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打開美篇已是印度之行一年半之后了!要不是前幾日,與朋友談起2020年疫情阻止了邁出國門腳步的話題,我都沒意識到:我的的確確是在2020年1月疫情發(fā)生的時候去了印度,而且是兩人的自由行?,F(xiàn)在回想起來,路上的點點滴滴都是美好的回憶。 <div>知道我們要去印度,很多朋友都毫無意外地給出一番忠告之后問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是印度?因為想看印度的世遺(世界文化遺產)。根據(jù)UNESCO網站的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印度共擁有38項世界遺產,其中30項文化遺產,7項自然遺產,1項自然文化雙遺產(位于印度西北部的拉賈斯坦邦的齋浦爾城,于2019年才被收錄進世界文化遺產清單,是印度最新的世界遺產)。</div> <p class="ql-block">印度境內的世界遺產數(shù)量眾多,分布也極為廣泛,想要一次就把這些地方逛完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此行,我們選擇了西北區(qū)域:德里、阿格拉、齋浦爾和烏代布爾。德里,阿格拉和齋浦爾三座城市被稱為印度旅游的金三角,便捷的交通和密集的古跡群(八座世界文化遺產)讓這里成了許多人拜訪印度的第一站,我們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2020.1.18</p><p class="ql-block">經過7小時飛行我們終于抵達德里機場。我們航班在降落前按照印度政府的相關要求噴灑了消毒藥水。我們飛了那么多國家,也是第一次遇到。另外,唯獨讓我們這個航班的乘客走了有紅外測溫的入境通道。</p><p class="ql-block">從機場到賓館,我們選擇了機場快線+地鐵,這樣既可以避免擁堵,又免得跟出租車司機斗智斗勇。新德里站換乘標示做的非常清楚,入口的安檢男女分開,超長的安檢隊伍一定是男士。地鐵有專用的女士車廂,當然你也可以像Helen一樣乘坐普通車廂,只是女士人數(shù)極少。發(fā)現(xiàn)印度婦女一般長發(fā),身著沙麗,像Helen這樣牛仔褲運動鞋短發(fā)的,只能被迫接受注目禮了。當然,我還受到了讓座的禮遇,因為德里地鐵電子屏上寫著請給senior, differently abled, lady讓座 ……地鐵里有好心人主動提醒我不要把相機拿在手上,應該放在包包里;到站時包包遺忘在座位上,也會有人主動提醒??偠灾?,so far so good.</p> <div>2020.1.19<br>@Humayun's Tomb, Delhi 胡馬雍陵 (1993年世遺)<br>建于1556年,莫臥兒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馬雍的陵墓,也是伊斯蘭教與印度教建筑風格的典型結合。陵墓主體建筑由紅色砂巖構筑,陵體呈方形,四面為門,陵頂呈半圓形。是印度史上的第一座花園陵墓,這種花園陵墓的設計模式之后成為莫臥兒皇家陵墓的標準模板。它比泰姬陵早建成80年,甚至被用作了泰姬陵的模板。</div> 走進花園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回想起來西班牙的阿爾罕布拉宮的獅庭也是類似的布局。整個陵園采用了伊斯蘭傳統(tǒng)的四分式花園布局,花園被四條水渠分為四個部分,而皇帝的陵墓坐落在花園中心。這是基于伊斯蘭教義中天堂形式的一種花園布局?!熬次返娜藗兯鶓S的樂園,其情況是這樣的:其中有水河,水質不腐;有乳河,乳味不變;有酒河,飲者稱快;有蜜河,蜜質純潔?!?--古蘭經<br> <div>科普一下:德里冬季的溫度跟魔都是一樣的!</div> <div>@Agrasen ki Baoli 阿格森階梯井(14世紀)</div><div>印度有一種非常特別的古老蓄水建筑――階梯水井(Stepwells),它的建造技術在公元600年左右成型,作為一種蓄水方式來保證在一年的干旱期有穩(wěn)定的水供應。