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96歲北大教授夫人斷食結(jié)束生命,生前一句話,發(fā)人深?。?/a>

健康年輕美

<p>作者:曹培&nbsp;</p><p><br></p><p><br></p> <p><br></p><p><b>這是一篇關(guān)于“老年話題”最靠譜、最科學(xué)的文章。</b></p><p><br></p><p>安樂死是很多老人關(guān)心的話題,有朋友說中國還沒有合法安樂死,但今天給您介紹一個自己實現(xiàn)了“安樂死”的老人——北京大學(xué)著名教授趙寶煦的夫人,北京101中學(xué)陳司寇老師。</p><p><br></p><p>01</p><p><br></p><p><b>陳老師的最后一課:</b></p><p><br></p><p><b>如何面對老年、疾病與死亡</b></p><p><br></p><p>陳司寇老師,北京101中學(xué)教師,著名教授趙寶煦的夫人。趙寶煦是當(dāng)代中國政治學(xué)主要奠基人之一。</p><p><br></p><p>生前為北京大學(xué)亞太研究院學(xué)術(shù)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xué)中國國情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中國政治學(xué)會顧問,北京市政治學(xué)行政學(xué)會名譽會長,香港《中國研究》學(xué)刊顧問,香港中國研究基金會名譽主席。</p><p><br></p><p>2012年,趙寶煦逝世,享年90歲。</p><p><br></p><p>2015年5月10日,我們第二次采訪陳司寇老師的文革經(jīng)歷,采訪過后陳老師關(guān)切地問我,你今年多大了?想過今后應(yīng)如何安度晚年嗎?</p><p><br></p><p>看著我一臉茫然,陳老師說她自己積累不少經(jīng)驗和心得,愿意介紹給我們,希望大家更坦然面對疾病與衰老。</p><p><b>下文是根據(jù)當(dāng)時的筆錄整理的,分享給大家。</b></p><p><br></p> <h3>圖為95歲的陳司寇老師</h3></br><h3><strong>?- 正文 -?</strong><br></br></h3></br><h3>時間真快啊,你們老三屆學(xué)生都快要七十歲了。一般來說,人在七十歲以后是很難過的。第一是因為病痛,一身患有多種疾病,整天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疼。</h3></br><h3>第二是因為孤獨,人老了活動空間變小了,與社會漸漸隔絕了,越來越多地待在家這個狹小空間里。因此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憂郁癥。</h3></br><h3>老人是弱勢群體。身體弱,精神也弱。在我們院里(藍旗營,北大清華的家屬院)有很多老人都是如此,可憐兮兮地期待著他人來關(guān)懷照顧,變成了弱勢嬰孩??吹竭@種情形,我就想,難道人的晚年一定要這樣過嗎?</h3></br><h3>我今年94歲了,老公(趙寶煦教授)兩年前去世了。我現(xiàn)在一個人生活得很好。身體健康,頭腦清楚,除了一個每周來兩次的清潔工,生活基本自理。</h3></br><h3>我不習(xí)慣與保姆同居,自己能做的事情就盡量自己做。每周子女們都來看望我。我還要兒子不用每周都來,兩周來一次就行了。他們也忙啊,而且他的家與我這兒離得太遠(yuǎn)了。</h3></br><h3>我自己平時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讀書看報看電視散步做家務(wù),保持著自己不緊不慢的節(jié)奏,最近正在研讀《易經(jīng)》。我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隨時都可以“走”。</h3></br><h3>我沒有任何遺憾。現(xiàn)在只求活一天就要生活得有質(zhì)量,即便明天就走,今天也要活得有質(zhì)量。</h3></br><h3> <h3>我認(rèn)為人生有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要有目標(biāo)。例如童年時期的目標(biāo)就是玩,青年是學(xué)習(xí),中年是工作養(yǎng)家,老年也要有目標(biāo)啊,沒有目標(biāo)的人生特難受!那老年人的目標(biāo)是什么?我認(rèn)為有兩點:</h3></br><h3><strong>第一,要盡量使自己減少病痛,過得健康愉快。</strong></h3></br><h3><strong>第二,要爭取在人生的最后階段“走得快一點”,既減少自己的痛苦,也盡量避免給他人造成的負(fù)擔(dān)。