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善哉,覺云

郁李子

<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font><font color="#167efb">我是在寫覺云么,不,我是在寫鄉(xiāng)間的佛道之事;我是在寫佛道民俗之事么,不,我是在寫覺云。一個人,一個村莊,一段往事。</font></h3> <h3><br></h3><h3> 早上的太陽升到一竿子高,照在康莊老東門的楹聯(lián)上,石青色底子上的金字反射出耀眼的光,上聯(lián)“戶本東開,速睹一輪紅日色”,說的正是目下的景致。橋欄桿上嬉戲坐臥的石獅子被蒙上一層朦朧的玫瑰金。東門內(nèi)兩棵蒼翠的古柏掩映著雄偉的“龜馱碑”,上面刻著康莊“洪武年間修建碧霞行宮記”的碑文。厚德負(fù)重的老赑屃,嘴角在朝暉下愈發(fā)安詳?shù)芈N起,含著一個千古不滅的微笑。</h3><h3> 人們正陸續(xù)地往這里匯集,站著拉呱的,蹲著等人的,各個小商小販游走其間。賣壓杠面高樁饅頭的,賣花生米冰糖葫蘆的,賣麻花果子蘸的,吹糖人的,吆吆喝喝惹得孩子們大呼小叫。賣歡喜壇子的,扛著一竿子紅紅綠綠,像美麗的流蘇隨風(fēng)飄蕩。買來一咬,嚓嚓,干粉膨化摻了糖稀做成的米球,淡淡的甜味之外并無特別之處,人們會意地笑了。歡喜壇子么,逗你一樂而已啊。賣咕當(dāng)子的,將玻璃做的一個瓶——像化學(xué)實驗中的燒瓶,壁厚底薄——嘴對著瓶口,一吹一吸,瓶底隨著一凸一凹,便“咕當(dāng)咕當(dāng)”的響起來,咕當(dāng)子因此得名。這玩具如此帶著謔弄的味道,引人發(fā)笑。天氣澄和,風(fēng)物閑美,這繡江河畔的古康莊,可像清明上河圖的一角啊。</h3><h3> 如此的熱鬧場景,吸引人們前來的正是康莊碧霞行宮的廟會,這是七十多年前的一個三月三,同時也是碧霞宮打醮的日子。</h3><h3> 一股人流從東門內(nèi)的石門---也就是碧霞宮的后門了-----進(jìn)入廟內(nèi)。而這時從正北門早已進(jìn)入更多的人。院子里圍站著的人們,都在向大殿方向張望。碧霞元君端坐殿中,圣母水母奶奶兩廂陪坐,三位神仙奶奶慈眉善目,任由善男信女們給她們披袍掛紅。大殿前的大香爐里,冒著濃煙,燒香的,為奶奶獻(xiàn)衣物的在忙活。大殿兩旁的古柏蒼翠參天。樹是莊衣。這兩棵柏樹或許只是康莊綠色衣衫上的兩朵翠云。東面的一棵柏樹上掛著人面蛇身——足有兩丈長——的蛇仙。孩童們被神秘的氣息感染,一言不發(fā)地圍在殿前的月臺周圍,仰望著柏樹。這被稱為“犧皇”的中華文化始祖伏羲氏,中國的文化先知,造書契穩(wěn)社稷,畫八卦通神明,德合上下,預(yù)知天地真理。但現(xiàn)在還沒有被童子們認(rèn)知。</h3><h3> 吉時已到,所有的人們都被吸引到臺子周圍,人們的眼光由犧皇轉(zhuǎn)向臺上之臺——用木板搭起的法壇上,已站著一位和尚,還是三四十歲青壯年紀(jì),然而在孩童的眼中,卻已然是一位老和尚了。他中等身量,白凈面皮,頭上戴著高高的尖帽,閉目合十,口中念念。</h3><h3> 法師莊嚴(yán)地焚香,祭過天地神佛,口誦起《文昌帝君陰騭文》:“......