<br>出租車在寫字樓群里繞來繞去,最后在一條羊腸小道里停了下來。難道是這里,外面怎么看都無法想象這里有階梯水井。這個建于14世紀的階梯水井,隱藏在康諾特廣場東南部的辦公樓群之間,周邊曾是農田,后來圍繞這里逐漸建起了城市。103級臺階直通底部,兩邊墻壁上有許多拱形壁龕。印度的階梯井為缺水地區(qū)提供了蓄水,納涼等多種用途,據(jù)說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而鴿子成了階梯井現(xiàn)在的居民。</div> <div>@A-16, Connaught Place, New Delhi 西餅店 Wenger's(1926年)<br>既然來了康諾特廣場,那Wenger's 西餅店一定不能錯過,回憶起來那是唯一一次我們在印度街邊購買的食品了。這家店成立于1926年,當時應該還是英國人統(tǒng)治時期吧。他家的蛋糕很扎實:巧克力細致綿密,果仁香脆爽口,蛋糕層次分明,難怪生意出奇的好。我們買了4塊蛋糕,帶回賓館,搭配清咖當下午茶。</div> <div>@Lotus Temple 暮色中的蓮花寺,我想到了悉尼歌劇院,你呢?</div> <div>2020.1.20<br>@Gurudwara Bangla Sahib 班戈拉·撒西比謁師所<br>班戈拉·撒西比謁師所是錫克教神廟。錫克教(Sikhism)是印度一個比較大的宗教,是世界十大宗教之一。錫克教是在16世紀初由那納克創(chuàng)建。錫克教徒是印度最容易辨識的族群,他們蓄長發(fā)、長須、包頭巾。頭巾可以五顏六色,有的頭巾可達30多公斤。老上海所謂的“紅頭阿三”就來自于印度的錫克教徒。<br>參觀流程:脫鞋赤腳——戴頭巾——凈手——凈足——進入寺廟朝拜——參觀寺廟——離開。</div> <div>進寺廟要赤腳,頭發(fā)要用三角巾包起來。光腳走在室外10度左右的大理石上,真的是:晶晶亮,透心涼。</div> <div>進入大殿,錫克教大殿沒有神像,他們供奉的是經典。祭壇上兩個大箱子里存放經典,用布覆蓋,兩邊有人拿著拂塵不斷輕拂。一旁有三位神職人員,擊鼓彈琴,頌唱經文。聲音經麥克風放大,充滿整個殿堂,樂曲神秘而又裊裊動聽,地上鋪著厚厚軟軟的地毯,不多的教徒們分散于各處,有的跪著,有的站著,默默祈禱,給人一種虔誠、神圣的感覺。</div> <div>關于“紅頭阿三”<br>“紅頭阿三”,上海話,指的是晚清民國時期的舊上海租界,擔任巡捕的印度人。英國人最早在公共租界設立了巡捕房,招募了大量印度人做巡捕。印度是英國的老牌殖民地,英國人自然覺得印度人比中國人忠誠可靠,在當時的巡捕房里,英國人是老大,印捕是中間層,華捕地位和薪水最低。<br>招募來的印度人,都是信仰錫克教的教徒,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蓄著大胡子,頭纏紅頭巾。錫克教徒在印度人中身高馬大、驍勇善戰(zhàn),所以備受英國人青睞,世界各國的英殖民地都有錫克教徒的身影。<br>上海租界時期的錫克教徒,包著紅頭巾,講著“I see.”,被聽成“阿三”,于是“紅頭阿三”作為印度人的代號從那時候的上海被叫響并傳播開來。</div> <div>錫克教8歲的第八代上師哈爾·克里香在此用清潔的井水幫助天花和霍亂患者,自己也染疾去世(1664年3月30日)。廟內的池水據(jù)說有治療作用,世界各地的錫克教徒尊為圣水,印度人直接喝或將其帶回家鄉(xiāng)。我們沒敢喝。</div> <div>@Agra 印度婚禮 Wedding in India<br>冬季是印度當?shù)厝说慕Y婚季,天氣好、不下雨,在這樣的賓館辦場婚禮至少也要人民幣幾十萬……自從我們第一天到達印度,每天都能看到印度婚禮。一路上又唱又跳,好不熱鬧。我們在酒店用完晚餐9點多了,還是被這熱鬧的氣氛吸引了過去。</div> <div>只見新郎身著寬松的鑲金邊襯衣,頭戴精致的頭巾和一串串花朵,坐在馬車上巡游。參加婚禮的賓客剛剛到達,新郎10點入場,據(jù)說新娘要晚上12點入場,那豈不要搞個通宵?