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囗 李星野</p> <p>緣起:公元2014年1月28日(佛歷2558年1月28日),李星野與才女趙瓊艷邂逅并結(jié)緣相識,從紫元香學的微量元素中嗅出了她的貴胄之氣,三言兩語,似如前世有了約定,德福佛主的蒙恩,妙妙然觸摸到她靈魂中彌漫飄散著的香息,遂一見如故,不一炷香功夫,已然交情甚篤。馬年臨近時,互致安康,得其一對聯(lián)曰:"富貴四合入蛇藏旃檀,花開五葉出馬祖道一"。橫批:"瑞氣沉香"。一下子深深地被吸引住,爾決意上門拜訪。于是,和友人于菩提加持之日終成上海之行,在靜安寺一隅,覓到愚園路里弄,終見到瓊女子。此時,天降瑞雪,香逸聞道,如璦早已煮雪烹茶待之已久,只聞滿室和香,道緣生津,感悟其是,如是我聞,此乃古今訪友難得之雅集,不經(jīng)意間,竟成就了一段"聞香識女人"的早春佳話。</p> <p> 《香爐銘》</p><p> 蘇合氤氳,非煙若云,時濃更薄,乍聚還分;</p><p> 火微難爐,風長易聞,孰云道力,慈悲所熏。</p><p> ---- 梁元帝</p> <p>紫氣東騰,如是曌元。</p><p>這是蓮影對其最初的理解,亦是對趙家大小姐創(chuàng)辦紫元香學的賞析與溢美之詞,那是一次完美的、靈性的、無與倫比的修行。這還是我平生第一次對香學最具體的感悟。走進瓊女子幾十平米的香室前,先要經(jīng)過一個小小庭院,再驚艷、目睹、感概那些承載多少歷史文化的熏陶與對香器之浩瀚的認知,都具足了這間香學淵泓的精舍。站在室中,神清氣爽,有濃郁的香氣瀠洄,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骨子里透著古意、亦諧亦趣的書法《碎金》二字,那股溫潤祥和直撲過來,一時滿面春風,讓人受用至極!這是李星野與生俱來第一次身心靈與沉香的對話,用詩魂來觸摸,在千年綺夢的意趣與氛圍里,這份靈動之美滲透出的優(yōu)雅與淡泊,提煉了我的精魄,讓我親近沉香與親近演繹沉香的女子,那么零距離地,嗅到沉香并凝視香妃子的容顏一回。現(xiàn)在,我有進一步意識到,能有一種空明之物讓我駐足流連,心生敬畏的,必定非沉香而莫屬。瓊女子楚楚動人,國色天香,好像天生而為沉飄至凡間,一顰一笑顯得格外溫婉閑適,不知不覺間,將我身臨其境地帶到一個夢境中。一朝逸翮乘風勢,愿逐月華流照君。于是乎,我看見了云夢大澤,一個烏托邦的新世界,亦真亦幻。這一刻,我感知到宣紙、墨、朱砂與沉香存在的關(guān)系。上天有好生之德,今朝起身,我有幸邀沉香為媒,濃淡以茶,揮霍殆盡,我守望千年的相思與惆悵,在我心靈的棲息地,在這個春天,迎接那一場盛況空前的花事,因為,世間所有的物象表明,美音鳥、妙音鳥已降臨,她將與人性安頤的天籟"諸天之香"、"靈谷之露"融為一體,浣夢盈宇,妙不可言,世間眾生,諸神之神,已全然是百毒不浸,愛成灰燼!嗅到無塵!……</p> <p>瓊液洗夢、艷骨留芳。</p><p>這種感覺,在李星野的詩歌集《愛經(jīng)》里曾有過無數(shù)的描述,臨窗閱讀前,務(wù)必要沐浴更衣、凈手持花、打坐誦經(jīng),品茗掛畫,只到聞香的那一刻,靈魂在時空中舞蹈,木魚好像在額頭上敲擊,由慢到快,越來越疾,大江奔騰,由日光穿透云城,玉帛鳴天,直沖霄漢,木魚聲止,我的智慧之門已然被叩開,眼前已是一片"滿城盡是花瓣雨"的禪境!這時候,隱隱蟄伏在我的詩歌中的那只白狐又回到我的懷里,夢回唐朝,我還的那位進京趕考的書生,在驛道涼亭小憩時,無意救下了你這只小妖……君不見,江南書生在夢里讀了本無字天書,只認識你手心里"知恩圖報"四個字,小妖由遠及近,閃電般的用朱砂點了一下我的額頭,忽然,我的新世界里的那一盞燈亮了!……我定了定神,回到現(xiàn)實中,細訴傾聽,感知如璦的沉香與語境,聽其娓娓道來,已讓人舒眉悅目,心生歡喜,大吉祥。我曾在《素問》中極力搜尋"神游太虛"的那股丹氣,來供養(yǎng)我發(fā)的菩提心,今日,欣賞瓊女子演繹的香學寶典,還是有一種一縷"凈香"洗盡塵世羈絆的愜意與快樂,真正悟到,原來沉香與瓊女子在一起時,那種天人合一,才是最令人羨慕、使人向往與風情萬種的,才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大自在!此時此刻,心香如蓮花般綻放,待溫習禪宗具五緣的精要,已懂得持戒清靜,衣食具足,閑居謐處,息諸緣務(wù),得善知識之空相,能一下子歸元如一,塵影入寂也。