救人之難,濟(jì)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勿登山而網(wǎng)禽鳥,勿臨水而毒魚蝦。勿宰耕牛,勿棄字紙。勿謀人之財產(chǎn);勿妒人之技能......”周圍靜悄悄的,人們滿含崇拜敬畏地望著法師,這位眼下唯一有資格同神對話的人。而當(dāng)他繼續(xù)念誦起《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人們更加屏氣寧息?;ǘ渫浟耸㈤_。傳說中隱身在鐘樓內(nèi)的大蛇從迷蒙中醒來,虔誠地聆聽。碧霞宮的東西廊房內(nèi),十殿閻羅正在指揮小鬼們精進(jìn)地工作。塑像如此生動,使人不得不毛骨悚然,認(rèn)為這些都是真的。聽到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閻羅放下生死簿,小鬼們停下了手里的活,那些油鍋前大鋸下的鬼魂們從劇烈的痛苦中稍得喘息......</h3><h3> 這法師便是覺云??登f關(guān)帝廟的和尚覺云,曾經(jīng)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影響了百姓的精神生活。</h3><h3> 康莊人最信奉的是董仲舒,康莊大族董氏的先祖。這位被稱為孔子之后第一人的大師,將儒學(xué)發(fā)揚光大,作為主流價值觀不間斷地獨占封建統(tǒng)治地位兩千年。正因如此,對于儒學(xué)仁禮思想,康莊人不僅有著徹頭徹尾的皈依,更有著血統(tǒng)里的文化自信和親切自豪。但這一切,并不妨礙人們喜歡覺云。</h3> <h3>  覺云是和尚,卻住在關(guān)帝廟。位于康莊南門里的關(guān)帝廟,供奉的不是如來觀音文殊普賢卻是關(guān)公關(guān)云長。這就是有意思的一件事了。更有意思的是,尊儒至上的康莊卻有著太多的廟宇寺院。古木蔭蔭,掩映著古色古香的樓閣灰檐,參差有五六座廟宇道觀,香煙繚繞,別有一番渾厚氣象??登f人的記憶,臨近縣鎮(zhèn)中,除去繡惠古城的大廟,論香火與壯麗再一個當(dāng)屬康莊碧霞宮。除了碧霞宮關(guān)帝廟和莊中間的董氏家廟,還有莊西的文昌廟三官廟三義廟,加上一個廣交六路的和尚覺云,真可謂儒道釋熔一爐,神仙佛祖一家親了。</h3><h3> 多元多向,兼容并包的文化,正應(yīng)了“道并行而不相?!钡墓庞?xùn),這使得康莊浸潤在既正統(tǒng)又玄幻,高尚的價值追求和樸素的民俗文化交織的氛圍中。站在這些文化交集點上的,便是覺云。</h3><h3> 覺云對于民眾的重要性之一當(dāng)是開壇做法事。位于莊西的三官廟,供奉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也有說那三位神仙為堯舜禹的。傳說只要三年內(nèi)不打醮,廟周圍必有兇事,所以百姓會定期請求覺云和尚主持打醮做法事,如在碧霞宮一般,向天神祈求現(xiàn)世安穩(wěn)。另外一件大事便是主持碧霞宮奶奶的“走社”儀式了。在民眾的心目中,這兩件大事缺誰都行,唯獨離開覺云辦不成。