</div> <div>2020.1.21<br>@Fatehpur Sikri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1983年世遺)<br>這座城堡于1571年到1585年間曾短暫作為莫臥兒王朝都城,當時阿克巴大帝一直沒有子嗣,他向圣人Sheikh Salim Chishti祈求。后來他的第一位皇子出生后,阿克巴為表示感激之情,建造了這座城堡,并命名為Fatehpur Sikri,意為“勝利之城”,然后遷都于此。不過阿克巴在此定都僅14年,然后因水源問題廢棄了這座城市而遷回阿格拉,而成為一座荒城。<br>剛進入景區(qū),就被一個小混混纏上了,不論你怎么說NO他都喋喋不休的跟著你,要給你講解,要推銷點什么。搞得我們一開始有部分建筑都沒看全。美篇選照片的時候居然都找不到一張滿意的。</div> <div>@The Jama Masjid in Fatehpur Sikri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大清真寺<br>紅色砂巖和白色大理石交相輝映, 真的是外表雄偉,內部精美。</div> <p class="ql-block">2020.1.22</p><p class="ql-block">@Taj Mahal, Agra 泰姬陵 (1983年世遺)</p><p class="ql-block">全程唯一安排的團隊游必去的景點。莫臥兒皇帝沙賈汗與王后蒙泰姬·瑪哈爾之間的愛情故事堪稱印度歷史上最大的傳奇,蒙泰姬·瑪哈爾死于難產,悲痛的沙·賈汗為了紀念她,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為她建造了世界上最美麗的陵墓——泰姬陵。它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由殿堂、鐘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瑪瑙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p><p class="ql-block">關于拍照:去之前還是做了一點攝影攻略的,無奈早晨爬不起來,加之有霧,等我出門已經10點了。泰姬陵正面拍照永遠是人滿為患,但是泰姬陵的四個面是一樣的,其中一個側面有一座清真寺。于是我光著腳步入清真寺,以清真寺的門為畫框,朝著門外的泰姬陵咔嚓。在拍攝的時候發(fā)現(xiàn)游客還是不少,正當我不知如何解決時,有三位游客此時正要邁出大門,我按下了快門。有朋友說我把泰姬陵拍出了神圣感。</p> @Agra Fort 阿格拉古堡(1983年世遺)<div>阿格拉堡建成于1573年,位于亞穆納河畔的小山丘上,距泰姬陵約1.5公里,全部采用紅砂巖建造而成,故又稱紅堡,與首都德里的紅堡齊名,是印度--伊斯蘭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作。<br></div><div>除了前面看到的法塔赫布爾·西格里王城外,阿克巴大帝也主持興建了阿格拉城堡。這座城堡的建造與使用歷經了莫臥兒王朝的阿克巴、賈汗吉爾、沙·賈汗和奧朗則布四位帝王。城堡的功能由最初的軍事堡壘演變成為皇家宮殿,風格也由豪邁雄偉的紅砂石砌筑演變?yōu)樯萑A典雅的白色大理石精雕,使它成為莫臥兒建筑風格演變歷程的最佳見證者。城門就是名副其實的軍事堡壘。</div> 紅色砂巖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xiàn)出耀眼的紅色。 墻面細節(jié) 奢華典雅的白色大理石皇家宮殿。 阿格拉堡有一座八角形的石塔小樓,登臨塔頂,極目遠眺,可以看到亞穆納河對岸的泰姬陵。據(jù)說,當年沙賈汗被兒子奧朗則幽禁在這座古堡時,經常默默地坐在小樓中,懷著無限的思念之情,遙望泰姬陵,似乎在傾訴他那一顆孤寂哀傷的心。<div>下圖請仔細看,有沒有找到泰姬陵?我已盡力,無奈印度的霧霾太厲害了。