</strong></h3></br><h3> <h3><strong>第一目標(biāo)</strong></h3></br><h3>怎樣盡量減少病痛,過得健康愉快?</h3></br><h3>我從55歲退休到今年94歲,已快40年了。我這些年一直身體很好。我是怎樣做到的呢?</h3></br><h3><strong>1、知識就是健康,最好的保健醫(yī)是自己</strong></h3></br><h3>人的健康由三個方面的因素形成,第一遺傳占三分之一,第二是鍛煉和養(yǎng)生,第三是生活習(xí)慣,例如抽煙喝酒熬夜都會損害健康。</h3></br><h3>人到70歲以后是老年。老人都一定要注意學(xué)習(xí)吸收醫(yī)學(xué)保健知識。要看許多書,對于人的人體構(gòu)造與功能、體育運動、食療、生活習(xí)慣、保健按摩、心理健康等都要有比較全面的知識。</h3></br><h3>此外,要全面了解自己身體狀況,綜合分析自己的問題是什么,摸索其中的規(guī)律。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h3></br><h3>一旦認(rèn)識到什么是應(yīng)該做的,就要身體力行,一旦認(rèn)識到什么是不應(yīng)該做的,就要令行禁止。并且一定要長期堅持下去。</h3></br><h3> <h3>有些老年人沒有自己健康上的主心骨,動不動就看醫(yī)生,亂吃藥。其實醫(yī)生不過是聽你的陳述。再說各科醫(yī)生也只能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不可能掌握你的全面情況。所以一定要靠自己,而不要盲目依靠醫(yī)生。</h3></br><h3>有些老人一心想依靠什么名醫(yī),或者什么靈丹妙藥來保健康,經(jīng)常跑醫(yī)院,頻繁換醫(yī)生,換藥物,結(jié)果總是失望,因為他不懂得靠醫(yī)生不能獲得健康,關(guān)鍵還是要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h3></br><h3>例如我曾經(jīng)患過皮膚瘙癢癥,癢起來鉆心,夜不能寐。去看醫(yī)生,只能給些藥膏涂抹,沒有效果。后來我自己看書,明白瘙癢癥是有很多種類的。</h3></br><h3>我分析了自己的類型,注意改變生活方式,采取適當(dāng)食療,保持心里的平靜,并學(xué)會了按摩相應(yīng)的穴位,后來就慢慢地好了。</h3></br><h3>有一天早上我要起床時,突然發(fā)現(xiàn)腰痛得動不了,當(dāng)時家里只有我自己。我就告訴自己要鎮(zhèn)定,躺在床上自我按摩一些穴位,過了一會兒才慢慢地起來了。<br></br></h3></br><h3>若是別人早去醫(yī)院看了,我就堅持自己按摩相關(guān)穴位,配合適當(dāng)?shù)难炕顒樱Y(jié)果腰痛一直沒有再犯。</h3></br><h3>俗話說久病成郎中。我的體會是,身體是自己的,最好的保健醫(yī)其實只能是自己。冷暖痛癢只有自己最清楚,運動健身只有靠自己堅持,心理健康也只有靠自己調(diào)整。</h3></br><h3>任何企圖依靠在其他人身上養(yǎng)老的夢想都要落空,無論是再好的醫(yī)生、再負(fù)責(zé)任的保姆,或是再孝敬的子女,都不能去靠。</h3></br><h3> <h3><strong>2、要有毅力,要做自己應(yīng)該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歡做的</strong></h3></br><h3>我堅持生活自理,至今自己買菜、做飯、洗碗、散步、自己洗小件內(nèi)衣。</h3></br><h3>我當(dāng)然也累,也不方便,完全可以讓保姆為我做。但是只要一開始不做,以后就再也做不了了。我不到萬不得已就不開這個頭。這樣我一直堅持到目前,還是如此。</h3></br><h3> <h3><strong>3、精神上要有境界,文化生活要豐富</strong></h3></br><h3>現(xiàn)在老年人太寂寞,盼望兒女回家看望。國家都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規(guī)定,可是我不需要。</h3></br><h3>我關(guān)心時事政治,對文學(xué)、哲學(xué)、天文地理、戲劇體育都有興趣。我建立了自己的學(xué)習(xí)計劃和生活規(guī)律,每天忙忙碌碌,心里很平靜充實。</h3></br><h3>北大政治系的一位教授去世了,她的老伴特別寂寞,老打電話給我,一說起來就沒完。問我能不能一禮拜給她打兩次電話。我答應(yīng)了,轉(zhuǎn)念一想想這不是個辦法啊。我一次電話十分鐘二十分鐘,那其他時間她怎么辦呢?我就去找她。</h3></br><h3>我說我可以給你打電話,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你真正解決問題不能靠外力,只能靠內(nèi)力。