</h3><h3> 相傳有一年大旱,幾個月不下雨,棉花耷拉了葉,玉米打了綹,眼看著就干回去了。百姓心焦,眉頭緊鎖。大街上的老人打起眼罩往天上看:哎喲喲,老天爺哎,一點云彩絲也么有,這是有了旱魃(方言讀豹)嘮!旱魃坐在墳頭上,手里拿著小笤帚小簸箕,看到天上飄來一綹云,旱魃趕緊拿小笤帚掃掃吃了。</h3><h3>胡說胡說俺不信,吃魚吃肉吃菜,么聽說過吃云彩。旱魃長啥樣?猴子樣么?還是一個鬼呢?你問俺俺問誰,老祖宗傳下來的,啥樣俺也沒見過尼。</h3> <h3>  人們要到碧霞宮求眾位奶奶出山,去走社求雨?!榜R子”當(dāng)頭開路。馬子是誰,馬子是奶奶的護(hù)法。由兩個村里的壯漢擔(dān)任,上身袒露臉畫紅油彩,一副兇惡的模樣,手拿大刀邊走邊揮舞。圍觀的孩童嚇得往后退。后面跟著兩面大鑼鼓,鼓手一路鏜鏜鏜地敲打出聲勢。再后面一干隊伍當(dāng)頭的便是和尚覺云,他帶領(lǐng)著三十幾位僧道一路誦經(jīng)。慈祥優(yōu)雅的奶奶們被抬下了圣殿法座,她們的香椿木做成的法體,關(guān)節(jié)間全是活動的,難為誰有如此的巧手匠心。人們輕松順利地幫奶奶穿上了法衣,坐上四人抬的半副鑾駕,最后面跟著浩浩蕩蕩花枝招展的芯子隊伍,簇?fù)碇棠涕_始走社。求雨要先去水南,那里有座玉皇廟,碧霞元君是玉帝的女兒,她要施法必要先去求老爸一點權(quán)力好調(diào)動雷公電母。沿途經(jīng)過的街巷,人們早就擺好了供桌香案,供有雞鴨點心或時鮮果品,隨家境不同豐廉隨意,但滿滿的都是恭敬崇拜。奶奶鑾駕順便帶來了助手架乩扶鸞,為人們占卜吉兇。據(jù)說有的曾經(jīng)許愿如果心愿達(dá)成,將給奶奶供奉可口的石榴。如今心愿已滿但鑾駕經(jīng)過的時候并不見石榴,所以鑾駕就地扎根一般,無論如何抬她不動。直到祈愿者恍然大悟,跑回家獻(xiàn)出貢品,笑瞇瞇的奶奶方才允許繼續(xù)行進(jìn)。</h3><h3> 萬里無云的中午,老少爺們跪在場院里,虔誠地祈禱天降甘霖援救眾生。一個時辰過去,兩個時辰過去,太陽還是明晃晃的大銅鏡一般掛在天心。有人嘀咕道:一根云彩絲都沒有,這天能有雨?要真下雨,我馬上就去鉆灣堐!說話間,眼見著天上就飄來了云彩絲,初時一絲一縷,片刻間笸籮大小,不大一會兒,烏云遍布雷鳴電閃,傾盆大雨從天而降。</h3><h3> 人們從驚訝中清醒過來,首先想到的是,怎么處理這個大放厥詞要鉆灣堐的人。上天有好生之德,好好一個人,難不成真推灣里淹死?不知何人想出辦法,從灣底摳出黑黑的一坨淤泥,糊到那人的頭上,也便相當(dāng)于鉆灣堐了。然后讓他頂著淤泥在場院里罰跪兩個時辰,以贖對神祗大不敬之罪。這狡黠的和稀泥智慧真讓人不由得想起東方朔來了。</h3><h3> 故事是真的么?這個似乎并不重要,考證一個傳說的真假是沒有意義的。任何一個民族的歷史同時也是一部宗教史,而建立在傳說之上的鄉(xiāng)村歷史,撲朔迷離從來才是它的魅力所在。黑格爾的哲學(xué)把起源于東方的佛道稱為自然宗教,“這個時代人的精神理念還很模糊,精神與自然界處在難分高下的狀態(tài)中”,與其說是人類祈求神佛的保佑,不如說是眾生向大塊自然的求和,而傳說承載著人類精神與自然的對撞開辟出了一個朦朧離奇的世界。