</div> 夕陽下的宮殿、白色的立柱、褐色的波浪曲線令你浮想聯(lián)翩;要是能來一塊焦糖色白霜酸橙派,配上一杯紅茶,那就愜意了。 回到酒店,晚上繼續(xù)在中餐廳用餐。今天遇到了來自湖南的中國主廚。他在印度工作了5年。據(jù)他介紹,印度人一日兩餐,9-10點早餐;16點下午茶;8-10點晚餐。在他推薦下,我們點了番茄蛋湯、炒雜蔬、脆皮鴨和揚州炒飯。 左邊的女服務員來自印度東北的曼尼普爾邦(Manipur),長了一張中國人的臉。第一次與她交流時,我居然脫口而出講了中文。在與她交流之后得知:曼尼普爾于1949年并入印度。他們有自己的文字和語言,屬于漢藏語系。他們的民族、文化與印度主流社會相距甚遠。小姑娘的英語講得標準又流利,跟我們這些天聽得一臉迷茫的印式英語完全不同。她說想當空姐,流利的英語是第一步。 <p class="ql-block">2020.1.23 體驗印度軍用機場</p><p class="ql-block">阿格拉和齋普爾兩地相距270公里,汽車要開5小時,所以我們選擇了飛機。我們習慣性在“飛常準”上關注航班信息,起飛時間從8:50改為11:45再調整到13:00。人在旅途,再怎么仔細也不過分,我們想要確認航班最終起飛時間,更何況阿格拉的航班很少。</p><p class="ql-block">想偷懶,請賓館前臺幫忙確認一下航班信息,結果他們居然不知道阿格拉有機場,他們常規(guī)理解你要乘飛機,應該去新德里機場,所以跟我們說路上要4個小時,把我們也嚇了一跳。</p><p class="ql-block">好吧,求人不如求己。飛常準熱線電話已更改,但修改的電話號碼打過去是個語音留言,最終還是我們上網查到了阿格拉機場的電話。打過去,確認航班延誤到下午13:00起飛,值機的最后時間是航班起飛前45分鐘。</p><p class="ql-block">我們叫了Uber去機場。司機說今天有大人物來阿格拉,所以機場關閉了。聽到這一消息,我們猶豫了一下,仍然堅持他開去機場。原來阿格拉的機場是軍用機場,門口有路障和持槍的士兵守衛(wèi)。我們出示了機票信息,他們手持登機乘客信息,不多也就2頁。信息確認正確,會讓車開進去,但有專人上車押車。機場內禁止拍照。</p><p class="ql-block">到候機廳門口,再次核對機票和護照信息,然后要過2道安檢,第一道是軍隊的,我們一直放在托運行李中的水果刀被查出,幾經溝通,終于同意托運;然后是航空公司的安檢,進入候機廳,也就那兩頁紙的乘客。最后終于登上螺旋槳飛機一路顛簸到了齋普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Jaipur </p><p class="ql-block">齋浦爾是拉賈克斯邦的首府,道路寬敞整潔,還有路牙石。馬路上的車也檔次高些,還看到了寶馬750。當然這是在新城區(qū),我們的酒店靠近老城區(qū),是一間很有特色的老宅,就像小時候看到的巴依老爺?shù)恼?,也?00年歷史了。我們一直認為特色酒店能給旅行加分不少,因此此次印度之行我們選擇了英式酒店、皇宮酒店、以及具有當?shù)貍鹘y(tǒng)特色的酒店。</p> 在世界各地騙吃騙喝的“光屁股”,這次來到了印度。 墻面上除了手繪圖案,還有東南亞各國一向擅長的拼貼鑲嵌工藝。 當然這樣的老宅也給我們帶來了一點小麻煩:房門用的是插銷和掛鎖,出門時撩起插銷,關門用力插銷套在了鎖扣上,進不去了,酒店找了木匠才搞定。 晚上還有木偶戲表演。 <p class="ql-block">2020.1.24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Jaipur City, Rajasthan 齋浦爾城(2019年世遺)</p><p class="ql-block">齋浦爾的前身是拉其普特城邦安梅爾,18世紀初,作為莫臥兒皇帝奧朗則布重臣的安梅爾王公杰伊·辛格二世(Jai Singh II)在安梅爾城堡附近的平原上規(guī)劃新城,建造宮殿和天文臺。為紀念這位天才王公,這座城市取名齋浦爾( Jaipur意為“杰伊的城市”)。