她說那怎么辦呢?你就得自己有奔頭。</h3></br><h3>那怎么有奔頭呢。你喜歡做什么就去做,盡量把你的時間安排緊一點,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有完不成的工作。你就不會感到寂寞了。</h3></br><h3>我每天6:00–6:30起床后,就忙著按摩,做操,看電視新聞、做早飯。一定要在九點之前吃完早飯。9點以后我就開始看書看報。</h3></br><h3>我一個人訂了好幾份報紙雜志,每天不抓緊時間都看不完??吹轿倚蕾p的地方就摘錄下來,或者剪下來,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積累了好幾大本了,經(jīng)常翻看,樂在其中。</h3></br><h3>我還愛看電視劇,看到難過處就跟著放聲哭,高興處就放聲笑。有時還想不通編劇為什么這么處理。自己就琢磨,要是我做編劇,我就怎么處理。我現(xiàn)在還在研讀《易經(jīng)》,心得也記下了一本。</h3></br><h3>你看,我平時有這么多事情要做,這么多新知識要學(xué),哪里有時間去寂寞呢?此外我還有個辦法,就是家里不要太寂靜。要經(jīng)常開著電視,就好像總有人與你說話,向你唱歌,你就不會感到孤獨。</h3></br><h3>我有三個孩子每周都回來看我。我兒子離我挺遠(yuǎn),我不希望他每周都來,就對我女兒說,你跟你哥哥說一下,不用每周都來,打個電話問問就行了。他后來就兩個禮拜回來一次。</h3></br><h3>我平時過得很充實、愉快,不希望別人來干擾我。老年人要熱愛生活,關(guān)心時事,心胸開闊,心情舒暢。這樣遇到疾病就能頂?shù)米 ?lt;/h3></br><h3> <h3><strong>第二目標(biāo)</strong></h3></br><h3>要爭取在人生的最后階段“走得快一點”,既減少自己的痛苦,也盡量避免給他人造成的負(fù)擔(dān)。人人都希望晚年走得快一些,但死生有命,這也可以事在人為嗎?</h3></br><h3>我認(rèn)為,要想“走的快一點”,首先要做好“走”的思想準(zhǔn)備,該走的時候干干脆脆、無牽無掛、了無遺憾。我來告訴你我的體會:</h3></br><h3><strong>1、不怕死</strong></h3></br><h3>其實無論多大年齡都會怕死,死亡總是令人恐懼的,怕臨死前的病痛,怕與親人訣別時的撕心裂肺。誰不怕?。靠墒桥掠钟惺裁从?,這是自然規(guī)律,只能坦然面對呀。</h3></br><h3>從70歲時我就想,人活七十古來稀,何況還有許多偶然因素。黃泉路上無長幼。所以活一天就賺一天。人的生命分為數(shù)量和質(zhì)量。我不在乎數(shù)量,而看重質(zhì)量。只要每天的生活都有質(zhì)量,什么時候“走”就順其自然。</h3></br><h3>不怕死,就必須擁有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可以超越死亡,享受生期。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就活得自在,活得痛快。解決不好,就終日惶惶不安。我現(xiàn)在就活得很痛快。</h3></br><h3>好多知識學(xué)不完的。我從來也不寂寞。我不喜歡跟街坊鄰里的老太太們聊家長理短的事。我覺得不如看電視,能得到很多新鮮知識。</h3></br><h3>我愛看足球、網(wǎng)球、臺球。我是丁俊暉的粉絲。對于國際上的一些新聞我也很關(guān)注。這樣我心情很舒暢,對疾病就能頂住。</h3></br><h3> <h3>我前年尿血,在三院檢查發(fā)現(xiàn)我左腎上有個腫瘤,可能是癌癥,醫(yī)生和家屬都主張要做手術(shù)切除。我不同意。</h3></br><h3>我說我已經(jīng)92歲了。我將來走不一定是因為這個腫瘤。即便是這個原因,動了手術(shù)后又會出現(xiàn)其他病。那何必呢?我就思量,癌癥喜歡什么?</h3></br><h3>它喜歡酸性的東西,不喜歡堿性的東西。我就不吃酸性的大魚大肉,餓死它!而多吃蔬菜水果。還吃抗癌食品,例如蘑菇、西蘭花等。兩年來沒有任何感覺。</h3></br><h3>現(xiàn)在我干脆就不去檢查了,也不管它變大了還是小了,愛怎樣怎樣。已經(jīng)兩年了我一直與癌癥“和平共處”。現(xiàn)在既沒有什么感覺,也沒有精神負(fù)擔(dān),每天都生活得很充實,很有質(zhì)量。</h3></br><h3>任何事情只要想得開,就會戰(zhàn)勝它。當(dāng)然如果將來真是癌癥發(fā)作的話,后期會很疼,我就留一筆錢打止痛針。我對女兒說,將來我昏迷了就不用打了,沒有知覺了還打它干嘛,”走人”就完了嘛!</h3></br><h3>中國人連死都不怕,還怕什么?精神上只有達到一定境界,才能超越生死。超越了生死,才能放下生死,輕松享受有限的生期。我現(xiàn)在一個人生活,兒女說還是找個保姆陪住吧。