</p><p>我在最后一步,也就是上傳自己照片關頭終于住手,這短短一通登錄已將所有節(jié)點排查清晰,離開網(wǎng)站偶一留意,依稀瞄見頁面底下已有一小排候選人像出現(xiàn),其中一位竟還是橫著照的。</p><p>自此之后,我的注冊郵箱中開始日日涌入match.com為我篩選的諸般人物,入眼幾組群像之后我有些悵然,在看起來如此生疏迥異的文化和身姿中翻找,猴年馬月才能撞見恰如其分的真愛?</p><p>這么思忖,露西幸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網(wǎng)站為我推送的“達標者”。)</span></p> <p><br></p><p><br></p><p><br></p><p>(之二)</p><p><br></p><p><br></p><p><br></p><p>生于1956年的露西最后找到的丈夫還真是個純美國人,我第一眼看到他時兩人似乎已經(jīng)結婚,對方面龐雖掛滿刀砍斧鑿般皺紋,整體卻頗為體面。</p><p>其人大名很長,叫做“Russell Edward Hunter”,當時當刻正從事電工職業(yè),露西遂稱他為“我家電工”。</p><p>從后來多年耳聞中,知道露西在丈夫全家人眼里長得“特漂亮”,也許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面對露西坦白自己是因想留在美國才急于結婚的交底,他們一家未曾激烈反對。</p><p>整體體面的電工此前竟然已有三任前妻,從照片上看,她們從儀態(tài)到裝扮一概風姿綽約,跟露西可說是分屬兩個物種。</p><p>電工的人生走到露西這里時已經(jīng)57歲,從那時直到他去世時的72歲,整整15年。</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露西家的電工和他的孫子。)</span></p> <p>電工動念跟露西結婚時本身卻還沒有離婚,當時他的一家之婦已很久不見人影,電工從母親那里借款300美金按要求登報昭告,這才把婚離了。</p><p>電工的父系有一點南美血統(tǒng),母親卻是英國白人,曾經(jīng)在麥道公司做清潔工。做父親的后來也搞“出走”,那一年,電工最小的弟弟才滿三歲。</p><p>“出走”這事最為驚悚,我永遠感覺有著對責任、承擔和道義的多面重創(chuàng)。缺失父愛的電工后來成為全校聞名的混球,這導致他中學畢業(yè)離校時,家中二弟開始進入中學,據(jù)說校長一看新生中有和他相同的姓氏之后不禁哀嚎:“另一個Hunter要來?”</p><p>這次在他們家庭最后的追思聚會中,我見到了這位“另一個Hunter”,在波音公司工作。當時我才停車,正看見這位開藍色皮卡的人物站我車前,一看見他我忽然笑了,這人必定和電工有著絕對相同的DNA,沒錯。</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電工一家五個孩子,他是男孩中的老大,在右上位置。男孩中的老二位于照片中左下,后來在波音工作,也是那個讓校長聞風喪膽的“另一個Hunter”。)</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波音老二,和電工太像。)</span></p> <p>電工18歲時當兵去過越南打仗,具體地說,他于1966年入伍陸軍,當兵四年多,其中最后的一年零十個月去了越南打仗,那是從1969年1月1日到1970年10月。</p><p>從越南回國之后,他即退役。</p><p>他的這一身世忽然和我也去過越戰(zhàn)前線的父親有了隔空交集。我曾提到過,“我爸是到過越南的,六十年代某個他堅持不說的時段,在換穿越南軍裝之后他越過了中越邊境。他后來告訴我,當時必須謹慎,因為他們被告知,美國衛(wèi)星其實都能拍清楚中越邊境'所有人的胡子'?!?lt;/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越戰(zhàn)時期的年輕電工。)</span></p> <p><br></p><p><br></p><p><br></p><p>(之三)</p><p><br></p><p><br></p><p><br></p><p>露西告訴我,她感覺下來,親歷過戰(zhàn)爭的人確實會有精神問題,電工毫不例外,對越南時期的殘酷一概失憶。為此,他曾花費每次問診兩百多塊請心理醫(yī)生催眠以喚醒記憶,這筆錢對他們而言相當沉重,卻還是一無所獲。</p><p>這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創(chuàng)傷后壓力癥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了,簡稱“PTSD”。