</p><p class="ql-block">十九世紀中期,愛德華七世到訪齋浦爾,當時的王公羅摩·辛格(Ram Singh)為表示好客,下令將城中所有房子面街的一面漆成粉紅色,之后這條法令一直保持著,因此從那時起,齋浦爾有了一個浪漫的別稱 ——“粉色之城”。</p> 古代的印度有許多小邦國,每個邦國都有自己的國王?!俺鞘袑m殿博物館”(City Palace) 就是齋普爾本地邦國國王的宮殿,如今仍然屬于私人所有。國王仍然住在里面,開放部分宮殿供人參觀,門票收入歸國王所有。<br>杰伊?辛格二世規(guī)劃這座城市時,把王公的宮殿放置于整個齋普爾老城的中心,城市宮殿修建于1729年,后來經過幾個世紀歷代王公的擴建,宮殿的建筑融合了拉賈斯坦的印度風格和莫臥兒王朝的伊斯蘭風格。題圖便是。 進門先是王公用以接待權貴訪客的迎賓宮殿(Mubarak Mahal),穿過宮殿北側由兩頭大象鎮(zhèn)守的Rajendra Pol門,來到王公和大臣們議事的私人大廳(Diwan-i-Kh),這里放著兩個銀質大罐,每個高1.6米,重345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純銀制品。20世紀初,王公前往英國參加英皇加冕儀式時,銀罐用來裝足夠沿途洗澡用的恒河圣水。私人大廳東邊為公眾大廳,西邊為Pitam Niwas Chowk,這個庭院最有看頭的就是春夏秋冬的4個大門了。<br> @The Jantar Mantar, Jaipur 簡塔·曼塔天文臺(2010年世遺)<br>杰伊·辛格王公將都城從安布爾遷到了齋浦爾,它融合了杰伊·辛格的創(chuàng)意卓見和首席建筑師非凡的專業(yè)知識,成為印度第一座嚴謹規(guī)劃的城市。杰伊·辛格是個天文愛好者,他在齋浦爾建造的簡塔·曼塔天文臺完整保存至今。這里更適合天文愛好者。 <p class="ql-block">@Hawa Mahal, Jaipur 風之宮殿</p><p class="ql-block">齋普爾的地標性建筑,建于1799年,由Maharaja Sawai Pratap Singh建造,最初是為了讓皇室的女人們無聊時可以隔窗觀看外面的世界。它猶如一面巨大的粉墻,上面密密麻麻布滿953扇蜂窩狀的窗,用紅砂石鏤空制成,呈半個八角形。這樣的結構使宮殿內任何地方都能有風吹入,遇到狂風天氣,只要把窗戶打開,大風就會吹過前后窗,而不至于把建筑吹倒,宮殿因此得名“風之宮殿”。</p><p class="ql-block">我非后宮女人,無需體會那種在小窗里偷窺世界的感受,所以在馬路對面咔嚓一下足矣! 回家后居然發(fā)現(xiàn):風之宮殿朝庭院內側的玻璃是彩色的,你發(fā)現(xiàn)了嗎?</p> @Raj mandir cinema, Jaipur 王宮戲院<br>今天是除夕,晚上我們安排了一個特別的活動:去印度著名的電影院Raj mandir看電影。被BBC評為全球最有魅力十大影院,只有一個可以容納1131人的大放映廳,一天4場。今天的電影是STREET DANCE 3,印度版沒有英文字幕。晚上的電影是21:30開場,提前半小時售票。售票居然還分男女排隊,女隊明顯人數(shù)較少,所以我就去買票了。 1976開業(yè)的王宮戲院是印度最大最豪華的的電影院。其以現(xiàn)代藝術風格設計,用馬賽克瓷片拼湊出精美的幾何圖案,凹凸的墻面閃爍著暗淡的亮光,把你立刻帶入影院氛圍。 印度人看電影很嗨,遇到明星出鏡,下面喝彩聲不斷。整部電影大約要3個小時,還有中場休息,我們就先撤了?;氐骄频?,已是當?shù)貢r間23點,今年在印度完成了守歲。這是我們在國外度過的第7個春節(jié)。 2020.1.25<div>@Hill Forts of Rajasthan 拉賈斯坦邦的高地城堡(2013年世遺)</div><div>拉賈斯坦邦的高地城堡位于印度西部的拉賈斯坦邦,被列入世遺的城堡是當年6個高地要塞,它們分別是:吉多爾格爾堡(Chittorgarh Fort)、貢珀爾格爾堡(Kumbhalgarh Fort) 、倫塔波爾堡(Ranthambore Fort)、杰伊瑟爾梅爾堡(Jaisalmer Fort)、琥珀堡(Amber Fort)以及加戈隆堡(Gagron Fort)。