</h3><h3> 時光如此薄情 ,他睥睨一切,一路風(fēng)馳電掣,裹著傳說那霞光萬道的外衣。當(dāng)初嘁嘁喳喳的蕓蕓眾生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只有傳說的光芒時隱時現(xiàn)。那被時光拋下的人們,瞬間就老了。</h3> <h3><br></h3><h3> </h3><h3></h3><h3> 康莊諸多云山霧罩的法事活動,使得人們看云和尚好像是半仙之體,而走下神壇的覺云,卻被康莊人滿含敬愛地稱為“云師傅”。</h3><h3> 覺云本姓趙,蘭陵縣蘭陵鎮(zhèn)人。父親為晚清秀才,娶妻霸道無理,懦弱的秀才無法挾制,實在難以生活下去,父親便帶孩子離家出走。走到章丘北部柴家莊,無力謀生的父親將孩子送入當(dāng)?shù)厮聫R出家,隨后云游失蹤不知去向。孩子被住持收留為徒,法號覺云。</h3><h3> 章丘僧人僧籍大部分屬鄒平黃山。黃山一帶佛道文化經(jīng)歷了唐宋一段繁榮時期,晚清至民國期間,佛教日漸衰微,但寺宇之間的交流尚屬頻繁。覺云青少年時代被送到康莊關(guān)帝廟,拜住持本修和尚為師。為衣食謀,僧人寄身寺宇者多不諳佛理,靠廟產(chǎn)和給人打祭等為生。但覺云天生七竅玲瓏心,聰慧好學(xué),得到師傅的絕對喜愛。廟里也有地畝田產(chǎn),農(nóng)忙時節(jié)忙莊稼,晚上或農(nóng)閑便在供奉關(guān)老爺?shù)拇蟮罾飳W(xué)知識,念經(jīng)做功課。在農(nóng)活方面,耕耩鋤割,揚場垛垛,覺云鍛煉得樣樣是把好手。而且,年紀(jì)輕輕的覺云便通佛道經(jīng)文,能主持做法事,算得遠(yuǎn)近僧人中的佼佼者了。</h3><h3> 人們心中的云師傅不茍言笑卻又扶危濟(jì)困菩薩心腸。誰家孩子掉魂或大人癔癥,去請云師傅,有請必到。誰家娶媳婦需要寫對聯(lián),去請云師傅,有請必到。誰家石榴樹只開花不結(jié)果,聽說要娶一娶才行,人們也來請教云師傅,更別提打醮做法事的“正經(jīng)”業(yè)務(wù)了。</h3><h3>關(guān)于娶石榴樹,這是一個玄妙的傳說。有的石榴栽種三年便碩果累累,有的卻只開花不結(jié)果。這象征百子千孫的石榴樹在鄉(xiāng)間的人們心中可是有著重大意義。如果有迎親的隊伍經(jīng)過——石榴樹家早準(zhǔn)備好一塊紅布,相當(dāng)于新娘的紅蓋頭——攔住花轎,用紅布在轎前行個儀式,回家將“紅蓋頭”蒙在樹上,這就等于把石榴樹娶回家。經(jīng)過這一“婚嫁”,石榴樹來年便能結(jié)出大石榴了。</h3><h3>對于人們的種種相求,云師傅如同修煉出他心通一般,手到擒來,人人信服。云師傅是人們的活詞典,百科全書兼心理咨詢師,有云師傅,人們心里踏實,安靜而穩(wěn)妥。覺云師傅到別人家辦事,多一眼不看,多一步不走,不說是非,不留飯食,干完活走人。云師傅的規(guī)矩與定力好大。</h3><h3> 天賦異稟的云師傅,對各門知識都有著觸類旁通的本事。踢毽子,踢一上午都不會瞎(中斷),兼帶表演“金絲纏葫蘆”的絕技。騎自行車反其道而行,雙腿搭在車把上,雙手搖動腳踏,手腳反用想往哪走就往哪走。挑戰(zhàn)運動極限的花樣,云師傅都來得。