對此癥,維基百科的解釋是:“是指人在經(jīng)歷過情感、戰(zhàn)爭、交通事故等創(chuàng)傷事件后產(chǎn)生的精神疾病,主要癥狀包括做惡夢、性格大變、情感麻木(情感上的禁欲或疏離)、失眠、逃避會引發(fā)創(chuàng)傷回憶的事物、易怒、過度警覺、失憶和易受驚嚇?!?lt;/p><p>我詫異地注意到,“失憶”這事被排在所有癥狀中幾乎最后。</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圖左為在越南的電工。)</span></p> <p>很多年來,電工利用各種渠道尋找去過越南的戰(zhàn)友幫他回憶自己的戰(zhàn)場經(jīng)歷,在他去世剛滿一個星期的此刻,我看到了他與戰(zhàn)友之間的多封郵件,不知他當年閱讀這些跟自己大名相連的戰(zhàn)地人事,會不會已跳脫局外,以旁觀者的角度回看國際歷史?</p><p>但電工還是懼怕美國國慶日的煙花聲音,說是“太像槍聲”。他的所有越南回憶,只記得被炮轟過,只記得參加過在叫做“??ngHà山”地方的一場大戰(zhàn)。</p><p>“H?ngHà”,越戰(zhàn)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和陸軍的基地,1966年4月下旬由第4海軍陸戰(zhàn)隊首次使用。7月中旬,海軍陸戰(zhàn)隊將其用作直升機基地和后勤區(qū)。越戰(zhàn)年代,許多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都在該基地輪轉,數(shù)個火炮部隊也曾駐扎于此。</p><p>早聽說美國老兵的退伍待遇極好,這風聞我在電工身上卻驗證不到,據(jù)知他退休后的收入每月七拼八湊也只有兩、三千美金,僅停留在都市貧民等級,和所謂“為國送命”的優(yōu)渥回報無從比擬。</p><p>但涵蓋下來,老兵得到的醫(yī)療不錯,可以使用美國老人紅藍卡,也可免費去退伍軍人醫(yī)院看病,在系統(tǒng)中還能申請到生活補貼。</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剛做完膽囊手術的電工。)</span></p> <p><br></p><p><br></p><p><br></p><p>(之四)</p><p><br></p><p><br></p><p><br></p><p>從部隊回來,電工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的工廠里開機床造衛(wèi)星零件,在那里他的兩個手指被一舉切斷,后轉行在一家電力公司做電工。</p><p>“電工”之稱,根源由此。</p><p>當然他的生活困頓也受其不善理財連累,他和露西結婚之后,兩人的共有戶頭上有時僅剩20塊錢,還會被他全部用來買一束鮮花捧到報社獻給露西。</p><p>每次他來,我在倉庫辦公室的二樓監(jiān)視屏幕上清晰可見,他會在一樓沖著鏡頭揚手喊一聲“嗨老板”,大步晃去美工室。</p><p>那些年,露西至少是滿足的,我知道電工并非她心中最愛,但一個年屆半百的初老女人,有著如此歸宿,也算周正健康,更何況她還有著需“身份落實”的沉沉重任。</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電工自己給自己制作的紋身。)</span></p> <p>我和電工之間進行過的真正意義上面對面聊天,應該只有一次,是在報社。記得那次他低下頭去指著自己左下臂毫無章法的一處怪亂刺青說,“如果我有錢了,一定先把它去掉”。</p><p>那是一團不鳥不獸的玩藝,是他年輕時某天心血來潮自己刺上去的。這次對話之后很多年,我都在回味他當時對自己左臂痛下狠手的立意堅強。</p><p>我固執(zhí)覺得那會是在一個平庸下午,陽光盡職地鋪進窗子,聲名在外的“混球”電工咬了咬牙,決絕地操起刺青長針。</p><p>電工在專業(yè)方面手藝不算太好,為我們報社倉庫換過一眾日光燈管,也為我家試著修過洗衣機,前者似乎成了,后者無疾而終。</p><p>他所在的電力公司后來關閉,不得已他只好去開起了卡車,卻終因腰椎頑疾而放棄,慢慢熬到了能拿社會福利的年齡,他遂開始自己真正的美國老年生活。</p><p>這一次電工離世,依照法律露西鐵定可以拿到他的退休金直到她去世(或者再度結婚),唯退伍軍人津貼的續(xù)領還需申請,能拿多少要框套規(guī)定。</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出現(xiàn)在退伍軍人雜志上的電工。)</span></p> <p><br></p><p><br></p><p><br></p><p>(之五)</p><p><br></p><p><br></p><p><br></p><p>電工死于腸壞死,并非新冠,從6月開始就不能吃東西,嘔吐不止。