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難忘延安——我的紅色旅記

謝紅

<h3>這篇游記來的實在太晚了,若再不提筆,旅行的點點滴滴就要淡出記憶。一直在等那個叫靈感的東西出現(xiàn),今天終于想寫了,于是趕緊提手在手機上劃拉一通,生怕它稍縱即逝就再也抓不住了。</h3> <h3>2018年,五四青年節(jié)這天,我和朋友踏上了開往西南方向的列車前往革命老區(qū)延安,開啟了一次短暫的紅色之旅。然而折服我前往的是億萬年前一次大地震留下的一條裂縫——延安甘泉雨岔大峽谷。而拜訪那些紅色遺址是我很久以來的心愿。這次都一并實現(xiàn)了。</h3> <h3>當我第一次看到那些圖片時,魔幻般的光影從地縫射進幽暗的峽谷中,將谷壁映襯的五彩斑斕,讓人們看清了這億萬年來大地所走過的時間的指紋,柔美悠長,在記憶中久久不能釋懷。</h3> <h3>很多時候大自然對我們的吸引是真實的、自然的、和純粹的。大自然毫無保留的將自己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帶給人們最單純的美的享受。</h3> <h3>5日清晨,在延安火車站出口處找到了你我同行的水兒姑娘,對上了接頭暗號就上車去雨岔大峽谷。出站時還下著小雨,看著這天氣,我的心就像天上的雨越來越?jīng)?。因為一旦下雨,峽谷里的積水排不出去,景區(qū)只能關門歇業(yè)。</h3> <h3>一路上,水兒姑娘都在安撫我們,要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并且她還有備選方案。我自己也一直在念心經(jīng):阿彌陀福,老天有眼,歇會兒吧別哭了……。</h3> <h3>從火車站到雨岔大峽谷大約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大巴車載著我們在黃土高原上疾馳,五月份已是高原的春天,黃土中夾著嫩綠色的植物和白色的小花在春雨中潤無聲息地生長著,在這個少雨干旱的高原上,春雨顯得尤為珍貴。</h3> <h3>不知是這車人品過硬還是老天有眼,快到雨岔時雨居然停了,景區(qū)告知開門接客,于是換上景區(qū)的交通車在山里的土路上七拐八拐的就到了樺樹溝。樺樹溝是雨岔大峽谷中最經(jīng)典的一條線路,所有精華都匯聚于此。</h3> <h3>在入口處租了雨鞋換上就朝溝里走,峽谷內(nèi)陰涼濕潤,一股青苔的氣味撲面而來,我想那應該就是雨后森林的味道。地上有積水但不過腳踝,谷道時而寬時而窄,最窄的地兒只容一人,因此人們只能朝一個方向前行。</h3> <h3>往上看是一道天縫,偶爾有綠茵冒出來遮住縫隙,彎彎曲曲的像一條白蛇,又像九曲天河,天河的光線打到谷壁上勾勒出無數(shù)美人身段的側(cè)影,凹凸有致,婀娜多姿。</h3> <h3>峽谷壁上的條紋均勻、細膩、柔和、有質(zhì)感,在雨水和青苔的作用下,時不時地現(xiàn)出那一抹綠色妝點著峽谷,清雅脫俗。那條紋是歲月的年輪,也是千百年來寂寞的訴說和守候,它用一條條的紋路記錄下大地所走過的經(jīng)年累月。</h3> <h3>據(jù)說這峽谷因不同的天氣有著不同的美景。春夏多雨,谷壁上因布滿青苔呈黃綠色;秋冬干燥季節(jié)多呈紅黃色或金黃色。總之每個季節(jié),不同的天象,一天中不同的光線都會使谷內(nèi)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光影交錯,流光溢彩,變幻莫測。</h3> <h3>遺憾的是沒有趕上個艷陽天,可以想像如果是在光線充足的日子里,從天河上下來的一道道光柱將幽暗的峽谷染成金黃色與谷外的黃土高原到是渾然天成。不過能看到雨后綠色的峽谷已經(jīng)很感恩知足了。</h3> <h3>快到峽谷出口時,頭上有輛汽車卡在峽谷的縫隙中,從車身上厚厚的灰塵看,車卡陷在這已經(jīng)有年頭了。這一帶的峽谷也是近幾年才被當?shù)厝税l(fā)現(xiàn)并開發(fā)成旅游景觀的。由于地震形成的裂縫不大,加之有植被的覆蓋,從地面上駕車恐怕也不易看清。</h3> <h3>這條峽谷不長,蜿蜒崎嶇不過八百米,因時間比較充裕,我們走了兩遍,第一遍感覺四處都很新奇,頭一次看到這樣的地貌,我的四只眼睛都不夠用,腦袋也是上下左右不停地轉(zhuǎn),還加上手機鏡頭共五只眼睛一起記錄下這神奇的自然景觀。