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畫家自畫像畫得最多的是誰?據(jù)臺北美術(shù)史家、張大千研究專家傅申的估量:“張大千恐怕是中國歷代畫史上畫過并傳世最多的自畫像的畫家,一生當(dāng)不下百幅,可以和十七世紀荷蘭的林布蘭特媲美?!毕旅嫖覀兙蛠硇蕾p一下他的部分自畫像。</p> <p>《張大千與黑虎自畫像》 約作于1969年</p><p><br></p><p>張大千是著名的國畫大師,是畫師中難得的多面手,不但能畫花鳥還能,作畫題材十分豐富。以人物畫為例,大千先生就非常善于表現(xiàn)侍女的溫婉、隱士的高雅、神仙的飄渺。但是張大千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題材就是畫自己的自畫像。</p> <p>張大千自畫像(1932年)</p><p><br></p><p>這是張大千晚年創(chuàng)作的彩墨自畫像,據(jù)說是他送給妻子徐雯波的禮物。畫中張大千身邊的黑犬是西藏獒犬,張大千于敦煌時所養(yǎng),后死于四川,張大千常懷念這只寵物。</p><p><br></p><p>畫此畫時大千目疾,視力不穩(wěn)定,但畫中的黑犬,毛發(fā)蓬松,質(zhì)感逼真,有很強的體量感,尤其頭部的眼鼻嘴額細膩傳神,顯示出畫家對動物觀察入微。特別是他運用自己畫山水常用的潑墨、潑彩技法,使背景與人物動物渾然一體,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感染力。</p> <p>他筆下的自己,神清氣爽。</p> <p>《張大千自畫像》 作于1969年</p><p><br></p><p> 有“五百年來一大千”美譽的名家張大千先生確實不同凡響,連自畫像都畫了100多幅,小編深為折服。而且大千先生的自畫像可不是隨便畫著玩的。</p><p><br></p><p> 據(jù)載,當(dāng)年剛過而立之年的張大千以一幅自畫像一登龍門,名揚海內(nèi)。而且,他的這幅自畫像還參加了1929年4月全國第一屆美術(shù)展覽會,后又選入由他和汪亞塵編輯的《全國美術(shù)展覽會精品中西畫集》中,廣為印發(fā)。</p> <p>這幅三十自畫像,作于1929年己巳二月春節(jié),畫在六尺整紙上。知道為什么能讓大千先生一朝名揚嗎?因為畫好后,他先到老師曾農(nóng)髯家中求題,接著又請詩壇泰斗陳三立、詞壇宗師朱彊村、四川詩壇長老趙熙、譚延闿等清末民初詩詞諸老,及黃賓虹、楊度、葉恭綽、方地山、謝無量、林山腴、溥心畬、謝玉岑、吳湖帆等共32位書畫才俊先后題寫詩詞。</p><p><br></p><p>小編震驚了,先是一嘆,幸好這畫紙夠大呀。接著一嘆,大千先生真是厲害了!又是一嘆,這張自畫像真值錢啊!最后反思:大千先生這營銷手段絕了,免費廣告一打,名聲四海皆知。</p> <p>除此之外,大千先生還畫了10多幅鐘馗自畫像。別忙,容小編解釋下:就是大千先生雖說畫的是鐘馗,但那鐘馗長得和他一個樣,也是自畫像。先生真是有趣!這鐘馗自畫像一畫就畫了半輩子。</p> <p>大千先生自畫像的趣事還不止這一件。他有一幅大胡子簡筆頭像,逸筆草草,毛發(fā)稀疏,神采活脫,在海內(nèi)外報刊上頻頻出現(xiàn)。以至于讀者一看到這簡筆頭像,就知道是誰。據(jù)說有人給大千先生寫信,沒寫具體地址,只在信封上畫了一個大胡子的頭像,結(jié)果郵差居然精準地將這封信送到了張大千的家中。也算一樁奇聞趣事了。</p> <p>但大千先生最獨一無二的自畫像卻并非上述幾幅,而是《大千居士自寫乞食圖》,作于1975年癸丑四月初一。畫中,只見他右手拖著一根竹筇(俗稱討飯棍)左手托著一只破缽(又稱要飯碗),作求乞狀。這種題材沒有人畫過,堪稱獨一無二的孤品。</p><p><br></p><p>之所以會畫這樣一幅“乞食圖”,是因為當(dāng)時大千先生遷居美國,處處都要花錢,因此將賣畫生涯比作乞食生涯,其中無奈或見一斑。這幅畫最終被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摹刻在石碑上,置于巨石梅丘旁,供游客長期瞻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