這6座城堡分別位于拉賈斯坦邦的不同城市,建筑時間跨越8世紀至18世紀,為拉其普特時期軍事建筑。城堡巧妙運用附近地形,因地制宜,憑借山嶺、沙漠、河流和密林等天然屏障,組成堅實的防御體系。在高大宏偉的城墻之內,城市中心,宮殿、廟宇、集市應有盡有。這些要塞是公元8世紀至18世紀該地區(qū)藩王權利的證明。今天我們前往其中的一座:琥珀堡。</div><div>@Amber Fort 琥珀堡<br></div><div>琥珀堡(安梅爾城堡)位于齋普爾北部城郊的山丘之上,是齋普爾的舊都,1592年由安梅爾城邦王公曼?辛格(Man Singh)修建,由于城堡由奶白、淺黃、玫瑰紅和純白石料建成,遠看猶如琥珀,稱為琥珀堡。<br></div> 城堡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雄偉壯觀。爬上琥珀堡,回頭一望,發(fā)現(xiàn)河流中央有個一個正方形花園,這不就是典型的伊斯蘭園林嘛,只是四周少了一圈建筑。伊斯蘭園林通常面積較小,建筑封閉,十字形的林蔭路構成中軸線,封閉建筑與特殊節(jié)水灌溉系統(tǒng)相結合,富有精美細密的建筑圖案和裝飾色彩?;▓@分割成四區(qū):園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匯點有水池,象征天堂。園中溝渠明暗交替,盤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幾何形小庭園。沒想到在這里讓你對伊斯蘭園林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河對岸,山巒層疊,地勢險峻,還修筑了“野長城”般的防御工事,名副其實的要塞! 整個城堡基本上就是個空殼。 最著名的鏡廳,宮墻上鑲嵌無數(shù)小鏡子,其工藝和原理跟我們旅館的客廳是一樣的。 位于琥珀堡上方400米的杰伊加爾城堡 Jaigarh Fort,建造之初的目的在于防衛(wèi)琥珀堡城邦與宮殿。 在城堡里爬上爬下,discovery之旅,玩得也很開心。 建于公元1000年左右琥珀堡階梯水井 井上的階梯呈現(xiàn)出繁復而精美的幾何對稱結構。 今天,現(xiàn)代城市發(fā)展帶來的污染,讓齋普爾已經很難看出“粉色之城”的風采。但走進老城里拉賈斯坦最精美的城市宮殿、古樸的簡塔·曼塔天文臺和迷人的風之宮殿,踏上城郊的琥珀堡,或日落時分從山頂?shù)幕⒈じ╊麄€齋普爾,依然可以辨識出齋普爾當年的光輝歲月。 2020.1.26<br>今天從齋普爾飛烏代普爾。坐在出租車上,看到路邊很多賣印度國旗的小販,詢問司機,他說的我們沒聽懂,大概是什么節(jié)日。到機場才搞明白,1月26日是印度的共和國日(Republic Day),為了慶祝印度憲法的誕生。 <p class="ql-block">@City Palace, Udaipur 烏代普爾城市宮殿</p><p class="ql-block">烏代普爾(英文名稱:Udaipur)是印度拉賈斯坦邦最浪漫的城市,建于漂亮的皮丘拉湖畔,有“東方威尼斯”之稱。</p><p class="ql-block">城市宮殿,矗立在烏代普爾皮丘拉湖東岸,由烏代·辛格二世(Uday Singh II)在1559年修建,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宮殿全部用花崗石和大理石建成,建筑風格上豐富地融合了拉賈斯坦、莫臥兒、中世紀、歐洲及中國的建筑藝術,這也是它獨特的一面。這座華麗的拉賈斯坦邦最大宮殿,具有很多漂亮陽臺、樓塔設計。宮殿建筑群包含很多大大小小宮殿、博物館和花園。目前宮殿里展示了鏡子、大理石、銀器、鑲嵌等工藝品以及彩色玻璃、壁畫等。</p>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宮殿也一樣。 <p class="ql-block">70年前的銀鹽照片,現(xiàn)在的數(shù)碼照片,以及現(xiàn)代水彩畫以同一主題展現(xiàn)在你眼前。</p> 宮殿上面也是俯瞰整個烏代普爾城市和皮丘拉湖的絕佳位置。