</h3> <h3>走第二遍時,游人比較少,我們補拍了些照片,感覺沒留下什么遺憾就出了溝。到了停車場又開始滴上小雨,回到延安市里,看時間還早,放下行李就出門逛街去了,畢竟我是第一次來延安,很想好好看看這座革命城市。</h3> <h3>延安市區(qū)到處散落著紅色遺址和紀念館,延安人民對革命舊址的保護真是沒的說,也許這正是他們生活在此地能引以為豪的東西。沒走幾步就看到陜甘寧邊區(qū)銀行紀念館,這是我國第一個銀行紀念館。1991年9月20日開館,館名由老一輩革命家陳云題寫。</h3> <h3>陜甘寧邊區(qū)銀行紀念館分兩部分,一是原邊區(qū)銀行工作人員辦公、生活過的窯洞院落舊址。二是陜甘寧邊區(qū)銀行大樓,一層是邊區(qū)銀行營業(yè)廳,按原貌進行復原。二層是紀念館主體展廳。館內(nèi)收藏有照片、資料、圖表、文物一千多件??上侨詹恢裁丛驔]開門,我們就在門前看了看遺址的外觀。</h3> <h3>緊接著看到的是陜甘寧邊區(qū)政府舊址,從1939年2月至1949年6月,除轉(zhuǎn)戰(zhàn)陜北一年外,陜甘寧邊區(qū)政府一直駐守這里。正面有5孔窯洞,中間窯洞是邊區(qū)政府會議室。左右兩邊各有13孔石窯洞,臨街一側(cè)有20間小青瓦房。山坡上還有林伯渠的舊居。</h3> <h3>旁邊不遠處就是陜甘寧邊區(qū)政府禮堂的舊址。禮堂前面的廣場已經(jīng)成為市民休閑的地方,臺階上坐了三兩市民在歇息。禮堂門開著,我們進去看了下,是那種老式的大禮堂,正前方是舞臺,下面是一排排座椅用大塊白布覆蓋,已經(jīng)落滿灰塵。</h3> <h3>從禮堂出來遠遠的就看到了寶塔山,因天氣不好沒怎么拍照,想著晚上還有一場燈光秀在寶塔山,于是就尋著美味朝著飯點的地方去了。</h3> <h3>走到國貿(mào)大廈旁邊有個廣場,夾在兩座廣廈之間,因背靠鳳凰山得名鳳凰廣場,廣場的前面花團錦簇,花團中央是五角星圖案,對面有一座大型雕塑,白色的臺基上巨大的火炬向天空升騰,火炬下面是一組人物雕像,展現(xiàn)了中央紅軍經(jīng)過兩萬五千里長征后勝利會師的場景。</h3> <h3>走過廣場不遠就到了我們的食堂——四季有鹽有味餐廳,這是延安市大眾點評美食熱搜榜排行第一的餐廳。果然不錯,原木桌椅上大紅燈籠高掛,古樸典雅,有著濃郁的陜北高原風情,餐食也可口,只是黃土高原上干旱缺水種青菜不容易,所以青菜較少。</h3> <h3>填飽肚子后往寶塔山方向走,準備去看晚上的燈光秀,途中遇見紅色書店,這是延安不可錯過的一景,書店的里里外外裝飾全部采用紅色調(diào),紅五星紅色黨旗,店內(nèi)售賣的書籍也多為紅色書籍,恐怕這在全國也是獨一份,很延安,稱得上中國最美紅色主題文化書店。</h3> <h3>書店坐落在延安市中心最繁華地段的交叉路口,非常醒目,特別是夜晚當景觀燈點亮,門前那幾顆閃閃發(fā)光的紅五星和門口上方那火紅飄揚的黨旗已經(jīng)成為延安紅色文化的地標和旅游名片。</h3> <h3>此時,天色漸漸的暗了下來,我們已經(jīng)站在延水河邊,對岸就是寶塔山。7點30分,城市的景觀燈點亮,整個城市一下就有了生氣,白天那死灰般的天色在燈光的作用下像換了張臉似得,精神煥發(fā),神采奕奕。</h3> <h3>寶塔山不斷變換著顏色,唯有那金光閃閃的寶塔矗立于夜空中巋然不動。對面的延河大橋、清涼山亦金光閃閃與寶塔山遙相呼應,夜幕下的延安城真是美輪美奐,魅力四射!</h3> <h3>8點鐘一到,大戲開始上演,《延安頌》大型多媒體景觀燈光投影表演在寶塔山15000平米的山體崖壁上拉開序幕,場面壯觀,氣勢如虹,聲情并茂,震撼人心,這是目前國內(nèi)投影面積最大的多媒體景觀燈光演出。因演出時間太長,這里僅錄制了一小段。</h3> <h3>這場表演采用多媒體技術,聲光合一,有情有景地描述延安與陜北的文化特色,呈現(xiàn)兩萬五千里長征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回顧中共中央在延安與陜北艱苦卓絕十三年的奮斗故事,展現(xiàn)今日中國在延安精神的鼓舞下,為實現(xiàn)中國夢努力前行的豪情壯志。</h3> <h3>表演中有很多耳熟能詳?shù)母枨?