不說這些運動游戲技能,單說康莊現(xiàn)在仍活躍著的婚禮管弦樂隊成員,上到七八十下到五六十歲,祖師爺絕對是都云師傅。覺云師傅當(dāng)年吹拉彈唱無所不能,那是無師自通,其中最拿手的是吹管子表演“咔戲”?!扒展茏影偃阵稀?,管子是演奏難度很大的樂器,云師傅卻因管子名震四鄉(xiāng)。皂莢樹底下大欄圊董繼陽夫人故世出殯,為了排場請了兩撥吹唱班子。兩班人馬演奏中途,為表示誰更技高一籌,打起了擂較才藝。在人們的鼓動下,云師傅拿出管子吹奏起咔戲。“咔戲”是古老的樂器演奏方式,主要是模擬動物叫聲或其他樂器的音色。一時間雞鳴鴨唱,百鳥婉轉(zhuǎn),好不熱鬧。又模仿笙鼓胡琴,如泣如訴,如怨如慕,令聽者動容??闯鰵浀娜藗兺俗约簛淼某踔?,全部轉(zhuǎn)移了目標(biāo),全神貫注地圍觀起云師傅的表演。最終人們發(fā)現(xiàn),嘴巴尚難做到的,云師傅居然是用鼻子吹奏的,這使得人們只有面面相覷,望“云”興嘆了。</h3><h3> 覺云曾有很多創(chuàng)編改編曲目,流傳下來的有《南調(diào)子》《小拜門》《金錢疊羅》,其他的都已散佚。覺云去后七十年,演奏風(fēng)韻再無一人可繼。如今的人們回憶起來,江南有阿炳,康莊有覺云,覺云就是咱們民間的藝術(shù)家,覺云師傅真稱得上是一部傳奇呢。這正應(yīng)了清朝戲劇家李漁的那段話:凡作詩文書畫、飲酒斗棋與百工技藝之事,無一不具夙根,無一不本天授。強(qiáng)而后能者,畢竟是半路出家,止可冒齋飯吃,不能成佛作祖也。</h3><h3> 農(nóng)閑時節(jié),經(jīng)常有人去關(guān)帝廟跟覺云師傅求教樂器,因樂會友,覺云身邊也聚集了一群音樂愛好者,包括僧道和百姓,其中卓有特色的一人綽號叫“棱噔起子”。此人大名董家發(fā),小名起子,為什么叫這綽號,后人不知,我且用猜想一證。董家發(fā)酷愛音樂,但沒受過系統(tǒng)的教育,不會1,2,3,4,更不懂宮商角徵,聽聞一段旋律,便憑耳力樂感強(qiáng)記,管他音名唱名,全部是“棱噔棱噔棱里格噔”,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哼唱曲調(diào)。因為整天沉迷其中,走路做事“棱噔”不離口,得個雅號也屬于再正常不過了。</h3><h3> 棱噔起子無親無故光棍一人,只有一樣音樂的愛好,所以關(guān)帝廟便成為他的第二個家。覺云還有道友一人,與董家發(fā)相契,二人喝酒不用桌椅,坐在門檻上,一人一頭,中間放一碗,一人一根芹菜蘸醬油,芹菜就酒,就著“棱噔”的音樂,高談低唱,悠哉。光棍間似有魏晉遺風(fēng)。</h3><h3> 本修師傅故去,康莊人自發(fā)組織將其遺體護(hù)送鄒平黃山歸籍,覺云便做了關(guān)帝廟的住持,也收了三個徒弟,法名昌懷、昌起和昌慶。昌懷參加了解放軍,后來回村當(dāng)了大隊書記,昌起還俗務(wù)農(nóng),覺云身邊只剩一個昌慶。昌慶小名叫海子,六歲啟蒙,八九歲了仍是懵懂混沌。為了讓徒弟明白“牛有幾條腿”這個問題,覺云師傅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但當(dāng)外人笑問牛走起來有幾條腿的時候,徒弟馬上陷入茫然:牛走起來那么快,我咋看清有幾條腿?