經數(shù)代王公擴建,現(xiàn)在的城市宮殿分為三部分:宮殿內的皇宮博物館為游客主要參觀點,另一部分是現(xiàn)任王公及皇室后裔的居所,還有一處則是建成豪華酒店(Shiv Niwas Palace by HRH Group of Hotels)。 我們預定了這間酒店的套房。每次打開酒店的客房門, 就有打開盲盒的感覺。沒想到我們的房間升級到140平方米,能看的到湖景的圓頂?shù)蹏追俊? 為了便于進出,酒店給了一張有我們名字的出入卡。傍晚,從街道回酒店,穿過城市宮殿區(qū)域。沒有游客的宮殿,美輪美奐,熠熠生輝。 我們一路參觀了很多印度城堡和宮殿,而這座城堡居高臨下、外部線條流暢,氣質獨特,內部卻是無與倫比的精致。也許皮丘拉湖給它增添了靈性,沒有想到印度有如此浪漫脫俗之地。 @Jagdish Temple 賈格迪什神廟<br>建于1651年,印度教神廟,供奉著比濕努神。 這樣一個“地廣人稀”的拉賈斯坦,卻常年位列印度最受歡迎旅游目的地之前茅。拉賈斯坦的吸引力,當然是來自其異常豐<br>富的旅游資源,其中尤以粉藍金白的四城四色為鮮明代表。我們已經拜訪了粉色之城齋普爾(Jaipur),它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宮殿、天文臺和拉賈斯坦地區(qū)最全面的博物館;據(jù)說藍城焦特布爾(Jodhpur)與金色之城杰伊瑟爾梅爾(Jaisalmer)則是感受廣袤沙漠的最佳去處,每一次的日出日落都讓人無比驚艷;我們留著下次再去。此刻,夕陽下的白色之城烏代布爾(Udaipur),透露出一種從容優(yōu)雅的浪漫氣質…… 今天我們驅車前往距離烏代普爾36公里的Gogunda Palace。抵達的時候,一個大型旅行團剛離開,那豈不是我們獨享整個宮殿! Gogunda Palace 由烏代普爾國王的兄弟建于1573年,一座純正的宮殿堡壘,難怪其外觀跟烏代普爾城市宮殿有點相似。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皇族后人將它賣給了現(xiàn)在的酒店集團,他們又進行了改建。 前臺帶我們參觀了各種特色套房,精致又古樸,像個博物館。 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 在印度10天了,印度的確是一個貧富差異巨大的國家。但就高檔賓館和景區(qū)而言,還是舒適的。旅行體驗如下:<br>1. 沒見到過一個短發(fā)的女性,基本都是大波浪。也沒有見印度人穿短褲,男女都沒有。所以建議來旅行的朋友,尤其女性不要穿得太暴露,倒不是安全問題,而是會顯得與當?shù)氐姆諊窀癫蝗搿?lt;br>2. 中國人走在印度大街上,人們的目光都會齊刷刷到你身上,哪怕你是坐在出租車里,從婦女小孩到男人,就像看外星人一樣看你。你會感覺自己就像是上世紀70年代走在上海街上金發(fā)碧眼的老外。<br>3. 印度的貧富差異很大,游客很容易被歸入富人一類。旅游從業(yè)者總是希望能多從你身上掙些錢,所以不免耍些小手段:不找零、故意找錯錢、熱情搭訕,為你提供服務等。對付他們的最佳方案是“聽不懂”。<br>4. 城際交通推薦飛機,便捷、廉價。印度機場安檢極嚴,進入機場區(qū)域要出示打印機票和護照,警衛(wèi)會核對人員信息。與火車站相比,趕走了一切閑雜人員。所以切記要打印機票。<br>5. 市內交通建議用Uber,好處在于直接輸入目的地,你會得到固定價。司機有些會英語,有些不會,極個別會用翻譯軟件。坐在封閉的車廂里相對安全干凈,而且不需要跟突突車司機斗智斗勇。<br>6. 若在德里,推薦機場快線和地鐵,安全、便捷、不堵車。進地鐵要安檢,且男女分檢。地鐵有女士專用車廂。<br>7. 總體而言,印度是個性價比很高的旅游勝地,在高端酒店可以享受很好的英式服務。偶爾也會有坑,就印度的物價而言,即便入坑,你也損失不了多少。<br> 2020.1.28<div><div>@Chaumukh Temple 千柱之廟</div></div><div>千柱神廟位于烏代普爾西北75km處,一個偏僻的山谷中。