、人物穿插其中,《延安頌》《南泥灣》《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保衛(wèi)黃河》等,其中毛主席、張思德、斯諾、冼星海等眾多歷史人物也都出現(xiàn)在表演中,既熟悉又親切,在歌舞聲中再次重溫了一遍那段歷史。</h3> <h3>第二天一早,我們出發(fā)去看黃河——這條流淌了160萬年的母親河。今天看的這一段是在延安市延川縣境內(nèi)的乾坤彎和清水灣。黃河在流經(jīng)陜西延川境內(nèi)時,蜿蜒流轉(zhuǎn),形成了五個大轉(zhuǎn)彎,被統(tǒng)稱為蛇曲。</h3> <h3>蛇曲由北而南地延伸,依次是:漩渦灣、延水灣、伏寺灣 、乾坤灣、和清水灣。這種神秘的造型暗合了一幅天然太極圖,因此人們推崇至極稱它是天下黃河第一灣。為了能看清蛇曲的全貌,這張圖是舶來品。</h3> <h3>站在乾坤亭內(nèi)極目遠望,將這個彎道弧度大于320度的乾坤彎盡收眼底,好不壯觀。眼前的景象宛若一頂大草帽,中間凸起的山巒似帽頂,環(huán)繞著山巒流淌的黃河河道似帽檐,四周被秦晉大峽谷環(huán)繞。</h3> <h3>在帽頂處的郁郁蔥蔥的青山上還居住著人家 ,炊煙裊裊,飄入巒上,岸邊的草灘上, 三三兩兩的黃牛正在悠閑的飲水。乾坤灣不僅壯美、氣勢磅礴,它還是一幅黃土高原上的生活圖畫 。</h3> <h3>這是乾坤彎上的鷹嘴石,因巨石形似鷹嘴而得名。從巖壁上赫然出現(xiàn)一塊尖銳鋒利的大石頭,千百年巨石似鷹一般守候著乾坤彎,守望著母親河。</h3> <h3>在乾坤彎左后方有個小島叫定情島。據(jù)說定情島是塊風水寶地,因黃河無論發(fā)多大的水災,小島從沒被淹沒過。小島的名字定情島是由延川著名作家厚夫所賜,其寓意取自詩經(jīng)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h3> <h3>從乾坤彎觀景臺出來,我們轉(zhuǎn)到了乾坤彎右側(cè)的黃河棧道,此棧道是景區(qū)為游客能身臨其境地領略黃河的博大精深在懸崖壁上修筑的一條人工棧道。為了防止懸崖上有碎石下落,進門前每人發(fā)一頂安全帽帶上。</h3> <h3>棧道長約兩公里,在陡峭的崖壁上來回盤旋幾道恰似盤山路。站在這里可近距離地觀賞黃河兩岸風光,對岸的山巒、農(nóng)地、房舍、村莊清晰可見。</h3> <h3>五月雨季未到,也還不是漲水的時間,這個季節(jié)的黃河是安靜的,平和的流淌著,以她最柔美的姿勢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那些個氣勢磅礴、奔騰洶涌、一瀉千里、巨龍咆哮等對黃河的描寫我想應該都不是出自此時此地此情此景吧,眼前的黃河有母親般的溫柔,她孕育滋養(yǎng)著兩岸的兒女世世代代,生生不息!</h3> <h3>走完黃河棧道,又去看了看清水灣,與乾坤彎一樣都像一頂大草帽。清水灣是繼乾坤彎之后的第二大彎道,弧度達到305度。據(jù)史料記載,在清道光十一年前,這里就是黃河西岸一個重要的渡口,叫清水關。</h3> <h3>站在山上俯瞰清水灣全貌,左下方的這片房子就是古渡口和復建后的清水街和清水衙門。圍繞著房子有一條清澈見底的綠色小溪,由西向東注入黃河,入河口處就是曾經(jīng)的古渡口,清水關也由此而得名。</h3> <h3>看過清水灣后從山上下到清水街一逛,晃晃悠悠的走過一座長長的木頭吊橋就進了關署。里邊很清靜,除了我們這一票人就沒再見到其他游客。這個關口早年間就已被棄用,目前被當?shù)卣蛟斐杉冇^光景區(qū)了。</h3> <h3>穿過關署這片建筑群,再往里走過一座廊橋就到了清水街,店鋪林立,街道兩旁商店飯館云集,只是生意清冷,昔日商賈云集、方圓幾百里商品集散地的繁榮景象早已一去不復返。</h3> <h3>歷史上,特別是戰(zhàn)亂年代,清水關曾是重要的關津要隘,時常有軍隊駐守。時至今日,在清水關沒有倒塌的窯洞內(nèi)仍有當年紅軍書寫的標語和《教室規(guī)則》。1936年5月2日,毛主席率領中國工農(nóng)紅軍抗日先鋒軍就是從這里西渡黃河回師陜北的。</h3> <h3>看過清水灣后,我們繼續(xù)轉(zhuǎn)戰(zhàn)會峰寨,車程不遠,大約30分鐘左右就到了景區(qū)的停車場,進景區(qū)后先到觀景臺看全貌,眼前的景象似曾相識,腦海中快速的搜索,是天空之城,意大利羅馬附近的那個古城堡,同樣是孤零零的城堡坐落在高高的山崗上,但會峰寨更加險峻陡峭。