</h3><h3>為了治徒弟的愚頑貪睡,覺云讓他站到矮墻的墻頭上背文章,結(jié)果仍然瞌睡得掉下來。昌慶的棉帽額頭部位,有個棗子大小的破洞,便是被師傅日久敲打的結(jié)果。釋迦牟尼佛曾有一個無比愚鈍的弟子叫槃陀伽,無論如何連一個偈語都記不住的,佛祖只好安排他在給孤獨園掃地,后來,因極強(qiáng)的誠心獲得極高的心靈成就,證得羅漢果位。但覺云師傅屢次驗證,昌慶的腦袋是貨真價實的的榆木疙瘩,只好放下傳授他絕藝的夢想,也讓他像掃地僧一樣只做點簡單的粗活,但并未悟出一點兒道理。人們漸漸忘記了“昌慶”這個法號,都叫他——豬海子。</h3><h3> 一天,關(guān)帝廟來了一位重要的客人,便是覺云的生身母親。那位三十多年前把丈夫孩子逼走的婦人,如今年老無依,輾轉(zhuǎn)打聽前來投奔兒子。這老婦人如河豚魚一樣,前世帶來滿腹怒氣,生就形容不雅,人稱趙婆子。“破繭出好蛾,好繭出個蛆多羅”,滿臉橫肉的趙婆子如何生出覺云這樣德才兼?zhèn)淦访渤霰姷膬鹤樱鴮嵶尨蠹腋械劫M解。若非基因突變,必是前世的因果。人們費了一番思量,最后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h3><h3> 過了幾十年孤獨時光的趙婆子,刁蠻性情絲毫沒有改變,與鄰里并不友善,人人惡之。在廟里更是橫立螃蟹一樣,“見欄門踹欄門見豬踹豬”,天生一副斜眼,沒有一個看著順心的。包了餃子,不是面硬了就是餡軟了,雞蛋里也能挑出骨頭來。和尚挑來一擔(dān)水,后面水桶的不喝,說因為擔(dān)水的放屁,把水沾染了。覺云一心報答生養(yǎng)之恩,為母贍養(yǎng)天年,少不得安撫眾人,才保相安無事。</h3><h3> 日子像流水一樣平平常常地過著,覺云已變成康莊的一員,打醮叫魂,寫對聯(lián)上坡,編樂譜演奏,做著似乎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一些事情,覺云完全融入了康莊百姓的生活。而在康莊百姓的心目中,覺云又何嘗不是康莊的覺云呢。</h3><h3>幾年后的一夜,覺云突然夢到了佛祖,奇怪的是佛祖并非頭帶光環(huán),反而更像東街大叔的布衣模樣。覺云向佛祖懺悔道:弟子一生碌碌,佛業(yè)并無精進(jìn),也未證得殊勝果位,不能為眾生謀大福祉,弟子實在慚愧??!</h3><h3> 佛祖捻須微笑,朗聲道:善哉,覺云!我佛有八萬四千法門,利益眾生,教化萬民,擇其方便而行,你修的是入世之法??!</h3><h3>不久,覺云去彭劉村辦事,病急歿于途中??登f人感其一生際遇,滿腹才華,想起他平日里待人的種種好處,不免嘆息哀痛一番,將其葬入康莊南坡的土地。</h3><h3> 原野上吹來五月的熏風(fēng),麥子又要熟了。覺云的新墳在麥浪中忽隱忽現(xiàn),才幾天的功夫,墳上就芳草萋萋了。麥浪的俯仰之間,露出了幾枝纖細(xì)的蒿梗,粉綠對生的葉,小小的粉色花朵。這花叫什么來著,哦,王不留行。王不留行啊。</h3><h3> 歲月,深了。</h3><h3> </h3><h3> 2019.3</h3> <h3> 本文發(fā)表于《2018—2019章丘文學(xué)雙年鑒》</h3>