整個寺廟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巨大白色大理石建筑群,建在一個大約5000平方米的巨型巖石基座上。廟頂由一群寶塔鋪蓋而成。神廟結構復雜,29座大廳里豎立著1444根大理石支柱,每根都雕刻著不同的圖案,沒有兩根柱子的圖案是相同的,因此得名。這座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的廟宇是獻給耆那教第一位祖師Adinath的。<br></div> 2020.1.29<div>下午2點飛回德里。國內的冠狀病毒還在持續(xù),朋友說魔都口罩緊俏,你若能帶些回來些能救燃眉之急。于是我們詢問了前臺,熱心的服務生帶我們去了旁邊的一家24小時藥房。藥房出樣的都是PM2.5口罩,后來在柜臺看到幾盒醫(yī)用一次性口罩,但已被人預訂,也是中國人訂購的。我們和藥劑師協(xié)商了一下,他們幫我們訂購,晚上我們來取貨。晚上10點,我們順利買到4盒醫(yī)用口罩,每盒50只。<br></div> @Qutb Minar and its Monuments, Delhi 顧特卜塔及其古建筑 (1993年世遺)<div>顧特卜塔又名勝利塔,位于德里以南約15公里處,號稱"印度七大奇跡"之一。建于1193年的顧特卜塔高73米,為印度最高的古塔。此塔之所以被稱為“勝利塔”是因為當年中亞穆斯林成功入侵占領印度后為了慶祝勝利而建成的紀念碑。塔身從下至上逐漸變細,融合印度教及伊斯蘭教色彩,塔身鐫刻著古老的阿拉伯文《古蘭經》經文和各種精美花紋圖案。底部三層用紅砂石砌成呈赭紅色,上面兩層則是白色大理石建造。它是早期伊斯蘭教勢力入侵印度的代表性建筑。<br></div> With students <p class="ql-block">Wandering</p> <div><br></div> @Jag Niwas 湖之宮 (Taj Lake Palace) <p class="ql-block">印度自由行忠告:</p><p class="ql-block">1、 吃,一定飲用瓶裝水,不要喝冰鎮(zhèn)飲品,因為你不知道冰塊是用什么水做的。如果你喜歡清淡飲食、不能吃辣,那就跟我一樣準備方便面吧。印度咖喱太刺激了,我還是無法接受。</p><p class="ql-block">2、 住,盡量把酒店訂得好一點,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安全、安靜、私密和舒適的空間。最好的酒店外面很可能就是土路。</p><p class="ql-block">3、 行,兩段國際飛行 + 三段內陸飛行 + Uber,當然我們還嘗試了新德里的機場快線和地鐵,十分便捷。</p><p class="ql-block">4、 印度英語,作為一名高中英語老師,不好意思,我真的沒聽懂。</p> <p class="ql-block">印度是一個階層分離的復雜社會,這里有專為窮人打造的空間,也有專為富人打造的空間。在印度,錢差不多就是萬能的,可以給你大開方便之門,讓你擁有許多特權,幫你規(guī)避掉各種各樣的風險。在印度遇到的一切糟心事兒,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同一個根源一一想省錢。</p><p class="ql-block">印度的省錢選項并不是為外國游客設計的,而是為經驗豐富的印度當?shù)貏诳啻蟊妭兌嬖诘?!身為人生地不熟的小白,非要去體驗印度勞苦大眾的生活,回了國抱怨印度不好,難免就會不客觀。印度這個國家本身也不適合所有人來玩,愛的人愛死,恨的人恨死,而我們屬于前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記:中印關系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被突然掐斷的,印度政府于2020年2月3號宣布所有中國大陸公民的印度簽證作廢,此后中國人想去印度便難如登天。而我回來一直在做印度南部功課,期待有生之日能執(zhí)行實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