</h3> <h3>會峰寨是一處天然古寨,東臨黃河天塹,西瀕寨河深谷,北依牛家山懸崖,三側(cè)絕崖,僅西北與山脈相連,山寨頂部似鼻峰突起。此寨溝深壘高,山環(huán)水抱,形如虎踞,勢若龍盤,易守難攻,固似金湯,通體巖石。南北各有一石門,西有上下兩重石門。</h3> <h3>寨內(nèi)人工遺存的建筑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古人憑借會峰山天險修筑寨墻寨門哨樓等,成為陜北現(xiàn)存最早的軍事防御工事之一,也是古代人們藏匪避亂的地方,因此民間又稱會峰寨為百年土匪窩子。</h3> <h3>看過全貌后,我們沿著臺階下到會峰寨,零距離接觸這個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寨,走過山頂冷清的廟宇、破舊落滿灰塵的房舍和早已渺無人煙的寨子,只有風兒發(fā)出的呼嘯和遠處川流不息的黃河提示著我們這是一個流動的世界。</h3> <h3>悠悠黃河水,千古會峰寨。千百年來,會峰寨像陜北高原上的漢子守護在黃河邊,與黃河相依相伴。會峰寨能完整地保留下來真的是一種幸運,讓后人在回望歷史的同時,還能感受到黃土高原的險峻秀麗之美!</h3> <h3>在會峰寨里有很多具有象征意義的天然石頭和懸崖,這是神蛙送子石。后人為這些石頭賦予了很形象的名字。</h3> <h3>這是青蛇伏崖,在懸崖壁上有一條天然形成的青色巖石,外形酷似一條青蛇,故取名為青蛇伏崖。</h3> <h3>這是守寨山神,路邊的一側(cè)崖壁,從側(cè)面看過去像多張人臉,而且個個都兇神惡煞般的表情,矗立在山路的一側(cè)守護著山寨的平安,因此人們將這塊山崖看作守寨山神。</h3> <h3>這是連心石,兩塊大石頭中間還連著心。</h3> <h3>這是奶頭山。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總之,很喜歡會峰寨,古老、神秘、險峻、還豐富有趣。比羅馬那天空之城有意思多了。當年宮崎駿導演要是看過會峰寨,興許就沒羅馬什么事了,咱就是吃虧在山高路險上了。</h3> <h3>第三天一早,大部隊都已經(jīng)到京了,我們在延安多逗留了一天,還有很多著名的革命舊址、佛道圣地還沒拜,既然到了延安,必須得好好拜拜。</h3> <h3>今天要看的內(nèi)容不少,時間緊任務重,吃過早飯就出門了,酒店門口那趟13路公交車真是方便,這里必須表揚一下延安的公交系統(tǒng)為游客著想,所有的紅色景點幾乎都在這條線路上一網(wǎng)打盡。</h3> <h3>今天是個好天氣,陽光明媚,晴空萬里,一改了前兩日的陰霾。我們第一站來到棗園。棗園又名&quot;延園&quot;,原是陜北軍閥高雙成的莊園,土地革命時期歸人民所有。中共中央來延安后,于1941年開始修建,至1943年竣工。共修窯洞二十余孔,平瓦房八十余間,禮堂一座。</h3> <h3>1943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張聞天、劉少奇等領導人先后遷居棗園,在這里領導中國革命、抗日戰(zhàn)爭、整風運動和大生產(chǎn)運動,籌備并召開黨的&quot;七大&quot;,領導解放戰(zhàn)爭。</h3> <h3>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從這里撤離,轉(zhuǎn)戰(zhàn)陜北。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后,國民黨軍隊對延安進行了毀滅性破壞,棗園也遭到嚴重損壞。1953年后,人民政府重新修繕了棗園,現(xiàn)已恢復原貌,現(xiàn)在是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h3> <h3>我們這些紅旗下長大,從小唱著《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的一代人對延安多少是有向往的。如今漫步在領袖曾經(jīng)走過的路上,棗樹蒼翠挺拔,散發(fā)著泥土的芬香。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一座座帶著圍院的土窯洞,窯洞是在半山上挖建而成,與山連成一體,屋頂是長著青草的山地。