<br></br></h3></br><h3>否則萬一哪天犯了病都沒有人知道。我說犯了病又怎樣,無非是拉到醫(yī)院搶救唄。搶救過來又怎樣,還不是不死不活地拖著?</h3></br><h3>人的壽數(shù)到了,就要順其自然,犯了病還搶救他干嘛?身體功能衰竭了,無疾而終,順其自然,這是福氣呀,你說是不是?古人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h3></br><h3>老來不怕死,就活得輕松,生活質(zhì)量就高。我就是懷著這種心態(tài)一天一天活過來的。事實證明越是不怕死,就越是死不了。</h3></br><h3>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94歲了,而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哈哈,我覺得自己賺到的已經(jīng)太多了!</h3></br><h3> <h3><strong>2、不愛錢</strong></h3></br><h3>許多老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錙銖必較,把錢摳的緊緊的。他們真是沒想明白呀,我現(xiàn)在每個月幾千元退休金,根本花不完。所以孩子們來看我,我都自掏腰包請他們吃飯。兒女過六十歲生日,我每人送上一萬元。</h3></br><h3>我想,自己也就這幾十萬元的存款,等我死了兒女們繼承,他們認(rèn)為是理所當(dāng)然的,也不會感激我。不如現(xiàn)在就拿出來給大家共享,弄個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哈哈!</h3></br><h3><strong>3、放下自我</strong></h3></br><h3>現(xiàn)在很多老人想問題只從自己出發(fā),想來想去總覺得別人對不住自己?;蚴穷I(lǐng)導(dǎo)對不起自己,或是同事對不住自己,或是兒女對自己照顧不周,特別是兒媳婦又如何虧欠了自己。內(nèi)心總是不愉快。這又何必呢。要想得開,就一定要放下自我,換位思維。</h3></br><h3>你認(rèn)為自己把兒女撫養(yǎng)大,兒女就應(yīng)該回報你。兒女都有兒女的事情,哪有那么多時間陪著你?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父母在世時,你又曾去陪伴了多少?照顧了多少?</h3></br><h3>我從不要求兒女來陪我。我一個人生活的很有規(guī)律,說真的,他們來了我還有點嫌打亂了自己的計劃。所以一個人生活是常態(tài),兒女來看你,是驚喜。這樣就不會心懷不滿,常感落寂了。</h3></br><h3>不要回報,只要奉獻,我養(yǎng)大了兒孫,是我的奉獻。但我不圖兒孫的回報。我一直以助人為樂,若能幫助他人,我就感到快樂。</h3></br><h3>能給周圍人帶來快樂,我就感到快樂。一位老師經(jīng)濟上有困難,我給了她點錢,她向我表示感謝。我說,你甭謝,我這樣做自己高興。</h3></br><h3>與人的感情要真摯,但不要太纏綿。我們院里有位老太太的丈夫去世了,她長期一直放不下,總是悲悲切切的。愛情深厚可以理解,但總不能整日淚水洗面,多愁善感,去當(dāng)林黛玉呀。</h3></br><h3>兒女也一樣,我愛他們,當(dāng)然舍不得分離。但是既然分離是不可避免的,我就不愿意他們將來被悲傷所累,所以現(xiàn)在就不去和他們太纏綿,不要他們一天到晚總往我這里跑。</h3></br><h3>至于孫子輩兒,哈哈,不用我說,人家早就想也不想了!這是人類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嘛。總之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戰(zhàn)勝死亡,充分享受生期。至于身后之事,兒孫自有兒孫福,不是我應(yīng)該費心去想的!</h3></br><h3> <p>聽陳老師一席談,如醍醐灌頂。她那冷靜與深邃的理性令我深深折服。她那徹悟后的詼諧幽默又令我忍俊不住,時不時地與陳老師一起開懷大笑。</p><p><br></p><p>聯(lián)想到文革中,我們都親眼見過陳老師所曾經(jīng)遭遇過的非人待遇和殘酷暴行,多少人因此而積怨積弱積病。</p><p><br></p><p>而陳老師卻成功地戰(zhàn)勝了那些摧殘,重建了自己的強健身心,享有了健康長壽的晚年。這樣睿智堅強的老人實在不多見。</p><p><br></p><p>臨別時我說:“我們過一段時間再來看您?!薄安挥脕砹?,打個電話就行啦!”陳老師干脆地說,那口氣像是對自己的子女那樣隨便。這是她留給我的最后一句話。</p><p><br></p><p>02</p><p><br></p><p><b>生命的見證</b></p><p><br></p><p><br></p><p>2017年4月底,陳老師已經(jīng)滿了96歲。