醫(yī)生先說是他膽囊不好,果斷切了,后又說是血管瘤問題,也于8月6日做了手術,結果到了8月7日見他還吐,露西只好打911將他送院,這才確定是腸子問題。</p><p>醫(yī)生打開腸子看時,里面已沒有了血液循環(huán),自此之后,電工的生命極速衰竭。</p><p>我8日下午和露西聯(lián)絡上時她正在醫(yī)院,這僅是電工緊急住院之后的第二天,這時的他因需壓制各種疼痛,早已被注射了嗎啡沉沉昏睡,露西告訴我,“大限就在今晚或者明早”,主持死亡告別儀式的牧師也已來過。</p><p>第二天,也就是9日早上我起床再問,奇跡沒有發(fā)生,露西告訴我,電工已于當晨零點4分遠走永別。</p><p>這時候露西已獨自回家,我告訴她我立即會去找她,這位不甚詩書的老實人是我所謂美國報業(yè)生涯的直接見證。我報社在存續(xù)的二十多年中人來人去,唯有她,亙古未變。</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露西家的房子樣式平庸。)</span></p> <p>這是我第一次去露西家,早知他們新婚之后拼盡全力攢足一萬塊頭款,買下了一個活動房屋,沒想到卻是耗到男主人已撒手不在我才頭回登門。</p><p>所謂“活動房屋”,是在美西頗為流行的一種廉價住宅,原理是在一塊大型建地上批量安放預制好的可移動住宅。地面上的房屋部分可售出成為私產(chǎn),土地本身卻不屬私產(chǎn)需繳納地租。目前在洛杉磯稍好地段,這種房子買起來也要十幾到二十多萬美金。</p><p>他們的院落并不難找,社區(qū)之內整潔清爽。她家半舊不新的房子位居把角且樣式平庸,門外不算寬敞的小小憑欄處,有一桌兩椅。</p><p>露西還是淡然無驚的老樣子,幾小時前剛失去伴侶的她戴上口罩和我如常說話,神情泰然。2017年報社正式關閉后,我介紹她去了我閨蜜的公司上班,</p><p>對和電工之間的情愫,我明白她早從愛得平淡慢慢調適成愛得習慣,估計她自己都沒想到,英文至今不算過關的她,硬是和異族老兵能走過長長15年。</p><p>露西告訴我,每天每天,她都會和電工坐在門外一桌兩椅上或聊天或看手機,彼此說話或者不說話。久了,他們二位和這一桌兩椅,竟成為社區(qū)的一個地標。</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門口憑欄處有一桌兩椅。)</span></p> <p>“一桌”上面有個小小的房屋模型,是電工女兒小時候做出的“手工”。他們夫婦甚至還在做“地標”的當口遇到來社區(qū)租房問路的一對母女,結果招租屋主爽約未在,而他們自己正好空有一房,兩造一拍即合,這對母女中的女兒在附近上大學,一住就住到了今天。</p><p>洛杉磯無論冬夏,傍晚氣溫大多寬厚和煦,露西的描述給了我一幀暖意畫面,一對默契閑在的老年夫婦在自宅門外日日對坐,風霜雨雪,一諾經(jīng)年。</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桌兩椅近景。)</span></p> <p><br></p><p><br></p><p><br></p><p>(之六)</p><p><br></p><p><br></p><p><br></p><p>我是在2017年夏季的某個早上忽然決定不再繼續(xù)我的媒體,因為眼看業(yè)內同行自十年前甚至更早就已陸續(xù)“陣亡”。</p><p>那天我上班頗早,站在倉庫的前廳沉吟了不到十分鐘即心意已決,等露西來時,我把這一決定迅速告訴了她,怕的是自己都會轉意后悔。</p><p>她聽了,淡然一應,我們彼此無言地開始了各自的收尾。</p><p>后來她告訴我,那一刻她感覺如遭重擊整個人都“懵了”,我想這很像她對自己婚姻的面對,柔順的個性導致她于大多數(shù)場合情懷不露。</p><p>辦報二十多年來,眼看著露西從三十八九慢慢活到六十開外,我和她屬于無需多言的關系,每天雖有大量經(jīng)由內線電話的工作交代,我們面對面的交談卻未必每月都有。我獨占倉庫二樓的全部辦公室,一樓則由她全權掌控,自始至終。</p><p>這個下午,我看見露西稀疏花白的頭發(fā)隨夏風搖曳,散發(fā)著我極為熟悉的樸素暖意。這個我太陌生的地方和我太熟悉的故人,讓我忽然有種時空錯亂的疑惑。</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最后一次坐在一桌兩椅上的電工。)</span></p> <p>也看到了他們房后電工留下的白色皮卡無言而立,主人驟逝留給它的出路應該唯有轉賣。</p><p>我去時,帶了算厚的一疊錢裝在一個信封中給她,露西伸手接過順勢一放,并未言謝。我早習慣她萬事照辦的領會和順遂,一瞬間,我們兩人在報社的那些不勝枚數(shù)的舊日忙亂,轟然而歸。</p><p>離開她家時,回看失去了椅主之一的一桌兩椅,我不禁悲從中來,想到從今往后露西的孑然一身,不知琴瑟合鳴的淳樸“地標”,如何注釋它的戛然而止。