</h3> <h3>窯洞內(nèi)是簡陋的陳設,一張木板床,一個大木盆,辦公桌上還有主席用過的那盞小油燈,偉人們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書寫著中國革命的傳奇。站在這里,仿佛時光將我?guī)У侥菎槑V歲月,一幕幕熟悉的場景在腦海中閃過:油燈下奮筆疾書、紡線線比賽、南泥灣開荒……,這里的一切都讓人肅然起敬。</h3> <h3>第二站來到楊家?guī)X,楊家?guī)X是1938年至1943年,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居住的地方,也是領導們在延安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毛主席在此期間,寫下了《五四運動》、《青年運動的方向》、《紀念白求恩》、《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新民主主義論》等光輝著作。</h3> <h3>這是中共七大會場。</h3> <h3>毛主席住過的窯洞。主席曾在窯洞前的小石桌旁,會見了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正是在這次會見中,毛主席提出&quot;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quot;的著名論斷。之后安娜撰寫的《中國人征服了中國》一書記錄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延安等地的經(jīng)歷和見聞。</h3> <h3>周總理居住過的小院。1939年7月,周恩來由楊家?guī)X駐地出發(fā),前往中央黨校作報告,途中乘騎受驚,他摔倒在巖石上,右臂骨折,因當時醫(yī)治條件較差,導致終生殘疾。同年9月,鄧小平和卓琳的婚禮也是在楊家?guī)X舉行。</h3> <h3>離開楊家?guī)X,我們來到延安大學,延安大學是1941年由毛主席親自命名,中共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為我黨早期培養(yǎng)了大量人才。</h3> <h3>之后來到延安革命紀念館,紀念館門前花團錦簇,毛主席雕像矗立廣場中央。進門后跟著講解員再次系統(tǒng)的聆聽了延安故事。觸摸歷史,倍感敬畏。</h3> <h3>1935年10月,一支衣衫襤褸的紅軍跋山涉水歷經(jīng)千難萬險到達陜北,入駐延安,從此荒無人煙的陜北高原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成為億萬革命青年魂牽夢縈的圣地。中共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從這里走出,毛澤東思想體系在這里形成并日漸成熟,實現(xiàn)第一次國共和作,共同抗日。</h3> <h3>此次參觀的最后一站是王家坪,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這里是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司令部所在地。也是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葉劍英、王稼祥等領導同志曾經(jīng)工作居住過的地方。</h3> <h3>至此計劃中的革命舊址都一一拜過了。午飯后,我們?nèi)デ鍥錾饺f佛洞拜佛。清涼山位于延安城東北延河對岸,隔河與鳳凰山、寶塔山三足鼎立,遙遙相望,山勢高聳峻峭,廟宇嶙峋,金碧輝煌,風光旖旎。</h3> <h3>清涼山作為延安第一名勝古跡,歷代名人詠詩詞贊美甚多。清涼山景區(qū)分三部分:一是以萬佛洞等石窟為主的佛教歷史文物古跡;二是以中央在延安時期的新聞及出版單位舊址為主的革命文物和遺址;三是太和山道教道觀。</h3> <h3>先去萬佛洞,萬佛洞坐落在清涼山西南側(cè)山體的半山腰,依山而建,對面是延水河。萬佛洞開鑿于隋代以前,唐宋金元明清歷代都有造像或維修,現(xiàn)存四處佛洞石窟。