</p> <p>茶過三巡,薰香五時。</p><p>如璦還在滔滔不絕地談著香學的玄奧,談起她的香學收藏,更是如數(shù)家珍,其中屢屢提起她的師爺爺,畢恭畢敬,原來,香妃子師出名門,她師爺爺是臺灣中華東方香學研究會的創(chuàng)始人、已故著名香學大師劉良佑先生,是香學研究專家,業(yè)界泰斗,從中,我知悉了劉良佑先生的著作《香學會典》,真是受益匪淺,功德之殊勝!據(jù)考證,香文化起源至晚可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詩經(jīng)》中記載頗多,楚人屈原詩歌中更有大量"香草美人"的敘述;據(jù)進一步考證,焚香作為遠古祭祀活動,炎帝神農(nóng)氏早有"斷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的描述;在西漢時期,長安巧工天匠丁緩設(shè)計制造著名的"博山爐",聞名遐邇,南朝樂府"楊叛兒"歌中也吟唱道:"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的句子,以托物言志的手法,將男歡女愛的情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亦將香文化推向生命意義上的至尚圣境。</p> <p>凝露娑影,泊霞愫云。</p><p>在與瓊女子交談中,星野頓悟到了人生的九重樂趣,琴、棋、書、畫、詩、酒、花、茶、香,而香才是人生樂趣的最高境界,有不可逾越的生命理想之高度,一旦置身其中,便會法體空靈,念想懸真,無所求而求之,無所在而在也。比古人的人生四般閑事(掛畫、插花、瀹茗、焚香)的樂天理想更勝一籌。天地君親師,東方文化五千年禮儀之邦的教誨一脈相承。如璦說:"聞香如覓,識人藉緣"。是符合命理的人類靈魂的最后一次頂禮膜拜,在宇宙時空穿梭的過程中,一統(tǒng)了人類精神世界的生死與輪回、快樂與痛苦、涅槃與重生,人類歷史上所有的戰(zhàn)爭與和平、毀滅與救贖在沉香面前,還不如那一爐香灰。</p><p>其實不然,當你仰首在夜空中凝視那一輪皓月時,沉香是時空中,最后一位享受孤獨的詩者、歌者與舞者……</p> <p>如璦,瓊女子,李星野心中的香妃子,她讓我逍遙游般地領(lǐng)略了"天香之露"的妙處,更帶我叩開了香學神秘的玄門,千年沉香所滲出的生命參數(shù)與星象的時空呼應,讓我感知宇宙能量的一次愛的體驗與奇妙旅行,此時,我看見趙美人又點燃了一支沉香,就仿佛點燃了我的詩歌,點燃了古代宮闈里一個沉睡千年美人的夢!</p> <p>時間飛逝,香魂環(huán)繞,我接過瓊女子的最后一輪凈香,深深地嗅了一口,閉上眼睛,我好像看到一位手執(zhí)羅盤的布衣神相走過一條街市消失在人群中……我好像看到茂密的原始叢林里,陽光折射透下來,一位白衣勝雪的女子撥弄著絲竹之弦,背影時明時暗,琴音忽有忽無……我好像又看到了那個民國的女子穿著旗袍,在一輪明月升起的石拱橋上徜徉著,然后,隱逸在江南小巷的青石板路的盡頭……我好像又看見大宋朝皇帝趙匡胤畫的仕女圖里的宮女從畫中走下來……最后,我聽到了鳥鳴、花開的聲音、雨打芭蕉、蛙聲、蟬鳴、高山之巔、飛瀑直下,我閉上眼睛,一躍而下,然后,我看見了彩虹,看見了一根蘆葦,看見了一葉扁舟,我順流而下,飛天而去……</p><p> </p><p> 夢筆生寫于鴻儒草堂閑云軒</p><p> 2014年2月12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李星野,字:君曌,又字:淳風,元一;筆名:夢筆生;號:江南書生;法號:蓮影;原名:李珺;鄰里文化創(chuàng)始人,詩人,記者,自由撰稿人,文藝評論家,慈善活動家,中國工商銀行鄰里卡CEO,《江南鄰里》新媒體CCO,《無錫地鐵磁卡紀念冊》總序文撰稿人,中國幸福家庭觀察員,中國詩歌復興會召集人,中國顧山"詩人村"COO兼總策劃師,《鳳牒令·問津》首席文化顧問;無錫四大愛情傳說紫砂壺系列作品版權(quán)人,鴻儒草堂主人。</p> <p>〖備注:李星野原創(chuàng)詩歌作品,版權(quán)所有,轉(zhuǎn)載時請注明出處,感恩星粉們的欣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