</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電工的白色皮卡和他喜歡的簡單電器。)</span></p> <p><br></p><p><br></p><p><br></p><p>(之七)</p><p><br></p><p><br></p><p><br></p><p>原以為這篇文字就會在“戛然而止”這四個字之后戛然而止,貫穿下來細看,這不過是描述老實平淡的異國半路夫妻善始善終的一個老套。我去過之后的第二天,露西告訴我,“昨晚我根本睡不著,心里一直想著這事已經(jīng)發(fā)生多久了?結果發(fā)現(xiàn)只才過了一天?!?lt;/p><p>也就在電工周日凌晨去世后接下來的周四,上午,露西告訴我她在自己錢包夾層中發(fā)現(xiàn)了一張折疊而放的紙條。</p><p>這紙條兩面有字,一面是打字出來后打印的文字,另一面全為手寫。</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露西的錢包,紙條被藏在了最上夾層。)</span></p> <p>打印部分所述如下:</p><p>“嗨,魯索.愛徳華.亨特授于我的妻子露西.享特這一權力,去告訴醫(yī)生結束我的生命,如果我看起來狀況不好,如果我不能存活,或者我需要長期依賴呼吸機,或者我變成植物人,切斷管子,讓我去見上帝。魯索.愛徳華.亨特生于1948年11月8日”</p><p>紙條最下為手寫簽名和日期:“(2020年4月4日)”。</p><p>紙條背面手寫筆跡所述如下:</p><p>“露西,我親愛的妻子,我過去和將來都愛你。我知道你會過的不錯,但是,照顧好你自己。我愛你?!?lt;/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電工留下的語言質樸紙條。)</span></p> <p>細看紙條的某一個瞬間我忽然意識到,它雖是在當事人死亡之后的第四天才被發(fā)現(xiàn),但也該算是遺囑了吧?</p><p>我想象4月4日,也就是在這張紙條被發(fā)現(xiàn)的4個月前,老實巴交的電工是怎樣把它沿著構思操作而出,他一定先把打字那面打印出來,剪成紙條尺寸,然后又追加了背面手寫部分。那時候的露西必定因為時常需帶他跑醫(yī)院,忙到無暇顧及自己的錢包“夾層”。</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圖左為露西,她正在家門外和鄰居說話。)</span></p> <p>在遇到電工之前,我知道露西是有暗戀目標的,這導致我常年斷定電工在露西內心的位置,并不居中。</p><p>加州的確有所謂“醫(yī)療指令”(Medical Directive),授權家屬在一旦符合遺言條件時可要求拔管,這其中既有復雜的醫(yī)療程序需要厘清,也有具體的法律步驟必須遵循,可心思簡單的電工樸素而為,卻是弩到了他的極致。</p><p>讓半路夫妻中的對方定奪自己大限歸期,如此交托飽含天大勇氣。須知露西確鑿可以在其死后持續(xù)拿錢,久病服侍的操勞怎么不會是心生嫌棄的發(fā)端?</p><p>我想到太多以感天動地開幕卻以抹黑互毆結尾的花式婚姻,也想到閨蜜中有人在遭遇丈夫背叛后,眼睜睜看著對方伙同新愛將家財全然轉走,婚姻中的兜兜轉轉,其實才是人生課題中最需大智大勇的地方。</p><p>在迅速參透這一點時我持續(xù)飆淚,全身浸泡在無邊的感動之中。沒想到竟是他這位原以為無足輕重的遠朋,讓我慟哭不已。想像著4月時電工落筆帶著怎樣的深情厚誼,我明白一窮二白身無長物的他所給出的,是他的全部。</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讓我感動的質樸電工。)</span></p> <p><br></p><p><br></p><p><br></p><p>(之八)</p><p><br></p><p><br></p><p><br></p><p>露西告訴我,十五年婚姻中最幸福的事,是剛結婚時他們這兩位窮人一起開車去了加拿大溫哥華,那一程十幾天當中,為了省錢他們沿途持續(xù)投親靠友,只萬不得已住過一夜廉價汽車旅館。</p><p>電工之窮,隨處可見。</p><p>但榮華富貴怎堪和生命的珍稀相提并論?你如果覺得愛馬仕布滿衣柜堪稱幸福絕頂,是因為這世上一直不曾有人對你以命相托。</p><p>在這重層面,露西擁有愛情的至高待遇,沒有之一。</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英氣勃發(fā)的青年電工讓我心動。)</span></p> <p>今夜即將交稿,我忽然特別特別思念電工,想不到他72年的這本薄書,竟然越讀越厚。</p><p>那輛皮卡和那張座椅,沒了你的斑斕卻能左右生的坦然和死的直白。</p><p>人間萬象,你在正中。</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