這時各種疾病接踵而來。先是腎癌發(fā)作,伴隨而來的尿毒癥、貧血性腔梗。</p><p><br></p><p>加上中間一次跌傷和小中風(fēng),身體臟器衰竭得很快。起初生活還能堅持半自理,終于在9月份兩腿發(fā)僵,渾身難受,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了。</p><p><br></p><p>子女們都竭力動員她去醫(yī)院住院??墒顷惱蠋熞恢眻猿植蝗メt(yī)院就診,她沒有吃藥,也沒有注射和打點滴,只是堅持自己按摩和做一些腿部練習(xí),希望還能下地步行。</p><p><br></p><p>女兒也為她問遍了家庭的醫(yī)生朋友,他們都很坦誠地說:“這么大年紀(jì)了,恐怕病情是不可逆的了?!弊优疄樗埩吮D?,24小時輪流守護她。</p><p><br></p><p>而這正是陳老師最不想要的“沒有質(zhì)量的生活”。她囑咐女兒:一不要通知學(xué)校,二不要通知親友,三不要讓人來探望。她只希望自己能夠“走”得更快些,盡量不要拖累別人。</p><p><br></p><p>她請女兒“幫助”她,女兒難以答應(yīng),何況我國的法律也不允許安樂死。于是她果斷地決定以自己的方式來結(jié)束生命。</p><p><br></p><p>10月17日,陳老師開始斷食。當(dāng)女兒把精心烹飪的飯食端到她面前時,她推說吃不下,并掩住口不準(zhǔn)別人強行喂食。</p><p><br></p><p>看著她堅定的眼光,女兒只好含著眼淚把食物端開。由于腎癌開始引起腰部疼痛,她睡覺時總是用雙手抵住腰部,并沒有打止疼針。</p><p><br></p><p>18日,陳老師繼續(xù)斷食,只飲水。</p><p><br></p><p>19日,女兒沖了芝麻糊端到已經(jīng)餓了三天的媽媽面前。陳老師居然一口氣吃完了。但是當(dāng)女兒再次把食物端到她面前時,她又堅決拒絕了。</p><p><br></p><p>20日,陳老師已經(jīng)既不吃飯,又不能飲水了。她的頭腦還很清楚,口不能言,就寫下自己的要求,如請人幫她翻身、解手等。</p><p><br></p><p>21日,陳老師繼續(xù)水米不進。清早尚能在保姆的幫助下起床解手。下午5時13分,陳老師終于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安詳?shù)睾仙狭搜劬Α?lt;/p><p><br></p><p>聽到陳老師的女兒講述她最后的日子,不禁感到震驚。以斷食的方式來結(jié)束生命,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多么堅強的意志啊。我立即聯(lián)想起她的話“要不怕死”,“要爭取走得快一點”。</p><p><br></p><p>她老人家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既不拖累別人,也捍衛(wèi)了自己的尊嚴(yán)。</p><p><br></p><p>陳老師圓滿地實現(xiàn)了自己晚年的兩個目標(biāo),終于下課了。</p><p><br></p><p>她的最后一課不僅向我們傾盡心血,還以生命做了見證。</p><p><br></p><p>當(dāng)我肅立在窗前為陳老師默哀時,腦海里卻浮現(xiàn)出那張親切的笑臉,她詼諧地說:“哈哈,我已經(jīng)賺到太多了,下面就看你們的啦!”請您轉(zhuǎn)發(fā)分享,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p><p><br></p> <p>推薦閱讀</p><p><a href="http://www.zit.org.cn/33chwkt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警惕!美國所有傳染病專家達成共識:新冠病毒將在18個月內(nèi)感染20-60%的人口,我們該怎么準(zhǔn)備……</a></p><p><a href="http://www.zit.org.cn/33chg1tf?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人老腿先老」,腿是人體的重要支柱,如何緩解衰老呢?</a></p><p><a href="http://www.zit.org.cn/33bbu5by?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吃瓜群眾必備 | 如何在夏天正確地“干掉”一只西瓜?</a></p><p><a href="http://www.zit.org.cn/33auquxh?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胡蘿卜用油炒=白吃!這樣吃,護心通血管營養(yǎng)好!</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