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趙樸初先生評價弘一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p> <p>李叔同</p><p>(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xué)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p><p>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shù)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xué)歸國后,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p> <p>李叔同故居坐落在糧店后街,山西會館斜對面的一所較大的宅第,即現(xiàn)在的糧店后街60號院。</p> <p>走進宅院,這處飄來熟悉的歌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p><p>那是李叔同作詞的歌。</p> <p>這是一座有150余年歷史的典型清代建筑,占地二畝,計有各類用途的房間60余間,院內(nèi)分南北兩部分,各有前后院,形成一個“田”字型大院。</p> <p>李叔同六歲前遷居到這里,他的少年時代就是在這里度過的。</p> <p>左前院一進門是桐達錢莊,這是李氏家族生意的發(fā)起地。</p> <p>右?guī)绞堑谝徽箯d,介紹李叔同的生平。</p> <p>李叔同的劇照</p><p><br></p> <p>李叔同的畫作</p> <p>往里走,第二個院落里也有個展廳,介紹李叔同出家后的修行生活。</p> <p>后三合大院南房為李叔同少年時的居室,李叔同就是在這里走向他藝術(shù)和事業(yè)的成功之路。</p> <p>故居右半側(cè)有個小花園,名“意園”?!耙鈭@”有一間兩屋,是李叔同1910年從日本流學(xué)回來后改建的,稱“洋書房”。李叔同在津任教時,經(jīng)常在此習(xí)字作畫,為文刻石接待來客。</p> <p>東房稱“中書房”,藏有線裝古版書5000余冊。</p> <p>天津是李叔同的故鄉(xiāng),李叔同在新文化運動中做出的貢獻是中國人的榮耀,也是天津人的榮耀。</p> <p>參觀結(jié)束了,耳畔依然回蕩著:"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