其中以雕刻有萬尊佛像的萬佛寺最為精美絕倫。</h3> <h3>走進萬佛洞內(nèi),整個洞壁通體的都是佛像,雕刻精美,形態(tài)各異,看后非常震撼,因佛像有上萬尊之多,故得名萬佛洞。四座石窟中這一窟是最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h3> <h3>我雖不是什么佛教徒,但因認同佛教的人生理念和智慧,因此喜歡拜佛。于是每每到各地旅行見到寺廟都會進去拜拜,希望能沾點佛性,靜心靜氣,以養(yǎng)身心。</h3> <h3>拜完佛,我們步行往寶塔山方向走,看著不遠,也就是這山望著那山的距離,但也走了三十多分鐘才到景區(qū),買了票就沿著登山階梯爬山,此山不高,20分鐘就登頂了。</h3> <h3>山頂有唐代寶塔一座,高44米,共九層。寶塔是歷史名城延安的標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也是游覽延安城的必去之地。寶塔山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文物、革命舊址為一體的著名風景名勝區(qū),意義實在太多了。</h3> <h3>站在寶塔山上可飽覽整個延安城市風光,左邊清涼山,右邊鳳凰山,三山相應,延安城被這三座大山包圍著,涓涓延水河穿城而過,河上多橋橫跨,街道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汽車聲人聲鼎沸構(gòu)成這座城市的繁華圖景。</h3> <h3>這是寶塔山角下的摩崖石刻。它記錄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不畏外來入侵、頑強斗爭的精神?,F(xiàn)存有九組古代石刻。其中有六組是歌頌范仲淹的,其余三組是贊美寶塔山勝景的。</h3> <h3>從寶塔山下來已經(jīng)是下午4點多鐘,我們包了輛車直接開到清涼山頂?shù)奶蛷R道觀,并在清涼山上等看落日,之后俯瞰城市夜景,這是今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目,晚上10多的火車就要回京了。今天的天氣晴朗有云,非常適合觀落日。</h3> <h3>車到山頂下車,遠遠的看到一座建筑群矗立于高山之巔,掩映在古木蒼翠之間,殿宇櫛比,氣勢恢宏。這太和廟還真會找地兒,真真一個人間仙境。</h3> <h3>據(jù)史料記載:早在隋煬帝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在太和山頂(現(xiàn)在的清涼山頂)就開始修筑蓮花城,之后歷代各朝都對其進行過擴建或修繕。清涼山古建筑群,在歷史上雖經(jīng)兵火頻仍、屢圮屢建,但香火一直延年不輟。</h3> <h3>明萬歷五年(1577年)延安知府洪濟遠重建真武廟,殿宇輝煌,招引四方,香火極盛。即便是現(xiàn)在,每年陰歷四月初八佛誕日這天,山上都有盛大廟會,當?shù)厝硕紒泶藷憧念^祭拜逛廟會,整個山上人山人海。</h3> <h3>太和廟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廟門前矗立著道教祖師老子的銅像,廟里道士很多,好像都在忙忙碌碌的整理內(nèi)務。我們見殿就進,遇神就拜,真武大殿、東西廂房、元辰殿、財神殿、圣公圣母殿等一一拜過,又繞著寺廟半人高的圍墻轉(zhuǎn)了一圈,細細地瀏覽著四周風光,尋找著觀落日的最佳地點。</h3> <h3>逛完廟,在山頂上吃了碗陜北的涼皮,邊等著太陽落山,邊跟賣涼皮的大姐嘮嗑,好心的大姐幫我們燒了一壺開水灌滿我們的保溫杯。</h3> <h3>說笑間,眼睛還不停地往西邊漂著,天色開始發(fā)暗了,西邊的天空逐漸由白變黃最終變成橘紅色,白云此時也變成了暗灰色的一片片絮狀,一個金黃色光球緩緩落下,穿過云朵,穿過山際線,最后只剩下那橘紅色的余暉久久不肯離去。又是一個完美的落日!</h3> <h3>此時,城市的燈光又被點亮了,火紅的寶塔山,火紅的城市,當年就是在這里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再見寶塔山!再見延安?。ㄍ辏?l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